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正中牙合型与传统解剖牙合型全口义齿对老年无牙颌患者咀嚼效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方泽越 张占山 +2 位作者 刘永刚 白颖 陈殿斌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5066-5069,共4页
目的探讨长正中牙合型与传统解剖牙合型全口义齿对老年无牙颌患者咀嚼效能的影响。方法行全口义齿种植手术的128例老年无牙颌患者随机分为长正中组和传统组,每组64例,传统组采用传统解剖牙合型全口义齿种植术治疗,长正中组采用长正中牙... 目的探讨长正中牙合型与传统解剖牙合型全口义齿对老年无牙颌患者咀嚼效能的影响。方法行全口义齿种植手术的128例老年无牙颌患者随机分为长正中组和传统组,每组64例,传统组采用传统解剖牙合型全口义齿种植术治疗,长正中组采用长正中牙合型全口义齿种植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咀嚼能力、咬合力、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边缘骨吸收及满意度。结果治疗后长正中组咀嚼能力和咬合力均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和边缘骨吸收均较传统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长正中牙合型全口义齿种植术治疗的疗效更好,能有效提高患者咀嚼能力和咬合力,改善老年患者口腔状况,对牙周损伤较小,有助于患者恢复进食,各方面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正中牙合型 传统解剖牙合型 全口义齿 咀嚼能力
下载PDF
三种牙合型全口义齿咀嚼效能的比较 被引量:8
2
作者 马春敏 戴文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60-262,共3页
目的:比较长正中、半解剖、平面3种型全口义齿的咀嚼效率。方法:收集刃状、低平或凹型牙槽嵴患者60例,随机分成3组,分别用长正中型、半解剖型与平面型人工牙制作全口义齿(n=20)。采用固定咀嚼时间和咀嚼次数2种方法,测定患者戴牙1、2、3... 目的:比较长正中、半解剖、平面3种型全口义齿的咀嚼效率。方法:收集刃状、低平或凹型牙槽嵴患者60例,随机分成3组,分别用长正中型、半解剖型与平面型人工牙制作全口义齿(n=20)。采用固定咀嚼时间和咀嚼次数2种方法,测定患者戴牙1、2、3、6个月后的咀嚼效率,比较三者的咀嚼效率。SPSS 2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长正中型、半解剖型全口义齿咀嚼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长正中型全口义齿的咀嚼效率明显高于平面型全口义齿(P<0.05)。结论:对于刃状、低平、凹陷状牙槽嵴条件的无牙患者,长正中全口义齿能恢复良好的咀嚼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口义齿 咀嚼效率 长正中牙合型
下载PDF
长正中牙合型全口义齿对牙槽嵴重度吸收无牙颌患者咀嚼效能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舒妍 马爱民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10期85-86,共2页
目的评估长正中牙合型全口义齿对牙槽嵴重度吸收无牙颌患者咀嚼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北京市崇文口腔医院修复科接受全口义齿修复的牙槽嵴重度吸收无牙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人工牙合型的不同将其分为试验... 目的评估长正中牙合型全口义齿对牙槽嵴重度吸收无牙颌患者咀嚼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北京市崇文口腔医院修复科接受全口义齿修复的牙槽嵴重度吸收无牙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人工牙合型的不同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长正中牙合型的全口义齿治疗,对照组采用半解剖式合型全口义齿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佩戴1、3个月后,试验组的咀嚼效能和咬合力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固位功能、舒适性及语言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牙槽嵴重度吸收的无牙颌患者的治疗中,采用长正中牙合型全口义齿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咀嚼能力,提升患者咬合力,使患者的主观感受得到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正中牙合型 全口义齿 咀嚼效能
