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创拔牙术应用于纵折后牙粘结再植术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章水祥 《中国医刊》 CAS 2013年第5期95-97,共3页
目的探讨微创拔牙术在纵折后牙粘结再植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根据不同的拔牙方式将72例纵向牙骨折患者分为微创组和常规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及术后随访2年牙周愈合情况。结果采用微创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 目的探讨微创拔牙术在纵折后牙粘结再植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根据不同的拔牙方式将72例纵向牙骨折患者分为微创组和常规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及术后随访2年牙周愈合情况。结果采用微创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术后2年随访,微创组患者牙周膜愈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而骨粘连愈合率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但微创组牙根炎性吸收率和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和常规组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微创拔牙可提高纵折后牙粘结再植术成功率,有利于再植后牙周愈合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拔 牙粘结再植术 纵向
下载PDF
微创拔牙技术运用于纵折后牙粘结再植术中的临床研究
2
作者 尹晓娜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5年第7期79-80,共2页
目的 探讨微创拔牙术运用于纵折后牙粘结再植术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口腔科进行纵折后牙粘结再植手术的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运用微创拔牙技术,对照组采用常规拔牙技术... 目的 探讨微创拔牙术运用于纵折后牙粘结再植术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口腔科进行纵折后牙粘结再植手术的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运用微创拔牙技术,对照组采用常规拔牙技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4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7.78%,观察组的牙根炎性吸收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纵折后牙粘结再植术中运用微创拔牙技术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对牙周愈合具有非常好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拔 牙粘结再植术 纵向 效果
下载PDF
超短脉冲Er:YAG激光对提高牙本质粘结强度最佳脉冲宽度的研究
3
作者 甄丹静 夏荣 +3 位作者 徐基亮 孙子环 刘春 余金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56-1059,1063,共5页
目的探究超短脉冲Er:YAG激光对提高牙本质粘结强度的最佳脉冲宽度。方法选取50颗离体的第三磨牙在颈部按楔状缺损形态制备,取冠向面,将样本随机分为5组,G0组为空白对照组,G1~G4组,使用30 MJ,20 Hz Er:YAG激光处理,脉冲宽度分别设置为30... 目的探究超短脉冲Er:YAG激光对提高牙本质粘结强度的最佳脉冲宽度。方法选取50颗离体的第三磨牙在颈部按楔状缺损形态制备,取冠向面,将样本随机分为5组,G0组为空白对照组,G1~G4组,使用30 MJ,20 Hz Er:YAG激光处理,脉冲宽度分别设置为30、40、50、60μ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各组牙本质表面的形态学改变,并通过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EDX)检测各组钙磷比。通过冷热循环实验,以万能力学试验机测试各组剪切粘结强度(SBS)及体式显微镜下的断裂形式。评价不同脉宽值对提高牙本质粘结强度的影响。结果SEM观察牙本质表面经不同脉冲宽度激光处理后玷污层均去除,牙本质小管有不同程度的开放,经激光处理后牙本质表面钙磷比均上升,G2组激光处理前后的钙磷比值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冷热循环实验后SBS平均值:G2>G3>G1>G4>G0,G2组与G0组、G1组、G3组和G4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0组与G1组、G2组、G3组和G4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断裂形式主要为类型1和类型3。结论30 MJ,20 Hz Er:YAG激光脉冲宽度设置为40μs可显著提高牙本质的粘结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YAG激光 超短脉冲 本质粘结 扫描电子显微镜
