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7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visalign矫治器联合Damon Q自锁托槽对牙性错颌畸形的临床效果观察
1
作者 马艳丽 王志航 庄金莉 《中国医疗美容》 2024年第2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牙性错颌畸形患者采用Invisalign矫治器联合Damon Q自锁托槽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牙性错颌畸形患者96例,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成两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Damon Q自锁托槽治疗,基于此,观察... 目的探讨牙性错颌畸形患者采用Invisalign矫治器联合Damon Q自锁托槽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牙性错颌畸形患者96例,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成两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Damon Q自锁托槽治疗,基于此,观察组加用Invisalign矫治器。比较两组复诊间隔时间、牙周指数、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检查结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复诊间隔时间为(16.23±2.04)周,对照组复诊间隔时间为(8.35±1.51)周,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牙周指标、CBCT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牙周指标均高于同组治疗前,CBCT检查结果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单独采用Damon Q自锁托槽治疗,牙性错颌畸形患者加用Invisalign矫治器辅助治疗可获得理想的矫治效果,对患者牙周指数影响较小,利于改善CBCT检查指标,且可延长复诊间隔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应用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性错颌畸形 Invisalign矫治器 Damon Q自锁托槽 周指数
下载PDF
不同矫治器在安氏Ⅱ类牙性错[牙合]畸形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2
作者 邹海兰 韩爽 胥文娟 《当代医学》 2023年第31期87-90,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矫治器在安氏Ⅱ类牙性错[牙合]畸形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于抚州市临川区第一人民医院接受牙齿矫治的80例安氏Ⅱ类牙性错[牙合]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使用的矫治器不同分为A组(固定矫治器)和B... 目的比较不同矫治器在安氏Ⅱ类牙性错[牙合]畸形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于抚州市临川区第一人民医院接受牙齿矫治的80例安氏Ⅱ类牙性错[牙合]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使用的矫治器不同分为A组(固定矫治器)和B组(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各40例。比较两组矫治效果[美国正畸学会客观评分系统(ABO-OGS)]、矫治前后牙周健康指数[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牙周探诊深度(PD)]、头影测量指标[上中切牙长轴与鼻根点-上齿槽座点连线的交角(U1-NA)、上中切牙长轴与前颅底平面交角(UI-SN)、下颌平面与前颅底平面交角(MP-SN)、上唇凸点至E线距离(UL-EP)、下中切牙牙轴与下颌平角的交角(LI-MP)、下唇凸点至E线距离(LL-EP)]。结果两组牙齿排列、边缘嵴高度差、颊舌向倾斜度、咬合关系、覆盖、咬合接触、牙根平行度、邻牙接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矫治1年,两组GI、PLI评分均高于矫治前,PD大于矫治前,但B组GI、PLI评分均低于A组,PD小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1年,两组U1-NA、UI-SN、LI-MP均大于矫治前,UL-EP、LL-EP均长于矫治前,但B组U1-NA、UI-SN、LI-MP均小于A组,UL-EP、LL-EP均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1年,两组MP-S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固定矫治器与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应用于安氏Ⅱ类牙性错[牙合]畸形患者中的矫治效果相当,但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对前牙唇倾度控制及侧貌维持更有优势,且更利于保持患者牙周健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Ⅱ类牙性错[合]畸形 固定矫治器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 头影测量指标
下载PDF
接受隐形矫治器、钟摆矫治器矫治的安氏Ⅱ类牙性错[牙合]畸形患者牙列垂直向变化对比观察 被引量:17
3
作者 陈雅莉 周源 胡江天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12期24-27,共4页
