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父母应对社会化如何影响儿童青少年适应:基于长时与实时时间轴的视角
1
作者 何婷 胡惠南 +3 位作者 乔璐 杨靓靓 李明英 蔺秀云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42-1353,共12页
父母应对社会化是指父母向儿童青少年提供认知、情感和行为策略以应对压力的过程。实证研究从长时程发展时间轴、具体情境下的实时时间轴及不同时间轴的结合等角度探讨父母应对社会化的作用,揭示了父母应对社会化对于儿童青少年适应的... 父母应对社会化是指父母向儿童青少年提供认知、情感和行为策略以应对压力的过程。实证研究从长时程发展时间轴、具体情境下的实时时间轴及不同时间轴的结合等角度探讨父母应对社会化的作用,揭示了父母应对社会化对于儿童青少年适应的独特效应。对于其中的心理机制,应对社会化过程理论模型探讨了儿童青少年应对过程在父母应对社会化与儿童青少年适应之间的中介作用,教养×压力放大和差异效应模型考察了应对社会化作用过程的边界条件。本研究将此两种模型进行整合,并基于动态系统视角提出应对社会化动态过程理论模型,从长时程发展时间轴和具体情境下的实时时间轴两个层面、儿童个体和亲子二元两个水平完善父母应对社会化对儿童青少年适应的作用机制。未来研究可进一步考察父母应对社会化作用效果的普遍性,深化探索父母应对社会化影响儿童青少年适应的机制,为父母应对社会化在家庭教育与临床干预领域的应用与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母应对社会化 儿童青少年适应 应对社会化动态过程理论模型 长时程发展时间轴 具体情境 下实时时间轴
下载PDF
基于手机APP下智障儿童父母应对方式及影响因素研究
2
作者 李辉 吴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3年第5期135-138,共4页
现阶段随着信息化的深化发展,儿童教育体系不断完善,智障儿童是比较特殊的群体,尤其是在父母应对方式上要做出多元化的原则,不同的应对方式产生的影响作用存在较大的差异,为了帮助智障儿童更好的成长,要求在父母应对方式上进行合理的优... 现阶段随着信息化的深化发展,儿童教育体系不断完善,智障儿童是比较特殊的群体,尤其是在父母应对方式上要做出多元化的原则,不同的应对方式产生的影响作用存在较大的差异,为了帮助智障儿童更好的成长,要求在父母应对方式上进行合理的优化,减少极端的、暴力的应对方式,要加强父母的培训指导,尤其是加强信息化条件(手机APP环境)下父母心理方面的干预和指导,鼓励他们在应对方式上不断转变,与智障儿童的言行举止更好的搭配,这样才能在未来的教育和干预上得到更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APP、智障儿童 父母应对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父母应对方式与5~6岁儿童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 被引量:16
3
作者 张育珊 洪黛珊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3-63,共11页
父母面向儿童消极情绪的应对方式有助于缓解儿童的情绪状态,培养儿童处理消极情绪的积极调节策略,提升儿童适应多元情境的社会能力。本研究以来自4个城市的439名5~6儿童父母为研究对象,采用父母应对儿童消极情绪问卷和学前儿童情绪调节... 父母面向儿童消极情绪的应对方式有助于缓解儿童的情绪状态,培养儿童处理消极情绪的积极调节策略,提升儿童适应多元情境的社会能力。本研究以来自4个城市的439名5~6儿童父母为研究对象,采用父母应对儿童消极情绪问卷和学前儿童情绪调节策略问卷,考察父母应对方式与5~6岁儿童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结果发现父母应对儿童消极情绪的方式以支持性应对为主,但受父母性别、教育背景、儿童性别的影响;5~6岁儿童的情绪调节策略以积极调节策略为主;父母对消极情绪的支持性应对与儿童积极调节策略呈正相关,与消极调节策略呈负相关;父母的非支持性应对与儿童消极调节策略存在正相关,与积极调节策略相关但系数较小。作为学前教育的关键利益相关者,父母需要认识到适当应对和处理儿童消极情绪的重要性,帮助儿童体验各种情绪,培养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母应对方式 情绪调节策略 儿童情绪能力
下载PDF
中轻度脑瘫患儿父母应对方式的心理干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向葵 郭新志 孙阳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132-137,共6页
采用修订的《脑瘫患儿父母应对方式问卷》,调查了脑瘫患儿父母应对方式的特点,并对32名中轻度脑瘫患儿父母进行了对照组和干预组对比研究,探讨了脑瘫患儿父母应对方式的心理干预效果。研究中,对照组父母不进行心理干预,干预组父母进行8... 采用修订的《脑瘫患儿父母应对方式问卷》,调查了脑瘫患儿父母应对方式的特点,并对32名中轻度脑瘫患儿父母进行了对照组和干预组对比研究,探讨了脑瘫患儿父母应对方式的心理干预效果。研究中,对照组父母不进行心理干预,干预组父母进行8周心理干预。心理干预法包括认知疗法和集体疗法,两种疗法每周各进行一次。研究表明:(1)母亲"面对"得分显著低于父亲及他人;(2)中度脑瘫患儿的父母比轻度脑瘫患儿的父母更倾向于屈服现实;(3)心理干预后,干预组父母后测"面对"得分极为显著高于前测得分;干预组父母后测"回避"和"屈服"得分极为显著低于前测得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轻度脑瘫患儿 父母应对方式 心理干预
下载PDF
父母应对方式与学前儿童同伴交往能力的关系研究
5
作者 朱素洁 杜龙龙 《丝路视野》 2020年第28期50-51,共2页
本研究采用父母应对儿童消极情绪量表与儿童同伴交往量表,对145名4~6岁学前儿童的主要抚养人及其教师进行调查,探讨父母应对方式与学前儿童同伴交往能力的关系。研究结论:1.面对学前儿童的消极情绪,父母的情感关注反应最多;2.父母的支... 本研究采用父母应对儿童消极情绪量表与儿童同伴交往量表,对145名4~6岁学前儿童的主要抚养人及其教师进行调查,探讨父母应对方式与学前儿童同伴交往能力的关系。研究结论:1.面对学前儿童的消极情绪,父母的情感关注反应最多;2.父母的支持性反应与同伴交往能力存在正相关,其中父母的问题关注反应正向预测儿童的社交主动性、语言与非语言能力和亲社会行为;3.父母的忽略反应与儿童的社交障碍存在正相关,并能正向预测儿童的社交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母应对方式 学前儿童 同伴交往
