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氧化应激产物评价耳穴压豆结合牙合板治疗TMD疗效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陈黎洁 俞忠伟 +2 位作者 吴传莉 郑闱颖 王涛 《重庆医学》 CAS 2021年第S02期156-158,共3页
目的探究氧化应激产物丙二醛(MDA)和8-羟基脱氧鸟苷(8-OHdG)评价耳穴压豆结合牙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TMD)的实践。方法收集2020年10月10日至2021年2月20日经嘉兴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和嘉兴市中医医院口腔科诊断为郁证TMD患者60例和... 目的探究氧化应激产物丙二醛(MDA)和8-羟基脱氧鸟苷(8-OHdG)评价耳穴压豆结合牙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TMD)的实践。方法收集2020年10月10日至2021年2月20日经嘉兴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和嘉兴市中医医院口腔科诊断为郁证TMD患者60例和单纯TMD患者60例纳入研究,分为郁证TMD组和单纯TMD组。比较两组VAS评分、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评分(HAD)中的焦虑亚量表和抑郁亚量表评分及唾液MDA和8-OHdG水平差异。其中郁证TMD组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牙合板)和试验组(耳穴+牙合板)(每组30例),比较两组疗效差异。结果与单纯TMD组比较,郁证TMD组VAS评分、MDA、8-OHdG浓度均显著较高(P<0.001)。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HAD焦虑及抑郁亚量表评分与MDA和8-OHdG浓度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耳穴压豆结合牙合板治疗郁证TMD疗效可被HAD量表评分和唾液中MDA和8-OHdG浓度水平所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应激产物 郁证:TMD 耳穴压豆 牙合板
下载PDF
应用定位(牙合)板加弹性牵引治疗颌骨骨折40例疗效分析
2
作者 林锡江 崔迪 李英 《青岛医药卫生》 2000年第5期390-390,共1页
自1993年以来,临床应用定位(牙合)板40例,收到了很好的治疗效果,特别是能有效对抗因各咀嚼肌群对颌骨牵引所产生的扭力问题。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因颌骨骨折来我院就诊病人40例,年龄19~53岁,其中男性31例,女性9例。粉碎型骨折16... 自1993年以来,临床应用定位(牙合)板40例,收到了很好的治疗效果,特别是能有效对抗因各咀嚼肌群对颌骨牵引所产生的扭力问题。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因颌骨骨折来我院就诊病人40例,年龄19~53岁,其中男性31例,女性9例。粉碎型骨折16例,复杂骨折8例,简单骨折12例,牙槽突骨折4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骨骨折 疗效分析 弹性牵引 保守治疗 颌间结扎 骨折病人 口腔医学 下颌骨骨折 牙合板 槽突骨折
下载PDF
再定位[牙合]板治疗下颌后退伴颞下颌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5
3
作者 梁炎 高莹 +6 位作者 岳铭阳 詹文娟 郑恺忻 李熙嵚 杨建浩 袁建桥 张月兰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2-87,共6页
目的:评价再定位牙合板对下颌后退伴颞下颌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例下颌后退伴颞下颌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患者,制作并戴用下颌再定位牙合板(6.50±0.40)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拍摄MRI与头颅侧位影像,评价颞下颌关节... 目的:评价再定位牙合板对下颌后退伴颞下颌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例下颌后退伴颞下颌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患者,制作并戴用下颌再定位牙合板(6.50±0.40)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拍摄MRI与头颅侧位影像,评价颞下颌关节盘-髁位置关系(双侧关节盘长度、盘-髁距离与角度)及面部侧貌(面部软硬组织相关测量项目)的改变,以及治疗效果。结果:再定位牙合板治疗后盘-髁距离减小(3.63±1.37)mm,角度减小(23.18±7.62)°,颌面部软硬组织矢状向及垂直向位置关系发生显著性变化(P<0.05);治疗后颞下颌关节弹响、疼痛症状好转,有效率分别达90%、85%。结论:再定位牙合板治疗可有效调节颞下颌关节盘-髁位置关系,改善患者颌面部软硬组织矢状向及垂直向不调,缓解颞下颌关节区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再定位牙合板 下颌后退 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
下载PDF
