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5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爱欲之路到修辞之路——论柏拉图《斐德若》中灵魂提升的两条道路
1
作者 谭善明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78-86,共9页
苏格拉底对智慧有着极强的爱欲,同时他还爱欲着身边渴求智慧的青年人,如何促成他们的灵魂提升,这成为苏格拉底哲学言辞的一大重心。柏拉图在《斐德若》中通过苏格拉底之口向我们展现了两条灵魂提升之路:爱欲之路和修辞之路。第一条道路... 苏格拉底对智慧有着极强的爱欲,同时他还爱欲着身边渴求智慧的青年人,如何促成他们的灵魂提升,这成为苏格拉底哲学言辞的一大重心。柏拉图在《斐德若》中通过苏格拉底之口向我们展现了两条灵魂提升之路:爱欲之路和修辞之路。第一条道路充满诗意,从追求身体之美走向追求美本身,从而开启了灵魂返乡的道路。第二条道路则更具技艺性,在优美言辞的组织和表达中传递真理的知识,从而在听众或读者的灵魂中播撒希望的种子,在修辞中激发、吸引并引导灵魂对智慧和美本身的追求,这是有限的人踏上了无限提升的道路,前路漫长但更具人性化的考量。两条不同的道路最终在苏格拉底的"哲学修辞学"中汇聚在一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斐德若》 修辞 灵魂提升
下载PDF
批判的电子信息与重构的爱欲伦理——论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后叙事”中的数字人文精神
2
作者 王韵秋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9-108,共10页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一直以来被称为加拿大后现代作家,但在2010年之后,其作品发生了一定的风格转向,即从一般的后现代叙事转向了超越的后现代叙事。这表现在其反乌托邦小说《最后死亡的是心脏》对电子信息技术的批判以及对社会伦理...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一直以来被称为加拿大后现代作家,但在2010年之后,其作品发生了一定的风格转向,即从一般的后现代叙事转向了超越的后现代叙事。这表现在其反乌托邦小说《最后死亡的是心脏》对电子信息技术的批判以及对社会伦理学的价值重构,前者暴露了电子信息社会模式背后隐藏的极权化、阶级化、制度化等潜在风险,后者呈现了爱欲与宽恕对数字时代日趋扁平化的人的救赎。考察小说中电子信息工程与人之道德伦理之间的反乌托邦关系,不仅是揭示作家“后叙事”特质与数字人文精神的重要环节,也是电子信息等现代科技领域规避未来风险灾害的人文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电子信息批判 伦理 数字人文
下载PDF
理性与爱欲:《理想国》与《会饮》中的两种灵魂图景
3
作者 田书峰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9-138,共10页
柏拉图在《会饮》和《理想国》中为我们呈现出两种不同的灵魂图景:一是爱欲或爱若斯(Eros)向着美的理念自身的一种和谐的攀升模式(ascent model),二是在灵魂的理性部分与欲望和激情部分之间的一种冲突或斗争模式(conflict model)。这两... 柏拉图在《会饮》和《理想国》中为我们呈现出两种不同的灵魂图景:一是爱欲或爱若斯(Eros)向着美的理念自身的一种和谐的攀升模式(ascent model),二是在灵魂的理性部分与欲望和激情部分之间的一种冲突或斗争模式(conflict model)。这两种模式并没有任何内在的矛盾之处,而是对柏拉图的同一种实践主题的两种不同的描述:即欲求的秩序或逻辑。柏拉图在这两篇对话中虽然没有发展出一套系统的实践哲学,但这两篇对话却为后来的实践哲学奠定了不可取代的形而上学基础:道德心理学,即灵魂的三分结构和爱欲的本性。理性的统治才是个体灵魂的最佳结构,爱若斯的最终目的是对美的理念的静观,只有在对美和善本身的静观和沉思中才找到了让自己安顿的栖身之所,而灵魂的理性部分通过哲学教化和对智慧的爱而摆脱激情和欲望的奴役,走向个体的正义之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魂 理性 《理想国》 《会饮》