目的比较接受隐形矫治器、钟摆矫治器矫治的安氏Ⅱ类牙性错[牙合]畸形患者牙列垂直向变化。方法选取安氏Ⅱ类牙性错[牙合]畸形患者40例,根据治疗时所用矫治器不同分为隐形组和钟摆组各20例,隐形组采用隐形矫治器矫治,钟摆组采用钟摆矫... 目的比较接受隐形矫治器、钟摆矫治器矫治的安氏Ⅱ类牙性错[牙合]畸形患者牙列垂直向变化。方法选取安氏Ⅱ类牙性错[牙合]畸形患者40例,根据治疗时所用矫治器不同分为隐形组和钟摆组各20例,隐形组采用隐形矫治器矫治,钟摆组采用钟摆矫治器矫治,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上下颌第一磨牙(U6、L6)垂直向位移距离及上下颌骨骨性改变。结果磨牙远移后,隐形组U6 Y冠、Y根位移距离差值增加(P均<0.05)。与钟摆组比较,隐形组下颌第一磨牙近中颊尖的垂直向距离、前面下高度、前下面高与前面高比差值减小(P均<0.05)。结论相对于钟摆矫治器,隐形矫治器可以较好地控制安氏Ⅱ类牙性错[牙合]畸形患者磨牙远移后牙列的垂直向变化,推磨牙向远中时对上、下颌磨牙均有压低作用,磨牙远移时下颌角及下平面无明显增加,且面下1/3高度增加量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形矫治器 钟摆矫治器 牙性错[合]畸形 安氏Ⅱ类牙性错畸形
下载PDF
Damon Q自锁托槽联合Invisalign矫治器治疗替牙中晚期牙性错颌畸形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3
4
作者 李创 李菱蔚 +3 位作者 刘赞朝 王敬娈 张润超 张玉杰 《河北医药》 CAS 2018年第18期2748-2751,2756,共5页
目的探讨Damon Q自锁托槽联合Invisalign矫治器治疗210例替牙中晚期牙性错颌畸形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替牙中晚期的牙性错颌畸形患者2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单纯采用Damon Q自锁托槽治疗,试验组采用Damon Q自锁托槽+Invisa... 目的探讨Damon Q自锁托槽联合Invisalign矫治器治疗210例替牙中晚期牙性错颌畸形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替牙中晚期的牙性错颌畸形患者2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单纯采用Damon Q自锁托槽治疗,试验组采用Damon Q自锁托槽+Invisalign矫治器进行治疗,分析牙齿移动速率、牙周维护、临床操作、患者舒适度、美观度、复诊周期、疗程、X线投影测量数据。结果 2组牙龈指数、菌斑指数及探诊深度测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菌斑指数和牙龈指数均有显著提高,试验组患者数据增加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SN-MP、Y轴角、L1-MP差异不明显,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夹角改善度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平均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复诊间隔时间延长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满意度调查方面,试验组满意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amon Q自锁托槽联合Invisalign矫治器治疗替牙中晚期牙性错颌畸形患者,降低患者牙龈炎的发病率,较少患者复诊次数并使患者获得舒适的矫治体验,提高正畸医生工作效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得到了医生和患者的一致好评,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mon Q自锁托槽 Invisalign矫治器 中晚期牙性错颌畸形 周健康指数
下载PDF
Invisalign矫治器辅助治疗牙性错颌畸形的效果及对龈沟液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韩韶丰 张静 《临床研究》 2022年第10期62-65,共4页
目的研究Invisalign矫治器辅助治疗牙性错颌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100例牙性错颌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其中将以Damon Q自锁托槽治疗的记为对照组(N=47),以Damo... 目的研究Invisalign矫治器辅助治疗牙性错颌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100例牙性错颌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其中将以Damon Q自锁托槽治疗的记为对照组(N=47),以Damon Q自锁托槽+Invisalign矫治器治疗的记为研究组(N=53)。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夹角(SN-MP、Y轴角)水平、牙周指数[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探诊深度(PD)]、龈沟液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水平、复诊间隔时间、生活质量(OHRQOL评分)。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SN-MP、Y轴角增大,研究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GI、PLI、PD及龈沟液TNF-α、IL-1β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诊间隔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OHR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nvisalign矫治器辅助治疗牙性错颌畸形效果较为理想,可促进夹角改善,与单纯Damon Q自锁托槽比较,不增加对牙周指数、牙周炎症的影响,延长复诊间隔时间,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性错颌畸形 Damon Q自锁托槽 Invisalign矫治器
下载PDF
