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04篇文章
< 1 2 17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型锶铁氧体/片状Co微晶双层吸波涂层特性 被引量:3
1
作者 汪忠柱 江海平 +1 位作者 王敏 刘志伟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4-48,共5页
水热法合成片状Co微晶材料,其在2-18GHz频段具有高介电常数和大的介电损耗.将片状Co微晶与W型锶铁氧体构成阻抗渐变的双层吸波涂层,对在2-18GHz频段其反射损耗随着各层厚度的变化关系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双层吸波涂层具有涂层薄、吸收强... 水热法合成片状Co微晶材料,其在2-18GHz频段具有高介电常数和大的介电损耗.将片状Co微晶与W型锶铁氧体构成阻抗渐变的双层吸波涂层,对在2-18GHz频段其反射损耗随着各层厚度的变化关系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双层吸波涂层具有涂层薄、吸收强和频带宽特性.如:当钴涂层和W型锶铁氧体涂层的厚度分别为0.8、1.2 mm时,最大反射损耗达到-50dB;反射损耗小于-8dB时的频带为8.64-12.08G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状co W型锶铁氧体 微波吸收 双层 阻抗匹配
下载PDF
叶片状Co_3O_4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2
2
作者 杜建功 海振银 +1 位作者 李艳芳 崔丹凤 《微纳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645-651,共7页
通过水热法在泡沫镍基板上制备了一种新颖的三维叶片状Co_3O_4,通过X射线衍射(XRD)表征对该叶片状Co_3O_4进行物相分析,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其形貌和晶面结构进行了分析。得出叶片呈现规则六边形形状,长度约... 通过水热法在泡沫镍基板上制备了一种新颖的三维叶片状Co_3O_4,通过X射线衍射(XRD)表征对该叶片状Co_3O_4进行物相分析,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其形貌和晶面结构进行了分析。得出叶片呈现规则六边形形状,长度约为10μm并且叶片末端为梳状形构造。N_2吸附-脱附曲线测试结果表明该叶片状Co_3O_4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进一步确定了Co_3O_4的化学元素组成,将该Co_3O_4/泡沫镍作为电极在6 mol/L KOH溶液中进行了循环伏安法、恒流充放电和电化学阻抗谱实验,结果表明该Co_3O_4/泡沫镍在1 A·g^(-1)电流密度下,比电容为849.7 F·g^(-1),在10 A·g^(-1)电流密度、比电容为704.7 F·g^(-1)下,经过1 000次循环实验后的电容剩余量仍有82.9%。由于其易于大规模制造的优点,该生长在泡沫镍上的叶片状Co_3O_4有望在超级电容器中得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叶片状co3O4 泡沫镍 水热法 电化学性能 超级电容器
下载PDF
片状Co(OH)_2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莫丽萍 石俊 +3 位作者 冯晓娟 解玉龙 王耀先 胡中爱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1期56-59,68,共5页
采用柠檬酸前驱体法制备了电活性物质Co(OH)2.首先用硝酸钴与柠檬酸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得凝胶体,再在250℃下热处理得到红褐色的前驱体,最后将前驱体与KOH溶液反应制得目标产物.用红外光谱(FT-IR)对前驱体的组成进行了分析,用X射线衍射(X... 采用柠檬酸前驱体法制备了电活性物质Co(OH)2.首先用硝酸钴与柠檬酸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得凝胶体,再在250℃下热处理得到红褐色的前驱体,最后将前驱体与KOH溶液反应制得目标产物.用红外光谱(FT-IR)对前驱体的组成进行了分析,用X射线衍射(XRD)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表征了产物的结构和形貌,用循环伏安和恒电流充放电等测试方法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具有六方晶相的片状Co(OH)2表现出优良的电化学性能,有望成为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OH)2 片状形貌 比电容
