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形成蛋白诱导活性材料联合自体骨移植治疗牙周骨下袋缺损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黄飞 丁洁 +3 位作者 刘世森 赵颖煊 王峰 林松杉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452-454,共3页
目的探讨骨形成蛋白诱导活性材料(OAM)联合自体骨移植治疗牙周骨下袋的缺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4月海军总医院口腔科收治的牙周骨下袋缺损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患牙56颗。56颗患牙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8颗。治疗... 目的探讨骨形成蛋白诱导活性材料(OAM)联合自体骨移植治疗牙周骨下袋的缺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4月海军总医院口腔科收治的牙周骨下袋缺损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患牙56颗。56颗患牙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8颗。治疗组患者应用OAM联合自体骨移植结合引导组织再生术(GTR)进行修复,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OAM结合GTR进行修复,对比观察两组牙周在手术前及手术后12、24w的牙周临床附着丧失(CAL)、牙周探诊深度(PPD)、龈沟出血指数(SBI)。结果与手术前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后12、24wCAL均明显减少,且治疗组手术后12w的CAL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24w两组CA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手术前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患牙在术后12、24w的PPD与SBI均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手术后12、24w牙周PPD与SB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GTR手术中应用OAM联合自体骨移植修复牙周骨下袋缺损的临床疗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成蛋白诱导活性材料 自体骨移植材料 牙周骨下袋缺损 临床疗效
下载PDF
Bio-Oss骨代用品治疗牙周骨下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文杰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72-274,共3页
关键词 BIO-OSS 牙周骨下袋 临床研究 治疗 骨代用品 骨缺损 骨替代品 纵向观察 临床指标 移植法
下载PDF
OAM联合自体骨移植治疗牙周骨下袋缺损临床研究
3
作者 杨晓生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8年第5期112-114,共3页
目的:观察骨形成蛋白诱导活性材料联合自体骨移植治疗牙周骨下袋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科门诊收治的牙周骨下袋缺损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行自体骨移植联合引... 目的:观察骨形成蛋白诱导活性材料联合自体骨移植治疗牙周骨下袋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科门诊收治的牙周骨下袋缺损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行自体骨移植联合引导组织再生术治疗,观察组行骨形成蛋白诱导活性材料与自体骨移植联合引导组织再生术治疗。比较两组牙周探诊深度、龈沟出血指数及生活质量评分差异。结果:术后3、6个月,观察组PP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6个月,两组SBI均明显降低,术后组内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但组间术后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形成蛋白诱导活性材料与自体骨移植联合引导组织再生术治疗牙周骨下袋缺损,可促进牙周组织修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骨下袋缺损 骨形成蛋白诱导活性材料 自体骨移植 引导组织再生术
下载PDF
骨形成蛋白诱导活性材料联合引导组织再生术治疗牙周骨下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梅幼敏 宦泓 +4 位作者 吴煜卓 曹盈 杨晓雪 孙敬伟 周艳 《口腔医学》 CAS 2013年第9期601-603,共3页
目的评估骨形成蛋白诱导活性材料(osteoinduction active meterial,OAM)复合部分自体骨,联合引导组织再生术(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GTR)在牙周骨下袋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46例患者的50颗骨下袋缺损患牙随机应用OAM/自体骨/GTR... 目的评估骨形成蛋白诱导活性材料(osteoinduction active meterial,OAM)复合部分自体骨,联合引导组织再生术(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GTR)在牙周骨下袋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46例患者的50颗骨下袋缺损患牙随机应用OAM/自体骨/GTR(试验组)、自体骨/GTR(对照组)治疗,分别记录术前,术后12周、24周患牙牙周探诊深度(periodontal probing depth,PPD)、临床附着丧失(clinical attachment loss,CAL)、龈沟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SBI)及牙槽骨高度(alveolar bone height,AH)。结果两组患牙术后各项指标均比基线时明显改善,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PPD和CAL显著减少(术后12周时P<0.05,术后24周时P<0.01)、而SBI降低无显著性(P>0.05)。CBCT显示,试验组、对照组骨缺损区均有新骨形成,试验组较对照组AH显著增加(P<0.05)。结论 OAM/自体骨/GTR是治疗牙周骨下袋较为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成蛋白 骨诱导活性材料 自体骨 引导组织再生 牙周骨下袋
下载PDF
生物活性玻璃治疗牙周骨下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韩劼 孟焕新 徐莉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25-227,共3页