下载PDF
性差异思想中的爱欲迷踪——法国女性主义视角下的《会饮》解读
4
作者 张雁南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27,共9页
在本体层面重新寻回性差异后,当代法国女性主义哲学家露西·伊利格瑞的下一步工作便是处理性差异双方的伦理关系何以可能的难题。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性差异的伦理学》正是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性差异思想中的第一道关卡,出现在伊利... 在本体层面重新寻回性差异后,当代法国女性主义哲学家露西·伊利格瑞的下一步工作便是处理性差异双方的伦理关系何以可能的难题。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性差异的伦理学》正是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性差异思想中的第一道关卡,出现在伊利格瑞重读狄欧蒂玛的话并邀请哲学家苏格拉底围绕“爱欲”问题展开讨论的对话中。作为《性差异的伦理学》的开篇,《女祭司的爱欲:读柏拉图〈会饮〉,“狄欧蒂玛的话”》既承接了波伏瓦女性主义理路中的“爱欲”线索,又昭示出伊利格瑞性差异思想的基本要素。重读《会饮》,领会伊利格瑞基于性差异对爱欲的转化,遂成为读者进入性差异思想的必经门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西·伊利格瑞 性差异 女性主义
下载PDF
身体的爱欲书写:安德烈·祖拉斯基的电影美学分析
5
作者 闫亢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 2024年第4期60-63,共4页
安德烈·祖拉斯基是一位波兰电影大师。和许多欧洲电影巨匠一样,祖拉斯基热衷于用电影传递哲思,将宇宙万物囊括进其充满后现代意味的影像之中。在他的作品里,身体成为展现作者风格的载体。经由身体,祖拉斯基探索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 安德烈·祖拉斯基是一位波兰电影大师。和许多欧洲电影巨匠一样,祖拉斯基热衷于用电影传递哲思,将宇宙万物囊括进其充满后现代意味的影像之中。在他的作品里,身体成为展现作者风格的载体。经由身体,祖拉斯基探索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美学,并与法国思想家乔治·巴塔耶的“爱欲”理念相遇,用爱欲勾勒出身体的意义。在爱欲的雕刻下,祖拉斯基电影中的身体获得自由,迈向至尊,彰显癫狂,生成了其独特的异质性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德烈·祖拉斯基 乔治·巴塔耶 身体 波兰电影
下载PDF
“赤裸生命”及其爱欲释放——论《寄居蟹》叙事的生成逻辑与情爱书写
6
作者 封榆莹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52-58,共7页
新锐作家文珍的短篇小说《寄居蟹》以自己擅长描写的个体情感入手,揭示了底层边缘人士因为经济困顿而导致的权利缺失、伦理缺失以及人格缺位等问题,回应着现实的生存困境。因此,在“赤裸生命”的理论视域下,通过文本分析的方式,可以透... 新锐作家文珍的短篇小说《寄居蟹》以自己擅长描写的个体情感入手,揭示了底层边缘人士因为经济困顿而导致的权利缺失、伦理缺失以及人格缺位等问题,回应着现实的生存困境。因此,在“赤裸生命”的理论视域下,通过文本分析的方式,可以透视出《寄居蟹》的底层叙事策略以及作家文珍意图展露的对底层边缘化群体生存现状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居蟹》 “赤裸生命” 底层叙事
下载PDF
亲密关系想象:《原神》玩家的爱欲拟象与情感劳动研究
7
作者 张奥 《科技传播》 2024年第3期8-10,共3页