下载PDF
成人内倾型深覆[牙合]伴露龈笑矫治病例1例
4
作者 田佳灵 赵弼洲 《甘肃医药》 2024年第4期379-381,384,共4页
内倾型深覆[牙合]作为一种常见临床问题,常伴发露龈笑,不仅影响面部美观,还可导致颞颌关节疾患,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一定影响。如何有效打开咬合是内倾型深覆[牙合]伴露龈笑的矫治难点。本文报道1例采用平面导板、摇椅弓丝等矫治成人... 内倾型深覆[牙合]作为一种常见临床问题,常伴发露龈笑,不仅影响面部美观,还可导致颞颌关节疾患,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一定影响。如何有效打开咬合是内倾型深覆[牙合]伴露龈笑的矫治难点。本文报道1例采用平面导板、摇椅弓丝等矫治成人低角内倾型深覆[牙合]伴露龈笑病例,以期为此类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倾深覆[] 露龈笑 矫治
下载PDF
两种牙合型全口义齿修复下颌Ⅳ类骨吸收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丁玉琳 袁硕 +1 位作者 江丽娟 沈文静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110-114,109,共6页
目的 本研究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使用解剖[牙合]型、非解剖[牙合]型全口义齿时黏膜及牙槽骨表面的应力分布。为临床医师针对Ⅳ类骨吸收的下颌牙列缺失病人选择人工牙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CBCT影像重建技术、模型逆向处理技术及三维... 目的 本研究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使用解剖[牙合]型、非解剖[牙合]型全口义齿时黏膜及牙槽骨表面的应力分布。为临床医师针对Ⅳ类骨吸收的下颌牙列缺失病人选择人工牙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CBCT影像重建技术、模型逆向处理技术及三维有限元分析软件,选择Ⅳ类骨吸收的下颌牙列缺失患者为模型,分别建立下颌骨、黏膜及两种不同[牙合]型(解剖[牙合]型、非解剖[牙合]型)全口义齿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这两个有限元模型进行相同的边界约束和载荷施加,分析比较解剖[牙合]型与非解剖[牙合]型全口义齿基托下黏膜及牙槽骨的应力分布。结果 正中咬合时,解剖[牙合]型和非解剖[牙合]型全口义齿应力集中趋势较一致,均主要分布于前牙区舌侧黏膜,非解剖[牙合]型在黏膜表面的最大压应力小于解剖[牙合]型;两种[牙合]型在牙槽骨的应力分布较均匀。左右侧牙槽骨应力的比较发现:较丰满的左侧牙槽骨承担较大的压应力。侧方咬合时,解剖[牙合]型在黏膜及牙槽骨均承担比正中咬合时更大的压应力。结论 非解剖[牙合]型全口义齿在修复Ⅳ类下颌牙列缺失病人时,黏膜及牙槽骨表面承担的应力更均匀,义齿更稳定,为临床医师针对Ⅳ类骨吸收牙列缺失病人修复时选择[牙合]型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解剖牙合型 解剖牙合型 全口义齿 Ⅳ类骨吸收 三维有限元
原文传递
正畸联合固定义齿修复治疗成人内倾型深覆牙合伴重度磨耗疗效观察
6
作者 庞淑婷 路茜 +2 位作者 周建营 张倩 王静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12期160-163,共4页
目的:探讨正畸联合不同咬合重建修复治疗成人内倾型深覆牙合伴重度磨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沧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内倾型深覆牙合伴牙齿重度磨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1例采用正畸联合固定义齿修复(A组),19... 目的:探讨正畸联合不同咬合重建修复治疗成人内倾型深覆牙合伴重度磨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沧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内倾型深覆牙合伴牙齿重度磨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1例采用正畸联合固定义齿修复(A组),19例采用正畸联合牙合垫式可摘取局部义齿修复(B组)。对比两组的深覆牙合矫治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咀嚼效率、颞下颌关节功能变化、口腔功能及美学效果等。