Damon Q自锁托槽+隐适美矫治器对替牙中晚期牙性错颌畸形患者PLI、GI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肖家良 徐静静 +1 位作者 梅向琼 李育歌 《中国医疗美容》 2019年第9期79-82,共4页
目的探讨DamonQ自锁托槽+隐适美矫治器对替牙中晚期牙性错颌畸形患者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替牙中晚期牙性错颌畸形患者90例,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n=45)、常规组(n=45).常规组采用隐适美矫治器治疗... 目的探讨DamonQ自锁托槽+隐适美矫治器对替牙中晚期牙性错颌畸形患者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替牙中晚期牙性错颌畸形患者90例,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n=45)、常规组(n=45).常规组采用隐适美矫治器治疗,研究组采用DamonQ自锁托槽+隐适美矫治器治疗,统计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牙周健康指标[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龈沟液炎性因子[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治疗时间、复诊间隔时间.结果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GI、PLI、SBI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治疗时间短于常规组,复诊间隔时间长于常规组(P<0.05);两组治疗3个月后IL-1β、TNF-α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但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DamonQ自锁托槽+隐适美矫治器对替牙中晚期牙性错颌畸形患者,可缩短其治疗时间,延长复诊间隔时间,但会引起PLI、GI、SBI及龈沟液炎性因子水平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期 牙性错颌畸形 隐适美矫治器 DamonQ自锁托槽
下载PDF
改良前方牵引矫治器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伴拥挤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晔 葛晓磊 +4 位作者 张士珑 覃缘 侯彦 卢海燕 马文盛 《上海口腔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80-185,共6页
目的:评价改良前方牵引矫治器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伴拥挤的疗效。方法:将40例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按磨牙关系分为2组,每组20例,试验组磨牙中性或远中关系,应用改良前方牵引矫治器;对照组磨牙近中关系,应用传统前方牵引矫治器。2组患... 目的:评价改良前方牵引矫治器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伴拥挤的疗效。方法:将40例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按磨牙关系分为2组,每组20例,试验组磨牙中性或远中关系,应用改良前方牵引矫治器;对照组磨牙近中关系,应用传统前方牵引矫治器。2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拍摄头颅侧位片进行比较,采用SPSS 2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后角度测量中,SNA、ANB、SN-MP、U4-SN显著增加(P<0.01),SNB显著减小(P<0.01);SN-OL在试验组治疗前后变化有显著差异(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矢状向测量指标中,除对照组上颌牙弓长度外,其余指标均有显著改变(P<0.05);垂直向测量指标中,U1-PP、L1-MP、U4-SN、U6-SN、ANS-Me显著增加(P<0.05);U4-PP、U6-PP在对照组治疗前后的变化有显著差异(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头影测量值变化量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治疗后上颌牙弓长度显著增加,U6位置更偏远中,磨牙关系变化更小(P<0.01)。结论:改良前方牵引矫治器对磨牙中性或远中关系的骨性Ⅲ类错[牙合]伴拥挤患者具有良好的前方牵引和推磨牙向远中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Ⅲ类[合] 改良前方牵引 列拥挤 推磨向远中
下载PDF
颧牙槽嵴下微种植体对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微笑美学效果的影响
8
作者 赵健 史舒雅 +2 位作者 李超群 李昕 侯德强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67-971,共5页
目的:探究颧牙槽嵴下微种植体对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微笑美学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103例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52,颧牙槽嵴下微种植体+直丝弓矫治)和对照组(n=51... 