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促牙本质再矿化树脂粘接材料提高牙本质粘接耐久性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苗瑞婧 张存宝 +1 位作者 张黄 王永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24年第3期234-240,共7页
促进牙本质再矿化是提高树脂-牙本质粘接耐久性的重要方法,国内国际有很多关于改性树脂粘接剂的研究,均致力于诱导混合层裸露牙本质胶原的再矿化。本文针对树脂-牙本质粘接面的耐久性问题,阐述了促牙本质再矿化树脂粘接材料的研究进展... 促进牙本质再矿化是提高树脂-牙本质粘接耐久性的重要方法,国内国际有很多关于改性树脂粘接剂的研究,均致力于诱导混合层裸露牙本质胶原的再矿化。本文针对树脂-牙本质粘接面的耐久性问题,阐述了促牙本质再矿化树脂粘接材料的研究进展。促牙本质再矿化树脂粘接材料的改性策略包括:生物活性无机微填料策略,即以硅酸盐、磷酸钙盐和生物活性玻璃等无机材料为矿化离子来源诱导牙本质再矿化;仿生再矿化策略,即应用仿生类似物模拟非胶原蛋白(non-collagenous proteins,NCPs)的功能,引导矿物前驱体在特定位点矿化以获得与生物矿化类似的有序晶体沉积;以及锌添加剂保护胶原蛋白、介孔硅材料作为矿物离子输送系统的改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材料 本质 本质再矿化
下载PDF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牙本质粘接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关岚曦 蔡辰 +2 位作者 黄雨婷 李阳 江千舟 《口腔医学》 CAS 2023年第12期1129-1133,共5页
牙体粘接修复过程中,树脂与牙本质纤维形成混合层的稳定性对修复效果有重要影响。宿主源性蛋白酶对胶原纤维的水解是导致混合层破坏,粘接修复失败的常见原因。研究显示壳聚糖及其衍生物作为新型生物材料,可通过促进胶原交联及抑制蛋白... 牙体粘接修复过程中,树脂与牙本质纤维形成混合层的稳定性对修复效果有重要影响。宿主源性蛋白酶对胶原纤维的水解是导致混合层破坏,粘接修复失败的常见原因。研究显示壳聚糖及其衍生物作为新型生物材料,可通过促进胶原交联及抑制蛋白酶活性增强混合层的稳定性从而提升粘接修复的强度及耐久性,因而在牙本质粘接修复领域有广泛应用前景。该文就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性质、作用机制及其在牙本质粘接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本质 生物改性
下载PDF
原花青素对漂白后牙本质与复合树脂粘接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姝宏 陈虹西 +2 位作者 周利平 杨倩 谢翠柳 《口腔疾病防治》 2023年第4期245-251,共7页
目的探讨原花青素对过氧化脲漂白后牙本质与复合树脂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按照牙本质粘接界面不同处理方法,将120颗人离体第三磨牙随机分为12组(n=10);W组(无漂白+去离子水)、Wa组(无漂白+去离子水+老化)、WT1组(无漂白+5%原花青素1 min... 目的探讨原花青素对过氧化脲漂白后牙本质与复合树脂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按照牙本质粘接界面不同处理方法,将120颗人离体第三磨牙随机分为12组(n=10);W组(无漂白+去离子水)、Wa组(无漂白+去离子水+老化)、WT1组(无漂白+5%原花青素1 min)、WT1a组(无漂白+5%原花青素1 min+老化)、WT2组(无漂白+5%原花青素5 min)、WT2a组(无漂白+5%原花青素5 min+老化)、C组(过氧化脲+去离子水)、Ca组(过氧化脲+去离子水+老化)、CT1组(过氧化脲+5%原花青素1 min)、CT1a组(过氧化脲+5%原花青素1 min+老化)、CT2组(过氧化脲+5%原花青素5 min)、CT2a组(过氧化脲+5%原花青素5 min+老化);上述各组在即刻或冷热循环老化后,万能力学试验机测试粘接强度,扫描电镜观察粘接界面微观形貌和纳米渗漏。结果CT1组经原花青素处理1 min(P<0.001)和CT2组经原花青素处理5 min(P<0.001)的漂白即刻组粘接强度均高于对照组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CT1与CT2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冷热循环处理后各组粘接强度均下降,W与Wa(P<0.001)、C与Ca(P<0.001)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CT1与CT1a(P=0.052)、CT2与CT2a(P=0.053)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漂白”(P<0.001)、“老化”(P<0.001)、“原花青素”(P<0.001)主效应和二阶交互效应“漂白*原花青素”(P=0.008)、“漂白*老化”(P=0.024)、“老化*原花青素”(P<0.001)均有统计学意义。扫描电镜示即刻组C、CT1和CT2组混合层欠清晰,老化组Ca、CT1a和CT2a组混合层局部破坏崩解,背散射模式下Ca组混合层存在大量硝酸银颗粒,CT1a、CT2a组混合层残留银离子减少。结论5%原花青素预处理1 min即可提高过氧化脲漂白后牙本质与复合树脂的即刻粘接强度并改善粘接耐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花青素 齿漂白 过氧化脲 本质 复合树脂 强度 微观形貌 纳米渗漏 耐久性
