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爱情乌托邦的失陷——《浪漫的事》的世俗化倾向
1
作者 孙丽涛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49-50,共2页
杨亚洲执导的电视剧《浪漫的事》富有亲和力,好看和耐看,导演让镜头说话,放手让人物做事,演员的表现力得到了很好的发挥,富有活力。电视剧的结尾,还是忍不住抖了包袱:"幸福和浪漫都是在一粥一饭的日子里,而不是在貌似完美的传说中&... 杨亚洲执导的电视剧《浪漫的事》富有亲和力,好看和耐看,导演让镜头说话,放手让人物做事,演员的表现力得到了很好的发挥,富有活力。电视剧的结尾,还是忍不住抖了包袱:"幸福和浪漫都是在一粥一饭的日子里,而不是在貌似完美的传说中",与导演以往的平民化、世俗化追求相一致,《浪漫的事》放逐了美丽的爱情神话,让爱情从虚渺的高空走向平地,用平凡人的喜怒哀乐诠释爱情,在世俗生活中给爱情找到了存身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浪漫的事》 爱情乌托邦 世俗化 平民化
下载PDF
爱情乌托邦的毁灭——对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读解
2
作者 张燕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年第6期102-103,共2页
犹太籍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喜欢探索谜一般的心理,他擅长剖析偏执的灵魂。《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茨威格刻画了一位一生都沉湎于爱情乌托邦里的陌生女人,激情的单恋,幻想的爱情以及她降低自尊,成为他人的客体,注定她的爱情乌托邦不可避... 犹太籍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喜欢探索谜一般的心理,他擅长剖析偏执的灵魂。《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茨威格刻画了一位一生都沉湎于爱情乌托邦里的陌生女人,激情的单恋,幻想的爱情以及她降低自尊,成为他人的客体,注定她的爱情乌托邦不可避免地毁灭,表达了作者失去家园的绝望,也预示着作者精神世界的崩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茨威格 陌生女人 爱情乌托邦 毁灭
下载PDF
爱情乌托邦的重建之路
3
作者 黄卓越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2013年第8期119-121,共3页
长风送我至荷兰,得以结识雅娟。按目前通行的代际分类,雅娟属80后作家,隐身于一座由郁金香与梵高的色彩镶嵌而成的异国小城,用她稔熟的中文写有关中国人的小说。曾见其码字极快,如陡坡下丸;拥有自己的星座,也拥有一批日渐扩张着... 长风送我至荷兰,得以结识雅娟。按目前通行的代际分类,雅娟属80后作家,隐身于一座由郁金香与梵高的色彩镶嵌而成的异国小城,用她稔熟的中文写有关中国人的小说。曾见其码字极快,如陡坡下丸;拥有自己的星座,也拥有一批日渐扩张着的粉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情乌托邦 80后 郁金香 中国人 小说
下载PDF
凄美的婚恋悲剧:爱情乌托邦的破灭
4
作者 张国风 《红楼梦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28,共11页
《红楼梦》哀感顽艳的艺术魅力,主要来自美丽而又凄惨、残酷而又充满诗意的婚恋悲剧。封建礼教将爱情放逐到生活以外。至宋元明清,儒家学说经历了禁欲主义的洗礼,爱情更是成为一种不可告人的怪物。爱情理想的建设完全依赖文学和艺术。... 《红楼梦》哀感顽艳的艺术魅力,主要来自美丽而又凄惨、残酷而又充满诗意的婚恋悲剧。封建礼教将爱情放逐到生活以外。至宋元明清,儒家学说经历了禁欲主义的洗礼,爱情更是成为一种不可告人的怪物。爱情理想的建设完全依赖文学和艺术。爱情是文学和艺术永恒的热点。一部婚恋史,充满着人性与礼教、习俗、伦理的博弈,充满着人性善恶两极的博弈。唐代的诗歌和传奇中,元稹的《莺莺传》和白居易的《长恨歌》,对后来的婚恋题材作品,影响深远。贾宝玉和林黛玉是在大观园这么一个青少年女子占有绝对优势从而气氛相对宽松、平等的环境里,发展着他们的爱情。贾宝玉和林黛玉都是爱情的理想主义者。最后的悲剧,与此有关。在礼教的世界里,情种、情痴将爱情乌托邦施诸实践,将彼岸的理想施诸此岸,大多酿成了悲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悲剧 爱情乌托邦 红楼梦
