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研全光纤光学相干计算机断层摄影术灵敏检测早期牙釉质龋 被引量:8
1
作者 姚晖 孟卓 +6 位作者 李燕妮 姚晓天 王冠华 靳书凤 梁燕 张林朴 刘铁根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9年第4期292-296,共5页
目的探索新型生物组织高分辨率成像技术——光学相干计算机断层摄影术(OCT)用于龋病早期诊断。方法选用化学酸蚀法在离体人恒牙釉质光滑面制备0、12、24、48、72、96、120h不同时间的早期脱矿人工龋模型,采用自行研发的口腔全光纤OCT(AF... 目的探索新型生物组织高分辨率成像技术——光学相干计算机断层摄影术(OCT)用于龋病早期诊断。方法选用化学酸蚀法在离体人恒牙釉质光滑面制备0、12、24、48、72、96、120h不同时间的早期脱矿人工龋模型,采用自行研发的口腔全光纤OCT(AF-OCT)进行离体人恒牙早期牙釉质人工龋的体外检测,并与同一牙齿样本的显微数码摄影、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偏振光显微镜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检验AF-OCT体外检测早期龋变的效能。结果AF-OCT可早期准确检测到脱矿12h以内的牙釉质表面组织学水平的改变,开窗区釉质表面脱矿深度与脱矿时间成正比。与3种常用体内外检测手段相比,AF-OCT可早于显微数码摄影观察到牙釉质表面的形貌改变,与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偏振光显微镜检测结果高度相关。结论自研AF-OCT可早期、精确、无创地检测出脱矿12h以内的早期牙釉质表面人工龋变,并可实现量化测定和分析,获得的龋变深度量化测量数据与偏振光显微镜下组织学测量结果高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牙釉质龋 人工建模 早期诊断
下载PDF
渗透树脂和氟化物对早期牙釉质龋治疗效果对比评价 被引量:4
2
作者 张珊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9年第13期2263-2265,共3页
目的探讨对早期牙釉质龋患者采取渗透树脂以及氟化物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于2016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124例早期牙釉质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措施不同分为联合组和单一组,各62例。单一组单纯给予渗透树脂技术进行... 目的探讨对早期牙釉质龋患者采取渗透树脂以及氟化物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于2016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124例早期牙釉质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措施不同分为联合组和单一组,各62例。单一组单纯给予渗透树脂技术进行治疗,联合组则联合使用渗透树脂以及氟化物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不同时间牙釉质表明显微硬度值(VHN)检测结果以及各个时间脱矿液中钙溶出总量。结果联合组不同时间点的VHN显著高于单一组,联合组不同时间点的脱钙液中钙离子溶出总量低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期牙釉质龋患者给予渗透树脂以及氟化物联合治疗的方法,不仅能够促进早期龋的快速修复,同时,还能够有效预防再脱矿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釉质龋 渗透树脂 氟化物 早期
下载PDF
早期牙釉质龋光学定量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天佳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CAS 1998年第1期9-10,共2页
早期牙釉质龋的光学定量诊断方法是非破坏性的、敏感的定量方法。可望成为体内监控早期龋损矿物质变化,定量诊断早期龋和客观评估防龋措施的有效方法。本文对光纤透照、紫外光照射、荧光染料、光散射及激光荧光等方法的原理、优缺点和... 早期牙釉质龋的光学定量诊断方法是非破坏性的、敏感的定量方法。可望成为体内监控早期龋损矿物质变化,定量诊断早期龋和客观评估防龋措施的有效方法。本文对光纤透照、紫外光照射、荧光染料、光散射及激光荧光等方法的原理、优缺点和研究进展作了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釉质龋 光学定量诊断法
