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77篇文章
< 1 2 2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牙合]垫联合隐形矫治在第二磨牙锁[牙合]矫治中的应用
1
作者 刘亚鑫 李爱霞 +1 位作者 杨亚楠 张骞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4-287,共4页
目的:比较[牙合]垫联合隐形矫治与单纯隐形矫治用于第二磨牙锁[牙合]矫治的效果。方法:选择第二磨牙中、重度锁[牙合]患者30例(女16例,男14例),均为双侧锁[牙合]。年龄16.5~28岁。5例接受单纯隐形矫治(对照组),25例首先戴用[牙合]垫加... 目的:比较[牙合]垫联合隐形矫治与单纯隐形矫治用于第二磨牙锁[牙合]矫治的效果。方法:选择第二磨牙中、重度锁[牙合]患者30例(女16例,男14例),均为双侧锁[牙合]。年龄16.5~28岁。5例接受单纯隐形矫治(对照组),25例首先戴用[牙合]垫加弹性牵引解除锁[牙合],再行隐形矫治(联合组)。比较两组的矫治效果。结果:联合组矫治进程顺利,平均用时18个月,其中应用[牙合]垫加弹性牵引解除锁结关系需1.5~3个月。而对照组患者均未能顺利完成矫治,在戴用约10副隐形矫治器后,仍易脱套,暂停隐形矫治,重启方案后,约10副隐形矫治器后解除锁[牙合],用时14~15个月,相对于联合组多花费约12个月。结论:对于中、重度第二磨牙锁[牙合],在隐形矫治前应用[牙合]垫加局部交互牵引可顺利完成治疗,减少治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磨锁[牙合] [牙合]垫 隐形矫治
下载PDF
安氏Ⅰ[牙合]畸形患者OP-SN与上气道形态功能指标的相关性
2
作者 马骎 王华 李诚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96-100,共5页
目的探讨安氏Ⅰ类[牙合]畸形患者[牙合]平面角度(OP-SN)与上气道形态功能相关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9月西北大学附属神木医院(神木市医院)收治的90例安氏Ⅰ类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OP-SN数值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 目的探讨安氏Ⅰ类[牙合]畸形患者[牙合]平面角度(OP-SN)与上气道形态功能相关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9月西北大学附属神木医院(神木市医院)收治的90例安氏Ⅰ类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OP-SN数值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28例(10°≤OP-SN<15°)、B组36例(15°≤OP-SN<20°)及C组26例(20°≤OP-SN<25°)。比较三组患者的上气道形态功能相关指标,包括蝶鞍中心鼻根点连线与鼻根点上齿槽座点连线的夹角(SNA)、蝶鞍中心鼻根点连线与鼻根点下齿槽座点连线的夹角(SNB)鼻根点下齿槽座点连线与下齿槽座点上齿槽座点连线的夹角(ANB)、咽喉壁与软腭之间的距离(SPPS)、经颚垂点平行于眼耳的平面(MPS)、舌背与咽喉壁间距(IPS)、蝶鞍中心到后鼻棘距离(S-PNS)、鼻咽全长(Ba-PNS)、舌骨前上点与蝶鞍点到耳眼平面投影距离(JH);同时比较三组患者的总睡眠监测时间、平均血氧饱和度、最低血氧饱和度、氧减指数、平均脉率;采用Pearson分析法分析OP-SN与上气道形态功能指标及睡眠监测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三组患者的SPPS、MPS、IPS、S-PNS、Ba-PNS及JH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三组患者的SNA、SNB、ANB比较,ANB度数随平面角度升高而升高,SNA及SNB度数随平面角度升高而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OP-SN与SNA、SNB呈负相关(r=-0.869、-0.892,P<0.05),与ANB呈正相关(r=0.789,P<0.05),与SPPS、MPS、IPS、S-PNS、Ba-PNS、JH无明显相关性(P>0.05)。三组患者的总睡眠监测时间、平均血氧饱和度、最低血氧饱和度、氧减指数、平均脉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OP-SN与患者平均血氧饱和度、最低血氧饱和度、氧减指数、平均脉率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安氏Ⅰ类[牙合]畸形患者存在一定的[牙合]平面差异,这种差异与上气道功能形态密切相关,上呼吸道检查及相关指标的测量对[牙合]畸形诊断及正畸治疗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Ⅰ类[牙合]畸形 [牙合]平面角度 上气道形态功能 相关性
下载PDF
改良前方牵引矫治器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伴拥挤的疗效评价
3
作者 刘晔 葛晓磊 +4 位作者 张士珑 覃缘 侯彦 卢海燕 马文盛 《上海口腔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80-185,共6页
