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方文学中爱情女性悲剧的审美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鲍维娜 《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1-6,共6页
西方文学中的爱情女性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艺术魅力 ,在这一形象中蕴含着人类对美好爱情的追求与向往 ,是通过艺术把人生与生命世界审美化 ;现实社会中 ,为什么美丽的爱情总是伴随着最深沉的痛苦 ?
关键词 爱情 爱情女性 艺术魅力 悲剧命运
下载PDF
舒婷诗歌中女性爱情观在当下的意义——以《致橡树》《双桅船》《神女峰》为例
2
作者 王妍 《今古文创》 2024年第27期47-49,共3页
数十年前,舒婷就在自己的诗歌中多次表现出对女性爱情观的积极思考,明确女性在爱情中的独立与平等,追求独立事业与圆满爱情的统一,呼唤女性生命本体的自由解放,彰显着新时期女性爱情观的转变及对健康爱情的追求,其诗歌创作《致橡树》《... 数十年前,舒婷就在自己的诗歌中多次表现出对女性爱情观的积极思考,明确女性在爱情中的独立与平等,追求独立事业与圆满爱情的统一,呼唤女性生命本体的自由解放,彰显着新时期女性爱情观的转变及对健康爱情的追求,其诗歌创作《致橡树》《双桅船》《神女峰》等便是很好的例证。在几十年后的当今社会,女性在爱情中却仍然常常陷入困境,社会定位固化、自我价值实现受阻等问题持续对其产生困扰,在此情况下,舒婷在诗歌里所表达的对现代女性独立、女性解放、女性自我意识觉醒和自我价值实现的向往与呼唤,仍然具有不容忽视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橡树》 《双桅船》 《神女峰》 女性爱情 现实意义
下载PDF
《蜗居》小说中的消费时代与女性爱情 被引量:1
3
作者 魏京京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173-174,共2页
消费时代物质丰裕,消费品不再仅仅是具有使用价值的商品,而且成为人们身份地位和生活品味的象征符号,大众媒体又从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激发了人们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变,物质主义、消费至上观念盛行,任何东西都可以用金钱交换,甚至包... 消费时代物质丰裕,消费品不再仅仅是具有使用价值的商品,而且成为人们身份地位和生活品味的象征符号,大众媒体又从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激发了人们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变,物质主义、消费至上观念盛行,任何东西都可以用金钱交换,甚至包括身体。《蜗居》小说通过海萍、海藻两位典型女性人物形象的塑造,呈现了消费时代女性婚恋之路。选择爱情经受历练,还是放弃爱情沉陷物欲,成为女性在现实境况下需要面对的思考与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蜗居 消费时代 女性爱情
下载PDF
古代文学作品中女性爱情悲剧的文化解析
4
作者 周婷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72-74,共3页
中国古代文人笔下的女性温柔、善良、美丽,但一个又一个的被婚姻爱情毁灭。基于文化视角,本文尝试从忍辱负重的弃妇形象和用情专一的痴妇形象等两个方面对古代文人笔下女性的爱情悲剧开展探析,研讨她们被折磨、裹挟、毁灭的进程及文化... 中国古代文人笔下的女性温柔、善良、美丽,但一个又一个的被婚姻爱情毁灭。基于文化视角,本文尝试从忍辱负重的弃妇形象和用情专一的痴妇形象等两个方面对古代文人笔下女性的爱情悲剧开展探析,研讨她们被折磨、裹挟、毁灭的进程及文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文学作品 女性爱情 悲剧
下载PDF
阿莫司·奥兹小说中女性爱情婚姻悲剧原因探析
5
作者 李沁叶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3期83-84,共2页
奥兹小说中始终贯穿着女性爱情婚姻悲剧主题,"不能承受之重"使她们或歇斯底里或自杀或私奔或离异。究其原因,逼仄的物质生活环境扼杀了女性的罗曼蒂克情结,使其生命力枯萎;家庭、社会中的失语地位与鲜明的个性意识激烈冲突,... 奥兹小说中始终贯穿着女性爱情婚姻悲剧主题,"不能承受之重"使她们或歇斯底里或自杀或私奔或离异。究其原因,逼仄的物质生活环境扼杀了女性的罗曼蒂克情结,使其生命力枯萎;家庭、社会中的失语地位与鲜明的个性意识激烈冲突,造成女性精神世界的分裂与崩溃。通过对女性不幸爱情婚姻的探讨,奥兹着力表现犹太各散存文化单元间的冲突和传统犹太文化与欧洲文化间的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爱情婚姻悲剧 逼仄的物质生活环境 失语地位 个性意识 文化冲突
下载PDF
女性世界的爱情和悲剧——《长恨歌》与《包法利夫人》女性形象分析
6
作者 张磊 《饮食科学》 2018年第11X期159-159,共1页