目的 评价生物活性玻璃 (bioactiveglass ,BAG)治疗牙周骨下袋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经过牙周基础治疗的 2 0处牙周骨缺损 ,其中 13处进行翻瓣术加BAG移植 ,另外 7处只做翻瓣术加以对照。通过术后 3、6个月的复查 ,比较两组的临... 目的 评价生物活性玻璃 (bioactiveglass ,BAG)治疗牙周骨下袋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经过牙周基础治疗的 2 0处牙周骨缺损 ,其中 13处进行翻瓣术加BAG移植 ,另外 7处只做翻瓣术加以对照。通过术后 3、6个月的复查 ,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BAG组术前的探诊深度、附着丧失和出血指数分别为 6 19mm、6 31mm和 2 77,术后 6个月时分别为 3 2 3mm、3 6 5mm和 0 6 5 ;翻瓣组术前的探诊深度、附着丧失和出血指数分别为 6 86mm、7 71mm和 2 93,术后 6个月时分别为4 5 0mm、5 35mm和 1 93。术后BAG组和翻瓣组的探诊深度、附着丧失及BAG组的出血指数均比术前明显减少。BAG组的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翻瓣组 ,BAG组的出血指数减少值显著大于翻瓣组。结论 翻瓣术加BAG植入和单纯翻瓣术均能明显改善骨下袋患牙的临床指标 ,而前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后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玻璃 治疗 牙周骨下袋 骨替代材料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脱矿冻干骨联合浓缩生长因子治疗牙周骨下袋的临床效果评价 被引量:5
6
作者 赵军伟 汪涌 韩爽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166-170,共5页
目的通过临床及影像学指标评价脱矿冻干骨(demineralized freeze dried bone allografts,DFDBA)联合应用浓缩生长因子(concentrated growth factor,CGF)治疗牙周骨下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于合肥市口腔医院牙周... 目的通过临床及影像学指标评价脱矿冻干骨(demineralized freeze dried bone allografts,DFDBA)联合应用浓缩生长因子(concentrated growth factor,CGF)治疗牙周骨下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于合肥市口腔医院牙周科就诊的慢性牙周炎患者30例,共30颗牙周骨下袋患牙。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共14颗患牙,采用DFDBA与CGF联合治疗;对照组16颗患牙,采用DFDBA治疗。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6个月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骨下袋牙槽嵴顶点到缺损底部间距离(AC-BD)、釉牙骨质界至骨下袋牙槽嵴顶点间距离(CEJ-AC)。结果术后6个月,两组PD、CAL、AC-BD均明显小于术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而CEJ-AC无明显改变(P> 0.05)。组间比较结果显示,术后6个月,试验组CAL、AC-BD均小于对照组(均P <0.05),而两组PD、CEJ-A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与单独使用DFDBA治疗牙周骨下袋相比,DFDBA与CGF联合应用临床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矿冻干骨 浓缩生长因子 牙周骨下袋 锥形束CT 牙周再生
原文传递
治疗牙周骨下袋的纤维和龈乳头保存技术:显微外科手术技术
7
作者 Francesco Cairo 高丽(译) 《中国口腔医学继续教育杂志》 2009年第4期25-28,共4页
外科显微镜(技术)的应用使牙周手术的视野更加清晰,从而使瓣的切口、根面清创的效果和缝合等外科技术得到提升。本研究的目的是介绍一种应用于治疗前牙美学区深牙周袋伴有浅到中度骨下袋的显微外科翻瓣术。该技术结合了保留附着于根... 外科显微镜(技术)的应用使牙周手术的视野更加清晰,从而使瓣的切口、根面清创的效果和缝合等外科技术得到提升。本研究的目的是介绍一种应用于治疗前牙美学区深牙周袋伴有浅到中度骨下袋的显微外科翻瓣术。该技术结合了保留附着于根面的牙龈纤维和保存牙间乳头组织的技术。通过附着水平的增加和牙周袋深度的变浅等证实.本文介绍的显微外科技术有助于减少牙龈组织的退缩和提高治疗浅到中度骨缺损的美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骨下袋 保存技术 外科手术技术 龈乳头 治疗 纤维 显微外科技术 牙周袋深度
原文传递
生物活性玻璃植入前后龈沟液量及弹性蛋白酶水平的研究
8
作者 韩劼 孟焕新 徐莉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26-228,共3页
目的 观察生物活性玻璃 (bioactiveglass,BAG)植入后龈沟液量和弹性蛋白酶水平的变化情况 ,以判断牙周组织的炎症反应。方法 用翻瓣术加BAG移植治疗 13处牙周骨下袋 ,用单纯翻瓣术治疗 7处骨下袋。测定术前及术后 1、2、3、4、6、8、1... 目的 观察生物活性玻璃 (bioactiveglass,BAG)植入后龈沟液量和弹性蛋白酶水平的变化情况 ,以判断牙周组织的炎症反应。方法 用翻瓣术加BAG移植治疗 13处牙周骨下袋 ,用单纯翻瓣术治疗 7处骨下袋。测定术前及术后 1、2、3、4、6、8、10、12周的龈沟液 (gingivalcrevicularfluid ,GCF)量及GCF中弹性蛋白酶 (elastase ,EA)水平。结果 两组GCF量的变化相似 ,术后 1周GCF量明显升高 ,术后 3周至术前水平 ,6周左右达最低值。BAG组的BCF -EA水平在术后各时间点均较术前明显降低 ;翻瓣组GCF -EA水平在术后 1个月内明显低于术前 ,随后有逐渐回升趋势。术后 12周时 ,BAG组的GCF -EA水平明显低于翻瓣组 (P <0 .0 5 )。结论 BAG可能有助于减轻牙周组织的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玻璃 植入 龈沟液量 弹性蛋白酶 手术治疗 牙周骨下袋
下载PDF
釉基质蛋白(Emdogain)治疗骨下袋10年疗效观察
9
作者 Anton Sculean Alice kiss +4 位作者 Asta Miliauskaite Nicole Birgit Arweiler Matthias Hannig Frank Schwarz 欧蒙恩(译) 欧阳翔英(审) 《中国口腔医学继续教育杂志》 2010年第2期45-48,共4页
用釉基质蛋白治疗牙周骨下袋可以促进牙周组织再生,即牙骨质、牙周膜以及牙槽骨的再生,从而使探诊深度减小,临床附着获得。然而,目前关于这种再生治疗的长期疗效的相关资料非常有限。
关键词 釉基质蛋白 牙周骨下袋 再生治疗 疗效观察 牙周组织再生 探诊深度 长期疗效 牙骨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