下载PDF
牙颈部非龋性硬化牙本质经自酸蚀粘结剂处理后的超微形态 被引量:7
4
作者 周丽晶 谭建国 +1 位作者 胡白河 冯海兰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23-825,共3页
目的:观察牙颈部非龋性硬化牙本质经一步法自酸蚀粘结剂处理后树脂—牙本质界面的超微结构变化。方法:实验组选择因牙周病拔除的有典型牙颈部非龋性缺损的前磨牙,使用一步法自酸蚀粘结剂AdperPrompt L-Pop处理硬化牙本质表面,并用树脂... 目的:观察牙颈部非龋性硬化牙本质经一步法自酸蚀粘结剂处理后树脂—牙本质界面的超微结构变化。方法:实验组选择因牙周病拔除的有典型牙颈部非龋性缺损的前磨牙,使用一步法自酸蚀粘结剂AdperPrompt L-Pop处理硬化牙本质表面,并用树脂修复缺损。对照组为正畸拔除的正常前磨牙,人工机械制备牙颈部楔形缺损。扫描电镜观察自酸蚀处理后硬化牙本质表面的超微形态以及树脂—牙本质界面的微观表现。结果:牙颈部非龋性硬化牙本质表面的牙本质小管大部分被柱状的矿化结晶体堵塞。自酸蚀粘结剂AdperPrompt L-Pop酸蚀不能去除小管内的矿化结晶。硬化牙本质与树脂的粘结界面可见到树脂突,但与正常牙本质比较,树脂突的数量较少、长度较短。结论:硬化牙本质的粘结特性与正常牙本质存在差异。树脂突的数量及长度不足可能影响硬化牙本质的粘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化本质 本质粘结 扫描电镜 自酸蚀
下载PDF
湿度对“单瓶”牙本质粘结系统微拉伸粘结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张智星 黄翠 +2 位作者 郑铁丽 王飒 邓东来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1期59-62,共4页
目的:用微拉伸强度检测法评价脱矿牙本质表面的不同“湿度”状态对酒精/水基和丙酮基“单瓶”牙本质 粘结系统粘结强度的影响。方法:选择40颗健康前磨牙,去除牙合面釉质,随机均分为8个实验组,在过湿、用滤纸吸 干、用空气干燥1s或... 目的:用微拉伸强度检测法评价脱矿牙本质表面的不同“湿度”状态对酒精/水基和丙酮基“单瓶”牙本质 粘结系统粘结强度的影响。方法:选择40颗健康前磨牙,去除牙合面釉质,随机均分为8个实验组,在过湿、用滤纸吸 干、用空气干燥1s或用空气干燥30s的脱矿牙本质上分别应用SingleBond或Prime&BondNT单瓶牙本质粘结系 统。将牙齿片切为粘结面积约0.9mm×0.9mm的长方体状样本,进行微拉伸粘结强度检测,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 析。结果:对于同一种粘结系统,其吸干组和1s干燥组间的微拉伸粘结强度值无统计学差异,但均显著高于过湿 组和30s干燥组。结论:脱矿牙本质表面的湿度对酒精/水基和丙酮基“单瓶”牙本质粘结系统的粘结强度有极大 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瓶本质粘结系统 微拉伸粘结强度 湿度
下载PDF
牙本质粘结剂对人牙髓细胞毒性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张帼 黄翠 +3 位作者 张智星 郑铁丽 王飒 程祥荣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08-811,共4页
目的:评价全酸蚀牙本质粘结剂和自酸蚀牙本质粘结剂对人牙髓细胞的毒性作用。方法:用人牙髓细胞为实验细胞,采用MTT比色分析法,对4种牙本质粘结剂(Prime&Bond NT,Single Bond,XenoⅢ,iBond)进行体外细胞毒性研究。结果:不同浓度的... 目的:评价全酸蚀牙本质粘结剂和自酸蚀牙本质粘结剂对人牙髓细胞的毒性作用。方法:用人牙髓细胞为实验细胞,采用MTT比色分析法,对4种牙本质粘结剂(Prime&Bond NT,Single Bond,XenoⅢ,iBond)进行体外细胞毒性研究。结果:不同浓度的粘结剂稀释液均可使人牙髓细胞的形态有所改变。4种牙本质粘结剂的细胞毒性有显著性差异,且作用时间和浓度的改变对其细胞毒性有影响。全酸蚀粘结剂比自酸蚀粘结剂的细胞毒性强。结论:4种牙本质粘结剂在体外对人牙髓细胞均有一定程度的细胞毒性,其中Single Bond的毒性较强,临床使用粘结剂时应合理选择粘结剂和掌握固化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质粘结 酸蚀 细胞毒性 髓细胞
下载PDF
空气喷砂技术对牙本质表面处理后与树脂粘结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张进 吴补领 +2 位作者 张亚庆 吕昕 陈美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72-474,共3页