结果:治疗后1年,两组上前牙内收、下颌Spee氏曲线降低水平接近(P>0.05)。两组治疗后的咀嚼效率及咬合力显著提升,且A组咀嚼效率及咬合力水平更高(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的颞下颌关节功能各指标评分均下降(P<0.05),而两组对照显示各指标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颞下颌前关节间隙较治疗前缩小,上关节间隙及后关节间隙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而两组的颞下颌前、上、后关节间隙接近(P>0.05)。A组治疗后的口腔功能(舒适度)及美学效果(美观度)均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正畸联合咬合重建修复能在矫正前牙深覆牙合的同时有效改善颞下颌关节功能和关节间隙,但固定义齿修复对咀嚼效率及咬合力的提升效果更好,且美观满意度及舒适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 重建 内倾深覆 齿重度磨耗 固定义齿
下载PDF
内倾型深覆[牙合]伴重度磨耗患者颞下颌关节影像表现及正畸疗效分析
7
作者 路茜 庞淑婷 +4 位作者 周建营 卢文娟 冯艳芬 张倩 王静 《上海口腔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512-516,共5页
目的:探讨内倾型深覆[牙合]伴牙列重度磨耗患者颞下颌关节功能及结构特点,分析面下1/3垂直距离变化与颞下颌关节间隙变化的相关性,以及正畸修复联合治疗对颞下颌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80例内倾型深覆[牙... 目的:探讨内倾型深覆[牙合]伴牙列重度磨耗患者颞下颌关节功能及结构特点,分析面下1/3垂直距离变化与颞下颌关节间隙变化的相关性,以及正畸修复联合治疗对颞下颌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80例内倾型深覆[牙合]伴重度磨耗患者和40例关系正常受试者,收集临床资料、颞下颌关节功能及结构特点。80例内倾型深覆[牙合]伴重度磨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修复治疗,试验组采用正畸修复联合治疗,治疗过程中评价疗效、CBCT影像指标。采用SPSS 2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内倾型深覆[牙合]伴重度磨耗患者平均Helkimo指数较正常受试者显著升高(P<0.05)。CBCT扫描显示,内倾型深覆[牙合]伴重度磨耗患者颞下颌关节前间隙显著增大(P<0.05),上间隙和后间隙均较正常受试者显著缩小(P<0.05)。头颅定位侧位片显示,内倾型深覆[牙合]伴重度磨耗患者面下1/3垂直距离较正常受试者显著缩小(P<0.05)。2组患者治疗后Helkimo指数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降低更加显著(P<0.05)。2组患者治疗后颞下颌关节前间隙显著缩小,上间隙和后间隙显著增大(P<0.05),试验组颞下颌关节间隙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2组患者治疗后面下1/3垂直距离显著增大(P<0.05),面下1/3垂直距离与颞下颌关节前间隙、上间隙和后间隙之间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正畸修复联合治疗对内倾型深覆[牙合]伴牙列重度磨耗患者颞下颌关节功能改善作用显著,优于单纯修复治疗,对颞下颌关节结构矫治作用与单纯修复治疗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倾深覆[] 重度磨耗 颞下颌关节 正畸修复联治疗
下载PDF
不同材料嵌体修复邻牙合(Ⅱ类)洞型的三维有限元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张珑 李芳萍 +2 位作者 杨柏松 郭妍 逯宜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1-205,214,共6页
目的应用三维有限元分析不同材料嵌体修复邻牙合(Ⅱ类)洞型后牙体组织的应力变化趋势。方法采用锥形束CT(CBCT)扫描的方法,应用Mimics、Geomagic逆向工程等软件建立含嵌体修复的邻牙合面(Ⅱ类)洞型三维有限元模型,并求解分析各模型中垂... 目的应用三维有限元分析不同材料嵌体修复邻牙合(Ⅱ类)洞型后牙体组织的应力变化趋势。方法采用锥形束CT(CBCT)扫描的方法,应用Mimics、Geomagic逆向工程等软件建立含嵌体修复的邻牙合面(Ⅱ类)洞型三维有限元模型,并求解分析各模型中垂直、侧向力(舌向45°)加载条件下牙体主应力峰值及不同嵌体修复邻牙合(Ⅱ类)洞后牙体的Von-mises应力分布状况。结果建立了包含牙釉质、本质、髓腔以及牙周膜、牙槽骨的精细下颌第一磨牙邻牙合面(Ⅱ类)近中-牙合(MO)洞型不同嵌体修复三维有限元模型。侧向加载(舌向45°)时牙体的应力峰值明显高于垂直加载,2种加载下4种材料应力值按照降序排列为:钴铬合金>金合金>瓷>树脂。4种不同材料对牙体组织的应力分布相似,牙体的应力峰值主要在洞底部牙本质所对应的髓腔处。结论在下颌第一磨牙邻牙合面(Ⅱ类)洞型的嵌体修复中,与其他3种材料相比,树脂嵌体因其与牙体组织更加相近的弹性模量而产生对牙体组织更小的应力,有利于减少牙折等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类)洞 嵌体 三维有限元 应力分析
