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12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特别的爱待特别的孩子
1
作者 吕恒霞 《教育界(教师培训)》 2011年第7期57-57,共1页
教育教学的全部奥秘就在于热爱学生。笔者用教学中点点滴滴实际的例子,再一次诠释了爱I心才是真正开启通往学生心灵之路的金钥匙。
关键词 教育者 学生 特别学生
下载PDF
我国华东与华南地区养殖鱼类迟缓爱德华氏菌分离株的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素一 池洪树 +2 位作者 陈斌 张晓佩 许斌福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7-153,共7页
目的对17株来源于我国华东与华南地区的养殖鱼类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分离株进行多样性分析。方法通过菌体血清凝集试验及16S rRNA与hsp60部分基因序列的聚类分析。结果菌体血清凝集试验结果显示,鳗源迟缓爱德华氏菌ETY的... 目的对17株来源于我国华东与华南地区的养殖鱼类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分离株进行多样性分析。方法通过菌体血清凝集试验及16S rRNA与hsp60部分基因序列的聚类分析。结果菌体血清凝集试验结果显示,鳗源迟缓爱德华氏菌ETY的抗O血清可凝集大部分鱼源迟缓爱德华氏菌;人源迟缓爱德华氏菌标准株ATCC15947的抗O血清仅与鱼源迟缓爱德华氏菌WY37有交叉凝集;鲶鱼爱德华氏菌EIV的抗O血清与鱼源迟缓爱德华氏菌无交叉凝集。2株鱼源迟缓爱德华氏菌AL60306NA1和E29L与以上3种爱德华氏菌抗O血清不发生凝集反应。基于16S rRNA及hsp60部分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进化树显示,来源于不同地区的绝大部分鱼源迟缓爱德华氏菌分离株进化同源性较高,在基于16S rRNA构建的系统进化树中,山东地区分离自大菱鲆的迟缓爱德华氏菌聚为一支。3株鱼源迟缓爱德华氏菌AL60306NA1、E29L、GK4与人源迟缓爱德华氏菌ATCC15947及人源鲶鱼爱德华氏菌EIV有一定亲缘关系。结论我国华东、华南地区的鱼源迟缓爱德华氏菌分离株普遍具有相似的血清型和较高的进化同源性,并与人源的迟缓爱德华氏菌、人源的鲶鱼爱德华氏菌有明显差异。个别鱼源迟缓爱德华氏菌血清型与分子系统进化分析结果不一致,提示在防控鱼类爱德华氏菌病时,应将菌体表面抗原的免疫原性与分子聚类分析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缓德华氏菌 血清型 16S rRNA HSP60 系统进化树
下载PDF
不同时期放梢和不同生长阶段喷施多效唑对福建地区爱文杧果成花着果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张丽梅 余东 许家辉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0-123,129,共5页
调查了福建地区爱文杧果在9月上旬至11月下旬3个月内不同时期放梢对结果枝成花着果的影响,分析了结果枝的矿质营养状况,研究了在嫩梢期、转绿期、老熟期3个不同生长阶段喷施不同浓度多效唑(PP333)控、放梢效果及其对成花着果的影响。结... 调查了福建地区爱文杧果在9月上旬至11月下旬3个月内不同时期放梢对结果枝成花着果的影响,分析了结果枝的矿质营养状况,研究了在嫩梢期、转绿期、老熟期3个不同生长阶段喷施不同浓度多效唑(PP333)控、放梢效果及其对成花着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爱文杧果结果枝适宜放梢期范围较大,除当年气候条件能直接影响爱文杧果成花和着果外,结果枝的长度、粗度、叶片数和叶片矿质营养状况也是影响成花和着果的重要因素,在正常年份爱文杧果放梢期最好在9月下旬,这个时期放梢结果枝最长,叶片N元素含量最高,现穗率达100%,平均单枝挂果数最多。多效唑处理时间早、浓度低有利于杧果提早开花,而处理的时间迟、浓度高则比对照延迟开花。在嫩梢期多效唑低质量浓度处理效果优于高质量浓度处理;老熟期则相反,多效唑低质量浓度处理效果低于高质量浓度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杧果 放梢期 结果枝 着果