目的 :观察空气喷砂技术对牙本质表面处理后与复合树脂粘结的效果。方法 :用 2种树脂分别与牙本质进行粘结 ,按要求制成标本 ,随机分为 4组 ,采用微拉伸技术 ,测试标本断裂时的最大应力 ,并用扫描电镜观察各组树脂突的变化。结果 :牙本... 目的 :观察空气喷砂技术对牙本质表面处理后与复合树脂粘结的效果。方法 :用 2种树脂分别与牙本质进行粘结 ,按要求制成标本 ,随机分为 4组 ,采用微拉伸技术 ,测试标本断裂时的最大应力 ,并用扫描电镜观察各组树脂突的变化。结果 :牙本质表面经空气喷砂技术处理后与SEBOND树脂粘结微拉伸强度高于Esthet.XTM树脂。结论 :牙本质表面经空气喷砂技术处理后与SEBOND树脂粘结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喷砂机 本质粘结 微拉伸 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查 树脂突
下载PDF
“劲润”牙本质保护膜的牙本质粘结性能探讨 被引量:9
8
作者 周秦 白乐康 +2 位作者 逯宜 刘越胜 牛林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3年第1期159-161,共3页
目的:探讨"劲润"牙本质保护膜(Hybri d Coat,HyC)的牙本质粘结性能。方法:选取A组(HyC)和其他3组不同类型的牙本质粘结剂:B组(G-Bond)、C组(Mega Bond)和D组(Si ngl e Bond),比较其对牛牙牙本质的剪切粘结强度,并用实体显微... 目的:探讨"劲润"牙本质保护膜(Hybri d Coat,HyC)的牙本质粘结性能。方法:选取A组(HyC)和其他3组不同类型的牙本质粘结剂:B组(G-Bond)、C组(Mega Bond)和D组(Si ngl e Bond),比较其对牛牙牙本质的剪切粘结强度,并用实体显微镜观察粘结界面断裂模式。各组试料数分别为n=10,结果通过Tukey-Kramer(P<0.05)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B、C、D组均显示了较大的粘结强度,3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A组(HyC)显示了较低的粘结强度,约10.08MPa,与其他3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断裂模式显示,A组(HyC)以界面破坏为主,而其他3组以凝集破坏和混合破坏为主。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劲润"牙本质保护膜(HyC)的粘结强度弱于其他3组牙本质粘结剂。为了保证HyC长期稳定的防过敏效果及粘结性能,在今后的研究中有必要进一步探讨如何提高HyC的牙本质粘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质保护膜 本质粘结 剪切粘结强度 断裂模式
下载PDF
不同表面粒度车针预备所致玷污层对牙本质粘结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费健 骆小平 +1 位作者 陈亚琴 魏文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7年第4期408-410,共3页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表面粒度的金刚砂车针进行牙体预备后对牙本质粘结强度的影响。方法:采用两种金刚砂车针与碳化硅砂纸对牙本质表面进行打磨预备后,分别选用全酸蚀粘结剂Single Bond及自酸蚀粘结剂iBond与树脂粘结,用慢速切割机片切牙...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表面粒度的金刚砂车针进行牙体预备后对牙本质粘结强度的影响。方法:采用两种金刚砂车针与碳化硅砂纸对牙本质表面进行打磨预备后,分别选用全酸蚀粘结剂Single Bond及自酸蚀粘结剂iBond与树脂粘结,用慢速切割机片切牙齿,精细金刚砂车针修成沙漏状的粘接面积约0.8mm2的样本,测试各个样本的微拉伸粘结强度。结果:全酸蚀粘结条件下,3组样本的粘结强度无显著差异,而在应用自酸蚀粘结剂时,粗粒度车针预备后的牙本质粘结强度明显低于经极细粒度车针或是碳化硅砂纸处理组(P<0.05)。结论:采用极细粒度车针进行牙体预备可以有效增强牙本质与自酸蚀粘结剂间粘结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针 粒度 本质粘结 微拉伸粘结强度
下载PDF
不同牙本质粘结系统处理后的牙釉质表面及粘结界面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7
10