下载PDF
不同材料嵌体修复邻牙合(Ⅱ类)洞型的应力影响分析 被引量:15
9
作者 张珑 李芳萍 +2 位作者 杨柏松 郭妍 逯宜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27-632,共6页
目的:分析不同材料嵌体修复邻(II类)洞型后牙体、嵌体的应力改变及分布。方法:建立不同材料嵌体修复邻(II类)近中-(MO)洞型三维有限元模型,求解分析各模型中垂直、侧向力(舌向45°)加载条件下牙体、嵌体主应力峰值及接触界面Von-mi... 目的:分析不同材料嵌体修复邻(II类)洞型后牙体、嵌体的应力改变及分布。方法:建立不同材料嵌体修复邻(II类)近中-(MO)洞型三维有限元模型,求解分析各模型中垂直、侧向力(舌向45°)加载条件下牙体、嵌体主应力峰值及接触界面Von-mises峰值,并分析应力分布情况。结果:高弹性模量嵌体材料及其修复后的牙体应力峰值比低弹性模量嵌体材料高,2种加载下4种材料对牙体、嵌体应力分布趋势相似;侧向加载明显高于垂直加载。牙体应力峰值在洞底部牙本质近牙髓腔的位置;嵌体的应力峰值分布主要在其所对应的龈壁处。在牙体,其与嵌体的接触缘处的应力趋势表现为树脂>瓷>金合金>钴铬合金;在嵌体,其与牙体的接触处应力趋势为钴铬>金合金>瓷>树脂。结论:邻(II类)洞型嵌体修复后与龈壁对应处是嵌体的薄弱部位,洞底部近髓腔处是牙体的薄弱部位;与其它3种材料相比,树脂嵌体在同等载荷下牙体应力峰值小且分布均匀,自身受力较小,因此发生牙体折裂及微渗漏的可能性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第一磨 (Ⅱ类)洞 嵌体 应力分析
下载PDF
改良型垫配合咀嚼训练矫治后牙正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颖 陈扬熙 《口腔医学》 CAS 2019年第2期148-151,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型垫配合咀嚼功能训练矫正后牙正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例下颌后牙舌倾、对颌牙颊向倾斜的后牙正锁患者,采用改良型垫进行后牙正锁间交互牵引配合术后咀嚼功能训练,观察临床疗效和测量术前术后X线头影测量... 目的探讨改良型垫配合咀嚼功能训练矫正后牙正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例下颌后牙舌倾、对颌牙颊向倾斜的后牙正锁患者,采用改良型垫进行后牙正锁间交互牵引配合术后咀嚼功能训练,观察临床疗效和测量术前术后X线头影测量分析中FH-MP、U6-PP、L6-MP的变化。结果经过3~12个月的矫治,20例全部解除锁关系,矫治前后FH-MP、U6-PP、L6-MP均无明显差异。结论改良型垫配合术后咀嚼功能训练能有效地矫正后牙正锁和进行锁牙垂直向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 咀嚼训练 正锁
下载PDF
口腔正畸MIA技术与HGA技术联合MBT直丝弓矫治器治疗安式Ⅱ型1分类错[牙合]畸形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6
11
作者 魏琳 张静 韩韶丰 《中国医疗美容》 2020年第5期107-110,共4页
目的比较口腔正畸微种植支抗(MIA)技术与传统口外弓支抗(HGA)技术联合MBT直丝弓矫治器治疗安式Ⅱ型1分类错[牙合]畸形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安式Ⅱ型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58例,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每组2... 目的比较口腔正畸微种植支抗(MIA)技术与传统口外弓支抗(HGA)技术联合MBT直丝弓矫治器治疗安式Ⅱ型1分类错[牙合]畸形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安式Ⅱ型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58例,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每组29例。