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论明代爱情婚恋题材文言小说
1
作者 师婧昭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82-83,共2页
文言小说发展至明代虽不能与白话小说相抗衡,但也有一些较优秀的作品出现,尤其是以明代爱情婚恋题材文言小说为代表,可以用异军突起,成就斐然来形容。这些小说不仅为明代的白话小说及短篇话本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素材,还呈现出更加明显的... 文言小说发展至明代虽不能与白话小说相抗衡,但也有一些较优秀的作品出现,尤其是以明代爱情婚恋题材文言小说为代表,可以用异军突起,成就斐然来形容。这些小说不仅为明代的白话小说及短篇话本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素材,还呈现出更加明显的爱情婚姻民主和自由的观念,不仅比代表着唐传奇最高成就的爱情传奇的反封建倾向有了更进一步的超越,也为后世的抨击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戏剧和小说提供了范本和思想观念上的洗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文言小说 爱情婚恋
下载PDF
美国电影中的爱情婚恋观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
2
作者 余颖 《青年与社会(中)》 2014年第5期65-65,共1页
以美国电影为载体所呈现的美式爱情婚恋观表现为:对性的放纵、对爱的专一性和持久性差、以自我为中心、及时行乐、不讲责任等。大学生普遍喜好美国电影,或多或少地受到美国电影中婚恋观的影响。一部分大学生还将美国电影的婚恋观视为... 以美国电影为载体所呈现的美式爱情婚恋观表现为:对性的放纵、对爱的专一性和持久性差、以自我为中心、及时行乐、不讲责任等。大学生普遍喜好美国电影,或多或少地受到美国电影中婚恋观的影响。一部分大学生还将美国电影的婚恋观视为一种时尚,并亲身实践,因此关注美国电影中的爱情婚恋观对大学生的影响,寻找对策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情婚恋 大学生 美国电影
下载PDF
《诗经》的婚恋阐释与汉代儒学的重建
3
作者 邓静 《蚌埠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30-36,共7页
爱情婚恋诗是《诗经》的一大主题,但在经学阐释的影响下,成为儒家精神载体。汉代儒士以经释诗,发挥诗歌的讽谏功能进行“刺时”,儒学逐渐回归政治中心,儒生可借用灾异祥瑞达到对天子权力制约的目的。进入“天变不足畏”的宋代,欧阳修、... 爱情婚恋诗是《诗经》的一大主题,但在经学阐释的影响下,成为儒家精神载体。汉代儒士以经释诗,发挥诗歌的讽谏功能进行“刺时”,儒学逐渐回归政治中心,儒生可借用灾异祥瑞达到对天子权力制约的目的。进入“天变不足畏”的宋代,欧阳修、朱熹开始辩证看待《诗经》中的爱情诗,将其纳入义理范围,把大多的婚恋视作“淫奔”。从“刺时”到“刺奔”的转变,表明随着皇权的巩固加深,对经典的阐释逐渐丧失其对天子的制约作用,道德枷锁指向下层民众,儒生们日渐丧失先秦儒家的人文关怀精神。以上婚恋诗主题阐释的演变反映了思想的演变,也是儒学精神的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爱情婚恋 儒家 思想演变
下载PDF
从《倾城之恋》看张爱玲的爱情婚恋观 被引量:1
4
作者 贾雨潇 《芒种(下半月)》 2015年第3期11-12,共2页
在张爱玲的小说中,两性之间没有真正的爱情,爱情被描写得千疮百孔,张爱玲为什么对爱情如此的悲观呢?本文以张爱玲小说《倾城之恋》中范柳原与白流苏的爱情真实性为文本进行分析,指出张爱玲虚无、悲观的爱情婚恋观形成的原因——早年家... 在张爱玲的小说中,两性之间没有真正的爱情,爱情被描写得千疮百孔,张爱玲为什么对爱情如此的悲观呢?本文以张爱玲小说《倾城之恋》中范柳原与白流苏的爱情真实性为文本进行分析,指出张爱玲虚无、悲观的爱情婚恋观形成的原因——早年家庭生活的不幸、母亲的苛责以及港战的影响,从而揭示张爱玲的经验世界对其小说创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城之恋》 张爱玲 范柳原 白流苏 爱情婚恋
原文传递
图画技术视角下不同婚恋状态的爱情图画研究
5
作者 严文华 胡婷 +2 位作者 李思贤 余小曼 黄承仕 《心理学进展》 2021年第6期1478-1488,共11页
对爱情心理的探案大多采用编制问卷,少有研究采用图画技术,亦鲜有研究关注处于青年人对于现实爱情与理想爱情的描绘差异以及不同情感状态下的青年人的爱情模式异同。本研究采用图画技术探索不同婚恋状态青年人的爱情图画表现。通过目的... 对爱情心理的探案大多采用编制问卷,少有研究采用图画技术,亦鲜有研究关注处于青年人对于现实爱情与理想爱情的描绘差异以及不同情感状态下的青年人的爱情模式异同。本研究采用图画技术探索不同婚恋状态青年人的爱情图画表现。通过目的取样在全国十个城市选取20~39岁的被试228人,通过图画及图画反思问题了解被试的现实爱情和理想爱情,并对图画作品进行编码、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情感状况的个体,不论是单身者、恋爱者、已婚者还是离异/丧偶者,现实爱情图画与理想爱情图画的图画特征会出现一些显著差异,如在线条、画面布局、颜色、人物数量、丰富性、描绘场景等方面,而差异最大的三项指标是情绪积极性、互动性和温暖性;处于不同婚恋状况下的个体在现实画中的以下图画编码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图画布局、场景、情绪积极性、温暖性和互动性。在理想画中,横向布局、线条曲直、色调、人物数量和温暖性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画技术 爱情婚恋状况 现实画 理想画