下载PDF
水热法合成六角片状Co_9S_8晶体
4
作者 张元广 郭范 +1 位作者 万松明 郑伟威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26-929,共4页
本文以七水合硫酸亚钴 (CoSO4·7H2 O)和无水亚硫酸钠 (Na2 SO3 )为原料 ,以水合肼 (N2 H4·H2 O)为还原剂 ,利用水热法合成了立方晶系的六角片状Co9S8单晶。运用X射线衍射 (XRD)、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 本文以七水合硫酸亚钴 (CoSO4·7H2 O)和无水亚硫酸钠 (Na2 SO3 )为原料 ,以水合肼 (N2 H4·H2 O)为还原剂 ,利用水热法合成了立方晶系的六角片状Co9S8单晶。运用X射线衍射 (XRD)、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产物主要由直径为 0 .8~ 1.5 μm六角片状Co9S8单晶组成 ,合成单晶的温度为180℃ ,时间为 72h。在室温下 ,产物的饱和磁化率 (Ms)和矫顽力 (Hc)分别为 6 5emu/g和 333O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角片状 水热法合成 无水亚硫酸钠 产物 水合肼 单晶 SO3 晶体 立方晶系 磁化率
下载PDF
片状Co3O4多孔材料的制备及其在葡萄糖电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田曼丽 田亮亮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64-268,共5页
首先以Co(NO3)2·6H2O和C4H6N2为原料合成基于Co的金属有机框架结构(Co-MOF),在空气中煅烧后获得片状Co3O4多孔材料。该材料所具有的有序孔道结构不仅提供了大量的电催化活性位点,并且有助于电解液、待测物和中间产物的扩散和吸脱附... 首先以Co(NO3)2·6H2O和C4H6N2为原料合成基于Co的金属有机框架结构(Co-MOF),在空气中煅烧后获得片状Co3O4多孔材料。该材料所具有的有序孔道结构不仅提供了大量的电催化活性位点,并且有助于电解液、待测物和中间产物的扩散和吸脱附,改善了电催化动力学,获得了较高的电催化活性。作为葡萄糖的检测电极,Co3O4修饰的玻碳电极(Co3O4/GCE)在2.3μmol/L到1.0mmol/L线性范围内灵敏度为617.4μA/(mmol·cm2),检测限为0.23μmol/L,响应时间为5.9s。同时,Co3O4/GCE对葡萄糖检测表现出优异的选择性、可靠的重复性和稳定性,证明该Co3O4材料在葡萄糖电化学传感器领域具有实际应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金属氧化物 四氧化三钴 片状材料 多孔材料 电化学传感器 葡萄糖检测
下载PDF
低压应力对片状软磁材料磁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周竞捷 叶振东 +2 位作者 汪迪坤 王桢楠 徐磊 《微特电机》 2024年第6期71-74,共4页
对两种片状软磁材料(H12、1JH3)在低压应力状态下的直流磁性能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低压应力对软磁材料具有较大影响,且不同材料的影响趋势及程度各不相同。验证了直流磁性能测试的国家标准中,保护盒的应用是必要的。
关键词 片状软磁材料 压应力 直流磁性能
下载PDF
脲醛树脂包覆对片状羰基铁粉电磁吸波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石浩 高瞻 +4 位作者 杨文飞 樊伟杰 宋立英 孙强 褚贵文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5-183,共9页