下载PDF
不同浓度的碳二亚胺乙醇溶液处理对牙本质自酸蚀粘接剂粘接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唐琳 张一 +5 位作者 李皓 刘玉华 周永胜 李博文 吴唯伊 王思雯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55-1059,共5页
目的:采用微剪切方法分析不同浓度碳二亚胺[1-ethyl-3-(3-dimethylaminopropyl)carbodiimide,EDC]乙醇溶液处理牙本质表面对自酸蚀粘接剂粘接强度和断裂模式的影响。方法:收集离体健康智齿80颗,随机分为5组,每组16颗。低速切割机暴露牙... 目的:采用微剪切方法分析不同浓度碳二亚胺[1-ethyl-3-(3-dimethylaminopropyl)carbodiimide,EDC]乙醇溶液处理牙本质表面对自酸蚀粘接剂粘接强度和断裂模式的影响。方法:收集离体健康智齿80颗,随机分为5组,每组16颗。低速切割机暴露牙合面中层牙本质后使用两步法自酸蚀粘接剂(Clearfil SE Bond)进行牙本质粘接,所有试件设计为粘接半径1 mm、高3 mm的树脂柱试件。粘接时除空白组按常规步骤完成粘接外,其余4组在Ⅰ液(底涂剂)处理后,分别采用3种浓度(0.01 mol/L、0.3 mol/L、0.5 mol/L)的EDC乙醇溶液和乙醇溶剂对牙本质表面处理1 min后涂布Ⅱ液(粘接剂)完成粘接。将所有试件放入含0.5%(质量分数)氯胺T生理盐水浸泡24 h后进行微剪切实验,并在体式显微镜下观察试件断裂模式。结果:0.01 mol/L、0.3 mol/L、0.5 mol/L EDC处理组、乙醇溶剂处理组的即刻微剪切粘接强度分别为(35.29±8.97)MPa、(40.24±9.68)MPa、(37.38±9.66)MPa、(37.49±7.76)MPa,高于空白组(33.81±7.98)MPa,各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断裂模式在各组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浓度的EDC乙醇溶液处理对牙本质自酸蚀粘接剂的即刻粘接强度、断裂模式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蚀 剪切强度 牙粘接 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
下载PDF
葡萄籽提取物对脱矿牙本质极限拉伸强度及树脂-牙本质粘接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方明 刘瑞瑞 +3 位作者 李芳 沈丽娟 肖玉鸿 陈吉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03-708,共6页
目的:探讨葡萄籽提取物(grape seed extract,GSE)短暂预处理脱矿牙本质对其极限拉伸强度及树脂-牙本质即刻微拉伸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以乙醇、丙酮、蒸馏水为溶剂配制不同浓度的GSE溶液,以溶剂为空白对照,无预处理为阴性对照,5%戊二... 目的:探讨葡萄籽提取物(grape seed extract,GSE)短暂预处理脱矿牙本质对其极限拉伸强度及树脂-牙本质即刻微拉伸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以乙醇、丙酮、蒸馏水为溶剂配制不同浓度的GSE溶液,以溶剂为空白对照,无预处理为阴性对照,5%戊二醛为阳性对照,每组样本15例。GSE预处理脱矿牙本质后,测试牙本质极限拉伸强度及树脂-牙本质微拉伸粘接强度,观察粘接断裂面微观形貌并分析断裂模式。结果:GSE预处理组牙本质极限拉伸强度均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增加。应用Single Bond 2粘接时,无论何种溶剂,10%或15%GSE预处理组微拉伸粘接强度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而用Prime&Bond NT粘接时,仅15%GSE水溶剂组和10%GSE丙酮溶剂组微拉伸粘接强度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交联预处理对水和乙醇溶剂的Single Bond 2粘接时微拉伸粘接强度的改善作用比用水和丙酮溶剂的Prime&Bond NT粘接时更为显著。粘接试件断裂均以混合破坏为主,预处理组试件断裂多发生在混合层顶部,而阴性和空白对照组断裂多位于混合层底部。结论:GSE短暂预处理脱矿牙本质可改善其机械性能,增强混合层,并提高树脂-牙本质即刻微拉伸粘接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本质 胶原 天然交联剂 葡萄籽提取物
下载PDF
自酸蚀粘接剂治疗牙颈部牙本质敏感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李德利 周丽晶 谭建国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3-125,共3页