模型外科技术在正颌外科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宋大立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41-744,共4页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良好咬合以及面部美观要求的提高,进行正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人数逐年增多,模型外科技术是正颌外科治疗能否成功的关键。该文就传统模型外科的重要意义、临床操作流程、技术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为临床实际应用提...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良好咬合以及面部美观要求的提高,进行正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人数逐年增多,模型外科技术是正颌外科治疗能否成功的关键。该文就传统模型外科的重要意义、临床操作流程、技术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为临床实际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外科 中间牙合板 终末牙合板
下载PDF
板单颌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
5
作者 潘祥峰 郭静 +2 位作者 王大维 程立军 赵民朝 《河北医药》 CAS 2013年第19期2939-2940,共2页
下颌骨占据面下1/3,极易受意外打击,发生在下颌骨的骨折约占颅面骨折病例的近2/3…,目前下颌骨骨折主要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和牙弓夹板固定术,手术治疗适合复杂性、多发性、粉碎性骨折,具有效果好、骨折愈合快等优点,但手... 下颌骨占据面下1/3,极易受意外打击,发生在下颌骨的骨折约占颅面骨折病例的近2/3…,目前下颌骨骨折主要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和牙弓夹板固定术,手术治疗适合复杂性、多发性、粉碎性骨折,具有效果好、骨折愈合快等优点,但手术创伤大,需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面部切口易留瘢痕,儿童可能损伤牙胚及费用昂贵等使很多患者望而却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骨折 牙合板 单颌固定 弓夹板
下载PDF
高角型错合畸形患者CR-CO不调的临床研究
6
作者 吴斯媛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1期61-64,共4页
目的利用AD2颌架和MCD记录研究高角型错合畸形患者CR-CO不调的程度。方法利用AD2合架对100例高角型错合畸形患者分别在CO/CR位进行MCD记录,研究该类患者CR-CO不调的情况。结果CO-CR完全一致仅占3.1%,髁突双侧水平向和垂直向偏移在正常... 目的利用AD2颌架和MCD记录研究高角型错合畸形患者CR-CO不调的程度。方法利用AD2合架对100例高角型错合畸形患者分别在CO/CR位进行MCD记录,研究该类患者CR-CO不调的情况。结果CO-CR完全一致仅占3.1%,髁突双侧水平向和垂直向偏移在正常标准内仅占22.1%,左右两侧水平向及垂直向偏移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水平向t=2.34,p=0.01;垂直向t=2.01,p=0.02),男女之间双侧髁突水平向、垂直向及横向偏移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左侧水平向t=0.542,p=0.271;右侧水平向t=0.708,p=0.354;左侧垂直向t=0.867,p=0.433;右侧垂直向t=0.632,p=0.316;横向t=0.806,p=0.403)。结论高角型错合畸形患者CR-CO不调比例高,在临床治疗中应观察髁突是否处于CR位上以利矫治效果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角型错合畸形 RW牙合板 正中关系位 正中合位
下载PDF
口腔科护理
7
《中国临床护理》 2001年第5期307-308,共2页
关键词 口腔科护理 牙合板 解放军护理杂志 口腔保健知识 护理配合 中华护理杂志 口腔卫生知识 儿童口腔保健 营养支持 护士
下载PDF
成人双侧唇腭裂前牙反牙合的非手术治疗
8
作者 刘红 李健学 +1 位作者 李璇 周琼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6年第2期105-107,共3页
目的:在成人双侧Ⅲ度唇腭裂患者前牙反牙合治疗中应用小型下颌双侧后退位牙合板,适度后退下颌骨,评价其矫治前牙反牙合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小型下颌双侧后退位牙合板治疗48例成人双侧Ⅲ度唇腭裂术后前牙反牙合患者。在打开咬合的同时... 目的:在成人双侧Ⅲ度唇腭裂患者前牙反牙合治疗中应用小型下颌双侧后退位牙合板,适度后退下颌骨,评价其矫治前牙反牙合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小型下颌双侧后退位牙合板治疗48例成人双侧Ⅲ度唇腭裂术后前牙反牙合患者。在打开咬合的同时后退下颌骨,亦可同时侧方调位下颌骨,并同时粘固上下颌牙列托槽进行牙列的排齐整平。正畸治疗结束后进行缺牙区义齿修复。结果:患者侧貌在戴用后退位牙合板后明显改善,下颌骨整体后退,反牙合矫治时间较普通牙合板明显缩短。使患者避免了正颌手术。随访2年以上疗效稳定。结论:小型下颌双侧后退位牙合板适用于下颌可适度后退的成人双侧唇腭裂术后前牙反牙合患者。下颌骨整体地有效后退缩短了矫治时间,也使上颌扩弓的难度明显减少。该牙合板结构小巧不影响上下颌牙列托槽的粘固,是较固定反式TBA更为理想的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下颌双侧后退位牙合板 唇腭裂 后退下颌骨 固定反式TBA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