目的提高片状羰基铁粉(FCI)的吸波性能。方法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脲醛树脂(UF)包覆片状羰基铁粉核壳复合粒子。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分别对试验前后样品的微观形貌和物相组分进行表征。采用矢量网络分析仪对处理前... 目的提高片状羰基铁粉(FCI)的吸波性能。方法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脲醛树脂(UF)包覆片状羰基铁粉核壳复合粒子。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分别对试验前后样品的微观形貌和物相组分进行表征。采用矢量网络分析仪对处理前后片状羰基铁粉在0.5~18 GHz频率范围内的电磁参数进行测试,基于传输线理论对其反射损耗曲线进行拟合分析。结果微观形貌及X射线衍射谱结果表明,成功合成了脲醛树脂包覆片状羰基铁粉复合粒子(FCI@UF)。对测得的电磁参数进行分析,与原始片状羰基铁粉相比,包覆后铁粉介电常数和磁导率的实部、虚部均呈下降趋势,电磁波衰减能力减弱,与空气的阻抗匹配能力增强。反射损耗曲线图中,包覆后铁粉能有效吸收频带变宽(以反射损耗小于‒10 dB的带宽作为有效吸收频带),由3.15GHz变为4.38GHz,在13.84GHz时有最小反射损耗(‒20.64dB),最小反射损耗向高频移动,最小值降低率达41.38%。结论使用脲醛树脂对片状羰基铁粉进行包覆,制备了综合吸波性能更具优势的FCI@UF复合粒子,有效提高了片状羰基铁粉的吸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吸收 片状羰基铁粉 脲醛树脂 阻抗匹配 电磁衰减 反射损耗
下载PDF
针片状骨料含量对沥青混凝土骨料级配的影响研究
8
作者 李炎隆 赵栋 《水力发电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4-105,共12页
为研究针片状骨料含量对沥青混凝土骨料级配的影响,本文采用逐级填充法,选用骨架稳定性为衡量骨架级配优劣的唯一指标,考虑针片状含量为0%、20%、25%、30%、35%,利用垂直振动压实仪成型试件。结合加州承载比(CBR)值、骨架密度与空隙率... 为研究针片状骨料含量对沥青混凝土骨料级配的影响,本文采用逐级填充法,选用骨架稳定性为衡量骨架级配优劣的唯一指标,考虑针片状含量为0%、20%、25%、30%、35%,利用垂直振动压实仪成型试件。结合加州承载比(CBR)值、骨架密度与空隙率综合评价骨架稳定性,以此确定各组粗骨料级配。采用合成级配的设计方法,将粗细集料进行全粒径骨料级配设计。结果表明,随着针片状骨料含量的增加,全粒径骨料骨架稳定性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其中针片状骨料含量为30%的骨架稳定性最优,针片状骨料含量35%的稳定性最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工沥青混凝土 片状骨料 骨料级配 垂直振动压实 CBR指标
下载PDF
针片状颗粒对高强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
9
作者 宋少民 卢超琦 《粉煤灰综合利用》 CAS 2024年第4期21-26,共6页
从粗骨料针片状颗粒角度出发,研究其含量和粒径对高强混凝土性能的影响。选取掺加5%、15%和25%针片状颗粒含量的粗骨料配制混凝土,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进行试验研究;选取5~10 mm、10~16 mm和16~20 mm共三种粒径区间... 从粗骨料针片状颗粒角度出发,研究其含量和粒径对高强混凝土性能的影响。选取掺加5%、15%和25%针片状颗粒含量的粗骨料配制混凝土,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进行试验研究;选取5~10 mm、10~16 mm和16~20 mm共三种粒径区间的针片状颗粒,探究粒径大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针片状颗粒含量增加,高强混凝土和易性和泵送性能变差,混凝土抗压强度降低,混凝土收缩增大,且对高强混凝土耐久性能不利;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和扩展度、硬化混凝土各龄期抗压强度均随着粗骨料中针片状颗粒粒径增大而降低;综合考虑针片状颗粒对高强混凝土性能影响规律,建议控制针片状颗粒含量不超过5%;同时,在计算针片状颗粒含量时,需在标准计算方法基础上按不同粒径针片状颗粒分别乘以其对应的影响系数进行修正,以实现对粗骨料粒形更好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骨料 片状颗粒 高强混凝土 性能影响
下载PDF
机制砂片状颗粒含量检测方法研究
10
作者 宋少民 王毅 《粉煤灰综合利用》 CAS 2024年第5期32-37,共6页