目的:探究颧牙槽嵴下微种植体对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微笑美学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103例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52,颧牙槽嵴下微种植体+直丝弓矫治)和对照组(n=51,头帽口外弓+直丝弓矫治),比较两组总体疗效、矫治时间、治疗后6个月头影测量指标、微笑美学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矫治成功率比较并无差异(P>0.05),而研究组矫治时间[(14.3±3.6)月]低于对照组[(20.1±4.2)月,P<0.05];两组矫治后切牙唇倾度(U1-L1,L1-MP,U1-SN)、ANB、上颌中切牙内收量(U1-Ptm)、上颌磨牙远中移动量(U6-SP)、覆盖(OJ)、覆颌(OB)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矫治前后U6-SP变化量低于对照组,U1-L1、U1-SN、U1-Ptm、L1-MP变化量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发生牙根吸收、上颌窦底感染、创伤性溃疡、种植体周围炎等并发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颧牙槽嵴下微种植体矫治骨性Ⅱ类错(牙合)能缩短矫治时间,前牙内收效果更佳,微笑美观明显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槽嵴 微种植体 Ⅱ类(合)畸形 微笑美学
下载PDF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治疗骨性Ⅱ类错[牙合]的疗效分析
9
作者 王茜 王伟砚 李光辉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442-445,共4页
目的 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治疗骨性Ⅱ类错[牙合]的疗效。方法 以2021年7月至2023年10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正畸治疗的87例骨性Ⅱ类错[牙合]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回顾性分析,根据应用矫治器的不同分为传统组(应用传统固定矫治器治... 目的 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治疗骨性Ⅱ类错[牙合]的疗效。方法 以2021年7月至2023年10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正畸治疗的87例骨性Ⅱ类错[牙合]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回顾性分析,根据应用矫治器的不同分为传统组(应用传统固定矫治器治疗,n=44)和隐形组(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治疗,n=43)。比较两组矫治效果[采用美国正畸专家认证委员会(ABO)评级系统评定]、侧貌美学指标、牙周指数[探诊深度(PD)、菌斑指数(PLI)及牙龈指数(GI)]及龈沟液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结果 矫治后,隐形组ABO评级系统中的8项分值及总分与传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后,两组颌凸角、上下中切牙角、U1-PP、FMA、UL-EP、TLL-EP均优于矫治前(P<0.05),其中隐形组上下中切牙角、FMA优于传统组(P<0.05);矫治后,隐形组PD、PLI、GI及龈沟液IL-1β、sICAM-1水平均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可有效矫正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提高患者侧貌美观度,并能减少对牙周组织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 Ⅱ类[合] 咬合功能 侧貌美观度
下载PDF
Twin-block在骨性Ⅱ类错[牙合]下颌后缩患儿中的应用
10
作者 陈菁菁 王密 +2 位作者 刘芳 乔柱 赵虎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9期53-57,共5页
目的:探讨Twin-block在骨性Ⅱ类错[牙合]下颌后缩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笔者医院接收的84例骨性Ⅱ类错[牙合]下颌后缩患儿设置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直丝弓矫治器,研... 目的:探讨Twin-block在骨性Ⅱ类错[牙合]下颌后缩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笔者医院接收的84例骨性Ⅱ类错[牙合]下颌后缩患儿设置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直丝弓矫治器,研究组采用Twin-block矫治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咀嚼功能、牙齿咬合力、下颌骨变化、软组织面型变化、上气道矢状径,并统计家属治疗满意度。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咀嚼功能、牙齿咬合力、下颌骨变化指标、软组织面型变化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上气道矢状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家属治疗满意度(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73.81%)(P<0.05)。结论:Twin-block应用于骨性Ⅱ类错[牙合]下颌后缩患儿治疗中,能改善咀嚼功能,增强牙齿咬合力,促进下颌骨生长,提高面型美观度,扩大上气道矢状径,利于改善呼吸功能,获得家属对治疗效果的高度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IN-BLOCK 直丝弓矫治器 Ⅱ类[合] 下颌后缩 软组织面型变化 上气道矢状径
下载PDF
牙支抗式与骨支抗式矫治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子煜 曹斐然 +2 位作者 吴贝贝 杨梓 王元银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9-116,共8页