目的通过VAS(visual analogue scale)表评价两步法自酸蚀粘接剂Contax治疗牙颈部牙本质敏感症的有效性。方法从临床就诊病人中选择20例确诊为牙颈部牙本质敏感症的患者,用Contax进行脱敏治疗,在应用前后及应用之后的第2周,第4周,第8周和... 目的通过VAS(visual analogue scale)表评价两步法自酸蚀粘接剂Contax治疗牙颈部牙本质敏感症的有效性。方法从临床就诊病人中选择20例确诊为牙颈部牙本质敏感症的患者,用Contax进行脱敏治疗,在应用前后及应用之后的第2周,第4周,第8周和第12周相继进行敏感性测定并以VAS值记录临床测定结果,进行Friedman统计分析。结果统计结果显示,使用Contax前后及应用之后测得的vas值呈逐渐下降趋势,其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ontax可以作为一种牙本质脱敏剂有效地降低牙颈部牙本质敏感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质过敏 本质脱敏荆 本质
下载PDF
EDTA表面处理对牙本质粘接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田福聪 王晓燕 高学军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50-552,共3页
目的:观察EDTA处理对牙本质表面结构及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选取离体磨牙40颗,暴露浅层牙本质,分成4组,分别使用17%EDTA处理牙本质表面10 s、40 s、10 min或不处理,20例样本(n=5)用于观察牙本质表面形貌及检测钙含量,另外20例(n=5)用于... 目的:观察EDTA处理对牙本质表面结构及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选取离体磨牙40颗,暴露浅层牙本质,分成4组,分别使用17%EDTA处理牙本质表面10 s、40 s、10 min或不处理,20例样本(n=5)用于观察牙本质表面形貌及检测钙含量,另外20例(n=5)用于SE Bond粘接AP-X树脂后检测微拉伸粘接强度。结果:随EDTA处理时间延长,牙本质表面钙含量降低,牙本质小管暴露数目增加,界面粘接剂/混合层厚度增加,树脂突变长。4组微拉伸粘接强度分别为:对照组(44.69±9.52)MPa、10 s组(47.38±11.55)MPa、40 s组(43.28±10.58)MPa、10 min组(46.28±10.13)MPa,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EDTA处理使牙本质表面钙含量降低,但对自酸蚀粘接剂牙本质粘接强度无显著影响。自酸蚀粘接剂与牙本质的粘接效果可能由微机械结合和化学结合共同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质 EDTA 微拉伸强度
下载PDF
酪蛋白磷酸肽-无定形磷酸钙对牙本质粘接界面耐pH循环老化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唐成芳 窦祈 +4 位作者 刘瑞瑞 柴治国 沈丽娟 方明 陈吉华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35-340,共6页
目的研究局部应用酪蛋白磷酸肽-无定形磷酸钙(CPP-ACP)对牙本质粘接界面耐pH循环老化的影响。方法常规制备牙本质粘接试件,将其随机分为3组,其中2组行pH循环,期间每日分别加用CPP-ACP、去离子蒸馏水(DDW)处理,15 d后测定微拉伸粘接强度... 目的研究局部应用酪蛋白磷酸肽-无定形磷酸钙(CPP-ACP)对牙本质粘接界面耐pH循环老化的影响。方法常规制备牙本质粘接试件,将其随机分为3组,其中2组行pH循环,期间每日分别加用CPP-ACP、去离子蒸馏水(DDW)处理,15 d后测定微拉伸粘接强度,观察断裂模式、界面形貌及纳米渗漏,并确定混合层内元素含量。另一组试件制备完成后即刻测试。结果无pH循环组及pH循环/CPP-ACP组微拉伸粘接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二者均显著高于pH循环/DDW组(P<0.05)。试件均以混合破坏为主。pH循环/CPP-ACP组混合层质量优于pH循环/DDW组,纳米渗漏少。无pH循环组及pH循环/CPP-ACP组混合层内Ca含量显著高于pH循环/DDW组,Ag含量显著低于pH循环/DDW组(P<0.05)。结论牙本质粘接界面局部应用CPP-ACP可增强界面耐pH循环老化的能力,延缓界面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蛋白磷酸肽-无定形磷酸钙 树脂-本质 再矿化 强度 纳米渗漏
下载PDF