两组均采用MBT直丝弓矫治器治疗,对照组采用HGA技术,观察组采用MIA技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平均矫治时间、拔牙间隙关闭时间、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磨牙位移、X线头影测量指标、前牙咬合情况及患者美容效果满意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美容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上下齿槽座角(ANB)、上中切牙长轴与前颅底平面夹角(U1-SN)、上中切牙至鼻根点与上齿槽座点连线距离(U1-NA)、下中切牙长轴与下颌平面夹角(L1-MP)、前牙覆盖(OJ)值、覆[牙合](OB)值、平均矫治时间、拔牙间隙关闭时间、VAS评分、磨牙位移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A技术联合MBT直丝弓矫治器治疗安式Ⅱ型1分类错[牙合]畸形能缩短疗程,改善口腔结构及头影测量指标,提高患者美容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式Ⅱ1分类错[]畸形 MBT直丝弓矫治器 MIA
下载PDF
上前牙区微种植支抗矫治成人内倾型深覆[牙合]机制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吴可 王林 +3 位作者 于剑南 王珊 刘敏 赵春洋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44-948,共5页
目的:探讨在上前牙区使用微种植体支抗压低、唇倾上前牙治疗成人内倾型深覆的临床效果及矫治机理。方法:选择成人内倾型深覆患者28例,分为种植钉组(A)16例和摇椅弓组(B)12例。治疗前后拍摄CBCT比较上前牙及周围软硬组织的变化。结果:种... 目的:探讨在上前牙区使用微种植体支抗压低、唇倾上前牙治疗成人内倾型深覆的临床效果及矫治机理。方法:选择成人内倾型深覆患者28例,分为种植钉组(A)16例和摇椅弓组(B)12例。治疗前后拍摄CBCT比较上前牙及周围软硬组织的变化。结果:种植钉组和摇椅弓组真性压低量分别为(0.70±1.45)mm和(0.21±0.61)mm(P=0.036),切缘点压低量(1.49±1.98)mm和(0.27±0.71)mm(P=0.001)。切缘点唇向移动量,切牙唇倾度增加量种植体组均大于摇椅弓组。结论:微种植体支抗能实现上颌前牙的真性压低同时唇倾,获得明显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倾深覆[] 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BCT) 微种植体 正畸支抗
下载PDF
舌侧集中牙合与解剖式双侧平衡牙合应用于全口义齿修复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漪 黄楠楠 徐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12期1963-1968,共6页
背景:牙合型是制作全口义齿成功的关键,临床上如何选择合适的牙合型一直是困扰修复科医师的问题。目的:系统评价舌侧集中牙合和解剖式双侧平衡牙合应用于全口义齿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用关键词"complete denture","eden... 背景:牙合型是制作全口义齿成功的关键,临床上如何选择合适的牙合型一直是困扰修复科医师的问题。目的:系统评价舌侧集中牙合和解剖式双侧平衡牙合应用于全口义齿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用关键词"complete denture","edentulous","occlusion","balanced","lingualized,""anatomic",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库、Pubmed/Medline数据库、EMBASE数据库、万方数据库、CNKI中国知网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库,语言设置为中文和英文,年限设置均从创刊到2013年10月,检索相关文献,此外用手工检索11种口腔医学杂志和相关文献的参考文献。由两位评价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共检索出628篇文献。结果与结论: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5篇文献。其中1篇文献研究证明舌侧集中牙合在患者固位力满意度上高于双侧平衡牙合(P<0.05)。其中1篇研究证明舌侧集中牙合在患者对"进食有问题"、"需要避免特殊食物"的评比分数上低于完全双侧平衡牙合(P<0.05),在"不舒适假牙"的评比分数上高于完全双侧平衡牙合(P<0.05)。其中1篇文献证明舌侧集中牙合应用于重度牙槽骨吸收患者具有更好的咀嚼效率和能较好保护牙槽骨(P<0.05)。其他2篇文献研究中舌侧集中牙合与双侧平衡牙合在患者总体满意度等研究的比较结果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果证实,舌侧集中牙合具有与解剖式双侧平衡牙合相似的患者满意度、咀嚼效率、美观和发音,对严重牙槽骨吸收患者有更好的咀嚼效率和保护牙槽骨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牙合型 舌侧集中牙合型 解剖式双侧平衡 全口义齿 系统评价