目的:比较应用牙支抗式(FM)与前腭旁正中区域微螺钉种植支抗(MSI/FM)的Hyrax结合上颌前方牵引装置矫治替牙期及恒牙列早期上颌骨发育不足的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效果。方法:将18例上颌骨发育不足的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随机分... 目的:比较应用牙支抗式(FM)与前腭旁正中区域微螺钉种植支抗(MSI/FM)的Hyrax结合上颌前方牵引装置矫治替牙期及恒牙列早期上颌骨发育不足的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效果。方法:将18例上颌骨发育不足的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随机分为2组(n=9),分别采用FM的Hyrax结合上颌前方牵引治疗方案(FM)和用MSI/FM支抗的Hyrax结合上颌前方牵引装置的治疗方案(MSI/FM)。两组均以交替快速上颌骨扩张和收缩(Alt-RAMEC)的方式结合双侧约3.92 N、相对于平面向前、向下30°的前方牵引力,纠正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通过Lortho头影测量软件对两组矫治前后的头颅侧位片进行描画重叠并分析矫治前后头影测量指标的变化。结果:矫治后两组患者的软组织侧貌和Ⅲ类错[牙合]均得到明显改善,MSI/FM组患者的平均矫治时间较短。FM组在以下测量指标中T0和T1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SNA、ANB、Co-A、Co-Gn、 Wits、S-Go、Na-Me、MP、 U1-SN、UADH、LADH、Overjet、UL-EP增加,U1-L1减小。MSI/FM组在以下测量指标中T0和T1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SNA、ANB、Co-A、Wits、Na-Me、MP、Y轴角、U1-SN、Overjet、UL-EP增加,SNB、Co-Gn-Co-A、S-Go/N-Me、U1-L1、L1-MP减小。结论:FM和MSI/FM分别与Hyrax结合上颌前方牵引装置矫治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均可得到显著的治疗效果;MSI/FM组平均矫治时间较短、骨性效应较显著、牙性代偿较轻,上颌综合长度向前生长明显、下颌生长方向改善明显、上前牙代偿性唇倾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Ⅲ类[合] 微螺钉种植体 骨支抗 交替快速上颌骨扩张和收缩 上颌前方牵引
下载PDF
手术优先的正畸正颌治疗模式在骨性错[牙合]矫治中的应用进展
12
作者 赵家园(综述) 陈启林(审校)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190-193,共4页
传统正畸正颌治疗模式包括“术前正畸-正颌-术后正畸”,而手术优先的正畸正颌治疗模式,则绕过术前正畸过程,缩短治疗时间,早期改善患者侧面美观。临床实践可知,手术优先正畸正颌治疗模式在骨性错[牙合]矫治的过程中虽取得了一些效果,但... 传统正畸正颌治疗模式包括“术前正畸-正颌-术后正畸”,而手术优先的正畸正颌治疗模式,则绕过术前正畸过程,缩短治疗时间,早期改善患者侧面美观。临床实践可知,手术优先正畸正颌治疗模式在骨性错[牙合]矫治的过程中虽取得了一些效果,但也有其弊端。本文就手术优先的正畸正颌治疗模式的发展、临床应用、优缺点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优先治疗模式 正畸治疗 正颌治疗 口腔功能
下载PDF
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下颌偏斜患者正颌手术前后髁突形态变化的研究
13
作者 史红丽 孙秀梅 +3 位作者 肖艳菊 李男男 王琳 吴国民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282-288,共7页
目的:探讨正颌手术对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下颌偏斜患者髁突形态的影响,以及不同偏斜程度患者髁突形态和变化的差异。方法:选取20例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伴下颌偏斜患者,根据颏下点偏离值(menton deviation,MD)分为A组(轻度偏斜组:4 mm... 目的:探讨正颌手术对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下颌偏斜患者髁突形态的影响,以及不同偏斜程度患者髁突形态和变化的差异。方法:选取20例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伴下颌偏斜患者,根据颏下点偏离值(menton deviation,MD)分为A组(轻度偏斜组:4 mm≤MD<10 mm)和B组(重度偏斜组:MD≥10 mm),每组各10例。将患者术前(T1)、术后6个月(T2)颅面部CT数据导入Proplan CMF软件,三维重建获得髁突模型,读取髁突体积、表面积,计算髁突形态学指数(morphometric index,MI)。结果:T2时A组偏斜侧(the deviated side,DS)与非偏斜侧(the non-deviated side,NDS)髁突体积与表面积均减小(P<0.05);2组T1、T2时NDS髁突体积、表面积、MI均大于DS,双侧差异的统计学意义,B组更显著;A组各指标数值大于B组,2组DS各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较T1时髁突变化幅度不同,2组DS体积、表面积变化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颌手术会导致术后髁突体积与表面积减小,且术后6个月时轻度偏斜组髁突体积与表面积减小的统计学差异更加显著。患者DS髁突体积、表面积及MI小于NDS,轻度偏斜者DS髁突体积、表面积及MI大于重度偏斜者,术后髁突形态变化与偏斜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Ⅲ类[合]畸形 下颌偏斜 正颌手术 髁突形态 三维重建
下载PDF
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双颌术后髁突三维变化及骨质重塑
14
作者 刘帅 史红丽 +3 位作者 肖艳菊 谢昆鹏 陈楷 吴国民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45-53,共9页