下载PDF
爱与儿童道德养成:基于卢梭《爱弥儿》的解读 被引量:1
4
作者 周俊凡 李浩宇 邓芝韵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9-69,共11页
爱是人类最重要的情感之一,亦是与道德有着重要关联的情感。在探讨爱与儿童道德养成之关系的论述中,卢梭《爱弥儿》的阐说独特而深刻。《爱弥儿》论述了家庭之爱、自我之爱、同情之爱与儿童道德养成之关系。家庭之爱是儿童道德养成的外... 爱是人类最重要的情感之一,亦是与道德有着重要关联的情感。在探讨爱与儿童道德养成之关系的论述中,卢梭《爱弥儿》的阐说独特而深刻。《爱弥儿》论述了家庭之爱、自我之爱、同情之爱与儿童道德养成之关系。家庭之爱是儿童道德养成的外在力量,母亲之爱则是家庭之爱的基础和本源。自我之爱是儿童道德养成的内生动力,儿童道德养成遵循了从自爱到爱他人、从爱对自己有利的人到爱普遍的人的演进路径;当个体的爱达到“爱人类”的层次了,则意味着他已经获得了“正义”的美德。同情之爱是儿童道德养成的关键因素,同情既能够对自爱进行利他式修正,也能够通过想象的力量促进儿童道德的养成。卢梭基于爱的儿童道德养成观,对当前儿童道德养成教育有较大的启发意义:儿童道德养成既要充分发挥爱的力量,也要直面个体的“自爱”本能,还要重视个体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道德养成 弥儿》
下载PDF
用爱与责任践行教育家精神 被引量:1
5
作者 成尚荣 《教育视界》 2024年第1期4-8,共5页
教育家精神具有崇高性,也具有专业性、生活性和普遍性。爱与责任之间充满思想张力和教育辩证法,是教育家精神的一个文化标识和践行基点,也离教师生活最近,而且最鲜活。弘扬教育家精神,要用爱与责任创造人生的意义,做精神灿烂的教师;要... 教育家精神具有崇高性,也具有专业性、生活性和普遍性。爱与责任之间充满思想张力和教育辩证法,是教育家精神的一个文化标识和践行基点,也离教师生活最近,而且最鲜活。弘扬教育家精神,要用爱与责任创造人生的意义,做精神灿烂的教师;要用爱与责任照亮灵魂,做坚定的爱国主义者,为教育兴国、教育富国、教育强国作出新贡献;要用爱与责任生成育人智慧,做一个懂规律、有专业本领的智者。爱与责任这一支点,可以撬动教育家精神的践行,让教师像教育家一样做教师,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在教育教学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家精神 与责任 意义人生 教育与祖国 育人智慧
下载PDF
“爱无差等”与“爱有差等”的统一:重释墨家“兼爱”
6
作者 武云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39,共8页
先秦以来,将墨家的“兼爱”等同于“爱无差等”逐渐成为中国思想史上的主流观点,对兼爱的许多批判也由此而来。但仔细辨析《墨子》文本,可以进行这样的解读:一方面,墨家兼爱在要求不可亏害任何人的底线意义上,确实坚持人与人之间的“爱... 先秦以来,将墨家的“兼爱”等同于“爱无差等”逐渐成为中国思想史上的主流观点,对兼爱的许多批判也由此而来。但仔细辨析《墨子》文本,可以进行这样的解读:一方面,墨家兼爱在要求不可亏害任何人的底线意义上,确实坚持人与人之间的“爱无差等”,否定了特殊性人际之爱在道德上的绝对至上性;另一方面,在满足了这一底线要求的前提下,墨家兼爱并没有否定、反而积极肯定了人与人之间的“爱有差等”,为实现特殊性人际之爱提供了保障。兼爱不会基于任何“差等”而使任何人受到不义的亏害,不至于使“爱有差等”缺少正当性约束,造成以亏害人为代价去爱特定人的不义后果,从而保障了“爱有差等”在道德上的正当性,由此达成了“爱无差等”与“爱有差等”的内在统一。从墨家兼爱观中的这种统一,可以看到“平等”和“差等”并不是必然对立的,其所体现的“平等”是在不可亏害任何人的底线意义上的,是为了确保每个人的基本权益都得到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家 不可亏人 无差等 有差等
下载PDF
“自然”与“深爱”:王阳明孝论的特点及其人文价值
7
作者 曾振宇 《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28,共9页