从古至今,不管是中国还是外国,女性的地位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女性形象也一直是作家们关注的焦点。不同的背景环境塑造了不同的女性形象,女性形象,可以说他们都反映了该时期社会中的女性特点,不同的作家也在以不同的方式描绘着女性。本论... 从古至今,不管是中国还是外国,女性的地位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女性形象也一直是作家们关注的焦点。不同的背景环境塑造了不同的女性形象,女性形象,可以说他们都反映了该时期社会中的女性特点,不同的作家也在以不同的方式描绘着女性。本论文正是通过这两部作品,从她们的爱情和悲剧两大方面来分析女性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爱情 女性悲剧 男性本能 幻想
下载PDF
浅谈《射雕英雄传》的女性爱情意识
7
作者 冯兴运 《科教文汇》 2012年第10期71-71,87,共2页
爱情是金庸武侠小说的一个基本主题。《射雕英雄传》塑造了诸多个性鲜明具有独立人格的女性形象,她们坚持男女平等,大胆追求相濡以沫、相互理解的爱情;她们的爱情心理和爱情行为,渗透着个性解放和人格独立精神,在文化的意义上,体现了现... 爱情是金庸武侠小说的一个基本主题。《射雕英雄传》塑造了诸多个性鲜明具有独立人格的女性形象,她们坚持男女平等,大胆追求相濡以沫、相互理解的爱情;她们的爱情心理和爱情行为,渗透着个性解放和人格独立精神,在文化的意义上,体现了现代女性的独立意志、健全人格和强烈的生命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雕英雄传》 女性爱情意识
下载PDF
女性爱情的救赎与反叛——比较《苔丝》与《雷雨》 被引量:1
8
作者 郭秀平 《内蒙古电大学刊》 2010年第3期50-52,共3页
作为中西爱情悲剧代表作品的《苔丝》和《雷雨》有着共同的特质:文中女性在精神上和肉体上受到男性的摧残,成为世俗偏见的受害者,并经过种种努力,通过爱情反叛寻求自我救赎之路。就《苔丝》、《雷雨》中女性爱情救赎与反叛之路坎坷的原... 作为中西爱情悲剧代表作品的《苔丝》和《雷雨》有着共同的特质:文中女性在精神上和肉体上受到男性的摧残,成为世俗偏见的受害者,并经过种种努力,通过爱情反叛寻求自我救赎之路。就《苔丝》、《雷雨》中女性爱情救赎与反叛之路坎坷的原因从多角度进行剖析,就其自我救赎与反叛之举的文化因素进行揭示,通过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女性救赎之路的文化实质进行比较,揭示其对爱情悲剧的审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爱情 救赎之路 反叛精神
下载PDF
《胡雪岩》中女性的爱情观 被引量:1
9
作者 夏婷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6年第1期177-180,共4页
《胡雪岩》是台湾历史小说家高阳的一部扛鼎之作。本文将试图从《胡雪岩》中的女性爱情生活中发掘这些女性的爱情“观”,从而一窥清末女性爱情“观”的些许痕迹,并从这些痕迹去审视高阳笔下的女性对传统爱情观念的颠覆之势,以及在这种... 《胡雪岩》是台湾历史小说家高阳的一部扛鼎之作。本文将试图从《胡雪岩》中的女性爱情生活中发掘这些女性的爱情“观”,从而一窥清末女性爱情“观”的些许痕迹,并从这些痕迹去审视高阳笔下的女性对传统爱情观念的颠覆之势,以及在这种颠覆之势上的重新建构,并以此来观照高阳通俗历史小说中女性爱情“观”的独到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雪岩》 女性爱情 颠覆 重构 超越
下载PDF
略述女性爱情诗的戏剧性特征
10
作者 毛翰 翟大炳 《创作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2-25,共4页
女性爱情诗是一种典型的情态艺术,它不是以情节取胜,而是重在表现女性所特有的情感世界,这就决定了女性爱情诗一个相当重要的特征——戏剧性。一些优秀的女性爱情诗,确是最富于戏剧性的。这种戏剧性一方面表现为一种“戏剧情境”,它是... 女性爱情诗是一种典型的情态艺术,它不是以情节取胜,而是重在表现女性所特有的情感世界,这就决定了女性爱情诗一个相当重要的特征——戏剧性。一些优秀的女性爱情诗,确是最富于戏剧性的。这种戏剧性一方面表现为一种“戏剧情境”,它是指人物处于特定环境,情况和人物之间的关系所必然有的氛围和情感表现;另一方面是女诗人写的毕竟是诗,而不是戏剧中的对白,它只能是一种独白形式。这两者在女性爱情诗中又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我们不妨说,它是一种极其典型的戏剧情境中的独白。这种独白往往是震憾人心的,如人们所熟悉的《哈姆莱特》中的关于“生存还是毁灭”(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的独白。这些独白所以富于动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爱情 戏剧情境 女诗人 重在表现 动作性 情感表现 爱情 自叙传 戏剧语言 《无题》
下载PDF
《现代女性爱情诗论》序
11