目的:评价三维重建软件评估正颌手术术后髁突变化的有效性及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双颌术后髁突三维变化及骨质重塑的情况。方法:本研究纳入18例患者,分别于术前(T0)、术后2周(T1)、术后6个月(T2)拍摄螺旋CT,通过Proplan CMF、mimics等... 目的:评价三维重建软件评估正颌手术术后髁突变化的有效性及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双颌术后髁突三维变化及骨质重塑的情况。方法:本研究纳入18例患者,分别于术前(T0)、术后2周(T1)、术后6个月(T2)拍摄螺旋CT,通过Proplan CMF、mimics等三维重建软件行头颅模型重建、标点、计算,明确双侧髁突在三维方向上的角度、位移变化及髁突上表面的骨质改建情况,分析下颌后退程度与双侧髁突的旋转及位移之间的关系。结果:左侧髁突术后2周较术前表现为向后、上位移,在术后恢复时期(T1—T2),左侧髁突向外、下位移,术后6个月相比术前(T0—T2),左侧髁突整体向外、向后、向下位移;右侧髁突术后2周较术前表现为向外、向后、向上位移,术后恢复期间(T1—T2),髁突在冠状面上继续向下位移,术后6个月相比术前,整体向后位移。左侧髁突在T0—T1期间出现向后、外、上旋转,术后恢复期(T1—T2)髁突长轴在冠状面及矢状面表现为一定的恢复,术后6个月相比术前仍然表现为向后、向外、向上旋转;右侧髁突术后向外、前、下旋转,术后恢复期(T1—T2)在水平面、矢状面、冠状面均有向原有方向恢复的趋势,术后整体(T0—T2)表现为向外、后、上旋转。术后髁突的骨质吸收主要在前内侧区,骨质生成主要在后内侧区。下颌的后退程度(B0-B1)与左侧髁突外极点T0与T2之间在冠状面之间的距离(MPLZ0-2)、右侧髁突外极点T0与T1之间在水平面之间的距离(MPRX0-1)、右侧髁突外极点T1与T2之间在水平面之间的距离(MPRX1-2)之间存在极显著的强相关关系。结论:三维重建软件可以有效地运用于正颌术后髁突变化方面的研究。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双侧髁突术后出现旋转及位移,双侧髁突术后的旋转、位移及骨质重塑并不一致,同时下颌的后退程度与髁突的位移之间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Ⅲ类[合]畸形 面部不对称 三维重建 髁突
下载PDF
不同拔牙方式对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Bolton指数及咬合关系的影响
15
作者 宋野 任银婷 +1 位作者 张轶涵 韩晶莹 《口腔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334-337,355,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的前磨牙拔除方式对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Bolton指数及咬合关系的影响。方法筛选62例符合研究标准的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记存石膏模型,通过iTero Element扫描仪将石膏模型转换为数字化模型,每一例模型均按照常见的4... 目的探讨不同的前磨牙拔除方式对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Bolton指数及咬合关系的影响。方法筛选62例符合研究标准的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记存石膏模型,通过iTero Element扫描仪将石膏模型转换为数字化模型,每一例模型均按照常见的4种前磨牙拔除方式进行数字化拔牙,并进行拔牙后的排牙实验,计算拔牙前后的Bolton指数,并对排牙实验所建立的咬合关系进行评估,探索其变化规律。结果对于骨性Ⅱ类患者,四种前磨牙拔除方式均会导致Bolton指数全牙比明显减小,且相比于上4下4和上4下5的拔牙方式,上5下4和上5下5的方式会导致Bolton指数全牙比减小更多(P<0.001)。对于骨性Ⅱ类患者,在建立磨牙中性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排牙实验,上4下4和上4下5的拔牙方式获得的前牙覆盖均值在正常值范围内(<3 mm);上5下4和上5下5的拔牙方式获得的前牙覆盖均值大于正常值(>3 mm),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对于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的患者,上4下4和上4下5的拔牙方式更有利于使拔牙后Bolton指数全牙比趋于正常,也更有利于建立更良好的咬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正畸 Ⅱ类[合] 矫治 BOLTON指数 实验
下载PDF
微种植体支抗用于骨性错牙合畸形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MMP-8、MMP-9、NO、IGF-1水平的影响
16
作者 赵欢欢 孙洋 曹素敏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20期2211-2215,共5页
目的观察微种植体支抗用于骨性错牙合畸形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一氧化氮(NO)、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12月在沧州市中心医院进行诊治的... 目的观察微种植体支抗用于骨性错牙合畸形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一氧化氮(NO)、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12月在沧州市中心医院进行诊治的骨性错牙合畸形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2)。观察组采用微种植体支抗治疗,对照组采用口外弓支抗治疗,统计两组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的口腔结构、上下颌骨角度[上齿槽座角(SNA)、下齿槽座角(SNB)、上齿槽座点及鼻根点与下齿槽座点形成角(ANB)]、血清MMP-8、MMP-9、NO、IGF-1水平,记录两组美学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在口腔结构方面,观察组磨牙移位为(3.21±0.84)mm,显著低于对照组[(5.32±1.11)mm],上中切牙凸距差、中切牙倾角差分别为(4.24±1.66)mm、(26.42±4.3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45±1.21)mm、(12.44±3.