下载PDF
牙釉质龋中的蛋白溶解现象
4
作者 岳松龄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1993年第3期156-159,186,共5页
作者从三个方面探讨牙釉质龋病变中的蛋白溶解现象。首先观察了木瓜酶、胰蛋白酶及胶原酶对人工龋形成及活体人牙釉质脱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此三种酶对两者均无明显作用。进一步用菌斑液处理人牙釉质粉,再进行脱矿实验,也未发现菌斑... 作者从三个方面探讨牙釉质龋病变中的蛋白溶解现象。首先观察了木瓜酶、胰蛋白酶及胶原酶对人工龋形成及活体人牙釉质脱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此三种酶对两者均无明显作用。进一步用菌斑液处理人牙釉质粉,再进行脱矿实验,也未发现菌斑液有促进人牙质粉脱矿的作用。结果提示在牙釉质龋病变中,蛋白溶解现象不是主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釉质龋 蛋白溶解 脱矿
下载PDF
α-磷酸三钙水解法修复牙釉质龋 被引量:2
5
作者 马英 李思维 冯祖德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75-279,共5页
采用α-磷酸三钙(α-TCP)水解法在牙釉质表面制备羟基磷灰石(HA)涂层,并用XRD、SEM、TEM、显微硬度仪和自制的牙刷磨耗试验机对涂层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采用L929细胞对α-TCP水解液进行细胞毒性评价.结果显示:α-TCP在37℃条件下水解... 采用α-磷酸三钙(α-TCP)水解法在牙釉质表面制备羟基磷灰石(HA)涂层,并用XRD、SEM、TEM、显微硬度仪和自制的牙刷磨耗试验机对涂层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采用L929细胞对α-TCP水解液进行细胞毒性评价.结果显示:α-TCP在37℃条件下水解6h,即可在牙釉质表面得到厚度约20μm的HA涂层,此涂层与牙釉质表面结合紧密,涂层的硬度与正常牙釉质无明显的差异,并且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该方法反应条件温和、简便、安全、有效,有望应用于龋病预防和早期釉质龋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磷酸三钙 羟基磷灰石 牙釉质龋 涂层
下载PDF
治疗早期牙釉质龋的新方法——树脂渗透技术
6
作者 史璐 《健康生活》 2023年第10期8-9,共2页
龋病是口腔科最常见的疾病,给人体健康带来巨大威胁,因此,龋病的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早期牙釉质龋是一个可逆的病变过程,若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促进牙体组织再矿化,则可终止龋病进展,使其静止或逆转,避免形成不可逆病损,维护... 龋病是口腔科最常见的疾病,给人体健康带来巨大威胁,因此,龋病的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早期牙釉质龋是一个可逆的病变过程,若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促进牙体组织再矿化,则可终止龋病进展,使其静止或逆转,避免形成不可逆病损,维护口腔健康。树脂渗透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微创的早期牙釉质龋治疗方法,已经在临床广泛应用,具有无痛、微创、一次完成治疗、经济成本低、远期疗效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变过程 牙釉质龋 口腔健康 树脂渗透 人体健康 再矿化 牙体组织
下载PDF
渗透树脂对漂白过的早期牙釉质龋的治疗效果研究
7
作者 郭玲玲 《饮食科学》 2019年第22期211-211,共1页
在各种各样的口腔疾病中,龋病属于发病率较高的一类口腔疾病,对人们的口腔健康影响很大。因此将其控制在早期阶段或采取有效手段进行治疗,能够很大程度上帮助人们维持口腔的健康。因此,近年来对于漂白过的早期釉质龋的治疗成为了口腔医... 在各种各样的口腔疾病中,龋病属于发病率较高的一类口腔疾病,对人们的口腔健康影响很大。因此将其控制在早期阶段或采取有效手段进行治疗,能够很大程度上帮助人们维持口腔的健康。因此,近年来对于漂白过的早期釉质龋的治疗成为了口腔医学界的一个重点研究领域,各大专家学者都逐步提升了对这一领域的关注程度。渗透树脂技术是采用微创的方法来对漂白过的早期釉质龋进行治疗的一项新兴技术,其特点在于这项技术能够一次性完成治疗,从而减少人们对于牙科治疗的恐惧,尤其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比较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树脂 早期牙釉质龋 治疗效果