10-MDP-钙盐形成对牙本质粘接成绩影响的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琦 沈佳娣 +2 位作者 吴欣祎 谢海峰 陈晨 《口腔医学》 CAS 2021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分析10-MDP-钙盐形成对牙本质粘接成绩的影响。方法采用酸蚀冲洗粘接模式,根据牙本质表面的处理方式和选择粘接剂的不同将牙齿随机分为以下4组(n=5)进行处理,制作牙本质/树脂粘接试件:(1)对照组,直接使用全酸蚀粘接剂Single bond 2(... 目的分析10-MDP-钙盐形成对牙本质粘接成绩的影响。方法采用酸蚀冲洗粘接模式,根据牙本质表面的处理方式和选择粘接剂的不同将牙齿随机分为以下4组(n=5)进行处理,制作牙本质/树脂粘接试件:(1)对照组,直接使用全酸蚀粘接剂Single bond 2(SB2)处理后粘接;(2)10-MDP组,使用SB2处理进行粘接前,牙本质表面以含有磷酸酯单体10-MDP的自配底涂剂预处理;(3)CHX组,使用SB2处理进行粘接前,先以氯己定(CHX)预处理牙本质表面;(4)SBU组,使用包含10-MDP的通用型粘接剂Single bond universal(SBU)处理后进行粘接。通过微拉伸测试(μTBS)测试粘接强度,以X射线衍射(XRD)、原位酶谱测试表征自配10-MDP底涂剂和两种牙本质粘接剂处理的牙本质表面,分析10-MDP-钙盐形成对牙本质粘接成绩的影响。结果微拉伸结果显示,不同处理方式的粘接试件在24 h水储后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1);经过6个月的水储后,与10-MDP组和SBU组相比,对照组的微拉伸强度显著降低(P<0.05),而CHX组的微拉伸强度没有明显变化(P>0.05)。XRD结果显示,在10-MDP组和SBU组均检测到10-MDP-钙盐形成的特征性峰,表明有10-MDP-钙盐的形成。原位酶谱结果显示,10-MDP组与SBU组之间混合层荧光强度没有明显区别,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CHX组荧光强度低于10-MDP组与SBU组。结论10-MDP-钙盐的形成能够保护暴露的胶原纤维不接触到MMPs而免于水解,从而增强牙本质/树脂的粘接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质 MMPS 10-MDP MMPs抑制剂
下载PDF
2%氯己定对牙本质自酸蚀粘接强度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景辉 刘慧 +1 位作者 乔佳 张振庭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10年第3期132-134,共3页
目的采用微拉伸方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氯己定)是否影响牙本质自酸蚀粘接的粘接强度。方法将8颗新鲜拔除的人下颌第三磨牙去除冠部釉质,暴露中层牙本质,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用ClearfilSEBond粘接剂粘接,实验组粘接前用2%氯己... 目的采用微拉伸方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氯己定)是否影响牙本质自酸蚀粘接的粘接强度。方法将8颗新鲜拔除的人下颌第三磨牙去除冠部釉质,暴露中层牙本质,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用ClearfilSEBond粘接剂粘接,实验组粘接前用2%氯己定处理粘接面牙本质,硬组织切片机切成1mm×1mm×8mm的微拉伸试件40个,测试两组即刻和水储存6个月时的微拉伸强度,并对断裂样本进行电镜观察。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即刻微拉伸强度分别为40.56±2.78Mpa、41.20±2.66Mpa,两组即刻粘接强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6个月时微拉伸强度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2%氯己定对牙本质自酸蚀粘接的即刻粘接强度没有影响;经过6个月储存后,能够减缓粘接强度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质 氯己定 自酸蚀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
下载PDF
不同方法处理丁香油酚暂封面对牙本质粘接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忠荣 王飒 +1 位作者 黄翠 季彤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7年第5期526-528,共3页
目的:评价用不同方法处理使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zinc oxide-eugenol,ZOE)的牙本质表面对牙本质粘接系统微拉伸强度的影响。方法:选择因正畸拔除的完整、无龋前磨牙。用慢速锯去除面牙釉质,对照牙表面不使用ZOE;实验牙在暴露的牙本质... 目的:评价用不同方法处理使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zinc oxide-eugenol,ZOE)的牙本质表面对牙本质粘接系统微拉伸强度的影响。方法:选择因正畸拔除的完整、无龋前磨牙。用慢速锯去除面牙釉质,对照牙表面不使用ZOE;实验牙在暴露的牙本质表面涂ZOE。1周后,实验试件分别用方法a:机械去除;方法b:超声波清洁+酒精擦拭;方法c:超声波清洁+浮石打磨,3种不同方法去除ZOE。再分别使用2种牙本质粘接系统,用微拉伸法测试粘接强度。结果:单因素方差分析提示不同处理ZOE的方法对牙本质粘接系统的微拉伸粘接强度有显著影响(P<0.05),使用方法a后微拉伸粘接强度仍有显著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方法b和方法c后对微拉伸粘接强度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使用超声波清洁+酒精擦拭或者超声波清洁+浮石打磨能显著降低ZOE对自酸蚀系统Clearfil SE Bond和iBond粘接强度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油酚 本质系统 微拉伸