选取开放世界类冒险游戏《原神》玩家群体为研究对象,以玩家在游戏中构建的虚拟亲密关系为线索,分析游戏情感劳动形式如何呈现这些关系,探讨情感劳动影响亲密关系的异化结果。研究发现,亲密关系的制造和生成是促使玩家自愿参与情感劳动... 选取开放世界类冒险游戏《原神》玩家群体为研究对象,以玩家在游戏中构建的虚拟亲密关系为线索,分析游戏情感劳动形式如何呈现这些关系,探讨情感劳动影响亲密关系的异化结果。研究发现,亲密关系的制造和生成是促使玩家自愿参与情感劳动的动因,玩家的情感劳动源于个体对游戏虚拟角色的亲密关系想象。在亲密关系的作用和影响下,情感劳动不仅凸显了玩家的主体性,也造成了玩家爱欲的异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劳动 亲密关系 原神
下载PDF
论沈从文与胡也频爱欲书写的互文性
8
作者 刘子婷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4年第1期57-60,共4页
沈从文与胡也频在交往最紧密的时期,文学创作上也相互影响。两位作家在爱欲书写上存在具体文本间的互相指涉和互相映射,即互文性。引入互文性的视角,不仅在于分析二者爱欲书写的相似之处,更大的意义在于发现文本之间的异质性。这不仅体... 沈从文与胡也频在交往最紧密的时期,文学创作上也相互影响。两位作家在爱欲书写上存在具体文本间的互相指涉和互相映射,即互文性。引入互文性的视角,不仅在于分析二者爱欲书写的相似之处,更大的意义在于发现文本之间的异质性。这不仅体现出相似文本的不同气质与内涵,更表现出两位作家各自的创作兴趣、创作特点,以及对于当时文学语境的各自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 胡也频 书写 互文性
下载PDF
继承、超越与统一:马尔库塞爱欲解放论三维探赜
9
作者 刘云龙 《哲学进展》 2024年第5期848-852,共5页
马尔库塞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在法兰克福学派中拥有极大影响力。马尔库塞以“爱欲解放”为核心的人性论哲学,通过继承马克思劳动异化学说的理论基础,超越弗洛伊德主义精神分析学的纯粹自然化倾向;利用精神分析的方法论预设,补充马克... 马尔库塞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在法兰克福学派中拥有极大影响力。马尔库塞以“爱欲解放”为核心的人性论哲学,通过继承马克思劳动异化学说的理论基础,超越弗洛伊德主义精神分析学的纯粹自然化倾向;利用精神分析的方法论预设,补充马克思劳动异化学说,进而实现人性问题在自然性与社会性上的有机统一。马尔库塞融合了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思想,提出爱欲就是人之本质,解放爱欲是人的解放的关键;而爱欲的解放并不等同于性欲的解放,劳动的解放是爱欲解放的关键。马尔库塞的爱欲解放论对人的本性及其存在状态的回答,认为人的本能和欲望不再受支配和压抑的时候,人即实现了真正的自由。他所创造的“弗洛伊德式的马克思主义”的人性问题阐释范式,一定程度上指明了人类寻求自由和解放的途径,但他将劳动简单化、工具化的倾向导致其理论陷入纯粹解释性作用的窠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库塞 解放 劳动异化 精神分析
下载PDF
爱欲如何配享美——基于柏拉图《会饮》的情感哲学研究
10
作者 赵广明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9-147,共9页
柏拉图的《会饮》是开启西方爱欲情感思想传统的核心经典,影响深远。康德、列维纳斯、杜拉斯等西方近现代思想家以各自的方式,继续《会饮》的爱欲情感思考,并尝试创造性地解决《会饮》所提出的问题。本文将爱欲与美的关系,视为这一传统... 柏拉图的《会饮》是开启西方爱欲情感思想传统的核心经典,影响深远。康德、列维纳斯、杜拉斯等西方近现代思想家以各自的方式,继续《会饮》的爱欲情感思考,并尝试创造性地解决《会饮》所提出的问题。本文将爱欲与美的关系,视为这一传统的核心问题,并将这一问题概括为“爱欲如何配享美”。爱欲问题本质上是关于他者的思考。爱欲与美的关系,根本上是自己与他者之间的关系,而这种关系的和谐,爱欲共通体的建立,需要超越对象化,回归情感本身的和谐为二与自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的理念 共通体 柏拉图 《会饮》