下载PDF
两颗种植体支持的采用舌侧集中[牙合]型的下颌覆盖义齿对种植体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旭 石涛 吕俏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1年第29期158-161,共4页
目的:探讨两颗种植体支持的采用舌侧集中[牙合]型的下颌覆盖义齿对种植体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6月-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41例完全无牙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佩戴种植体支持的采用解剖式双侧平衡[牙合]型的下颌覆盖义... 目的:探讨两颗种植体支持的采用舌侧集中[牙合]型的下颌覆盖义齿对种植体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6月-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41例完全无牙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佩戴种植体支持的采用解剖式双侧平衡[牙合]型的下颌覆盖义齿,观察组21例佩戴种植体支持的采用舌侧集中[牙合]型的下颌覆盖义齿。观察两组植体深度和边缘骨丧失量、咀嚼效率和咬合力、功能障碍指数和颞下颌关节指数。结果:佩戴3、6、12个月后,观察组植体深度均深于对照组,边缘骨丧失量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佩戴3、6个月后,观察组咀嚼效率和咬合力均高于对照组,功能障碍指数和颞下颌关节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颗种植体支持的采用舌侧集中[牙合]型的下颌覆盖义齿可以提高义齿的咀嚼效率和咬合力,降低颌关节指数与功能障碍指数,进而加深种植体植体深度,减少边缘骨丧失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 舌侧集中[] 解剖式双侧平衡[] 下颌覆盖义齿
下载PDF
解剖[牙合]型与舌侧集中[牙合]型对下颌Ⅳ类无牙颌的牙槽骨和黏膜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15
作者 张晶 袁硕 沈文静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0期1196-1204,1221,共10页
目的研究解剖[牙合]型、舌侧集中[牙合]型在正中及侧方咬合时对下颌Ⅳ类无牙颌的黏膜与下方牙槽骨的生物力学特性变化。方法创建下颌Ⅳ类无牙颌下颌骨有限元模型,在下颌骨上使用解剖[牙合]型、舌侧集中[牙合]型,人工牙分别进行正中咬合... 目的研究解剖[牙合]型、舌侧集中[牙合]型在正中及侧方咬合时对下颌Ⅳ类无牙颌的黏膜与下方牙槽骨的生物力学特性变化。方法创建下颌Ⅳ类无牙颌下颌骨有限元模型,在下颌骨上使用解剖[牙合]型、舌侧集中[牙合]型,人工牙分别进行正中咬合、侧方咬合仿真模拟,分析黏膜及牙槽骨的生物力学变化。结果正中咬合时,黏膜压应力舌侧集中[牙合]型比解剖[牙合]型降低0.6%~31.2%;牙槽骨表面压应力,左侧磨牙区和前牙区牙舌侧集中[牙合]型比解剖[牙合]型下降19.0%~35.1%,而右侧磨牙区舌侧集中[牙合]型比解剖[牙合]型上调53.3%;左侧侧方咬合状态下黏膜及牙槽骨应力分布:舌侧集中[牙合]型较解剖[牙合]型下降41.1%~70.2%;右侧侧方咬合状态下黏膜及牙槽骨应力分布:舌侧集中[牙合]型较解剖[牙合]型下降24.4%~63.8%。结论下颌Ⅳ类牙槽骨无牙颌修复在正中咬合时,舌侧集中[牙合]型比解剖[牙合]型降低左侧及前牙区低平牙槽骨上的黏膜与牙槽骨压应力;在侧方咬合时,降低前牙区及两侧磨牙区黏膜与牙槽骨压应力,为临床下颌牙槽骨吸收严重患者选择合适人工[牙合]型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有限元 舌侧集中[] 解剖[]
下载PDF
正畸修复联合治疗内倾型深覆[牙合]伴重度磨耗患者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静 路茜 +4 位作者 周建营 庞淑婷 冯艳芬 卢文娟 张倩 《上海口腔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56-660,共5页