目的:评价改良前方牵引矫治器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伴拥挤的疗效。方法:将40例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按磨牙关系分为2组,每组20例,试验组磨牙中性或远中关系,应用改良前方牵引矫治器;对照组磨牙近中关系,应用传统前方牵引矫治器。2组患... 目的:评价改良前方牵引矫治器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伴拥挤的疗效。方法:将40例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按磨牙关系分为2组,每组20例,试验组磨牙中性或远中关系,应用改良前方牵引矫治器;对照组磨牙近中关系,应用传统前方牵引矫治器。2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拍摄头颅侧位片进行比较,采用SPSS 2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后角度测量中,SNA、ANB、SN-MP、U4-SN显著增加(P<0.01),SNB显著减小(P<0.01);SN-OL在试验组治疗前后变化有显著差异(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矢状向测量指标中,除对照组上颌牙弓长度外,其余指标均有显著改变(P<0.05);垂直向测量指标中,U1-PP、L1-MP、U4-SN、U6-SN、ANS-Me显著增加(P<0.05);U4-PP、U6-PP在对照组治疗前后的变化有显著差异(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头影测量值变化量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治疗后上颌牙弓长度显著增加,U6位置更偏远中,磨牙关系变化更小(P<0.01)。结论:改良前方牵引矫治器对磨牙中性或远中关系的骨性Ⅲ类错[牙合]伴拥挤患者具有良好的前方牵引和推磨牙向远中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Ⅲ类错[牙合] 改良前方牵引 列拥挤 推磨向远中
下载PDF
隐形矫治器前导下颌对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面部美学结构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邓旭霞 周美娟 徐巍巍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41-145,共5页
目的:探讨隐形矫治器前导下颌对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面部美学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8年6月-2019年1月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96例,根据患者意愿分为隐形组(n=46)和双[牙合]垫组(n=50),隐形组予以隐形矫治器治疗,双[牙... 目的:探讨隐形矫治器前导下颌对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面部美学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8年6月-2019年1月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96例,根据患者意愿分为隐形组(n=46)和双[牙合]垫组(n=50),隐形组予以隐形矫治器治疗,双[牙合]垫组采用双[牙合]垫矫治器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上下颌骨骨性改变、软组织指标、前牙深覆盖及磨牙远中关系指标及面部美学结构。结果:治疗后隐形组和双[牙合]垫组ABO平均得分、上下颌骨骨性改变、软组织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隐形组覆盖减小骨性、牙性因素、磨牙关系改善骨性、牙性占比分别为66%、33%、67%、32%;[牙合]垫组分别为58%、42%、67%、33%,覆盖减小骨性因素隐形组高于双[牙合]垫组,牙性因素隐形组低于双[牙合]垫组(P<0.05),其余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隐形组后咬肌厚度、R值隐形组高于双[牙合]垫组(P<0.05)。结论:隐形矫治器及双[牙合]垫矫治器治疗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均能有效促进下颌骨的生长发育,改善上下颌间关系,但隐形下颌前导矫治器更符合面部外观美学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形矫治器 Ⅱ类错[牙合]畸形 面部美学结构 双[牙合]垫矫治器 前导下颌
下载PDF
隐形矫治器矫治Ⅱ类错[牙合]畸形对颞下颌关节相关角度、间隙变化值的影响
5
作者 胡露露 五味子 +1 位作者 杨梓 徐建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21-1125,1131,共6页