下载PDF
掺钕钇铝钙钛晶体激光结合两种再矿化制剂与早期釉质龋的再矿化
8
作者 许颖华 刘婧 +2 位作者 尤权 文志豪 高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0-365,共6页
背景:近年来,多种激光被广泛应用于口腔医学相关的各种疾病,包括龋病的预防及治疗。目的:探讨掺钕铝酸钇晶体(neodymium-doped:yttrium aluminum perovskite,Nd:YAP)激光联合两种再矿化制剂对早期釉质龋再矿化的作用。方法:将60颗牙釉... 背景:近年来,多种激光被广泛应用于口腔医学相关的各种疾病,包括龋病的预防及治疗。目的:探讨掺钕铝酸钇晶体(neodymium-doped:yttrium aluminum perovskite,Nd:YAP)激光联合两种再矿化制剂对早期釉质龋再矿化的作用。方法:将60颗牙釉质块体外建立人工龋模型后,随机分为6组(n=10):A组不进行任何处理,行体外pH循环;B组进行护牙素(主要成分为酪蛋白磷酸钙复合体)再矿化处理,行体外pH循环;C组进行舒适达牙膏(主要成分为生物活性玻璃)再矿化处理,行体外pH循环;D组进行Nd:YAP激光照射,行体外pH循环;E组进行Nd:YAP激光照射,然后进行护牙素再矿化处理,行体外pH循环;F组进行Nd:YAP激光照射,然后舒适达牙膏再矿化处理,行体外pH循环;再矿化处理2次/d,实验周期20 d。G组为正常对照,未致龋,未进行再矿化处理,仅行体外pH循环。实验结束后,检测各组牙釉质表面的显微硬度、形貌与Ca/P比值。结果与结论:①B、C、D组牙釉质表面的硬度值高于A组(P<0.0001),E、F组牙釉质表面的硬度值明显高于B、C、D组(P<0.0001),F组牙釉质表面的硬度值明显高于E组(P<0.0001);②扫描电镜下可见,A组牙釉质表面存在大量的脱矿孔隙;B组牙釉质表面有矿物质沉积,沉积不均匀且较为疏松;C组牙釉质表面有大量矿物质沉积,且钙化团块间可见脱矿孔隙;D组牙釉质表面较为平整,脱矿孔隙较A组明显变小,釉柱间质有破坏;E组牙釉质表面矿物质沉积较厚,脱矿孔隙明显减少;F组牙釉质表面沉积的矿化物最为致密且均匀,脱矿孔隙细小;③B、C组牙釉质表面Ca/P比值明显高于A组(P<0.0001),E组牙釉质表面Ca/P比值明显高于B、C、D组(P<0.0001),F组牙釉质表面Ca/P比值高于E组(P<0.001);③结果显示,生物活性玻璃、酪蛋白磷酸钙复合体、Nd:YAP激光在牙釉质脱矿后均具有促进牙釉质表面再矿化的作用,Nd:YAP激光联合生物活性玻璃或酪蛋白磷酸钙复合体能进一步加强牙釉质龋的再矿化作用,其中Nd:YAP激光和生物活性玻璃的联合使用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釉质龋 再矿化 酪蛋白磷酸钙复合体 生物活性玻璃 掺钕钇铝钙钛晶体(Nd:YAP)激光 显微硬度 钙磷比 联合治疗
下载PDF
固定正畸矫治器对牙釉质龋白斑患病率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王丽芬 黄志刚 张霞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1年第5期287-288,共2页
目的:研究固定正畸矫治器治疗6个月和12个月时牙釉质龋白斑的患病率,为有效控制牙釉质的早期脱矿提供依据。方法:将114名进行固定正畸矫治病例分为三组:6月组、12月组和空白对照组,检查各组患者靠近托槽龈方牙面的牙釉质龋白斑患病率和... 目的:研究固定正畸矫治器治疗6个月和12个月时牙釉质龋白斑的患病率,为有效控制牙釉质的早期脱矿提供依据。方法:将114名进行固定正畸矫治病例分为三组:6月组、12月组和空白对照组,检查各组患者靠近托槽龈方牙面的牙釉质龋白斑患病率和龋白斑指数。对各组间牙釉质龋白斑患病率和龋白斑指数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治疗时间和性别对牙釉质龋白斑患病率的多重影响。结果:76%的男性患者和24%的女性患者出现了牙釉质龋白斑,其患病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月组和12月组间患病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行固定矫治器治疗时牙釉质龋白斑的患病率在最初6个月时急剧上升,因此,临床医生应注意在患者进行固定矫治器治疗的最初数月应密切关注其口腔卫生状况,必要时应采取措施防止牙釉质的脱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矫治器 牙釉质龋白斑 患病率
原文传递
渗透树脂联合氟化物对早期牙釉质龋的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进聪 冯宝莹 +1 位作者 盘华乐 李炎钊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第24期13-14,共2页