为了探究机制砂片状颗粒的定义及其条形筛筛孔宽度是否有优化的可能性,通过改变条形筛筛孔宽度的条形筛与国标条形筛(0.45倍筛)对比,研究0.55倍、0.60倍条形筛的片状颗粒检出率;条形筛筛除片状颗粒后,规则颗粒对胶砂性能的影响;明确最... 为了探究机制砂片状颗粒的定义及其条形筛筛孔宽度是否有优化的可能性,通过改变条形筛筛孔宽度的条形筛与国标条形筛(0.45倍筛)对比,研究0.55倍、0.60倍条形筛的片状颗粒检出率;条形筛筛除片状颗粒后,规则颗粒对胶砂性能的影响;明确最合适的条形筛筛孔宽度。结果表明:筛孔宽度为机制砂颗粒所属粒径范围平均粒径0.55倍的条形筛(0.55倍筛)相比于国标条形孔筛(0.45倍筛)筛分效率高,片状颗粒评价更合理,其规则颗粒对胶砂和混凝土性能最有利;相应Ⅰ类机制砂的片状颗粒含量宜控制在20%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制砂 片状颗粒 条形筛 胶砂性能 混凝土性能 筛孔宽度
下载PDF
基于Fe_(2)O_(3)的片状α-Al_(2)O_(3)包覆研究
11
作者 刘风坤 龙开琳 《当代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615-619,共5页
首先以片状α-Al_(2)O_(3)为基质,以FeCl_(3)为铁源,采用液相沉积法制备了Fe_(2)O_(3)/α-Al_(2)O_(3)珠光颜料,并借助SEM、EDS、XRD等手段对制备的珠光颜料进行性能表征,考察了反应pH值、反应温度、铁盐浓度、添加剂用量等因素对片状α... 首先以片状α-Al_(2)O_(3)为基质,以FeCl_(3)为铁源,采用液相沉积法制备了Fe_(2)O_(3)/α-Al_(2)O_(3)珠光颜料,并借助SEM、EDS、XRD等手段对制备的珠光颜料进行性能表征,考察了反应pH值、反应温度、铁盐浓度、添加剂用量等因素对片状α-Al_(2)O_(3)包覆率的影响,得到了制备铁系包覆片状α-Al_(2)O_(3)的最佳制备工艺参数,同时了解了各参数影响包覆率的主次顺序,并在此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六偏磷酸钠对包覆率产生影响的机理。结果表明:影响包覆率的主次顺序依次为反应pH值、反应温度、添加剂用量、铁盐浓度;在最优的工艺参数下制备出来Fe_(2)O_(3)/α-Al_(2)O_(3)的包覆率为20.93%;样品的表面形貌光滑平整且包覆完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状α-Al_(2)O_(3) Fe_(2)O_(3) 包覆率
下载PDF
小面积深二度烧伤创面清创胶结合片状水胶体的治疗作用
12
作者 王湘臻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042-0045,共4页
分析清创胶结合片状水胶体治疗小面积深二度烧伤创面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90例小面积深二度烧伤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烧伤膏治疗,观察组予以清创胶结合片状水胶体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①观察组创面愈合时... 分析清创胶结合片状水胶体治疗小面积深二度烧伤创面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90例小面积深二度烧伤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烧伤膏治疗,观察组予以清创胶结合片状水胶体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①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换药次数为(8.29±1.51)d、(5.34±1.20)次,对照组相应指标为(13.12±2.31)d、(8.56±1.79)次,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②观察组VAS(初期、中后期)、VSS评分分别为(4.61±1.31)分、(1.76±0.89)分、(8.61±1.02)分,对照组对应指标为(8.22±2.16)分、(6.12±1.78)分、(11.57±0.56)分,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③烧伤后1周,观察组创面出血、敷料粘连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X2=4.186、6.429,P=0.041、0.011)。结论 对小面积深二度烧伤创面实施清创胶结合片状水胶体治疗,能够加速创面愈合时间,减轻创面瘢痕增生,减少换药次数,进而缓解患者疼痛感,避免创面出血及敷料粘连等,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深二度 小面积 清创胶 片状水胶体