下载PDF
基于FI Care模式构建早产儿医院-家庭无缝隙护理服务在早产儿陪护中的应用效果
6
作者 蔡静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10期2582-2585,共4页
目的:探究基于FI Care模式构建早产儿医院-家庭无缝隙护理服务在早产儿陪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厦门市妇幼保健院2019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早产儿72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36例,对照组早产儿在住院期间无家长陪护,全部治疗... 目的:探究基于FI Care模式构建早产儿医院-家庭无缝隙护理服务在早产儿陪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厦门市妇幼保健院2019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早产儿72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36例,对照组早产儿在住院期间无家长陪护,全部治疗与护理均由医生和护士完成,家长通过病房视频探视患儿并当场咨询患儿病情,FI Care组早产儿在矫正胎龄36周后,病情稳定后实施基于家庭参与式无缝隙护理服务循证实践方案,对比早产儿出院后3个月的生长发育情况及早产儿出院后的患病情况、早产儿出院后父母应对能力问卷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FI Care组身高较高、体重较重、头围较大;门诊复诊率较高、再入院率较低;早产儿出院后父母应对能力评分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FI Care模式构建早产儿医院-家庭无缝隙护理服务在早产儿陪护中的应用可有效促进其早期生长发育,降低出院后的患病情况,早产儿出院后父母应对能力也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参与式 无缝隙护理服务 循证实践方案 早产儿 生长发育 父母应对能力
下载PDF
父母对孩子消极情绪的反应方式及其与幼儿社会技能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1
7
作者 李燕 贺婷婷 +1 位作者 俞凯 刘佩丽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52-455,共4页
本研究以119名4-6岁儿童及其父母为研究对象,采用父母应对孩子消极情绪的问卷和儿童社会技能评估系统,评估父母对孩子消极情绪的应对方式和孩子的社会技能发展水平,并用气质问卷评估孩子气质的情绪特征,以考察父母对孩子消极情绪的应对... 本研究以119名4-6岁儿童及其父母为研究对象,采用父母应对孩子消极情绪的问卷和儿童社会技能评估系统,评估父母对孩子消极情绪的应对方式和孩子的社会技能发展水平,并用气质问卷评估孩子气质的情绪特征,以考察父母对孩子消极情绪的应对模式与儿童情绪特征和社会技能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应对孩子的消极情绪时,父母最有可能使用的策略是情感关注、问题关注;父母使用忽略(最小化)的应对策略多于鼓励表达的应对策略。(2)父母对孩子消极情绪的反应策略与孩子的某些社会技能有显著相关,其中问题关注反应策略能预测多种社会技能子维度,而父母消极的应对策略与孩子气质中的消极情绪性有关。父母对孩子消极情绪的应对方式可能会影响孩子情绪特征和社会技能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 父母对孩子消极情绪反应的应对策略 社会技能 情绪的本质
下载PDF
北京地区幼儿家庭情绪教育状况及建议
8
作者 姜继为 王佳 赵红梅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36-142,共7页
家庭情绪教育是培养提升幼儿情绪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从父母情绪教育观念、父母情绪教育行为、父母对儿童不良情绪的应对以及父母自身情绪表达四个方面考察了北京地区家庭情绪教育的状况及特点。共有698名幼儿家长参与了本次调查,研究... 家庭情绪教育是培养提升幼儿情绪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从父母情绪教育观念、父母情绪教育行为、父母对儿童不良情绪的应对以及父母自身情绪表达四个方面考察了北京地区家庭情绪教育的状况及特点。共有698名幼儿家长参与了本次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地区家长普遍比较重视儿童的情绪教育,然而实际教育行为还有待提高;在父母应对方面,多数家长能够采取积极支持策略,但仍有少数家长使用忽视甚至惩罚性的应对方式;在情绪表达方面,家长自身的情绪表达还不充分,缺少对儿童的示范和教育效果。基于此,提出家长应该通过加强情绪知识的学习提升教育儿童情绪的能力,接纳并积极应对儿童的消极情绪,同时提升自身的情绪表达能力,以此完善家庭情绪教育体系,促进儿童情绪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 父母情绪教育 父母应对 父母情绪表达
下载PDF
绵阳地区白血病患儿家庭复原力现状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9
作者 代梦琴 吴玉梅 +5 位作者 谢帅 胡红梅 尹凤 尹瑞 胡陶 邱云 《吉林医学》 CAS 2023年第12期3498-3501,共4页