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SNA、ANB分别为(72.01±2.19)°、(4.68±0.78)°,显著低于对照组[(76.49±2.21)°、(5.37±0.82)°],SNB为(78.65±2.36)°,显著高于对照组[(76.07±2.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血清MMP-8、MMP-9、NO、IGF-1水平分别为(94.16±10.84)μmol/L、(74.49±9.87)pg/mL、(55.72±8.03)μmol/L、(643.85±26.32)ng/mL,显著低于对照组[(112.51±11.02)μmol/L、(86.52±10.01)pg/mL、(67.96±8.41)μmol/L、(703.36±26.96)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美学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方面,观察组总发生率为9.52%,明显低于对照组(3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种植体支抗治疗骨性错牙合畸形疗效较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口腔结构和上下颌骨角度,调节血清MMP-8、MMP-9、NO、IGF-1水平,且美学满意度高,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畸形 微种植体支抗 口外弓支抗 基质金属蛋白酶8 基质金属蛋白酶9 一氧化氮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下载PDF
舌肌功能训练联合固定矫治器治疗早期牙源性错牙合畸形患儿的效果
17
作者 张丽英 孙志文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1期71-73,共3页
目的:观察舌肌功能训练联合固定矫治器治疗早期牙源性错牙合畸形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该院收治的66例早期牙源性错牙合畸形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固定矫... 目的:观察舌肌功能训练联合固定矫治器治疗早期牙源性错牙合畸形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该院收治的66例早期牙源性错牙合畸形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固定矫治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舌肌功能训练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咀嚼肌肌电指标(咬肌、颞肌、二腹肌募集电位)水平、咀嚼功能[Karaduman咀嚼行为量表(KCPS)]评分和牙周指标(菌斑指数、软垢指数)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1%(30/33),高于对照组的69.70%(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咬肌、颞肌、二腹肌募集电位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KCP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菌斑指数、软垢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舌肌功能训练联合固定矫治器治疗早期牙源性错牙合畸形患儿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咀嚼肌肌电指标水平,降低咀嚼功能评分和牙周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固定矫治器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肌功能训练 固定矫治器 合畸形 咀嚼肌肌电指标 咀嚼功能 周指标
下载PDF
上颌前牵引联合FRⅢ矫治器在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儿中的应用分析
18
作者 张美玲 杨琳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63-67,共5页
目的:探讨上颌前牵引联合FRⅢ型矫治器矫治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6月笔者医院收治的92例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矫治方式将单一行上颌前牵引的患儿作为牵引组(n=4... 目的:探讨上颌前牵引联合FRⅢ型矫治器矫治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6月笔者医院收治的92例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矫治方式将单一行上颌前牵引的患儿作为牵引组(n=43),将行上颌前牵引联合FRⅢ型矫治器治疗的患儿作为联合组(n=49),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1年后颌面部硬组织指标、软组织指标、牙性指标及舌骨位置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的上牙槽座角(SNA)、下牙槽座角(SNB)、上下牙槽座角(ANB)、上颌骨位置(A-OLP)、下颌骨位置(Pg-OLP)、下颌平面与前颅底平面(SN)延长线所成角(MP-SN)、与眶耳平面(FH)所成角(MP-FH)及Y轴与FH平面相交内角(Y轴角)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联合组改善情况优于牵引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下唇突点到审美平面距离(LL-EP)、鼻下点、鼻小柱点连线和鼻下点与上唇突点连线夹角(NLA)及面凸角(G-Sn-Pg)