具有内在性的良知如何在经验世界中实现自身的外在化和普遍必然性,是王阳明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以孝解释良知的这一接转过程,是对上述问题比较切近人情的回答。具体来说,“四心”“四德”皆是良知的“表德”,孝直截了当由本心发出,... 具有内在性的良知如何在经验世界中实现自身的外在化和普遍必然性,是王阳明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以孝解释良知的这一接转过程,是对上述问题比较切近人情的回答。具体来说,“四心”“四德”皆是良知的“表德”,孝直截了当由本心发出,不必透过“已发”来透显“未发”。阳明以知行合一范导孝行,知孝与行孝属于同一事件的不同向度,彼此不存在先后时间差。耻是唤醒良知的情感装置,良知借助耻而复苏在时间上存在个体差异。阳明孝观念具有“自然”与“深爱”特质,孝发自本源性的“深爱”情感,而不单纯是伦理与道德的应然而然。阳明之孝实质上是一种超越了认识论和伦理学局限的审美境界意义上的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自然 念亲 良知 知行合一
下载PDF
传承耕读文化推进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以山东农业大学为例
8
作者 嵇景涛 许盈 《中国农业教育》 2024年第1期10-15,共6页
传承耕读文化,扎根“三农”沃土,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是当前涉农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山东农业大学以耕读教育为核心,以耕读课程为载体,以耕读师资为保障,以耕读平台为关键,推进农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传承弘扬耕读文化,探索构建... 传承耕读文化,扎根“三农”沃土,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是当前涉农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山东农业大学以耕读教育为核心,以耕读课程为载体,以耕读师资为保障,以耕读平台为关键,推进农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传承弘扬耕读文化,探索构建以“耕”树德、以“耕”增智、以“耕”强体、以“耕”育美、以“耕”创新的“五育并举”人才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读文化 人才培养 知农 实践育人
下载PDF
作为艺术的教学:爱与智慧——对话詹姆斯·加里森教授
9
作者 张华军 吴静燃 《教师发展研究》 2024年第2期75-82,共8页
现代教育常常以智力发展为优先而忽视情感、欲望等个体的主观感受。詹姆斯·加里森教授通过梳理西方知识传统,指出对各种爱和欲望的关注从柏拉图开始就是和智慧的获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渴望真正善的爱欲教育是实践智慧所必需的,实... 现代教育常常以智力发展为优先而忽视情感、欲望等个体的主观感受。詹姆斯·加里森教授通过梳理西方知识传统,指出对各种爱和欲望的关注从柏拉图开始就是和智慧的获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渴望真正善的爱欲教育是实践智慧所必需的,实践推理是充满激情的理性。杜威继承了这一思想并发展出反对二元对立的一元论。正是因为这一点,杜威的思想与强调整体论的东方儒释道思想是相通的。对于教师来说,情感是身心智统一的一个子功能。因此,教师必须引导自己的爱欲来渴求对自己和对学生真正有益的东西。教师忽视自身与学生的情感和心灵会带来功能性失调,这会损害教师和学生的艺术性的、创造性的表达和道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 智慧 教师教育
下载PDF
爱的现象学:历史经验与重建之路
10
作者 仲霞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9-168,178,共11页