目的:探讨绵阳地区白血病患儿家庭复原力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2年12月于绵阳地区的219例白血病患儿主要照顾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FRAS、CHIP以及FFFS量表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三者间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绵阳地区白血病患儿家庭复原力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2年12月于绵阳地区的219例白血病患儿主要照顾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FRAS、CHIP以及FFFS量表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三者间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确定白血病患儿家庭复原力的影响因素。结果:纳入的219例白血病患儿主要照顾者中共发放调查问卷219份,最终回收207份有效问卷。白血病患儿家庭复原力总分为(121.45±8.32)分,父母应对方式总分(169.67±12.34)分,家庭功能总分(85.97±11.67)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治疗时间、应对方式和家庭功能均可影响家庭复原力(P<0.05),家庭复原力同父母应对方式呈正相关(r=0.767,P<0.01),父母应对方式与家庭功能呈负相关(r=-0.910,P<0.01),家庭复原力和家庭功相呈负相关(r=-0.900,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应对方式和治疗时间>7个月正向影响家庭复原力(B=0.476和19.897,P<0.01),家庭功能负向影响家庭复原力(B=-0.674,P<0.01)。结论:绵阳地区白血病患儿家庭复原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应对方式、治疗时间和家庭功能均影响家庭复原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家庭复原力 父母应对方式 家庭功能
下载PDF
Understanding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nd coping mechanism by parents:An explorative study 被引量:1
10
作者 Hilda Shilubane Nomfundo Mazibuko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s》 CSCD 2020年第4期413-418,I0004,共7页
Objective: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perceptions of parents of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and their coping strategies.Methods:The data of the study was collected using face-to-face semi-structured... Objective: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perceptions of parents of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and their coping strategies.Methods:The data of the study was collected using face-to-face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The participants were purposefully selected from the three schools in Mpumalanga Province because they had children diagnosed with ASD and data was analyzed using thematic content analysis.In this study,primary caregivers were selected.In the end,12 women were interviewed,and the data saturation was reached.Ethical considerations and measures to ensure trustworthiness were carried out throughout the study.Results:The findings revealed two themes:caregivers’understanding and misconceptions of ASD and coping mechanisms used in dealing challenges of caring for a child with ASD;and five subthemes:lack of knowledge,cultural beliefs,prayer,strong support system,and acceptance.Conclusion:Based on the findings,more awareness campaigns should be done on ASD to increase parents’understanding of the condition.Understanding the cultural beliefs of parents regarding ASD may assist health care professionals in developing care practices that are accepted in their culture,and may enhance parents’coping skil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CHILD COGNITION COPING PARENTS Qualitative research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