原文传递
新白领阶层的“爱情乌托邦”——解读当代都市情景喜剧的“情感世界” 被引量:2
5
作者 曾一果 杨琪 《中国电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52-56,1,共5页
本期"理论前沿"栏目曾一果、杨琪的文章《新白领阶层的"爱情乌托邦"》借助对新世纪以来反映都市青年生活的情景喜剧的考察,探究了在社会嬗变的时代语境中,都市青年在生活方式、家庭观念特别是情感生活方面的变化。
关键词 爱情乌托邦 都市青年 情景喜剧 现当代 情感世界 白领阶层 百姓生活 解读
原文传递
日本男公关——虚幻的爱情乌托邦
6
作者 刘优静 多多(摘) 《新智慧》 2009年第4期17-17,共1页
在日本某俱乐部里,一对穿礼服的男女站在彩色气球拼出的拱门下、香槟杯搭成的金字塔前互诉衷肠。他们含情脉脉地凝视着对方,女子说:“我真的很爱你。”男子则回答:“今天令我毕生难忘。”活脱脱一对新人。
关键词 爱情乌托邦 日本 虚幻 公关 俱乐部 金字塔
原文传递
一场符号化的爱情游戏 被引量:1
7
作者 王一川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3-25,共3页
我这次看片的经历有点特别:在看《网络时代的爱情》(以下简称《网》)之前,先看了《美丽新世界》(以下简称《美》),并且直觉那是一部值得琢磨的好片子。于是,这样的情形出现了:当我的视觉开始接受《网》的新颖冲击时,感觉却还... 我这次看片的经历有点特别:在看《网络时代的爱情》(以下简称《网》)之前,先看了《美丽新世界》(以下简称《美》),并且直觉那是一部值得琢磨的好片子。于是,这样的情形出现了:当我的视觉开始接受《网》的新颖冲击时,感觉却还久久地停留在《美》的回忆之中,挥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情 符号化 “网络时代” 《网》 精神性 国际互联网 金钱关系 柏拉图式爱 爱情乌托邦 大众传播媒介
下载PDF
激荡在诗意与现实之间的存在冲突——读北村《玛卓的爱情》
8
作者 毛鸽 《宜宾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80-82,共3页
小说家北村是对当下存在困境做真实揭示的大家。小说《玛卓的爱情》恰当地表征着当下存在的真实状况和局限性。玛卓和刘仁的失败,表明了诗意的爱情在现世生存中的困境。爱情的烛光下不能照彻生命的黑暗,爱情的天梯是无力的,它是用情书... 小说家北村是对当下存在困境做真实揭示的大家。小说《玛卓的爱情》恰当地表征着当下存在的真实状况和局限性。玛卓和刘仁的失败,表明了诗意的爱情在现世生存中的困境。爱情的烛光下不能照彻生命的黑暗,爱情的天梯是无力的,它是用情书堆起来的,无力反抗现实的黑暗,更无法抵达永恒的家园。同时小说更并表现着对精神慰藉的吁求和渴望。北村的写作是一种对存在意义寻找的写作。他的小说告之了他所理解的生命选择的应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情乌托邦 现实深渊 存在冲突
下载PDF
在场的幻像──—新时期爱情小说论 被引量:1
9
作者 王世城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CSSCI 1995年第6期31-35,共5页
关键词 同一性 爱情小说 爱情童话 新时期 可能生活 八十年代 爱情乌托邦 情感空间 时空统一 爱情模式
下载PDF
走出女性心灵的樊篱——新时期女性文学若干心理症结的梳理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琳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19-125,共7页
新时期女性写作成为不可忽视的文学现象。从一开始,女性心理便成为女作家们注目的重点。本文对这一时期女性文学(主要是小说)中所反映出的若干心理症结作出梳理,对文学的性别问题、女性爱情观与价值观、女性气质、女性幽闭心态等问... 新时期女性写作成为不可忽视的文学现象。从一开始,女性心理便成为女作家们注目的重点。本文对这一时期女性文学(主要是小说)中所反映出的若干心理症结作出梳理,对文学的性别问题、女性爱情观与价值观、女性气质、女性幽闭心态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文学 女性自我意识 女作家 新时期 女性写作 爱情乌托邦 女性心理 女主人公 女性气质 弗吉尼亚·伍尔夫
下载PDF
自信的“解构”与迷失的“建构”——对早期新感觉派小说集《都市风景线》的再解读
11
作者 孙国亮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1-4,共4页