“爱的现象学”突破了胡塞尔开创的认知现象学,试图通过爱的还原和体验把握存在。胡塞尔之后,现象学经由三种途径建立爱的主题,走向“爱的现象学”。一是实存现象学,它通过情感体验把握存在,建立情感主题,但是它的情感主题是负面的,排... “爱的现象学”突破了胡塞尔开创的认知现象学,试图通过爱的还原和体验把握存在。胡塞尔之后,现象学经由三种途径建立爱的主题,走向“爱的现象学”。一是实存现象学,它通过情感体验把握存在,建立情感主题,但是它的情感主题是负面的,排除了爱的内涵。二是伦理学现象学(包括他异性现象学),它确立了爱的主题,把爱规定为上帝或绝对他者的赋予,但是他异性哲学以及信仰主义的倾向同样限制了其合理性。三是解构主义现象学,它对爱的还原消解了爱的同一性,这表明“爱的现象学”的自我否定。“爱的现象学”的历史经验给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它深化、丰富了现象学的内涵,体现出现象学的发展趋势。“爱的现象学”理论建构尚未完成,应该在存在论哲学的基础上建立存在现象学,并将爱规定为主体与世界的本真关系,使爱成为生存的本真体验与存在的显现机制,从而完成“爱的现象学”的合理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的现象学 实存现象学 他异性现象学 解构主义现象学
下载PDF
从爱欲之路到修辞之路——论柏拉图《斐德若》中灵魂提升的两条道路
11
作者 谭善明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78-86,共9页
苏格拉底对智慧有着极强的爱欲,同时他还爱欲着身边渴求智慧的青年人,如何促成他们的灵魂提升,这成为苏格拉底哲学言辞的一大重心。柏拉图在《斐德若》中通过苏格拉底之口向我们展现了两条灵魂提升之路:爱欲之路和修辞之路。第一条道路... 苏格拉底对智慧有着极强的爱欲,同时他还爱欲着身边渴求智慧的青年人,如何促成他们的灵魂提升,这成为苏格拉底哲学言辞的一大重心。柏拉图在《斐德若》中通过苏格拉底之口向我们展现了两条灵魂提升之路:爱欲之路和修辞之路。第一条道路充满诗意,从追求身体之美走向追求美本身,从而开启了灵魂返乡的道路。第二条道路则更具技艺性,在优美言辞的组织和表达中传递真理的知识,从而在听众或读者的灵魂中播撒希望的种子,在修辞中激发、吸引并引导灵魂对智慧和美本身的追求,这是有限的人踏上了无限提升的道路,前路漫长但更具人性化的考量。两条不同的道路最终在苏格拉底的"哲学修辞学"中汇聚在一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斐德若》 修辞 灵魂提升
下载PDF
批判的电子信息与重构的爱欲伦理——论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后叙事”中的数字人文精神
12
作者 王韵秋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9-108,共10页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一直以来被称为加拿大后现代作家,但在2010年之后,其作品发生了一定的风格转向,即从一般的后现代叙事转向了超越的后现代叙事。这表现在其反乌托邦小说《最后死亡的是心脏》对电子信息技术的批判以及对社会伦理...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一直以来被称为加拿大后现代作家,但在2010年之后,其作品发生了一定的风格转向,即从一般的后现代叙事转向了超越的后现代叙事。这表现在其反乌托邦小说《最后死亡的是心脏》对电子信息技术的批判以及对社会伦理学的价值重构,前者暴露了电子信息社会模式背后隐藏的极权化、阶级化、制度化等潜在风险,后者呈现了爱欲与宽恕对数字时代日趋扁平化的人的救赎。考察小说中电子信息工程与人之道德伦理之间的反乌托邦关系,不仅是揭示作家“后叙事”特质与数字人文精神的重要环节,也是电子信息等现代科技领域规避未来风险灾害的人文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电子信息批判 欲伦理 数字人文
下载PDF
民族歌剧《沂蒙山》中“林生”的形象塑造与唱段分析——以《爱永在》为例
13
作者 吴蓉 夏杰 《当代音乐》 2024年第7期89-91,共3页
《沂蒙山》是一部具有浓厚地域性特征、鲜明红色主题的民族歌剧。该歌剧由栾凯谱曲,王晓岭、李文绪任编剧,著名歌唱家王传亮与王丽达担任主演,讲述抗日战争时期沂蒙军民忠心报国、舍生取义的感人故事。该歌剧是一部弘扬红色沂蒙精神的... 《沂蒙山》是一部具有浓厚地域性特征、鲜明红色主题的民族歌剧。该歌剧由栾凯谱曲,王晓岭、李文绪任编剧,著名歌唱家王传亮与王丽达担任主演,讲述抗日战争时期沂蒙军民忠心报国、舍生取义的感人故事。该歌剧是一部弘扬红色沂蒙精神的优秀作品,被誉为“当代文化艺术的培根铸魂之作”“民族歌剧创作的新追求”。本文以剧中男主角“林生”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其人物形象及主要唱段《爱永在》。希望通过本文的撰写为后续学者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歌剧 沂蒙山 林生 形象塑造 永在