下载PDF
改性片状纳米流体的洗油效率及机理 被引量:1
13
作者 梁拓 杨昌华 +4 位作者 王绘鹏 张永伟 王辰 屈鸣 侯吉瑞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1-258,共8页
纳米流体提高采收率已然成为油气勘探开发的研究热点。利用研发的改性片状纳米流体,在自制的可视化模型中研究固体界面油膜在接触到质量浓度为50mg/L的改性片状纳米流体后的收缩规律,并开展油砂洗油实验,明确50mg/L的改性片状纳米流体... 纳米流体提高采收率已然成为油气勘探开发的研究热点。利用研发的改性片状纳米流体,在自制的可视化模型中研究固体界面油膜在接触到质量浓度为50mg/L的改性片状纳米流体后的收缩规律,并开展油砂洗油实验,明确50mg/L的改性片状纳米流体在不同条件下的洗油效率。研究结果表明,模拟地层水环境下,固体界面油膜收缩速率较慢,并未出现楔形区域;改性片状纳米流体环境下,固体界面油膜在收缩过程中出现明显的楔形区域,且出现两条接触线:外接触线和内接触线,外接触线的收缩速率为8.5817×10^(-5)cm/s,内接触线的收缩速率为0.6617×10^(-5)cm/s。油砂洗油实验表明,改性片状纳米流体的洗油效率随油砂尺寸的增大和温度的提升逐渐增加,随着油砂浸泡时间的延长先急剧增加后缓慢上升,存在最佳浸泡时间(8±2)h,油砂洗油效率可高达95.7%。该项研究成果突破了只有高浓度球形纳米颗粒才能形成结构分离压力的限制,为片状纳米流体在矿场的应用提供了可能性,也为矿场施工工艺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改性片状纳米流体 结构分离压力 洗油效率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纳米片状HZSM-5在联苯甲基化中的应用
14
作者 戴维 张嘉兴 +2 位作者 张安峰 郭新闻 宋春山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93-1001,共9页
采用晶种导向的方法合成了一系列具有不同硅/铝比、不同b轴厚度的纳米片状HZSM-5催化剂。利用XRD、SEM、NH 3-TPD、N_(2)吸附-脱附等手段对催化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进行表征,并在反应温度为380℃、反应压力为0.1 MPa和进料速率为MHSV=1.0... 采用晶种导向的方法合成了一系列具有不同硅/铝比、不同b轴厚度的纳米片状HZSM-5催化剂。利用XRD、SEM、NH 3-TPD、N_(2)吸附-脱附等手段对催化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进行表征,并在反应温度为380℃、反应压力为0.1 MPa和进料速率为MHSV=1.0 h-1的反应条件下考察了硅/铝比和纳米片状HZSM-5 b轴厚度对于联苯甲基化反应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纳米片状HZSM-5硅/铝比降低,联苯转化率提高,同时4-甲基联苯(4-MBP)的选择性也小幅上升,4-MBP收率大幅提高;但催化剂失活严重,稳定性下降。在硅/铝摩尔比为20的条件下,通过提高晶种加入量,可将纳米片状HZSM-5的b轴厚度从100 nm降至20 nm。纳米片状HZSM-5的直孔道促进了反应物与产物分子在沸石微孔内的扩散,减缓了副反应的发生以及积炭的形成,提高了催化剂的稳定性;催化剂单程寿命从8 h延长到30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片状HZSM-5 联苯甲基化 酸催化 扩散 b轴厚度
下载PDF
铝-空气电池废电解液制备片状氧化铝的研究
15
作者 王丽君 武杏荣 +2 位作者 王艳茹 申星梅 曹发斌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90-1498,共9页