作者 杨光治 《创作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50-50,共1页
爱情诗的“资格”也许与“吭哟,吭哟”的劳动诗同样老,源远流长。它原来是诗歌中的一大宗。 而爱情是男女间的事,所以女性爱情诗在整个爱情诗中的地位是决不容忽视的。事实已经证明,它具有特殊的魅力,吸引着大量的读者,也吸引着众多的... 爱情诗的“资格”也许与“吭哟,吭哟”的劳动诗同样老,源远流长。它原来是诗歌中的一大宗。 而爱情是男女间的事,所以女性爱情诗在整个爱情诗中的地位是决不容忽视的。事实已经证明,它具有特殊的魅力,吸引着大量的读者,也吸引着众多的诗论家。 这些年,有关这样诗作的评论不少,但对其整体进行探讨、研究的论著却未曾有,毛翰、翟大炳合著的《海妖的歌声》具有开拓性的意义。 这是一本很有特色的论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爱情 爱情 海妖的歌声 女诗人 中国新诗 一本 述中 亦真亦幻 妇女学 文学批评
下载PDF
女性爱情意识的觉醒——《风》诗与吴歌、西曲中恋歌的一点比较
12
作者 张宏生 《晋中学院学报》 1987年第2期74-78,共5页
“青年男子谁个不善钟情?/妙龄女人谁个不善怀春?/这是人性中的至洁至纯./……(《少年维特之烦恼·序诗》,郭沫若译)歌德的这几句诗,揭示了人类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青春的永恒冲动.爱情,这个永恒的主题.在文学历史的长河中,并不... “青年男子谁个不善钟情?/妙龄女人谁个不善怀春?/这是人性中的至洁至纯./……(《少年维特之烦恼·序诗》,郭沫若译)歌德的这几句诗,揭示了人类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青春的永恒冲动.爱情,这个永恒的主题.在文学历史的长河中,并不因为岁月的流逝而失去它的新鲜和神奇.歌咏爱情的诗篇,其活力生生不息永远地给人们心中印上一片片柔情蜜意.现在,我们沿着时间的河流上溯,通过对我国古老的民歌的非常富有特色的两个部分——“风”诗与吴歌、西曲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爱情 吴歌 《风》 少年维特之烦恼 子夜四时歌 青年男子 文学历史 菱舟 子衿 广陵潮
下载PDF
从美狄亚和繁漪看女性爱情之殇
13
作者 吴晓辉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6年第S1期362-362,共1页
《美狄亚》和《雷雨》是中西爱情悲剧的代表作。两剧主人公美狄亚和繁漪对爱情的追求有相似之处,但由于文化背景差异,所表现的女性意识又有不同。通过比较分析启示我们,女性在追求爱情的道路上,应积极寻求自我解放。
关键词 女性爱情 女性意识 自我解放
下载PDF
井原西鹤与李白文学作品中的女性爱情观比较
14
作者 代春艳 《今古文创》 2023年第3期48-50,共3页
日本近世文学主要特点是以庶民为主体,注重人性的追求及迎合现实。在文学大众化背景下,读者层扩大,以井原西鹤为代表的“浮世草子”日益受到町人阶层的欢迎。在其代表作品中,有很多都描写了江户时代的女性个人情感。唐朝是中国诗歌繁荣... 日本近世文学主要特点是以庶民为主体,注重人性的追求及迎合现实。在文学大众化背景下,读者层扩大,以井原西鹤为代表的“浮世草子”日益受到町人阶层的欢迎。在其代表作品中,有很多都描写了江户时代的女性个人情感。唐朝是中国诗歌繁荣的一个标志性时期,从《唐诗三百首》就可见盛唐及晚唐时的诗歌盛况。在代表性诗人李白的诗歌作品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是思妇闺怨诗,从中可以体会到唐朝女性的个人情感抒发。通过分析两位文学家的代表作品,来比较、探究中日文学中的女性爱情观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原西鹤 李白 文学作品 女性情感 女性爱情
下载PDF
“合作探究式学习”活动设计——从《氓》这首“弃妇诗”探讨女性爱情婚姻观
15
作者 徐金凤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 2015年第1期71-73,共3页
一、活动背景 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是指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让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助、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有效地自主、合作、... 一、活动背景 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是指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让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助、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有效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够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学生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自主探究教学法就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以促使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的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设计 合作探究 《氓》 女性爱情 新课程改革 爱情理想 知识建构 娜拉 探究教学法 遵大路