下载PDF
不同脱敏剂对牙本质小管的封闭作用及对牙本质粘接强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龙飒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24期54-56,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脱敏剂对牙本质小管的封闭作用及对牙本质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新鲜拔除无龋坏人磨牙172颗,44颗用于封闭作用实验,128颗用于牙本质粘结强度实验,4℃生理盐水保存。制备牙本质试件、粘接试件,测试微拉伸粘接强度,观察脱... 目的探讨不同脱敏剂对牙本质小管的封闭作用及对牙本质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新鲜拔除无龋坏人磨牙172颗,44颗用于封闭作用实验,128颗用于牙本质粘结强度实验,4℃生理盐水保存。制备牙本质试件、粘接试件,测试微拉伸粘接强度,观察脱敏效果、亚甲基蓝溶液渗透法结果、微拉伸粘接强度。结果①封闭作用实验:空白对照组:磨切之后玷污层将牙本质的表面覆盖,牙本质小管多数由玷污层封闭。Hybrid Coat组:牙本质表面平坦,牙本质小管被完全封闭。Gluma组:牙本质表面平坦,牙本质小管被完全封闭。极固宁组:牙本质表面平坦,牙本质小管被完全封闭。②粘接强度实验:空白对照组:亚甲基蓝色素沿着牙本质小管渗入牙髓腔,着色较深;Hybrid Coat组:亚甲基蓝色素渗入牙本质浅层至中层,最深处为1.4 mm;Gluma组:亚甲基蓝色素渗入牙本质浅层至中层,最深处为1.4 mm;极固宁组:亚甲基蓝色素渗入牙本质中层且向深层渗透,最深达2.3 mm。③微拉伸粘接强度测试:空白对照组、Hybrid Coat组和Gluma组与单瓶纳米接结剂Single Bonda 2、登泰克SE Bonda的粘接强度均显著高于极固宁组(P<0.05),极固宁组显著降低粘接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ybrid Coat及Gluma脱敏剂对全酸蚀及自酸蚀粘接剂的粘接强度无明显影响;极固宁处理可显著降低全酸蚀及自酸蚀粘接剂的粘接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敏剂 本质小管 封闭作用 本质强度 影响
下载PDF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在牙本质粘接界面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潇 施长溪 朱光第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2003年第4期292-294,共3页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高科技新技术,它在荧光显微镜成像的基础上加装了激光扫描装置,利用计算机进行图像处理,使用紫外或可见光激发荧光探针,得到组织内部微细结构的荧光图像,在形态学、生物学和材料...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高科技新技术,它在荧光显微镜成像的基础上加装了激光扫描装置,利用计算机进行图像处理,使用紫外或可见光激发荧光探针,得到组织内部微细结构的荧光图像,在形态学、生物学和材料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利用这一技术可以在接近正常的情况下观察牙本质粘接界面中各种组分的分布,并进行光学切片和三维重建,对粘接界面的表面和内部进行充分的观察和分析,更为全面地反映牙本质粘接界面的微观形态。本文对其原理、构造、优点以及在牙本质粘接界面研究中的应用作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质界面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原理 构造 应用
下载PDF
不同玷污层状态对两步法自酸蚀牙本质粘接系统粘接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郑铁丽 张佳慧 +1 位作者 毛佳杰 顾秦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433-436,共4页