目的 探讨隐形矫治器矫治Ⅱ类错[牙合]畸形对颞下颌关节的影响。方法 选取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70例,采用信封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观察组给予隐形矫治器矫治,对照组给予自锁托槽矫治器矫治。观察两组颞下颌关节相... 目的 探讨隐形矫治器矫治Ⅱ类错[牙合]畸形对颞下颌关节的影响。方法 选取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70例,采用信封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观察组给予隐形矫治器矫治,对照组给予自锁托槽矫治器矫治。观察两组颞下颌关节相关角度、间隙变化值等。结果 观察组矫治前后上中切牙长轴与前颅底平面相交的下内角(U1-SN)变化值、上中切牙长轴与鼻根点-上牙槽座点连线交角(U1-NA)变化值分别为(11.05±1.01)°和(4.75±0.76)°,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矫治前后上颌中切牙、上颌侧切牙、下颌中切牙、下颌侧切牙变化值分别为(0.51±0.21)、(0.40±0.15)、(0.40±0.13)、(0.20±0.05)mm,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矫治前后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和探诊深度(PD)变化值分别为(0.44±0.19)分、(0.41±0.13)分、(0.38±0.10)mm,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隐形矫治器矫治Ⅱ类错[牙合]畸形有较好的应用价值,有利于患者颞下颌关节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形矫治器矫治 Ⅱ类错[牙合]畸形 颞下颌关节
下载PDF
以舌肌功能训练为主导的干预模式在错[牙合]畸形患者早期矫正中的应用价值
6
作者 王琳 周娟 +1 位作者 赵蕾 王超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5期729-731,735,共4页
【目的】探讨以舌肌功能训练为主导的干预模式在错[牙合]畸形患者早期矫正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21年2月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中心医院收治122例错[牙合]畸形患者,根据家属意愿将其分为观察组(n=70)和对照组(n=52)。... 【目的】探讨以舌肌功能训练为主导的干预模式在错[牙合]畸形患者早期矫正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21年2月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中心医院收治122例错[牙合]畸形患者,根据家属意愿将其分为观察组(n=70)和对照组(n=52)。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模式,观察组在常规干预基础上给予舌肌功能训练为主导的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咬合功能和口腔相关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两组[牙合]力不对称指数(AOF)、[牙合]接触面积不对称指数(AOA)、[牙合]干扰指数(OII)均低于干预前,[牙合]接触点数(NOC)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AOF、AOA、OII低于对照组,NO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HIP-14)各领域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错[牙合]畸形患者早期矫正中开展以舌肌功能训练为主导的干预模式,能有效改善患者咬合能力,对提高患者口腔相关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牙合] 正畸学 矫正 运动疗法
下载PDF
铸瓷粘结桥修复深覆[牙合]伴单颗前牙缺失的临床效果
7
作者 柴梅 黄琛琛 +1 位作者 夏胜男 王玉华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326-330,共5页
目的探讨铸瓷粘接桥修复深覆[牙合]伴单颗前牙缺失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6月安徽医专附属口腔医院就诊的30例深覆[牙合]伴前牙单颗缺失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唇侧制作铸瓷粘接桥,术后1周和6个月分别检查修复体脱落、... 目的探讨铸瓷粘接桥修复深覆[牙合]伴单颗前牙缺失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6月安徽医专附属口腔医院就诊的30例深覆[牙合]伴前牙单颗缺失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唇侧制作铸瓷粘接桥,术后1周和6个月分别检查修复体脱落、修复体折裂、边缘密合性、继发龋、边缘着色、牙周健康状况等。结果术后1周修复效果较好,无修复体脱落及折断,边缘密合性好、无着色,牙周健康。术后6个月检查见2例修复体脱落,重新粘结后继续使用,1例探针可探及边缘,牙龈轻度炎症,其余27例未见异常,未见修复体脱落和折断,边缘密合性好,基牙无龋坏,牙周健康。结论铸瓷粘接桥修深覆[牙合]伴单颗前牙缺失患者短期临床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覆[牙合] 铸瓷粘结桥 缺失