目的:探讨正畸修复联合治疗内倾型深覆[牙合]伴重度磨耗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20年12月—2022年6月沧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上颌前牙内倾型深覆[牙合]伴重度磨耗患者86例,按性别、年龄、磨耗程度等资料配对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 目的:探讨正畸修复联合治疗内倾型深覆[牙合]伴重度磨耗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20年12月—2022年6月沧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上颌前牙内倾型深覆[牙合]伴重度磨耗患者86例,按性别、年龄、磨耗程度等资料配对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正畸治疗,试验组给予正畸修复联合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牙龈指数(gingival index,GI)、牙周指数(periodontal index,PI)、微笑指数、颞下颌关节间隙[前间隙、上间隙、后间隙和In(P/A)]、牙功能(吞咽、发音和咬合)和咀嚼效率。采用SPSS 2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正畸治疗时间显著缩短(P<0.05)。治疗前,2组患者GI、PI、微笑指数、颞下颌关节间隙、牙功能评分和咀嚼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GI、PI、前间隙显著降低(P<0.05),微笑指数、后间隙和In(P/A)、吞咽功能、发音功能、牙咬合和咀嚼效率显著增高(P<0.05)。结论:正畸及正畸修复联合均可治疗上颌前牙内倾型深覆[牙合]伴重度磨耗,正畸修复联合治疗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 修复 内倾深覆[] 磨耗
下载PDF
改良型颊牙合高嵌体修复深度楔状缺损抗折性能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崔玉兰 赵琛 +1 位作者 张钊 刘博宇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23年第4期247-250,共4页
目的研究改良型颊牙合高嵌体修复深度楔状缺损的抗折能力。方法将30颗离体下颌前磨牙,随机分为3组,制备深度楔状缺损模型(缺损未达轴角):A组纤维桩+树脂充填,B组采用纤维桩+全瓷冠,C组采用纤维桩+改良型颊牙合高嵌体。进行冷热循环处理5... 目的研究改良型颊牙合高嵌体修复深度楔状缺损的抗折能力。方法将30颗离体下颌前磨牙,随机分为3组,制备深度楔状缺损模型(缺损未达轴角):A组纤维桩+树脂充填,B组采用纤维桩+全瓷冠,C组采用纤维桩+改良型颊牙合高嵌体。进行冷热循环处理5000次(5℃/55℃),包埋后用万能材料试验机在颊尖顶加载,方向与牙体长轴呈150°,记录折裂力值,并比较折裂模式。结果折裂力值:A组(707.39±35.75)N,B组(1023.24±46,21)N,C组(902.53±61.23)N,A组小于B、C两组(P<0.05),B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折裂模式A组多为Ⅲ类,B组多为Ⅵ类,C组多为Ⅱ类(P<0.05)。结论改良型颊牙合高嵌体与全瓷冠抗折强度均能达到临床需求,但更加微创,且多为可修复型折裂,可在临床试行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楔状缺损 改良高嵌体 纤维桩 抗压载荷
下载PDF
颧牙种植钉和口外弓联合横腭杆治疗高角骨性Ⅱ类前突型错[牙合]畸形效果比较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辛策 宋镇 +1 位作者 纪彩娜 丁博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1年第2期123-125,共3页
目的:探讨颧牙种植钉与口外弓联合横腭杆治疗骨性Ⅱ类高角前突型错[牙合]畸形的垂直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笔者科室收治的64例骨性Ⅱ类高角前突型错[牙合]畸形患者,依照随机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2例。... 目的:探讨颧牙种植钉与口外弓联合横腭杆治疗骨性Ⅱ类高角前突型错[牙合]畸形的垂直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笔者科室收治的64例骨性Ⅱ类高角前突型错[牙合]畸形患者,依照随机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2例。研究组采用颧牙种植钉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口外弓联合横腭杆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对比,研究组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矫正后面部垂直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颧牙种植钉治疗高角骨性Ⅱ类前突型错[牙合]畸形效果显著,治疗后患者侧面改善显著,矫治畸形垂直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钉 口外弓 横腭杆 高角骨性Ⅱ类前突错[]畸形 垂直效果