刘呐鸥开"新感觉派"小说风气之先,《都市风景线》策略性地解构了"爱情乌托邦"和"乡土乌托邦"的流行话语,揭示了"乡土中国"和"海派中国"的差异幻象;他对都市现代空间的悖论性书写表... 刘呐鸥开"新感觉派"小说风气之先,《都市风景线》策略性地解构了"爱情乌托邦"和"乡土乌托邦"的流行话语,揭示了"乡土中国"和"海派中国"的差异幻象;他对都市现代空间的悖论性书写表明小说价值判断的复杂性和隐含的进步趋向,这对于学界重新认识和评价"新感觉派"小说具有建设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风景线》 现代女性 爱情乌托邦 乡土乌托邦 都市书写
下载PDF
真纯依旧——20世纪90年代女作家都市小说创作一种
12
作者 张宁 《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4期91-93,共3页
 随着现代文明的加速建构,九十年代的都市出现了“情感沙漠化”的危机。在此背景下,张欣和张抗抗等 —部分女作家,用真纯的情爱乌托邦演绎她们拯救城市情感和精神的努力。 《城市爱情》和《情爱画廊》是女作家 们纯情写作的典范,以其...  随着现代文明的加速建构,九十年代的都市出现了“情感沙漠化”的危机。在此背景下,张欣和张抗抗等 —部分女作家,用真纯的情爱乌托邦演绎她们拯救城市情感和精神的努力。 《城市爱情》和《情爱画廊》是女作家 们纯情写作的典范,以其为例具体分析这种写作倾向出现的背景、原因以及情感特质,无疑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情乌托邦 浪漫 忧郁
下载PDF
追赶文学风潮的时髦人——重论《啼笑因缘》的文学史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栾梅健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3-95,共13页
1930年代红极一时的张恨水长篇小说《啼笑因缘》,以往论者往往从大众趣味加以理解。本文认为《啼笑因缘》是我国多角恋叙写模式的重要开创者。小说中对"五四"时过于浪漫的爱情幻想的否定,以及关于锄强扶弱、除暴安良的武侠描... 1930年代红极一时的张恨水长篇小说《啼笑因缘》,以往论者往往从大众趣味加以理解。本文认为《啼笑因缘》是我国多角恋叙写模式的重要开创者。小说中对"五四"时过于浪漫的爱情幻想的否定,以及关于锄强扶弱、除暴安良的武侠描写,都走在了当时文学新潮的前列,在中国现代小说的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啼笑因缘》 多角恋叙写模式 爱情乌托邦 革命+恋爱 文学新潮
原文传递
论1927-1930年“革命+恋爱”小说的问题化叙事
14
作者 何媛媛 史元明 《文艺理论与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3-86,共4页
所谓问题化叙事是指“革命+恋爱”小说的一种叙事模式,是在“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的时代转型之际,革命青年在世界观转型时遭遇的个体思想困境,围绕着如何处理爱情问题而展开的“问题写作”。它有着特定的时问段限制,基本集中... 所谓问题化叙事是指“革命+恋爱”小说的一种叙事模式,是在“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的时代转型之际,革命青年在世界观转型时遭遇的个体思想困境,围绕着如何处理爱情问题而展开的“问题写作”。它有着特定的时问段限制,基本集中在1927--1930年。问题化叙事往往通过主人公的恋爱经历对现实中的青年革命者说教,叙事者往往以革命导师的姿态居高临下地在罗曼蒂克的氛围中为青年革命者塑造爱情乌托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文学” 叙事模式 恋爱经历 问题化 小说 爱情乌托邦 文学革命 革命导师
原文传递
女王的周末最爱惊悚与浪漫
15
作者 陈秋兰 《消费》 2014年第7期44-45,共2页
今年的“女人节”不在工作日,恰好在周末。毋庸置疑,凡是沾上节的日子,放松、休闲的项目必不可少。碰上一年中第一个专门为女人设置的节日,“女王们”显然能够张弛有度自由安排。如果你是有点文艺范、怀揣人文情怀的女人,又或者是... 今年的“女人节”不在工作日,恰好在周末。毋庸置疑,凡是沾上节的日子,放松、休闲的项目必不可少。碰上一年中第一个专门为女人设置的节日,“女王们”显然能够张弛有度自由安排。如果你是有点文艺范、怀揣人文情怀的女人,又或者是住在理想爱情乌托邦的小女生,那么这期文化/演出绝对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王 浪漫 爱情乌托邦 人文情怀 工作日 女人 绝对值 文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