下载PDF
二氧化锆髓腔固位冠修复低牙合龈距磨牙的临床效果
8
作者 章雯 庞敏 +1 位作者 张海帆 杜劲英 《转化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235-238,共4页
目的 评估二氧化锆髓腔固位冠修复低牙合龈距磨牙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20年1月—2022年1月就诊的46例(50颗)根管治疗后的低牙合龈距磨牙采用二氧化锆髓腔固位冠修复。分别于修复完成后1、6、12个月复查,对修复体完整性、邻接紧密度、... 目的 评估二氧化锆髓腔固位冠修复低牙合龈距磨牙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20年1月—2022年1月就诊的46例(50颗)根管治疗后的低牙合龈距磨牙采用二氧化锆髓腔固位冠修复。分别于修复完成后1、6、12个月复查,对修复体完整性、邻接紧密度、边缘密合情况、基牙情况、牙周状况及修复体松动或脱落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1个月复查,50颗磨牙修复后各项评价指标均达到临床可接受水平。6个月复查,6颗患牙牙龈轻度充血,修复体及基牙牙体无异常。12个月复查,仅2颗患牙修复体邻接关系欠佳;2颗患牙牙龈轻度充血,未发现修复体及基牙牙体问题。结论 对根管治疗后的低牙合龈距磨牙采用二氧化锆髓腔固位冠修复既可保护牙体避免折裂,又可提升黏结效果且兼具美观,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锆 髓腔固位冠 牙合龈距磨 根管治疗 修复 整体外形 邻接紧密度
下载PDF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治疗骨性Ⅱ类错[牙合]的疗效分析
9
作者 王茜 王伟砚 李光辉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442-445,共4页
目的 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治疗骨性Ⅱ类错[牙合]的疗效。方法 以2021年7月至2023年10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正畸治疗的87例骨性Ⅱ类错[牙合]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回顾性分析,根据应用矫治器的不同分为传统组(应用传统固定矫治器治... 目的 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治疗骨性Ⅱ类错[牙合]的疗效。方法 以2021年7月至2023年10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正畸治疗的87例骨性Ⅱ类错[牙合]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回顾性分析,根据应用矫治器的不同分为传统组(应用传统固定矫治器治疗,n=44)和隐形组(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治疗,n=43)。比较两组矫治效果[采用美国正畸专家认证委员会(ABO)评级系统评定]、侧貌美学指标、牙周指数[探诊深度(PD)、菌斑指数(PLI)及牙龈指数(GI)]及龈沟液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结果 矫治后,隐形组ABO评级系统中的8项分值及总分与传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后,两组颌凸角、上下中切牙角、U1-PP、FMA、UL-EP、TLL-EP均优于矫治前(P<0.05),其中隐形组上下中切牙角、FMA优于传统组(P<0.05);矫治后,隐形组PD、PLI、GI及龈沟液IL-1β、sICAM-1水平均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可有效矫正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提高患者侧貌美观度,并能减少对牙周组织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 骨性Ⅱ类错[牙合] 功能 侧貌美观度
下载PDF
Hawley保持器戴用后咬(牙合)变化的数字化分析
10
作者 张杰 江静 +1 位作者 刘光俊 冯剑颖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3期370-372,共3页
目的 分析正畸完成后患者佩戴Hawley保持器前后的咬(牙合)状态,以评估在牙齿保持过程中Hawley保持器对咬(牙合)产生的变化。方法选取固定拔牙矫治结束,并拆除矫治器后即刻佩戴Hawley保持器的患者20例。应用iTero扫描仪记录正畸结束即刻(... 目的 分析正畸完成后患者佩戴Hawley保持器前后的咬(牙合)状态,以评估在牙齿保持过程中Hawley保持器对咬(牙合)产生的变化。方法选取固定拔牙矫治结束,并拆除矫治器后即刻佩戴Hawley保持器的患者20例。应用iTero扫描仪记录正畸结束即刻(T1)及正畸结束后6个月(T2)牙尖交错位的咬(牙合)接触。比较T1和T2期全牙弓、前后段和左右侧咬(牙合)接触面积、接触点数目的变化。结果 T2期后段牙弓、左右侧牙弓、总牙弓的咬(牙合)接触面积和接触点数目比T1期增加(P<0.05);前段牙弓的咬(牙合)接触面积和接触点数目在T1期与T2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期咬(牙合)接触间距范围0~0.2 mm时的咬(牙合)接触点均在T1期咬(牙合)接触间距范围0~1.0 mm,表明牙齿发生牙尖磨耗的生理性调整。结论 正畸固定治疗结束后佩戴Hawley保持器,有利于后牙合发生生理性调整,咬(牙合)稳定性和紧密性有明显的改善,但对前牙咬(牙合)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咬(牙合)接触 保持 HAWLEY保持器