下载PDF
颧牙槽嵴区高位种植钉与高位头帽口外弓联合横腭杆矫治骨性Ⅱ类高角突型错[牙合]畸形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9
作者 余赛男 李文慧 杨攀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0年第9期130-134,共5页
目的:探讨颧牙槽嵴区高位种植钉与高位头帽口外弓联合横腭杆矫治骨性Ⅱ类高角前突型错[牙合]畸形的外观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笔者医院收治的骨性Ⅱ类高角前突型错[牙合]畸形患者86例,用随机信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 目的:探讨颧牙槽嵴区高位种植钉与高位头帽口外弓联合横腭杆矫治骨性Ⅱ类高角前突型错[牙合]畸形的外观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笔者医院收治的骨性Ⅱ类高角前突型错[牙合]畸形患者86例,用随机信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患者采取颧牙槽嵴区高位种植钉+横腭杆直丝弓矫治术,对照组患者予以高位头帽口外弓+横腭杆直丝弓矫治术。观察治疗前后骨组织指标[上下齿槽座角(ANB)、上齿槽座角(SNA)、下齿槽座角(SNB)、牙合平面与SN平面夹角(OP-SN)、下颌角颏顶点连线与SN平面夹角(GoGn-SN)、眼耳平面与下颌平面夹角(FMA)]、软组织指标[上唇突度(ULP)、下唇突度(LLP)、上唇到E线距离(ULEP)、下唇到E线距离(LLEP)、侧貌线与眼耳平面夹角(Z角)]、牙齿相关指标[上中切牙长轴与SN平面夹角(U1-SN)、上中切牙切缘至NA连线距离(U1-NA)、翼上颌裂后缘至上颌磨牙远中邻面垂直距离(Ptm-U6)、Apg线至上中切牙切缘距离(Apg-U1)]、前面高(N-Me)等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平均矫治时间、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不良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美容效果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ANB、OP-SN、FMA均较治疗前变小,观察组OP-SN、FMA小于对照组(P<0.05),ULP、LLP、ULEP、LLEP、U1-SN、U1-NA、Ptm-U6、Apg-U1、N-Me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Z角与治疗前相比变大,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矫治时间短于对照组,VAS评分、SAS评分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美容效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高位头帽口外弓联合横腭杆矫治骨性Ⅱ类高角前突型错[牙合]畸形比较,颧牙槽嵴区高位种植钉矫治可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建立更为良好的咬合关系,面部外观更符合美学标准,且能缩短矫治时间,减轻患者疼痛和负性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槽嵴区高位种植钉 高位头帽口外弓 横腭杆 骨性Ⅱ类高角前突错[]畸形 美容效果
下载PDF
活动翼矫治技术在矫治低角型前牙反[牙合]中的应用
20
作者 潜绿霞 周文岐 倪建强 《中国药业》 CAS 2021年第S02期252-253,共2页
目的探讨活动翼矫治技术矫治低角型前牙反[牙合]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09年3月至2019年7月行正畸治疗的低角型前牙反[牙合]患者12例,均经活动翼矫治技术矫正,治疗6~16个月,评价矫治效果。结果治疗后,12例患者均取得较好的矫治效果。结... 目的探讨活动翼矫治技术矫治低角型前牙反[牙合]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09年3月至2019年7月行正畸治疗的低角型前牙反[牙合]患者12例,均经活动翼矫治技术矫正,治疗6~16个月,评价矫治效果。结果治疗后,12例患者均取得较好的矫治效果。结论活动翼矫治技术轻力、高效、稳定,可用于矫治前牙反[牙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角反[] 活动翼矫治技术 反覆盖 扁丝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