目的:比较金刚砂车针和600目砂纸产生的牙本质玷污层对两步法自酸蚀牙本质粘接系统微拉伸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暴露28颗前磨牙的咬合面的牙本质,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高速金刚砂车针(车针组)和600目砂纸(砂纸组)打磨牙本质表面。每组选择... 目的:比较金刚砂车针和600目砂纸产生的牙本质玷污层对两步法自酸蚀牙本质粘接系统微拉伸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暴露28颗前磨牙的咬合面的牙本质,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高速金刚砂车针(车针组)和600目砂纸(砂纸组)打磨牙本质表面。每组选择2颗牙齿直接用扫描电镜观察牙本质玷污层,剩余的12颗牙齿的打磨面用两步法自酸蚀牙本质粘接系统Opti Bond XTR粘接复合树脂。垂直于粘接面将粘接好的样本切成1 mm厚的薄片,每组随机选取6片在扫描电镜下观察粘接界面的形态;剩余薄片被切割成横截面积为1.0 mm^2的样本,每组随机选择15个样本进行微拉伸力的检测。结果:砂纸组的玷污层薄而均匀;车针组的玷污层较厚,且在牙本质小管内形成管塞。砂纸组和车针组的微拉伸粘接强度分别为(38.77±4.54)MPa 和(38.30±5.11)MPa,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步法自酸蚀牙本质粘接系统Opti Bond XTR对2种打磨方法产生的粘接面均有良好的渗透,产生的树脂突与底部连接紧密,根部有明显楔状袖口样(funnel-shapped)结构。结论:车针和砂纸打磨形成不同的玷污层,但对两步法自酸蚀牙本质粘接系统Opti Bond XTR的微拉伸粘接强度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质 玷污层 两步法自酸蚀本质系统 微拉伸强度
下载PDF
磷酸和次氯酸钠联合处理对牙本质粘接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邢文忠 王贻宁 +1 位作者 黄翠 徐东选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2004年第4期298-300,共3页
牙本质的处理方法一直是牙本质粘接中的主要课题。近年来,有大量研究表明磷酸/次氯酸钠(phosphoricacid/sodiumhypochloridePA/SH)联合处理在牙本质表面形成一种新的粘接基质。本文就PA/SH联合处理的理论基础,对牙本质表面形态的改变、... 牙本质的处理方法一直是牙本质粘接中的主要课题。近年来,有大量研究表明磷酸/次氯酸钠(phosphoricacid/sodiumhypochloridePA/SH)联合处理在牙本质表面形成一种新的粘接基质。本文就PA/SH联合处理的理论基础,对牙本质表面形态的改变、粘接力的影响及粘接界面的微渗漏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 次氯酸钠 本质 胶原层
下载PDF
牙本质粘接界面老化的研究新进展
16
作者 唐立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2期M0001-M0001,共1页
近30年来,新型口腔粘接剂及粘接技术的不断推出,使口腔医师的临床操作一次又一次发生了巨大改变,操作变得越来越简单,粘接修复效果也似乎越来越好。口腔粘接剂主要为磷酸酸蚀冲洗类粘接系统和自酸蚀类粘接系统,前者主要适应于粘接... 近30年来,新型口腔粘接剂及粘接技术的不断推出,使口腔医师的临床操作一次又一次发生了巨大改变,操作变得越来越简单,粘接修复效果也似乎越来越好。口腔粘接剂主要为磷酸酸蚀冲洗类粘接系统和自酸蚀类粘接系统,前者主要适应于粘接面以牙釉质为主,后者用于牙本质暴露为主的粘接修复治疗。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牙本质的粘接方面,研究目标主要是提高粘接力、粘接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质界面 口腔 老化 临床操作 系统 本质暴露 技术 口腔医师
下载PDF
新型通用型粘接剂对牙本质粘接强度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苑 苏毅 +2 位作者 江飞 刘丽 瞿灵丽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54-758,762,共6页
目的:评价3种通用型粘接剂和1种第7代粘接剂粘接牙本质在酸蚀-冲洗和自酸蚀处理模式下即刻和老化后微拉伸强度的差别。方法:128颗无龋第三磨牙根据不同粘接剂[Optibond Versa(OV),All-bond Universal(AU),Single Bond Universal(SU),Adp... 目的:评价3种通用型粘接剂和1种第7代粘接剂粘接牙本质在酸蚀-冲洗和自酸蚀处理模式下即刻和老化后微拉伸强度的差别。方法:128颗无龋第三磨牙根据不同粘接剂[Optibond Versa(OV),All-bond Universal(AU),Single Bond Universal(SU),Adper Easy One(AEO)]随机分为4组。每种粘接剂组各半分别使用酸蚀-冲洗和自酸蚀的模式。牙齿与复合树脂粘接后一半样本储存于37℃纯水中24 h,另一半经5000次冷热循环老化实验。沿长轴将牙齿切割成约0.9 mm×0.9 mm柱状试件,测试其微拉伸强度,使用三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结果。未经冷热循环各组取切片于扫描电镜下观察粘接界面。结果:冷热循环、酸蚀模式分别与粘接剂种类因素存在两因素交互作用,经过冷热循环后和使用自酸蚀处理时3种通用型粘接剂的微拉伸强度均优于AEO(P<0.001)。未经冷热循环时,OV、AU的微拉伸强度均>AEO;OV的微拉伸强度>SU。采用酸蚀-冲洗模式处理时,AU的微拉伸强度>AEO,AU的微拉伸强度>SU。结论:通用型粘接剂的微拉伸强度整体要优于第7代粘接剂,尤其是经过冷热循环后和自酸蚀处理时优势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用型 本质 微拉伸强度 酸蚀-冲洗 自酸蚀