作者 宣玮 侯本祥 臧滔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10年第3期138-140,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牙本质粘结系统处理牙釉质后,牙釉质表面和粘结界面的超微结构特点。方法选取人离体下第三磨牙14颗,湿性打磨颊面牙釉质。随机选择6颗牙,分别使用全酸蚀牙本质粘结系统AdperTMSingleBond2(SB2)、一步法自酸蚀牙本质粘结系统... 目的观察不同牙本质粘结系统处理牙釉质后,牙釉质表面和粘结界面的超微结构特点。方法选取人离体下第三磨牙14颗,湿性打磨颊面牙釉质。随机选择6颗牙,分别使用全酸蚀牙本质粘结系统AdperTMSingleBond2(SB2)、一步法自酸蚀牙本质粘结系统ClearfilS3Bond(CS3)和iBondGI(IB)与光固化复合树脂粘结牙釉质。硬组织切片,扫描电镜观察各粘结系统与牙釉质粘结界面形态特点。另8颗牙,随机分4组,对照组不再做任何处理,另3组分别用SB2的酸蚀剂(35%磷酸)、CS3和IB处理牙釉质表面,扫描电镜观察牙釉质表面形态特点。结果 SB2的酸蚀剂酸蚀牙釉质表面后,脱矿明显,形成典型的蜂窝状结构;SB2粘结剂在牙釉质粘结界面形成密集的树脂突,长约5μm;CS3和IB对牙釉质的脱矿较弱,与牙釉质粘结界面无明显的树脂突形成。结论自酸蚀粘结系统CS3和IB与牙釉质粘结界面的超微结构和全酸蚀粘结系统SB2相比较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质粘结系统 釉质 扫描电镜
下载PDF
牙本质湿粘结中胶原纤维状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天博 张志鹰 +3 位作者 李贺 李振玲 李朋莲 张志民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4年第4期693-695,共3页
自1992年 Kanca[1]提出牙本质湿粘结技术以来,许多学者对湿粘结技术的临床应用进行了研究,其中牙本质内胶原纤维的蓬松状态和结构状态对牙本质粘结耐久性有重要影响。而使用 MMPs 抑制剂预处理牙本质粘结面也有提高粘结界面强度的... 自1992年 Kanca[1]提出牙本质湿粘结技术以来,许多学者对湿粘结技术的临床应用进行了研究,其中牙本质内胶原纤维的蓬松状态和结构状态对牙本质粘结耐久性有重要影响。而使用 MMPs 抑制剂预处理牙本质粘结面也有提高粘结界面强度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质湿粘结 胶原纤维 状态 本质粘结 粘结技术 临床应用 MMPS 粘结界面
下载PDF
用微拉伸法测试三种牙本质粘结剂在离体后牙纵裂模式中的强度 被引量:7
12
作者 常青 俞立英 +1 位作者 吴斌 丁国强 《中国临床医学》 2003年第3期283-284,287,共3页
目的:比较三种牙本质粘结剂在离休纵裂后牙粘结中用微拉伸法所测得的牙本质粘结剂强度。方法:选用36颗拔除的人类磨牙,随机分为3组,制备成纵折模型,舌侧牙片剖面开本质粘结树脂块,3组粘结系统分别为可乐丽、单瓶粘结剂、超强粘结剂。标... 目的:比较三种牙本质粘结剂在离休纵裂后牙粘结中用微拉伸法所测得的牙本质粘结剂强度。方法:选用36颗拔除的人类磨牙,随机分为3组,制备成纵折模型,舌侧牙片剖面开本质粘结树脂块,3组粘结系统分别为可乐丽、单瓶粘结剂、超强粘结剂。标本置37℃水中恒温24h后,舌侧半树脂块修整成约1.5mm厚酒杯状薄片,粘在特制的固定装置上,在万能材料试验机上以1mm/min的横梁移动速率做拉伸测试。用扫描电镜观察其断裂方式。结果:用微拉伸法所测得的三种粘结剂强度分别为:可乐丽:19.9±0.95Mpa;单瓶粘结剂:12.8±0.81Mpa;超强粘结剂:15 3±1.2MPa,经方差分析,三种粘结剂强度问均有显著差别(P<0.05)。扫描电镜观察见试件断裂均为界面破坏。结论:用微拉伸法测得的可乐丽粘结强度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拉伸法 测试 本质粘结 离体 纵裂
下载PDF
人深层牙本质粘结时牙髓反应的短期评价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翠 程祥荣 +5 位作者 张智星 郑铁丽 张帼 邓东来 王飒 韩伟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5期504-507,共4页
目的 :评价两种不同体系的牙本质粘结系统直接用在人深层牙本质上时牙髓 -牙本质复合体在短期内的反应。方法 :局麻下在 2 4颗因正畸治疗需要而计划拔除的前磨牙的颊面颈部预备深Ⅴ类洞 ,随机分为两组 ,一组牙齿的窝洞各壁直接应用全酸... 目的 :评价两种不同体系的牙本质粘结系统直接用在人深层牙本质上时牙髓 -牙本质复合体在短期内的反应。方法 :局麻下在 2 4颗因正畸治疗需要而计划拔除的前磨牙的颊面颈部预备深Ⅴ类洞 ,随机分为两组 ,一组牙齿的窝洞各壁直接应用全酸蚀牙本质粘结系统Prime&BondNT ,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 (PB组 ) ;另一组的窝洞内则直接使用自酸蚀牙本质粘结系统XenoⅢ (Xeno组 )。以上所有的牙齿在术后 7~ 2 0d之间拔除 ,常规组织病理切片预备 ,HE、Masson’strichrome、BrownandBrenn染色 ,显微镜下盲法评价其牙髓 -牙本质复合体的反应。结果 :PB组中有大量粘结树脂成分沿着牙本质小管扩散 ,同时牙髓出现较为明显的炎症反应和组织结构紊乱。相比之下 ,Xeno组牙髓的不良反应较小。结论 :在深窝洞中直接使用全酸蚀牙本质粘结系统Prime&BondNT是不恰当的 ,此时使用自酸蚀牙本质粘结系统XenoⅢ较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质粘结 髓反应 自酸蚀 预备 拔除 齿 复合体 NT 系统 PB