下载PDF
瞬间之沉醉——论柏拉图对话中的视觉与爱欲
11
作者 谭善明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8-118,共11页
从肉体之眼的观看到灵魂之眼的开启,从感受图像到仰望星空,从欣赏美的身体到观照美本身,视觉问题在柏拉图对话中都非常受重视。无论是从身体还是从灵魂的角度看,视觉总是与人的爱欲相关,这赋予了视觉特殊的内涵。一方面,柏拉图使视觉的... 从肉体之眼的观看到灵魂之眼的开启,从感受图像到仰望星空,从欣赏美的身体到观照美本身,视觉问题在柏拉图对话中都非常受重视。无论是从身体还是从灵魂的角度看,视觉总是与人的爱欲相关,这赋予了视觉特殊的内涵。一方面,柏拉图使视觉的即时性导向了爱欲之沉醉,这既是身体层面人与世界和他人互动的不可分离的原初现象,也是灵魂在洞观天宇最高景观时不可言说的深沉奥秘;另一方面,视觉的瞬间性达成了美的事物与美本身之间的跳跃,从而克服了逻各斯的自我封闭和属人智慧的固化,这恰恰孕育了形而上学的反题。必须拨开传统形而上学观念的迷雾,柏拉图对话中视觉本身之于人的重要意义才能得到彰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拉图 视觉 瞬间 图像
下载PDF
爱欲与压抑激烈冲突形成的幻觉形式--妙玉“走火入魔”幻觉梦的潜意识分析
12
作者 张丽红 白金悦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73-78,共6页
妙玉的“走火入魔”是一种相当于梦的幻觉,对于这个幻觉梦,一种很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式的解释,认为这是妙玉性欲望被压抑导致的幻象。这种观点忽略了妙玉幻觉梦的前因后果,忽略了妙玉幻觉梦的形式意义,也忽略了妙玉幻觉... 妙玉的“走火入魔”是一种相当于梦的幻觉,对于这个幻觉梦,一种很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式的解释,认为这是妙玉性欲望被压抑导致的幻象。这种观点忽略了妙玉幻觉梦的前因后果,忽略了妙玉幻觉梦的形式意义,也忽略了妙玉幻觉梦与其他女性梦对女性悲剧命运表现的总体性作用。妙玉做这个梦之前去蓼风轩下棋与宝玉相遇的对话和要求宝玉送她回庵,实际是妙玉爱欲的表达,但这种表达却没能被宝玉领会;而妙玉尼姑的身份又使她的爱欲不能更直接地表达出来。这种爱欲和戒律压抑的激烈矛盾冲突导致妙玉不能坐禅入定,从而“走火入魔”进入幻觉,梦中的幻觉意象正是妙玉悲剧命运的象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妙玉 幻觉梦 尼姑身份 潜意识象征
下载PDF
阅读游戏与网络文学爱欲想象
13
作者 禹建湘 张琛笑 《长沙大学学报》 2023年第6期80-87,共8页
中国网络文学游戏研究由来已久,聚焦于读者,一种阅读游戏得以浮现。阅读游戏是一种读者阅读行为,发挥生活功能和文化功能,制衡奇迹体验与爱欲萎缩创伤经验。在向“构成物”转化过程中,阅读游戏是为读者而表现的意义承载体,寄寓读者爱欲... 中国网络文学游戏研究由来已久,聚焦于读者,一种阅读游戏得以浮现。阅读游戏是一种读者阅读行为,发挥生活功能和文化功能,制衡奇迹体验与爱欲萎缩创伤经验。在向“构成物”转化过程中,阅读游戏是为读者而表现的意义承载体,寄寓读者爱欲想象。依托于电子媒介,阅读游戏非压抑性生存憧憬随着信息交互渗入现实,其悬而不论的观赏者指向后人类,向人类生存的可能性未来敞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文学 阅读游戏 想象 后人类
下载PDF
爱欲拟象、能指反抗与资本同一——虚拟偶像塌房的逻辑机制反思 被引量:3
14
作者 胡彦彦 《天府新论》 CSSCI 2023年第4期132-140,共9页