下载PDF
丙酮基和酒精-水基牙本质粘接系统粘接强度比较及粘接界面观察 被引量:3
18
作者 邵方洋 杨晓烨 +4 位作者 姜慧茜 樊江源 周巧玲 谷锦超 郑铁丽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72-275,共4页
目的:比较丙酮基和酒精-水基两种不同溶剂类型的全酸蚀牙本质粘接系统粘接强度和粘接界面的微观形态。方法:选择24颗正畸治疗拔除的健康前磨牙,去除合面釉质层,随机分两组,每组选用一种"两步法"全酸蚀牙本质粘接系统:以丙酮... 目的:比较丙酮基和酒精-水基两种不同溶剂类型的全酸蚀牙本质粘接系统粘接强度和粘接界面的微观形态。方法:选择24颗正畸治疗拔除的健康前磨牙,去除合面釉质层,随机分两组,每组选用一种"两步法"全酸蚀牙本质粘接系统:以丙酮为溶剂的Prime&Bond NT(PB组)和以酒精和水为溶剂的Single Bond 2(SB2)组,粘接后进行微拉伸力检测。以扫描电镜(SEM)和激光共聚焦扫描电镜(LCSM)观察两种牙本质粘接系统的粘接界面。结果:粘接强度PB组(29.49±4.01)MPa,SB2组微拉伸粘接强度为,SB2组为(30.03±4.33)MPa,无统计学差异。两种牙本质粘接系统均可充分渗入脱矿牙本质表层的胶原纤维网和牙本质小管内,形成混合层和树脂突,SB组混合层薄而均匀,树脂突长。结论:不同溶剂类型的两组牙本质粘接系统微拉伸粘接强度无差异,全酸蚀牙本质粘接系统在湿粘接状态下可以对牙本质形成良好的渗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酸蚀本质系统 微拉伸强度 界面 扫描电镜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下载PDF
不同浓度次氯酸钠处理对牙本质粘接的影响及异抗坏血酸钠的恢复作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碧晗 杨东辉 +3 位作者 朱喜蕾 周亚琴 朱沁怡 方厂云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26-237,共12页
目的:根管治疗术是治疗牙髓和根尖周炎症最有效且常见的方法,在根管预备的过程中,化学冲洗起到关键作用。次氯酸钠(sodium hypochlorite,NaOCl)是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根管冲洗液,然而它可能会在发挥杀菌、溶解功能的同时,影响根管治疗后... 目的:根管治疗术是治疗牙髓和根尖周炎症最有效且常见的方法,在根管预备的过程中,化学冲洗起到关键作用。次氯酸钠(sodium hypochlorite,NaOCl)是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根管冲洗液,然而它可能会在发挥杀菌、溶解功能的同时,影响根管治疗后牙本质与修复材料间的粘接强度,导致治疗效果不佳。因此,为保证良好的根管治疗效果,探究NaOCl对牙本质与修复材料间粘接的影响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浓度的NaOCl处理对复合树脂与牙本质间粘接的影响,以及异抗坏血酸钠(sodium erythorbate,ERY)的作用,为根管治疗后牙本质的粘接提供临床指导。方法:选取新鲜拔除的18~33岁青年的第三磨牙70颗,在水冷却下用慢速锯切割获得牙本质试件。实验分为10组,每组14个牙本质试件。其中5组分别为去离子水(deionized water,DW)组、0.5%NaOCl组、1%NaOCl组、2.5%NaOCl组和5.25%NaOCl组,分别用对应液体浸泡20 min,每5 min更换1次液体;剩余5组按照上述相同方法处理后,用DW冲洗1 min,10%ERY溶液浸泡5 min。每组从14个牙本质试件中取4个,在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下观察,计算牙本质小管的开口数目并测量直径;每组剩余的10个牙本质试件,经自酸蚀粘接系统粘接及复合树脂固化后制备成粘接试件,用慢速锯切割后,每组获得横截面积约1 mm×1 mm大小的20个条状试件,其中10个条状试件于SEM下观察,分别从树脂突形成、树脂突长度、混合层形成3个方面评估粘接层形态;剩余10个进行微拉伸实验和断裂破坏类型分析。结果:0.5%NaOCl、1%NaOCl、2.5%NaOCl、5.25%NaOCl组随着NaOCl浓度的升高,牙本质小管开口数目和直径均逐渐增加(均P<0.05)。DW、0.5%NaOCl、1%NaOCl、2.5%NaOCl、5.25%NaOCl组使用10%ERY后,牙本质小管开口数目和直径没有显著增加(均P>0.05)。在SEM下,DW、0.5%NaOCl、1%NaOCl及2.5%NaOCl组随着NaOCl浓度的增高,树脂突形成评分逐渐上升;但5.25%NaOCl组的评分较2.5%NaOCl组显著降低(均P<0.05);使用10%ERY与未使用组相比,树脂突形成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SEM下,5.25%NaOCl组的树脂突长度评分显著高于DW、0.5%NaOCl及1%NaOCl组(均P<0.05),与2.5%NaOCl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10%ERY与未使用组相比,树脂突长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SEM下,与DW组相比,2.5%NaOCl和5.25%NaOCl组混合层形成评分均显著降低(均P<0.05);2.5%NaOCl+10%ERY、5.25%NaOCl+10%ERY组的混合层形成评分分别显著高于2.5%NaOCl、5.25%NaOCl组(均P<0.05)。