下载PDF
人工唾液浸泡对牙本质粘结界面纳米渗漏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俊成 韩淑凤 +1 位作者 苏东华 赵信义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8年第6期867-869,共3页
目的:探讨含细菌的人工唾液对牙本质粘结界面纳米渗漏的影响。方法:选用全酸蚀粘结剂Prime Bond NT(NT)与正常牙本质粘结,制备微拉伸试件。将试件浸泡于含细菌的人工唾液中,分别在即刻、1周、1月、3月时取出,用扫描电镜(SEM)观察粘结界... 目的:探讨含细菌的人工唾液对牙本质粘结界面纳米渗漏的影响。方法:选用全酸蚀粘结剂Prime Bond NT(NT)与正常牙本质粘结,制备微拉伸试件。将试件浸泡于含细菌的人工唾液中,分别在即刻、1周、1月、3月时取出,用扫描电镜(SEM)观察粘结界面银沉积情况,并用NlH图像分析软件量化处理,以界面银沉积面积占断裂界面的百分比来评价纳米渗漏程度。结果:粘结界面在即刻、1周、1月、3月时的银沉积面积百分比分别为10.97±5.14、12.25±4.01、16.49±4.43、21.03±5.65。结论:无论浸泡与否,粘结试件都无法避免纳米渗漏的产生;含细菌的人工唾液浸泡使得粘结系统粘结界面纳米渗漏增加,并且银沉积量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唾液浸泡 本质粘结界面 纳米渗漏
下载PDF
唾液污染对牙本质粘结界面影响的微形态观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景杨 郭良微 +1 位作者 徐经伟 刘宝峰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7期627-629,共3页
目的:研究唾液污染后牙本质表面不同处理方法对牙本质粘结界面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方法:10颗人无龋第三恒磨牙垂直于牙体长轴切除冠部釉质,暴露牙本质中层,随机分为5组,每组2颗牙齿。其中A组无唾液污染,B组经唾液污染后无处理,... 目的:研究唾液污染后牙本质表面不同处理方法对牙本质粘结界面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方法:10颗人无龋第三恒磨牙垂直于牙体长轴切除冠部釉质,暴露牙本质中层,随机分为5组,每组2颗牙齿。其中A组无唾液污染,B组经唾液污染后无处理,其余3组经唾液污染分别进行完全吹干(C组)、水冲洗(D组)、水冲洗后再酸蚀15s(E组),37℃水浴24h后进行界面及表面SEM观察。结果:D、E组均获得较明显的树脂突及混合层,B、C组树脂突渗透较少,并且B组出现微裂隙。结论:在牙本质修复过程中,唾液污染后,通过水冲洗,水冲洗后再酸蚀15s,均可获得较好的粘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质粘结 唾液污染 扫描电子显微镜
下载PDF
两种粘结剂联合复合树脂充填修复乳前牙环状龋的疗效对比探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王翔宇 刘姒 吴祥冰 《口腔医学》 CAS 2017年第10期898-900,共3页
目的探讨新型混合型粘结剂与自酸蚀粘结剂联合复合树脂充填修复乳前牙环状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乳前牙环状龋患儿74例,共221颗患牙。将所有患儿按数字随机表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共108颗... 目的探讨新型混合型粘结剂与自酸蚀粘结剂联合复合树脂充填修复乳前牙环状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乳前牙环状龋患儿74例,共221颗患牙。将所有患儿按数字随机表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共108颗患牙,给予自酸蚀牙本质粘结剂联合复合树脂充填修复治疗;观察组共113颗患牙,给予新型混合型两种粘结剂联合复合树脂充填修复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治疗后6个月、12个月修复体固位评分、牙本质与修复体边缘密合性评分、牙髓活力评分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12个月的修复体固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12个月的牙本质与修复体边缘密合性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12个月牙髓活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混合型粘结剂联合复合树脂充填修复乳前牙环状龋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自酸蚀牙本质粘结剂联合复合树脂充填修复,可确保修复体固位完整,提高边缘密合性,增强牙髓活性,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混合型粘结 复合树脂充填 自酸蚀本质粘结 修复 乳前环状龋 疗效