下载PDF
缺席、重建与循环:论《宠儿》中的母系之爱
14
作者 辛雅敏 朱子琪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50-156,共7页
托妮·莫里森《宠儿》中母系之爱的主题尤为突出,它关涉着作者对美国黑人女性个体与群体精神遗产的叙述。通过描写塞丝家族和贝比·萨格斯家族在奴隶制下的遭遇,小说深刻地阐释了暴力与爱对宠儿、塞丝与丹芙等人的影响。爱的被... 托妮·莫里森《宠儿》中母系之爱的主题尤为突出,它关涉着作者对美国黑人女性个体与群体精神遗产的叙述。通过描写塞丝家族和贝比·萨格斯家族在奴隶制下的遭遇,小说深刻地阐释了暴力与爱对宠儿、塞丝与丹芙等人的影响。爱的被迫缺席使得宠儿遭受来自奴隶制与母爱的双重暴力,爱的艰难重建显示了黑人间个体与群体之爱的复杂性,爱的循环流转则表明了非洲共同文化与精神的独特性,呼唤着黑人群体记忆的重述与生命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宠儿》 母系之 托妮·莫里森
下载PDF
《爱的历史》中的文化记忆书写
15
作者 曹颖哲 张铭洁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05-108,共4页
《爱的历史》是美国新兴犹太作家妮可·克劳斯的第二部作品,讲述了大屠杀影响下大屠杀亲历者和犹太移民后裔两代人的文化记忆危机。在象征系统、仪式系统和文本系统三层文化符号系统的文化记忆展演下,妮可·克劳斯展现了大屠杀... 《爱的历史》是美国新兴犹太作家妮可·克劳斯的第二部作品,讲述了大屠杀影响下大屠杀亲历者和犹太移民后裔两代人的文化记忆危机。在象征系统、仪式系统和文本系统三层文化符号系统的文化记忆展演下,妮可·克劳斯展现了大屠杀幸存者及其犹太后裔的文化记忆的回避与缺失、复归与传承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犹太文化的追寻与认同,引导读者重新审视并反思文化认同的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的历史》 文化记忆 大屠杀
下载PDF
人机之爱可以取代人类爱情吗——兼论伴侣机器人的设计伦理
16
作者 张容南 《云梦学刊》 2024年第4期40-48,共9页
伴侣机器人的问世对人类现有的婚恋模式和情感模式造成了冲击。从亲密关系的视角来看,人机之爱与人类之爱存在本质的区别,因此,借助伴侣机器人实现恋爱或性生活的满足只是一种生理性的满足,它无法达到人类精神性满足的层次,故而是有缺... 伴侣机器人的问世对人类现有的婚恋模式和情感模式造成了冲击。从亲密关系的视角来看,人机之爱与人类之爱存在本质的区别,因此,借助伴侣机器人实现恋爱或性生活的满足只是一种生理性的满足,它无法达到人类精神性满足的层次,故而是有缺陷的。由于伴侣机器人难以与人类建立类似于人类之爱的浪漫情感关系,完全顺从市场需求去设计伴侣机器人又可能引发性别不平等的问题,因此,如何设计符合伦理要求的伴侣机器人就成为一个关键性问题。鉴于此,伴侣机器人的设计伦理应考虑避免欺骗、防范性别不平等及防范社交隔绝等三个方面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伴侣机器人 人机之 女性主义 设计伦理
下载PDF
呼应“五四”的《劳工之爱情》:底层浪漫、上海想象与影业拓展
17
作者 张春 孙平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23-30,共8页
1922年,由明星公司出品的《劳工之爱情》是我国现存可以观看的最早电影。重温这部百年前的电影短片,可以感受到明星公司顺应时势,在电影制作方面呼应“五四”,不断强化“劳工+爱情”的故事表达,隐喻阶层固化和传统礼俗的逐渐坍塌。上海... 1922年,由明星公司出品的《劳工之爱情》是我国现存可以观看的最早电影。重温这部百年前的电影短片,可以感受到明星公司顺应时势,在电影制作方面呼应“五四”,不断强化“劳工+爱情”的故事表达,隐喻阶层固化和传统礼俗的逐渐坍塌。上海作为早期电影的主要故事场所,也被传播成为“十里洋场”繁华与蛮荒共存的合成符号。明星公司的商业探索,还突出地表现在精准服务大众,注重雅俗共赏,而这也为今后一段时期的电影创作提供了镜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工之情》 明星公司 五四运动 底层突围 商业探索