与DW组相比,0.5%NaOCl、1%NaOCl及2.5%NaOCl组微拉伸强度均增大,而5.25%NaOCl组则降低(均P<0.05);2.5%NaOCl+10%ERY、5.25%NaOCl+10%ERY组与2.5%NaOCl、5.25%NaOCl组相比,微拉伸强度均增大(均P<0.05)。在断裂模式中,5.25%NaOCl组粘接面断裂的类型显著多于其他组(均P<0.05),而5.25%NaOCl+10%ERY组较5.25%NaOCl组粘接面断裂的类型减少(P<0.05)。结论:当NaOCl浓度低于2.5%时,其可增强复合树脂与牙本质间的粘接强度,并且粘接强度随着NaOCl浓度的增加而增强;但当NaOCl浓度高于5.25%时,则显著降低复合树脂与牙本质间的粘接强度;使用10%ERY能够恢复5.25%NaOCl处理对复合树脂与牙本质粘接强度的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质 次氯酸钠 异抗坏血酸钠 扫描电镜 微拉伸实验
下载PDF
生物活性玻璃预处理对牙本质粘接界面耐久性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秋菊 宫玮玉 董艳梅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31-937,共7页
目的:研究生物活性玻璃(bioactive glass,BG)预处理对维持牙本质粘接界面耐久性的作用。方法:选取30颗无龋坏第三磨牙,去除冠部釉质制备牙本质平面,随机均分对照组、BG组、三偏磷酸钠(sodium trimetaphosphate,STMP)-聚丙烯酸(polyacryl... 目的:研究生物活性玻璃(bioactive glass,BG)预处理对维持牙本质粘接界面耐久性的作用。方法:选取30颗无龋坏第三磨牙,去除冠部釉质制备牙本质平面,随机均分对照组、BG组、三偏磷酸钠(sodium trimetaphosphate,STMP)-聚丙烯酸(polyacrylic acid,PAA)-BG组(S-P-BG组)。各组均使用35%(质量分数)磷酸酸蚀牙本质样本,BG组再使用0.5 g/L BG涂擦酸蚀后的牙本质样本;S-P-BG组先使用5%(质量分数)STMP、5%(质量分数)PAA浸泡酸蚀后的牙本质样本1 min,再使用0.5 g/L BG涂擦牙本质样本。各组样本使用3M Single Bond 2粘接剂及3M Z350XT复合树脂粘接,并制备微拉伸柱状样本,每颗牙的柱状样本按时间随机分为24 h、1个月、3个月组。各组样本保存在37℃人工唾液(artificial saliva,AS)中相应时间后,进行微拉伸粘接强度测试,并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LSD法进行统计学分析,扫描电镜下观察粘接断裂界面形貌。另选取27颗无龋坏第三磨牙制备牙本质平面,随机分为对照组、BG组、S-P-BG组,并按上述分组处理牙本质样本,再使用含0.1%(质量分数)罗丹明B的3M Single Bond 2粘接剂完成粘接。去除样本牙根暴露髓腔,并保存在37℃AS中24 h、1个月、3个月后,髓腔内放置0.1(质量分数)荧光素钠溶液染色1 h,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粘接界面形态及混合层微渗漏。结果:AS中浸泡24 h、1个月后,3组微拉伸粘接强度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浸泡3个月后,S-P-BG组微拉伸粘接强度为(36.91±7.07)MPa,高于对照组粘接强度(32.73±8.06)MPa,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对照组、BG组3个月的微拉伸粘接强度较24 h呈下降趋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P=0.017,BG组P=0.01);S-P-BG组3个月微拉伸粘接强度较24 h粘接强度[(37.99±7.98)MPa]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镜观察24 h粘接断裂面,3组均未见明显矿化;1个月、3个月后,BG组、S-P-BG组的粘接界面可见矿物质形成,S-P-BG组无明显胶原暴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对照组、BG组与S-P-BG组树脂突形成的形态及数量无明显差异;3组样本粘接24 h后粘接界面混合层均有渗漏,3个月后对照组微渗漏增加,BG组和S-P-BG组混合层微渗漏减少。结论:BG预处理牙本质粘接界面能够在粘接界面形成矿物质,减少粘接混合层微渗漏;STMP、PAA与BG共同预处理牙本质粘接界面,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维持牙本质粘接修复的耐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质 生物活性玻璃 再矿化 微拉伸强度 微渗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