下载PDF
成人内倾型深覆[牙合]伴露龈笑矫治病例1例
11
作者 田佳灵 赵弼洲 《甘肃医药》 2024年第4期379-381,384,共4页
内倾型深覆[牙合]作为一种常见临床问题,常伴发露龈笑,不仅影响面部美观,还可导致颞颌关节疾患,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一定影响。如何有效打开咬合是内倾型深覆[牙合]伴露龈笑的矫治难点。本文报道1例采用平面导板、摇椅弓丝等矫治成人... 内倾型深覆[牙合]作为一种常见临床问题,常伴发露龈笑,不仅影响面部美观,还可导致颞颌关节疾患,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一定影响。如何有效打开咬合是内倾型深覆[牙合]伴露龈笑的矫治难点。本文报道1例采用平面导板、摇椅弓丝等矫治成人低角内倾型深覆[牙合]伴露龈笑病例,以期为此类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倾型深覆[牙合] 露龈笑 矫治
下载PDF
高角Ⅱ类开[牙合]患者上下颌前牙根长及中切牙冠根形态的锥形束CT研究
12
作者 任庆源 包丽娜 +1 位作者 周梦娇 伍春兰 《口腔疾病防治》 2024年第3期196-201,共6页
目的探讨高角Ⅱ类前牙开[牙合]患者的上下颌前牙牙根长度及中切牙冠根形态,为临床正畸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已通过单位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并获得患者知情同意。对81例高角Ⅱ类患者(前牙开[牙合]40例、正常覆[牙合]41例)正畸治疗前... 目的探讨高角Ⅱ类前牙开[牙合]患者的上下颌前牙牙根长度及中切牙冠根形态,为临床正畸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已通过单位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并获得患者知情同意。对81例高角Ⅱ类患者(前牙开[牙合]40例、正常覆[牙合]41例)正畸治疗前的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图像进行分析,运用Dolphin软件对上下颌前牙的牙根长度以及中切牙冠根形态进行研究,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角Ⅱ类开患者(开[牙合]组)与高角Ⅱ类正常覆患者(正常覆[牙合]组)的上颌尖牙和侧切牙牙根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开[牙合]组上颌中切牙(11.12±1.37)mm、下颌中切牙(10.15±1.09)mm、下颌侧切牙(11.27±1.15)mm和下颌尖牙(12.81±1.48)mm的牙根长度均较正常覆[牙合]组短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一方面,开[牙合]组的上颌中切牙冠根成角(1.10°±3.62°)显著小于正常覆[牙合]组(4.53°±2.30°)(P<0.01),而开[牙合]组的下颌中切牙冠根成角与正常覆[牙合]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角Ⅱ类开[牙合]患者的上下颌中切牙、下颌侧切牙和下颌尖牙牙根均较高角Ⅱ类正常覆[牙合]患者短,高角Ⅱ类开[牙合]患者上颌中切牙牙冠长轴相对于牙根长轴偏唇侧,冠根成角较小,利于开[牙合]患者的前牙转矩控制或内收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角 Ⅱ类错[牙合] 正畸 开[牙合] 根长度 冠根形态 锥形束CT
下载PDF
稳定性[牙合]板联合正畸正颌治疗对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伴髁突吸收患者的软硬组织及髁突变化的影响
13
作者 王叶青 李利彤 +1 位作者 李伟绪 曹猛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84-1290,共7页
目的通过研究颌面部软硬组织和髁突变化情况以评估使用稳定性[牙合]板结合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对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疗效。方法以描述性研究的方法,回顾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在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骨性Ⅱ类错[牙合]... 目的通过研究颌面部软硬组织和髁突变化情况以评估使用稳定性[牙合]板结合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对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疗效。