虚拟偶像发展的根基是偶像经济的繁荣。由于现实社会中个体情感严重缺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很强的不稳定性,虚拟偶像成为现实情感的一种补充。然而,虚拟偶像实则是资本为避免偶像塌房而创造的新人设,其离不开“中之人”的劳动付出,... 虚拟偶像发展的根基是偶像经济的繁荣。由于现实社会中个体情感严重缺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很强的不稳定性,虚拟偶像成为现实情感的一种补充。然而,虚拟偶像实则是资本为避免偶像塌房而创造的新人设,其离不开“中之人”的劳动付出,“永不塌房”的永远盈利只不过是资本的“一厢情愿”。粉丝投射于虚拟偶像的爱欲一方面源自真实社会中爱欲的死亡,另一方面没有逃离商品逻辑。虚拟爱欲并没有真正满足欲望,只是一种爱欲实现的幻象。本文揭示了虚拟偶像作为情感劳动的形成机制及其作为资本同一逻辑下制造的爱欲拟象的本质,并对元宇宙时代虚拟爱欲是否具有革命性的未来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偶像 偶像经济 虚拟 粉丝经济 拟象
下载PDF
教学作为唤起身心双向爱欲的审美实践——基于《会饮篇》“爱欲阶梯”的省思
15
作者 韩雪童 罗祖兵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7-47,F0003,共12页
教学是唤起身心爱欲的审美实践。为改变爱欲曲解带来的教学异化,亟需通过爱欲的澄明让教学重拾育人属性。在批判性继承苏格拉底“爱欲阶梯”的基础上,教学应以爱智者为师,从师生关怀性的交往中,激活身心在知识教学与个体成人中的双向爱... 教学是唤起身心爱欲的审美实践。为改变爱欲曲解带来的教学异化,亟需通过爱欲的澄明让教学重拾育人属性。在批判性继承苏格拉底“爱欲阶梯”的基础上,教学应以爱智者为师,从师生关怀性的交往中,激活身心在知识教学与个体成人中的双向爱欲:既保持身体爱欲到理智爱欲的纵向攀升,亦保持身体爱欲与理智爱欲的横向互动,实现形式美与实质美的统一。具体举措包括:第一,直观与表现,将身体代入情境,唤起事物之爱、体验形象之美;第二,讲授与启发,将思维联通理智,唤起知识之爱、追寻实质之美;第三,反思与笃行,将心灵引向崇高,唤起良善之爱、践行德性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 身心 审美实践 《会饮篇》
下载PDF
从伦理主体到爱欲自我——从福柯到阿甘本的生存美学 被引量:1
16
作者 叶仁杰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93-201,220,共10页
生存美学是晚期福柯伦理谱系学的核心,指的是通过伦理主体之于道德主体、治理自我之于治理他者的优先性,确立能够塑造自身的自由主体之于权力的优先性。阿甘本在“神圣人”(Homo Sacer)计划后半部分所提出的“生命形式”依赖于对福柯的... 生存美学是晚期福柯伦理谱系学的核心,指的是通过伦理主体之于道德主体、治理自我之于治理他者的优先性,确立能够塑造自身的自由主体之于权力的优先性。阿甘本在“神圣人”(Homo Sacer)计划后半部分所提出的“生命形式”依赖于对福柯的反思,他认为福柯的生存美学因为没有摆脱与技艺或权力的勾连,所以未能成功地完成其构想。因此,阿甘本从完全不同于福柯的本体论角度批判性地继承了其思想,发展出了爱欲自我的生存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存美学 伦理主体 自我的本体论 自我
下载PDF
马尔库塞爱欲观之重审——从拉康视角出发
17
作者 谢雅姝 赵淳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2-68,共7页
