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劲润"牙本质保护膜(Hybri d Coat,HyC)的牙本质粘结性能。方法:选取A组(HyC)和其他3组不同类型的牙本质粘结剂:B组(G-Bond)、C组(Mega Bond)和D组(Si ngl e Bond),比较其对牛牙牙本质的剪切粘结强度,并用实体显微...目的:探讨"劲润"牙本质保护膜(Hybri d Coat,HyC)的牙本质粘结性能。方法:选取A组(HyC)和其他3组不同类型的牙本质粘结剂:B组(G-Bond)、C组(Mega Bond)和D组(Si ngl e Bond),比较其对牛牙牙本质的剪切粘结强度,并用实体显微镜观察粘结界面断裂模式。各组试料数分别为n=10,结果通过Tukey-Kramer(P<0.05)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B、C、D组均显示了较大的粘结强度,3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A组(HyC)显示了较低的粘结强度,约10.08MPa,与其他3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断裂模式显示,A组(HyC)以界面破坏为主,而其他3组以凝集破坏和混合破坏为主。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劲润"牙本质保护膜(HyC)的粘结强度弱于其他3组牙本质粘结剂。为了保证HyC长期稳定的防过敏效果及粘结性能,在今后的研究中有必要进一步探讨如何提高HyC的牙本质粘结性能。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含细菌的人工唾液对牙本质粘结界面纳米渗漏的影响。方法:选用全酸蚀粘结剂Prime Bond NT(NT)与正常牙本质粘结,制备微拉伸试件。将试件浸泡于含细菌的人工唾液中,分别在即刻、1周、1月、3月时取出,用扫描电镜(SEM)观察粘结界...目的:探讨含细菌的人工唾液对牙本质粘结界面纳米渗漏的影响。方法:选用全酸蚀粘结剂Prime Bond NT(NT)与正常牙本质粘结,制备微拉伸试件。将试件浸泡于含细菌的人工唾液中,分别在即刻、1周、1月、3月时取出,用扫描电镜(SEM)观察粘结界面银沉积情况,并用NlH图像分析软件量化处理,以界面银沉积面积占断裂界面的百分比来评价纳米渗漏程度。结果:粘结界面在即刻、1周、1月、3月时的银沉积面积百分比分别为10.97±5.14、12.25±4.01、16.49±4.43、21.03±5.65。结论:无论浸泡与否,粘结试件都无法避免纳米渗漏的产生;含细菌的人工唾液浸泡使得粘结系统粘结界面纳米渗漏增加,并且银沉积量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展开更多
目的评价冷热循环对牙本质粘结系统与牙釉质粘结强度的影响。方法选取人离体下颌第三磨牙20颗,使用600目砂纸打磨颊面釉质,分别使用全酸蚀粘结系统AdperTM Single Bond2(SB2)、两步法自酸蚀粘结系统Clearfil SE Bond(CSE)、一步法自酸...目的评价冷热循环对牙本质粘结系统与牙釉质粘结强度的影响。方法选取人离体下颌第三磨牙20颗,使用600目砂纸打磨颊面釉质,分别使用全酸蚀粘结系统AdperTM Single Bond2(SB2)、两步法自酸蚀粘结系统Clearfil SE Bond(CSE)、一步法自酸蚀粘结系统ClearfilS3Bond(CS3)和iBondGI(IB)进行粘结。实验组冷热循环3000次后测定微拉伸粘结强度,对照组不做冷热循环处理直接测试。结果实验组冷热循环后,各粘结系统粘结强度均有所下降,但与对照组相比,仅IB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中SB2和CSE的粘结强度相近,明显高于CS3和IB。结论不同牙本质粘结系统与牙釉质的粘结强度存在差异。冷热循环3000次可导致一步法自酸蚀粘结系统IB与牙釉质粘结强度显著性下降。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劲润"牙本质保护膜(Hybri d Coat,HyC)的牙本质粘结性能。方法:选取A组(HyC)和其他3组不同类型的牙本质粘结剂:B组(G-Bond)、C组(Mega Bond)和D组(Si ngl e Bond),比较其对牛牙牙本质的剪切粘结强度,并用实体显微镜观察粘结界面断裂模式。各组试料数分别为n=10,结果通过Tukey-Kramer(P<0.05)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B、C、D组均显示了较大的粘结强度,3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A组(HyC)显示了较低的粘结强度,约10.08MPa,与其他3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断裂模式显示,A组(HyC)以界面破坏为主,而其他3组以凝集破坏和混合破坏为主。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劲润"牙本质保护膜(HyC)的粘结强度弱于其他3组牙本质粘结剂。为了保证HyC长期稳定的防过敏效果及粘结性能,在今后的研究中有必要进一步探讨如何提高HyC的牙本质粘结性能。
文摘目的:探讨含细菌的人工唾液对牙本质粘结界面纳米渗漏的影响。方法:选用全酸蚀粘结剂Prime Bond NT(NT)与正常牙本质粘结,制备微拉伸试件。将试件浸泡于含细菌的人工唾液中,分别在即刻、1周、1月、3月时取出,用扫描电镜(SEM)观察粘结界面银沉积情况,并用NlH图像分析软件量化处理,以界面银沉积面积占断裂界面的百分比来评价纳米渗漏程度。结果:粘结界面在即刻、1周、1月、3月时的银沉积面积百分比分别为10.97±5.14、12.25±4.01、16.49±4.43、21.03±5.65。结论:无论浸泡与否,粘结试件都无法避免纳米渗漏的产生;含细菌的人工唾液浸泡使得粘结系统粘结界面纳米渗漏增加,并且银沉积量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大。
文摘目的评价冷热循环对牙本质粘结系统与牙釉质粘结强度的影响。方法选取人离体下颌第三磨牙20颗,使用600目砂纸打磨颊面釉质,分别使用全酸蚀粘结系统AdperTM Single Bond2(SB2)、两步法自酸蚀粘结系统Clearfil SE Bond(CSE)、一步法自酸蚀粘结系统ClearfilS3Bond(CS3)和iBondGI(IB)进行粘结。实验组冷热循环3000次后测定微拉伸粘结强度,对照组不做冷热循环处理直接测试。结果实验组冷热循环后,各粘结系统粘结强度均有所下降,但与对照组相比,仅IB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中SB2和CSE的粘结强度相近,明显高于CS3和IB。结论不同牙本质粘结系统与牙釉质的粘结强度存在差异。冷热循环3000次可导致一步法自酸蚀粘结系统IB与牙釉质粘结强度显著性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