方法以描述性研究的方法,回顾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在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骨性Ⅱ类错[牙合]伴髁突吸收患者13例,男性3名,女性10名;年龄18~27(21.769±3.032)岁,所有患者接受稳定性[牙合]板联合正畸正颌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头影测量参数,评价患者面型改善情况;同时比较治疗前后患者髁突高度和骨密度变化,评估患者骨质改建的影响。结果完成治疗后6个月,患者的各项硬、软组织参数较治疗前1个月趋于正常,除ANS-Me/N-Me和Pg-Pg′外,其余如SNA、SNB、ANB角等各项治疗前后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1个月相比,所有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髁突高度无显著变化,髁突最前点、顶点和最后点的骨密度均普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骨性Ⅱ类错[牙合]伴髁突吸收患者采用稳定性[牙合]板联合正畸正颌治疗,疗效显著且稳定,可以有效缓解关节症状并满足患者对面部美观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 髁突 稳定性[牙合]板 正畸 正颌
下载PDF
咬合平面治疗控制在正畸牙合重建中的作用
14
作者 陈万霖(综述) 贾莹(审校)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193-197,共5页
牙合平面随牙列建牙合完成而形成,其与磨牙位置、颌骨发育、面部美观及错牙合类型等密切相关,且在正畸矫治、颜面美学评估、正颌外科手术中起关键作用,是临床治疗的基础。口腔正畸治疗被认为是广义咬合重建治疗,其目的是将牙齿移动到功... 牙合平面随牙列建牙合完成而形成,其与磨牙位置、颌骨发育、面部美观及错牙合类型等密切相关,且在正畸矫治、颜面美学评估、正颌外科手术中起关键作用,是临床治疗的基础。口腔正畸治疗被认为是广义咬合重建治疗,其目的是将牙齿移动到功能及美学合适的位置,然而无论是局部还是全口牙列咬合的调整,都将改变原有的咬合关系,其中牙合平面的变化是考量要素之一。回顾正畸治疗带来的颜面美学变化,牙合平面生长引导及治疗控制可能是引起软组织侧貌变化的一个重要机制。牙合平面的变化还可能涉及牙弓间隙调整与重新分配,下颌功能运动协调,以及矫治重建和稳定等多个环节。基于此,本文对咬合平面与正畸治疗广义牙合重建的关系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 重建 口腔正畸 牙合畸形 骨性错[牙合]
下载PDF
错[牙合]畸形患者髁突位置及正畸治疗前后髁突位置变化的CBCT评估 被引量:2
15
作者 潘逸华 赵志河 刘钧 《口腔疾病防治》 2024年第2期149-154,共6页
口颌系统的功能健康、稳定是口腔正畸治疗的基本目标之一。健康人群的下颌处于牙尖交错位(in-tercuspal position,ICP)时髁突位置基本位于关节窝的中央,颞下颌关节功能稳定。错[牙合]畸形患者由于正畸牙齿移动及咬合改变,可能发生颞下... 口颌系统的功能健康、稳定是口腔正畸治疗的基本目标之一。健康人群的下颌处于牙尖交错位(in-tercuspal position,ICP)时髁突位置基本位于关节窝的中央,颞下颌关节功能稳定。错[牙合]畸形患者由于正畸牙齿移动及咬合改变,可能发生颞下颌关节的相关改建,特别是髁突位置的改变。传统的髁突位置的评估方法是通过架来转移下颌位置,然后在髁突位置测量仪上进行测量,但此方法得到的髁突位置变化缺乏一致性。近年来,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成为正畸治疗检查的首选,CBCT可精准地测量关节间隙,确定髁突位置的改变。本文对髁突位置的CBCT评估及正畸治疗前后的错[牙合]畸形髁突位置变化的研究进行综述。文献复习结果表明,不同错[牙合]畸形患者的髁突位置存在差异,正畸治疗前后髁突位置也可能发生变化,使用CBCT可以较低的辐射剂量和更高的精确度评价错[牙合]畸形的髁突位置,有助于进一步研究错畸[牙合]形患者髁突位置变化的机制,并为患者治疗提供更准确、个性化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突位置 锥形束CT 正畸治疗 错[牙合]畸形 颞下颌关节 安氏分类 垂直骨面型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
下载PDF
后牙高嵌体和[牙合]贴面修复的4年临床随访
16
作者 吴美辰 许桐楷 +2 位作者 安伟 刘中宁 姜婷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8-92,共5页
目的:对比后牙高嵌体和[牙合]贴面修复体在不同性别、不同牙位、活髓牙和根管治疗牙上的4年临床成功率,探讨与全冠对比这种修复方式的优劣及更细化的适应证。方法:对2016—2019年由同一位术者诊治的共102位患者的124颗患牙进行前磨牙及... 目的:对比后牙高嵌体和[牙合]贴面修复体在不同性别、不同牙位、活髓牙和根管治疗牙上的4年临床成功率,探讨与全冠对比这种修复方式的优劣及更细化的适应证。方法:对2016—2019年由同一位术者诊治的共102位患者的124颗患牙进行前磨牙及磨牙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computer aided design/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CAD/CAM)二硅酸锂增强玻璃陶瓷高嵌体或者[牙合]贴面修复,其中活髓牙43颗,根管治疗牙81颗,咬合面修复体厚度为1.5 mm。