下载PDF
爱其子弟之心: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新探
18
作者 向辉 梁竹林 《关东学刊》 2024年第3期67-77,共11页
“爱其子弟之心”是朱熹儿童教育思想的基石和枢纽。朱熹的这一思想既继承了自先秦至南宋初期历代教育家的论述,也带有宋代的时代特色,更有他个人的童年经验、体验和反思。朱子的儿童教育观不是没有儿童的教育思想,而是饱含着童年印象... “爱其子弟之心”是朱熹儿童教育思想的基石和枢纽。朱熹的这一思想既继承了自先秦至南宋初期历代教育家的论述,也带有宋代的时代特色,更有他个人的童年经验、体验和反思。朱子的儿童教育观不是没有儿童的教育思想,而是饱含着童年印象、经验、记忆的智慧之学,是以经典为基础,关注儿童生存状态,关爱儿童教育成长,呈现出朱子以“爱其子弟之心”为根基的儿童教育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儿童教育 其子弟之心 儿童观
下载PDF
我爱祖国的蓝天——访军旅歌唱家郑莉
19
作者 红雨 《当代音乐》 2024年第5期1-3,F0004,共4页
第一次拜访原空政文工团歌唱家郑莉是2019年8月底。听说我从长春来,她特别高兴,因为长春无论和中国空军还是和空政文工团都有深厚的渊源,空政文工团前身是空政歌舞团,1950年3月25日在长春的大庙组建,1951年迁至北京;中国载人航天第一人... 第一次拜访原空政文工团歌唱家郑莉是2019年8月底。听说我从长春来,她特别高兴,因为长春无论和中国空军还是和空政文工团都有深厚的渊源,空政文工团前身是空政歌舞团,1950年3月25日在长春的大庙组建,1951年迁至北京;中国载人航天第一人杨利伟,就出自长春航空,那时叫空军长春飞行学院,现在叫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她还不到60岁,却已是一位有四十多年军龄的老兵。“老兵”的称谓似乎和风姿绰约的她不是一回事,可深入了解了她之后,便会感到军人气质和风姿绰约完美地融为一体,这才是真实的著名歌唱家郑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载人航天 祖国 空政歌舞团 中国空军 郑莉 军人气质 歌唱家 文工团
下载PDF
有效-有为-有爱的三次分配制度构建——基于广东省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分析
20
作者 陈景云 谢雪璇 《韶关学院学报》 2024年第7期42-49,共8页
收入差距缩小是共同富裕的重要标志之一,优化收入分配制度是缩小收入差距的重要举措。通过分析2013—2022年广东省居民收入数据发现:行业收入差距明显;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差距变大;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地区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收入差距缩小是共同富裕的重要标志之一,优化收入分配制度是缩小收入差距的重要举措。通过分析2013—2022年广东省居民收入数据发现:行业收入差距明显;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差距变大;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地区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这种现象主要是受统一要素市场不成熟、转移支付与税制建设不足以及社会互助激励欠佳复合影响的结果。未来应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和强化规则衔接来提高初次分配份额;延续提低-扩中-调高思路,分步骤优化再分配机制;弘扬广济善助的美德,加大第三次分配力度,最终形成有效-有为-有爱的三次分配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有效-有为-有 三次分配制度 收入差距拉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