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陈忠实的爱与憎
1
作者 张达明 《各界》 2024年第2期39-39,共1页
陈忠实于1962年高中毕业后,正赶上国家经济调整,大学停办减招,他只好接受了命运,在村小学当民办教师。但他不甘心就此沉沦,决心用写作改变自己的命运,便开始向《西安晚报》投稿。1965年初,第一篇散文《夜过流沙沟》刊载于《西安晚报》... 陈忠实于1962年高中毕业后,正赶上国家经济调整,大学停办减招,他只好接受了命运,在村小学当民办教师。但他不甘心就此沉沦,决心用写作改变自己的命运,便开始向《西安晚报》投稿。1965年初,第一篇散文《夜过流沙沟》刊载于《西安晚报》上。他回忆说:“我确信契夫的话:‘大狗小狗都要叫,就按上帝给它的嗓子叫好了。’我不敢确信自己会是一条大‘狗’,但起码是一条‘狗’了!反正我开始叫了!”之后,他又在该报连续发表了五六篇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晚报》 陈忠实 民办教师 爱与憎 沉沦
原文传递
父亲的爱与憎
2
作者 朱子丰 《大江南北》 2023年第2期46-46,共1页
每当我翻看家中的老照片,就想起天堂里的父亲。父亲出身贫寒,家境清苦,爷爷早亡,全家老小的生计早早地压在了他稚嫩的肩上。他无奈放弃了学业,只身到外闯荡,好不容易找了一户有钱人家打杂谋生。
关键词 有钱人家 出身贫寒 老照片 爱与憎 家境 父亲
原文传递
爱且憎的父与母——探秘鲁迅对父亲与母亲的复杂感情和认识 被引量:2
3
作者 卢晓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36-39,共4页
在五四新文学中,"家"成为众多作家关注的焦点,也成了启蒙者反封建的阵地。同样,作为家庭的核心父亲、母亲形象也频繁地在鲁迅的小说中出现。在文本细读之下,发现在鲁迅的表述中父亲不只是专制家长,母亲不只是慈爱;父亲和母亲... 在五四新文学中,"家"成为众多作家关注的焦点,也成了启蒙者反封建的阵地。同样,作为家庭的核心父亲、母亲形象也频繁地在鲁迅的小说中出现。在文本细读之下,发现在鲁迅的表述中父亲不只是专制家长,母亲不只是慈爱;父亲和母亲形象都是多样、复杂且隐秘零散的。在后期鲁迅的回忆性散文中不断出现父亲的影子,在日记和书信中又不断出现对母亲的表达,这些小说中父亲、母亲形象和散文、日记、书信中的关于父亲、母亲的记述又与通常表达的"孝子鲁迅"、"爱憎分明的鲁迅"有着很大的出入,呈现出复杂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亲 母亲 爱与憎
下载PDF
辞约指博 言近意远——从田父和乌江亭长看司马迁对项羽悲剧形象塑造 被引量:1
4
作者 柳永祥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4年第4期73-77,共5页
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一文的末尾塑造了田父和乌江亭长这两个看似可有可无的小人物。一般认为,田父和乌江亭长的出现及其言行是司马迁的随意之笔,或仅认为是作者给项羽的生命设计了一个合理的终结,有时也对太史公在这一人物... 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一文的末尾塑造了田父和乌江亭长这两个看似可有可无的小人物。一般认为,田父和乌江亭长的出现及其言行是司马迁的随意之笔,或仅认为是作者给项羽的生命设计了一个合理的终结,有时也对太史公在这一人物刻画方面有曲解的倾向或没有给以足够的重视。本文认为以上看法对司马迁叙述的这一细节在认识上有不足之处,因为,这样只注意到了文章表面的叙述,却忽视了作者在这两个人物背后隐含的思想与强烈的情感。正确地认识这种思想与情感,对读懂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及其创作思想是很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项羽本纪》 田父 乌江亭长 项羽悲剧命运 爱与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