以铝-空气电池废电解液为原材料,用硫酸铝调节pH值,用硫酸钾作为熔盐制备片状氧化铝(α-Al_(2)O_(3)),研究了合成温度、晶种添加量对α-Al_(2)O_(3)粉体体积分数、粒度大小及粒度分布的影响规律。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激... 以铝-空气电池废电解液为原材料,用硫酸铝调节pH值,用硫酸钾作为熔盐制备片状氧化铝(α-Al_(2)O_(3)),研究了合成温度、晶种添加量对α-Al_(2)O_(3)粉体体积分数、粒度大小及粒度分布的影响规律。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激光粒度仪等,对加入不同晶种量的α-Al_(2)O_(3)粉体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添加晶种后可以提高α-Al_(2)O_(3)粉体的体积分数,减小α-Al_(2)O_(3)粉体的粒度,使α-Al_(2)O_(3)粉体的粒度分布更集中,同时使α-Al_(2)O_(3)粉体更分散。此外,当晶种添加量为5%(质量分数)时,制备出的片状α-Al_(2)O_(3)的体积分数可达97.0%,平均粒度约为7.24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状氧化铝 铝-空气电池废电解液 晶种 粒度 熔盐法 分散性
下载PDF
分步液相还原法制备六方片状纳米银粉工艺研究
16
作者 刘庆滨 朱一民 +1 位作者 韩跃新 董再蒸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2024年第5期190-198,共9页
为探究分步液相还原法制备六方片状纳米银粉工艺条件对纳米银粉形貌及粒径的影响,以硝酸银为银源,过氧化氢为氧化刻蚀剂,硼氢化钠、抗坏血酸为还原剂,柠檬酸钠为形貌诱导剂,通过分步液相还原法制备出了六方片状纳米银粉。考察了制备工... 为探究分步液相还原法制备六方片状纳米银粉工艺条件对纳米银粉形貌及粒径的影响,以硝酸银为银源,过氧化氢为氧化刻蚀剂,硼氢化钠、抗坏血酸为还原剂,柠檬酸钠为形貌诱导剂,通过分步液相还原法制备出了六方片状纳米银粉。考察了制备工艺中晶种阶段过氧化氢用量、硼氢化钠用量、生长阶段柠檬酸钠用量、反应溶液pH值等工艺条件对纳米银粉形貌及粒径的影响规律,并分析了其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当晶种阶段过氧化氢与硝酸银摩尔比为50∶1、硼氢化钠与硝酸银摩尔比为2∶1、生长阶段柠檬酸钠与硝酸银摩尔比为2∶1,反应溶液pH=8时,可制备出粒度分布均匀的六方片状纳米银粉,其六边形平均边长为40~60nm。晶种阶段过氧化氢用量是影响纳米银粉形貌的关键因素,随过氧化氢用量增大,纳米银粉形貌发生由类球状到片状的转化,过氧化氢过量可使片状纳米银粉边缘发生刻蚀作用;生长阶段反应溶液酸碱度是影响纳米银粉粒径的关键因素,随反应溶液pH值增大,纳米银粉平均粒径逐渐减小;柠檬酸钠可在纳米银粉表面发生选择性吸附,诱导纳米银粉发生各向异性生长,生成片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状纳米银 液相还原法 形貌调控 制备工艺
下载PDF
钴掺杂叶片状沸石咪唑酯骨架结构材料实现磷酸盐快速去除
17
作者 孙太焱 彭海豪 +4 位作者 童婧 向银萍 徐峥勇 杨朝晖 熊炜平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929-4938,共10页
为了减小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提高吸附法除磷的效率,本文研究钴掺杂对于锌基叶片状沸石咪唑盐(Zn-ZIF-L)磷酸盐吸附能力的提升.本文采用间歇式吸附试验研究各个影响因素对于吸附的影响,采用XRD、XPS、FT-IR等研究材料的表面微观结构以... 为了减小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提高吸附法除磷的效率,本文研究钴掺杂对于锌基叶片状沸石咪唑盐(Zn-ZIF-L)磷酸盐吸附能力的提升.本文采用间歇式吸附试验研究各个影响因素对于吸附的影响,采用XRD、XPS、FT-IR等研究材料的表面微观结构以推测可能的吸附机理.发现当Zn和Co的初始摩尔比为9.5:0.5时,其吸附性能最好.掺杂后,在10min内吸附量增加55%,最大吸附量达到85.68mg/g,在不同温度、浓度、当pH值为4~8时、在不同阴离子以及腐殖酸环境下保持着较好的吸附性能.当初始浓度为10mg/L时,可吸附去除97%以上的磷,吸附剂在0.1mol/L的Cl^(-)或NO_(3)^(-)中仍能保持93%以上的吸附量.其中,P-OH与Zn-OH/Co-OH之间的化学键、静电相互作用和氢键相互作用在磷酸盐吸附中起主导作用.Co(0.5)-Zn-ZIF-L经过4次循环后仍能保持较高的吸附量.结果表明,Co(0.5)-Zn-ZIF-L能作为一种有效的吸附剂去除水体中的磷酸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磷 钴掺杂 片状沸石咪唑酯骨架结构材料
下载PDF
片状ZSM-5分子筛的合成及其催化苯酚甲醇烷基化反应性能
18