下载PDF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爱情故事解读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善珍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23-26,共4页
金庸是武侠小说的集大成者,创造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辉煌时刻,不少论者从女性哥特式批评视角,认为金庸笔下的女性是男权话语与权利体系下对女性形象的扭曲,女性无法走出菲勒斯中心的巨大阴影,丧失了自己存在的主体意识,失去了自己存在... 金庸是武侠小说的集大成者,创造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辉煌时刻,不少论者从女性哥特式批评视角,认为金庸笔下的女性是男权话语与权利体系下对女性形象的扭曲,女性无法走出菲勒斯中心的巨大阴影,丧失了自己存在的主体意识,失去了自己存在的本真性。实际上,金庸笔下众多或美丽或凄婉的爱情故事,展现了爱情的广泛、爱情的深层次和爱情的奇特,表现了金庸的爱情理想和积极进步的女性爱情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情特点 爱情理想 女性爱情
下载PDF
论六朝女性诗人的独立意识 被引量:1
17
作者 胡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18-20,共3页
六朝时期,人性觉醒的思潮影响着当时的女性诗人,她们在诗歌中用女性特有的意识来认识自我、社会和世界万物,创建了独具女性特色的心灵情感世界,显示了女性在爱情婚姻和精神上的独立意识。
关键词 六朝 女性诗人 爱情婚姻 精神 独立意识
下载PDF
张爱玲与廖辉英爱情婚姻观的比较
18
作者 张晨光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22-25,共4页
张爱玲与廖辉英作为两岸文坛具有代表性的女作家,她们虽以不同的姿态在文坛上崭露头角,却把目光共同聚焦在对婚姻的思考。透过张爱玲与廖辉英的创作,我们可以看到她们作品背后反映的两岸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以及两岸作家不同的人生经历... 张爱玲与廖辉英作为两岸文坛具有代表性的女作家,她们虽以不同的姿态在文坛上崭露头角,却把目光共同聚焦在对婚姻的思考。透过张爱玲与廖辉英的创作,我们可以看到她们作品背后反映的两岸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以及两岸作家不同的人生经历。就创作的相同之处而言,两位女作家都认同世俗功利的婚恋观,认为乌托邦式的精神之爱无法存活在现实生活中;与此同时,小说对婚姻中爱情的看法和把握婚姻的态度方面也表现出创作的差异性。通过比较研究,让我们对张爱玲和廖辉英的爱情婚姻观有了更深层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 廖辉英 女性爱情婚姻观 同中有异
下载PDF
东方式的被动 西方式的主动——《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两个电影版本的女性形象比较
19
作者 郑带利 周丹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43-44,共2页
威格的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分别被中外两位导演改编为电影。本文从陌生女人的形象塑造出发,对两位改编者的电影叙事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对两部电影所展现的女性形象进行对比,阐释出东、西方女性在爱情观等方面的差异。
关键词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女性形象 东西方女性爱情
下载PDF
关于古老爱情诗的一些感悟
20
作者 朱传华 《科技信息》 2010年第10期I0172-I0172,共1页
爱情是永恒的主题。古老的诗歌中不乏对爱情的赞美、歌颂、憧憬、哀叹。而《诗经》作为第一部诗歌总集,以极其丰富的内容和表现手法向我们展现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间的社会画卷,必然留下了古代社会青年男女爱情的印证。
关键词 《诗经》 爱情 爱情生活中的女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