下载PDF
不同粘结系统修复牙颈部非龋性缺损的2年效果观察 被引量:5
17
作者 于博 秦宗长 刘志顺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293-294,共2页
目的比较使用2种粘结系统修复牙颈部非龋性缺损2年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口内同时存在2颗牙颈部非龋性缺损患牙的患者70名,共140颗患牙,由同一名医师随机采用Single BondⅡ粘结剂和Adper Prompt粘结剂粘结... 目的比较使用2种粘结系统修复牙颈部非龋性缺损2年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口内同时存在2颗牙颈部非龋性缺损患牙的患者70名,共140颗患牙,由同一名医师随机采用Single BondⅡ粘结剂和Adper Prompt粘结剂粘结后进行树脂修复。另一名医师分别在修复后1周,6个月,12个月,18个月和24个月按照改良的USPHS进行盲法评价。结果在2年的回访期内,可回访到的病例以改良的USPHS标准评价2种粘结系统的修复成功率均为100%。结论使用Single BondⅡ全酸蚀粘结系统和Adper Prompt自酸蚀粘结系统均可成功修复牙颈部非龋性缺损,二者的临床效果在随访的2年中没有明显差异,但自酸蚀粘结系统在临床上操作更加简便省时,对操作技术的依赖性更低,在临床应用上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非龋性缺损 本质粘结 复合树脂
下载PDF
粘结桥联合超级粘结剂与帕娜碧亚-F粘结系统在牙体缺失修复治疗中的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俊丰 王东琴 邢飞鹏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677-678,共2页
目的:探讨粘结桥联合超级粘结剂与帕娜碧亚-F粘结系统在牙体缺失修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牙体缺失患者200例,观察组100例采用粘结桥联合超级粘结剂进行牙体修复治疗,对照组100例采用粘结桥联合帕娜碧亚-F粘结系统进行牙体修复治... 目的:探讨粘结桥联合超级粘结剂与帕娜碧亚-F粘结系统在牙体缺失修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牙体缺失患者200例,观察组100例采用粘结桥联合超级粘结剂进行牙体修复治疗,对照组100例采用粘结桥联合帕娜碧亚-F粘结系统进行牙体修复治疗。结果:随访12~24个月,观察组修复体松动2颗,脱落1颗,咀嚼功能良好,成功率97.0%;对照组修复体松动7颗,脱落9颗,成功率84.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粘结桥联合超级粘接剂应用于单牙缺失和两颗牙缺失临床疗效优于帕娜碧亚-F粘结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失 修复体修复 本质粘结 对比研究
下载PDF
牙颈部硬化牙本质粘结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9
作者 于旸 王如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2-214,共3页
关键词 颈部非龋性硬化本质 本质粘结 颈部 龋坏本质 本质小管 口腔临床 楔状缺损 病因来源
下载PDF
冷热循环对牙本质粘结系统与牙釉质粘结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宣玮 侯本祥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09年第5期241-243,共3页
目的评价冷热循环对牙本质粘结系统与牙釉质粘结强度的影响。方法选取人离体下颌第三磨牙20颗,使用600目砂纸打磨颊面釉质,分别使用全酸蚀粘结系统AdperTM Single Bond2(SB2)、两步法自酸蚀粘结系统Clearfil SE Bond(CSE)、一步法自酸... 目的评价冷热循环对牙本质粘结系统与牙釉质粘结强度的影响。方法选取人离体下颌第三磨牙20颗,使用600目砂纸打磨颊面釉质,分别使用全酸蚀粘结系统AdperTM Single Bond2(SB2)、两步法自酸蚀粘结系统Clearfil SE Bond(CSE)、一步法自酸蚀粘结系统ClearfilS3Bond(CS3)和iBondGI(IB)进行粘结。实验组冷热循环3000次后测定微拉伸粘结强度,对照组不做冷热循环处理直接测试。结果实验组冷热循环后,各粘结系统粘结强度均有所下降,但与对照组相比,仅IB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中SB2和CSE的粘结强度相近,明显高于CS3和IB。结论不同牙本质粘结系统与牙釉质的粘结强度存在差异。冷热循环3000次可导致一步法自酸蚀粘结系统IB与牙釉质粘结强度显著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质粘结系统 釉质 微拉伸粘结强度 冷热循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