下载PDF
行役思归、婚恋爱情与乱世人生——《诗经·王风》主题论析
6
作者 刘挺颂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92-100,共9页
《王风》十篇,作意有别,而由于时代、地域等因缘,并非截然无共通之处。从主题上考察,可归为三:《黍离》《君子于役》《扬之水》是因戍役之事而发,可归为“行役与思归”主题;《采葛》《大车》《丘中有麻》皆出于对爱情的吟咏,可归为“婚... 《王风》十篇,作意有别,而由于时代、地域等因缘,并非截然无共通之处。从主题上考察,可归为三:《黍离》《君子于役》《扬之水》是因戍役之事而发,可归为“行役与思归”主题;《采葛》《大车》《丘中有麻》皆出于对爱情的吟咏,可归为“婚恋与爱情”主题;余下的《君子阳阳》《中谷有蓷》《兔爰》《葛藟》则是衰乱之世不同人生情状的写照,可归为“乱世人生”主题。从各篇之思想与情感内涵可以窥见东周王畿诗人群体的创作心态和文化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王风》 诗歌主题 思归诗 婚恋爱情
下载PDF
试析《诗经》婚恋诗中的女性形象 被引量:1
7
作者 王越 关立新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7年第17期211-212,共2页
《诗经》作为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共311篇的诗歌。现存305篇,分《风》、《雅》、《颂》三部分。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诗经》作为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内容包罗万象,既有反映劳动与爱... 《诗经》作为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共311篇的诗歌。现存305篇,分《风》、《雅》、《颂》三部分。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诗经》作为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内容包罗万象,既有反映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的,也有反映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的。各地的民歌收录在《风》,其中对爱情婚恋的吟唱是最为精彩的。本文通过对《风》中爱情婚恋诗的分析,将诗歌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类归纳,在诗歌的反复叹咏中领略周代女子的德才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爱情婚恋 女性形象
下载PDF
李昌祺《剪灯余话》述论
8
作者 严裕梅 邱昌员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35-38,共4页
李昌祺《剪灯余话》是明初重要的文言小说集,标志着明代文言小说的复兴。其中的作品或关注古今政事,或叙写爱情婚恋,或表现商人生活,或炫耀才华,多以元明之际的动乱为背景,大力揭露批判种种丑恶的社会现象,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同时,这些... 李昌祺《剪灯余话》是明初重要的文言小说集,标志着明代文言小说的复兴。其中的作品或关注古今政事,或叙写爱情婚恋,或表现商人生活,或炫耀才华,多以元明之际的动乱为背景,大力揭露批判种种丑恶的社会现象,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同时,这些作品想像奇特,情节曲折,叙事细腻,对后世小说的创作、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昌祺 《剪灯余话》 明代社会 文言小说 爱情婚恋 炫才
下载PDF
一部多维度的爱情小说——论朱天心《初夏荷花时期的爱情》 被引量:1
9
作者 司方维 《作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3-4,共2页
朱天心的《初夏荷花时期的爱情》,是以中年爱情为主题,表现中年冷漠、沉默的婚恋状况。小说又不限于爱情,而是以婚恋为中心点,呈辐射状涵盖了人类的生命衰老、现代文明的危机等命题。
关键词 《初夏荷花时期的爱情婚恋 生命 文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