作者 李安瑞 张嘉兴 +1 位作者 张安峰 郭新闻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37-1544,共8页
采用晶种诱导及矿化剂辅助方法合成了一系列具有不同b轴厚度及不同硅铝原子比的片状ZSM-5分子筛,通过SEM、XRD、N_(2)吸附-脱附及NH_(3)-TPD等方法对合成的分子筛进行表征,并将其用于苯酚甲醇烷基化反应中,考察了不同b轴厚度和硅铝原子... 采用晶种诱导及矿化剂辅助方法合成了一系列具有不同b轴厚度及不同硅铝原子比的片状ZSM-5分子筛,通过SEM、XRD、N_(2)吸附-脱附及NH_(3)-TPD等方法对合成的分子筛进行表征,并将其用于苯酚甲醇烷基化反应中,考察了不同b轴厚度和硅铝原子比对催化反应稳定性及甲酚选择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硅铝原子比为100、b轴厚度为20 nm的片状ZSM-5分子筛在该反应中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性能及良好的容碳能力,苯酚转化率可达43%以上,甲酚选择性达51%,分子筛寿命超300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状ZSM-5分子筛 苯酚甲醇烷基化反应 b轴厚度 甲酚
下载PDF
超重力过程强化技术制备片状MFI分子筛及其催化性能 被引量:1
19
作者 何万仁 陈昌海 +1 位作者 史静 滕加伟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7-174,共8页
使用超重力过程强化技术合成了片状MFI分子筛,并将其应用于烯烃催化裂解(OCC)反应中。研究了进料方式、循环时间、晶化时间、晶化温度等超重力过程参数对片状MFI分子筛合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等比例进料方式、增加混合液在超重... 使用超重力过程强化技术合成了片状MFI分子筛,并将其应用于烯烃催化裂解(OCC)反应中。研究了进料方式、循环时间、晶化时间、晶化温度等超重力过程参数对片状MFI分子筛合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等比例进料方式、增加混合液在超重力反应器中的混合循环时间,可有效提高试样的颗粒均匀性;超重力过程强化可明显加快分子筛的结晶生长,降低粒径大小;超重力可促进原料母液在结晶之前快速均匀混合,使得成核、结晶在均匀的环境中进行,进而影响硅源、铝源重排及结晶过程,得到晶粒粒度可控、粒径分布窄且具有较高结晶度的纳米颗粒;使用超重力过程强化技术制备的片状分子筛具有较小的粒径,较强的红外特征峰,较高的酸量,用于OCC反应中表现出较高的转化率及稳定性,具有优异的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FI分子筛 片状分子筛 过程强化 超重力 烯烃催化裂解
下载PDF
基于片状光束扫描的激光晶体内在缺陷表征方法
20
作者 钱梦雪 张志荣 +2 位作者 王华东 张庆礼 孙彧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8-245,共8页
大尺寸激光晶体是高功率全固体激光器的关键组成部分,然而晶体生长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气泡、包裹物等缺陷,影响激光器性能。为了快速、有效地评价晶体缺陷,本文搭建了基于片状光束扫描的晶体缺陷三维成像系统。系统中利用鲍威尔棱镜对... 大尺寸激光晶体是高功率全固体激光器的关键组成部分,然而晶体生长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气泡、包裹物等缺陷,影响激光器性能。为了快速、有效地评价晶体缺陷,本文搭建了基于片状光束扫描的晶体缺陷三维成像系统。系统中利用鲍威尔棱镜对532 nm的点状激光进行整形以获取片状激光,通过远心镜头和CMOS探测器获取晶体缺陷产生的散射光,从而获取晶体缺陷的面分布情况,同时利用高精度位移平台进行面阵的逐一扫描,完成晶体的三维立体分布扫描。进一步结合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表征晶体缺陷的面分布特征,并重构晶体缺陷的体分布特征。基于上述系统对尺寸约为50 mm×50 mm×100 mm的Yb∶YAG晶体内在缺陷进行测量,最小缺陷检测分辨率能够达到38.69μm。本文为准确表征晶体的内在缺陷提供了新方法,同时也为晶体坯料的后期高精度加工提供了可视化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缺陷 三维成像 鲍威尔棱镜 片状光束 图像处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