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联合组改善情况优于牵引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上中切牙长轴、鼻根点及上齿槽座点夹角(U1-NA)、上下中切牙垂直距离(覆[牙合])及上下中切牙切缘投影距(覆盖)情况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联合组改善情况优于牵引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舌骨最前上点H到Y轴的距离(H-Y),H到X轴的距离(H-X)均较治疗前增大,且联合组高于牵引组(均P<0.05),两组患儿H到下颌平面距离(H-MP)及H到FH距离(H-FH)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上颌前牵引与FRⅢ型矫治器联合用于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儿中,可有效改善患儿牙咬[牙合]关系及凹陷型侧貌,并促使其舌骨位置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前牵引 FRⅢ型矫治器 Ⅲ类[合]畸形 软硬组织
下载PDF
骨性Ⅲ类错[牙合]术前正畸治疗后颞下颌关节关节盘及髁突位置和形态观察
19
作者 李婕 张凯 +3 位作者 吴志刚 田绣云 高廷益 田瑞雪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326-330,共5页
目的:探讨术前正畸对Ⅲ类错牙合病人关节盘及髁突位置和形态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病人为研究对象。在颞下颌关节磁共振图像上测定关节上间隙、前间隙、后间隙,判定髁突位置;通过测量髁突头长度、宽度和高度,判定髁... 目的:探讨术前正畸对Ⅲ类错牙合病人关节盘及髁突位置和形态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病人为研究对象。在颞下颌关节磁共振图像上测定关节上间隙、前间隙、后间隙,判定髁突位置;通过测量髁突头长度、宽度和高度,判定髁突形态;通过直接观察判定关节盘位置和形态。比较骨性Ⅲ类畸形病人术前正畸前后关节盘及髁突位置和形态变化。结果:骨性Ⅲ类错牙合病人正畸前左侧和右侧关节上间隙均小于正畸后,正畸前左侧和右侧关节前间隙、后间隙、内间隙均大于正畸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畸后左侧和右侧关节间隙指数较正畸前均有增加,趋向前位,仍处于中心范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人正畸后左侧和右侧髁突头宽度、髁突头高度、髁突头长度较正畸前均有减小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人颞下颌关节关节盘位置为后型的病例最多,正畸后该类型的病例有所减少,正畸前后四种关节盘位置的病人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畸前病人关节盘形态为双凹形的病人最多,其次为双平面型,正畸前后两种关节盘形态病人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前制定的术前正畸方案,对于Ⅲ类错牙合病人的关节盘及髁突位置和形态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Ⅲ类 术前正畸 颞下颌关节
下载PDF
上颌前方牵引联合螺旋扩弓器对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颌面软硬组织的影响
20
作者 岳梦娅 刘涛 《临床研究》 2024年第3期78-81,共4页
目的在上颌前方牵引的基础上给予骨性Ⅲ类错[牙合](替牙期)患儿螺旋扩弓器进行扩缩处理治疗,观察疗效以及对患儿牙颌面软硬组织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表法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信阳市中心医院诊治的60例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患儿分... 目的在上颌前方牵引的基础上给予骨性Ⅲ类错[牙合](替牙期)患儿螺旋扩弓器进行扩缩处理治疗,观察疗效以及对患儿牙颌面软硬组织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表法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信阳市中心医院诊治的60例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患儿分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上颌前方牵引治疗,联合组30例在上颌前方牵引的基础上给予螺旋扩弓器治疗,评估两组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治疗前后颌面结构、上气道间隙及三维指标。结果联合组临床有效率(86.67%)较对照组(63.33%)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颌面结构相关指标上下颌突差(ANB)、下颌平面角(FH-MP)、下面高(ANS-Me)、腭平面角(SN-PP)较对照组更高,上中切牙的突度(L1-MP)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上气道间隙指标鼻咽直径(PNS-R)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上气道三维指标鼻咽段最小截面积(NP area)、鼻咽段最小截面积处冠状径(NP cor.)、鼻咽段最小截面积位置矢状径(NP sag.)、鼻咽段容积(NP volume)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颌前方牵引联合螺旋扩弓器疗效确切,可有效促进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患儿颌面结构及上气道状态恢复,改善颌面软硬组织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硬组织 Ⅲ类[合] 螺旋扩弓器 上颌前方牵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