爱欲观在马尔库塞的文化规划中具有重要地位。借由爱欲的释放,马尔库塞旨在实现马克思主义意义上的人之解放。弗洛伊德无意识理论是爱欲观的主要理论来源。学界对此的异议多从马克思主义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角度,针对爱欲观的学理基础... 爱欲观在马尔库塞的文化规划中具有重要地位。借由爱欲的释放,马尔库塞旨在实现马克思主义意义上的人之解放。弗洛伊德无意识理论是爱欲观的主要理论来源。学界对此的异议多从马克思主义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角度,针对爱欲观的学理基础及其解放潜力展开。而拉康的精神分析学则为重审爱欲观提供了一种新的辩证方案。通过对爱欲异质性的揭示,以及对爱欲作为主体话语的坚持,马尔库塞激活了爱欲的解放潜能;但因他在爱欲位置和性质上的双重摇摆,反过来又削弱了爱欲的解放动因。从拉康视角的重审不仅可进一步揭示马尔库塞爱欲观的学理价值,亦可为当代人类解放事业的推进提供必要的理论铺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库塞 拉康 弗洛伊德 解放潜力
下载PDF
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的新思考
18
作者 尚应祥 殷华成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34-38,共5页
马尔库塞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进行深入研究,并与马克思的人类解放论相结合形成了自身的独特见解,提出了爱欲解放论。马尔库塞认为,相对发达的西方国家的爱欲并未得到实现反而受到更深的压抑,若求得爱欲的解放就必然要创造“非压抑性... 马尔库塞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进行深入研究,并与马克思的人类解放论相结合形成了自身的独特见解,提出了爱欲解放论。马尔库塞认为,相对发达的西方国家的爱欲并未得到实现反而受到更深的压抑,若求得爱欲的解放就必然要创造“非压抑性文明”。马尔库塞从爱欲哲学观中形成的社会批判理论对于科学认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具有重大的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 马尔库塞 新思考
下载PDF
我们仍然需要一种爱的瞬间:评汪民安的《论爱欲》
19
作者 苏丹 《天府新论》 CSSCI 2023年第6期152-157,共6页
汪民安的新作《论爱欲》是对西方思想史中爱欲观念的一次独特梳理。《论爱欲》集中凸显了西方思想史各个时期的爱的瞬间,这些瞬间打破了人世日常的乏味与俗陋,给予人之生命以无限尊荣。汪民安对爱的每一次书写,都是对我们当前之爱的一... 汪民安的新作《论爱欲》是对西方思想史中爱欲观念的一次独特梳理。《论爱欲》集中凸显了西方思想史各个时期的爱的瞬间,这些瞬间打破了人世日常的乏味与俗陋,给予人之生命以无限尊荣。汪民安对爱的每一次书写,都是对我们当前之爱的一次审视,这促使我们不由得重新思考什么是爱与如何去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汪民安 《论 瞬间 奇遇
下载PDF
马尔库塞爱欲解放思想研究
20
作者 朱珠 《哲学进展》 2023年第4期793-799,共7页
马尔库塞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马尔库塞在继承弗洛伊德精神学说和马克思的人类解放论的基础之上,发展出了爱欲解放的理论思想。马尔库塞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中发现了人的本质是爱欲,他认为爱欲在发达的西方文明中... 马尔库塞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马尔库塞在继承弗洛伊德精神学说和马克思的人类解放论的基础之上,发展出了爱欲解放的理论思想。马尔库塞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中发现了人的本质是爱欲,他认为爱欲在发达的西方文明中受到了极大地压抑,必须通过爱欲的解放来实现人的解放。同时,马尔库塞根据弗洛伊德提出的两种不同形式的压抑,论证了在爱欲压抑中,建立非压抑性文明的可能性,提出了爱欲与文明协同发展的未来社会美好蓝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库塞 解放 非压抑性文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