在修复4年后进行回顾性调查,记录修复体生存率、修复体失败原因、患者满意率,比较活髓牙和根管治疗牙之间、修复牙位之间的修复体生存率。结果:活髓牙和剩余牙体组织较多的根管治疗牙修复4年后的生存率分别为95.5%和90.0%,平均生存率为91.9%。活髓牙的生存率高于根管治疗牙,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牙位之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失败原因有修复体崩瓷或折裂、修复体脱落、基牙劈裂、邻接触点下方继发龋,以及邻接触点松弛导致食物嵌塞等。患者总体满意率为91.5%。结论:玻璃陶瓷高嵌体和[牙合]贴面的4年生存率低于全冠修复体,并发症多于单冠修复体,应根据基牙牙髓活力和牙体组织剩余量来慎重选择其适应证,牙体组织剩余过少时最好选择桩核冠来进行修复,应保证修复体充分强度和厚度,预防食物嵌塞的发生,由于基牙预备量少,有对牙髓和牙周组织刺激小等优点,可推荐为试用修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嵌体 [牙合]贴面 生存率 满意度
下载PDF
数字化设计全牙列种植固定修复中[牙合]平面的确定 被引量:1
17
作者 叶颖 刘伟才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24年第1期9-15,共7页
各类牙科数字化技术在种植固定修复中已经得到了充分应用。多种模态的数字化数据提供了较传统方法不可比拟的信息量及信息精确度,使得医师和技师能够更直观、更精准的进行方案设计。在全牙列数字化修复设计中,平面的确定是其中的重要一... 各类牙科数字化技术在种植固定修复中已经得到了充分应用。多种模态的数字化数据提供了较传统方法不可比拟的信息量及信息精确度,使得医师和技师能够更直观、更精准的进行方案设计。在全牙列数字化修复设计中,平面的确定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对于咬合功能协调具有重要影响,然而在义齿设计加工中尚缺少可供参考的设计原则及规范方法。本文以[牙合]平面为出发点,讨论了全牙列种植固定修复中涉及的数字化技术及数据、虚拟颌位关系转移,以及平面定位的各类参考方法,以期为全牙列种植咬合重建的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种植修复 [牙合]平面 虚拟咬 虚拟患者 数字化技术
下载PDF
拔牙矫治对成年骨性Ⅱ类高角错[牙合]患者上气道及周围组织的影响
18
作者 陈玉 姜欢 胡敏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55-1061,共7页
目的:通过对比骨性Ⅱ类高角错[牙合]成年患者拔牙和不拔牙矫治前后上气道形态、舌骨位置和颅颌面结构的变化,分析拔牙矫治对该类患者上气道形态结构的影响,为其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就诊于吉林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 目的:通过对比骨性Ⅱ类高角错[牙合]成年患者拔牙和不拔牙矫治前后上气道形态、舌骨位置和颅颌面结构的变化,分析拔牙矫治对该类患者上气道形态结构的影响,为其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就诊于吉林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已完成正畸治疗的骨性Ⅱ类高角错[牙合]成年患者60例,根据是否进行减数矫治分为拔牙组和非拔牙组,每组30例,对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获取患者治疗前后的头颅定位侧位片,应用Dolphin软件对患者上气道形态、舌骨位置和颅颌面组织结构进行定点描绘和测量,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对相关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矫治前比较,矫治后拔牙组患者悬雍垂尖与中咽壁点的距离(U-MPW)、会厌谷点与下咽壁点的距离(V-LPW)、上中切牙长轴与前颅底平面的下内交角(U1-SN)和下中切牙长轴与下颌平面的上内交角(L1-MP)明显减小(P<0.05),[牙合]平面与前颅底平面的夹角(OP-SN)和上下中切牙长轴之间的夹角(U1-L1)明显增大,(P<0.05),其余测量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矫治前比较,矫治后非拔牙组患者矫治后上牙槽座点-鼻根点-下牙槽座点角(ANB)明显减小(P<0.05),OP-SN和L1-MP明显增大(P<0.05),其余测量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年骨性Ⅱ类高角错[牙合]患者在拔牙矫治后上气道矢状径变窄,主要发生在上气道口咽段和喉咽段,而舌骨位置未发生明显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Ⅱ类高角 错[牙合] 上气道 舌骨位置
下载PDF
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佩戴Twin-block矫治器时上颌骨的应力分布
19
作者 李帅 刘桦 +3 位作者 商永慧 刘义琮 赵启航 刘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81-887,共7页
背景:Twin-block矫治器常用于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矫治,其刺激下颌骨生长的作用机制已得到许多研究证实,但对上颌骨生长的影响尚不清楚。目的:通过有限元法分析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佩戴Twin-block矫治器时上颌骨复合体、周围骨... 背景:Twin-block矫治器常用于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矫治,其刺激下颌骨生长的作用机制已得到许多研究证实,但对上颌骨生长的影响尚不清楚。目的:通过有限元法分析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佩戴Twin-block矫治器时上颌骨复合体、周围骨缝及上颌牙列的应力分布。方法:选择在山东省康复大学青岛医院/青岛市市立医院口腔正畸科进行正畸治疗的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1例,测量患者佩戴Twin-block矫治器时的咬合力数据,采集其锥形束CT数据,建立包含上颌骨复合体、周边各骨缝、Twin-block矫治器及上颌牙列在内的有限元模型,通过ABAQUS软件模拟患者戴入Twin-block时上颌骨、骨缝及上颌牙列的应力分布与位移。结果与结论:①上颌前牙受到的等效应力明显小于后牙,两侧牙齿的最大等效应力分别为4.7975 MPa和8.7161 MPa,均位于第一前磨牙处;最大位移呈现在两侧上颌切牙处,分别为0.0805 mm和0.0810 mm;②骨缝的最大等效应力为1.284 MPa,主要集中在两侧翼腭缝及额颌缝,其余骨缝受力情况几乎无差异;骨缝的最大位移为0.07 mm,其中翼腭缝的位移量最大,其次是额颌缝;③上颌骨复合体受到的最大等效应力为27.18 MPa,主要集中在上颌骨前面梨状孔两侧、鼻额缝周边及颚骨后部翼腭缝附近;上颌骨的最大位移值为0.07 mm,主要集中于上颌牙槽骨;④结果显示,咬合力通过Twin-block矫治器作用于上颌骨复合体,导致上颌骨顺时针旋转、牙合平面变陡,应采取相应措施补偿这种趋势,例如建牙合过程中考虑上颌磨牙伸长、下颌磨牙压低,不仅能够将牙合平面整平,同时有利于下颌前伸,这将进一步提高Ⅱ类错[牙合]正畸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合畸形 组织构建 骨组织工程 TWIN-BLOCK矫治器 功能矫治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牙支抗式与骨支抗式矫治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效果比较
20
作者 李子煜 曹斐然 +2 位作者 吴贝贝 杨梓 王元银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9-116,共8页
目的:比较应用牙支抗式(FM)与前腭旁正中区域微螺钉种植支抗(MSI/FM)的Hyrax结合上颌前方牵引装置矫治替牙期及恒牙列早期上颌骨发育不足的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效果。方法:将18例上颌骨发育不足的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随机分... 目的:比较应用牙支抗式(FM)与前腭旁正中区域微螺钉种植支抗(MSI/FM)的Hyrax结合上颌前方牵引装置矫治替牙期及恒牙列早期上颌骨发育不足的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效果。方法:将18例上颌骨发育不足的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随机分为2组(n=9),分别采用FM的Hyrax结合上颌前方牵引治疗方案(FM)和用MSI/FM支抗的Hyrax结合上颌前方牵引装置的治疗方案(MSI/FM)。两组均以交替快速上颌骨扩张和收缩(Alt-RAMEC)的方式结合双侧约3.92 N、相对于平面向前、向下30°的前方牵引力,纠正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通过Lortho头影测量软件对两组矫治前后的头颅侧位片进行描画重叠并分析矫治前后头影测量指标的变化。结果:矫治后两组患者的软组织侧貌和Ⅲ类错[牙合]均得到明显改善,MSI/FM组患者的平均矫治时间较短。FM组在以下测量指标中T0和T1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SNA、ANB、Co-A、Co-Gn、 Wits、S-Go、Na-Me、MP、 U1-SN、UADH、LADH、Overjet、UL-EP增加,U1-L1减小。MSI/FM组在以下测量指标中T0和T1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SNA、ANB、Co-A、Wits、Na-Me、MP、Y轴角、U1-SN、Overjet、UL-EP增加,SNB、Co-Gn-Co-A、S-Go/N-Me、U1-L1、L1-MP减小。结论:FM和MSI/FM分别与Hyrax结合上颌前方牵引装置矫治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均可得到显著的治疗效果;MSI/FM组平均矫治时间较短、骨性效应较显著、牙性代偿较轻,上颌综合长度向前生长明显、下颌生长方向改善明显、上前牙代偿性唇倾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Ⅲ类错[牙合] 微螺钉种植体 骨支抗 交替快速上颌骨扩张和收缩 上颌前方牵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