目的探讨渗透树脂联合氟化物对早期牙釉质龋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86例早期牙釉质龋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病例诊治时间在2019年1月~2020年1月间,按照抽选法盲选入对照组(n=43)、观察组(n=43)中,取患者的下颌智齿作牙体样本,对照组牙体样... 目的探讨渗透树脂联合氟化物对早期牙釉质龋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86例早期牙釉质龋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病例诊治时间在2019年1月~2020年1月间,按照抽选法盲选入对照组(n=43)、观察组(n=43)中,取患者的下颌智齿作牙体样本,对照组牙体样本以渗透树脂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氟化物干预。对比两组牙体牙釉质表面纤维硬度值(VHN)的变化、脱矿液中钙溶出总量变化。结果实验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组牙体的VHN水平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1d、3d、7d观察组牙体脱矿液钙溶出量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早期牙釉质龋患者中以渗透树脂联合氟化物的治疗方案治疗,可有效促进早期龋的修复,并且减少脱矿再次发生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釉质龋 渗透树脂 氟化物 口腔健康
原文传递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乳牙早期釉质龋的再矿化作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朱丽德孜.托列别克 梁秋娟 +1 位作者 周晶 吴佩玲 《口腔疾病防治》 2017年第10期633-637,共5页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研究,观察天然药物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乳牙早期釉质龋的再矿化作用。方法将门诊因乳牙滞留拔除的上颌乳中切牙30颗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3组,实验组(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组)、阳性对照组(Na F组)和空白对照组...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研究,观察天然药物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乳牙早期釉质龋的再矿化作用。方法将门诊因乳牙滞留拔除的上颌乳中切牙30颗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3组,实验组(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组)、阳性对照组(Na F组)和空白对照组(人工唾液组),每组10颗,进行体外实验。采用显微硬度计测定标本脱矿前后和p H循环后的硬度值,扫描电镜观察乳牙釉质块再矿化后表面形态结构的改变。结果 p H循环后3组乳牙釉质块表面显微硬度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1 199.975,P<0.05),阳性对照组和实验组较空白对照组乳牙釉质龋的表面显微硬度高(q=41.986,P<0.05 vs实验组;q=68.174,P<0.05 vs阳性对照组),但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再矿化效果较Na F低(q=26.188,P<0.05)。扫描电镜的结果显示,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在乳牙釉质表面均有大量沉积物存在,空白对照组的乳牙釉质表面呈蜂窝状,凹凸不平,沉积物较少。结论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在体外实验的研究中,具有促进乳牙早期人工釉质龋再矿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牙釉质龋 再矿化 显微硬度 扫描电镜
下载PDF
五倍子化学组分对脱矿牙釉质再矿化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郑翼 邹玲 李伟 《广东牙病防治》 2013年第7期359-363,共5页
目的研究五倍子多酚性化合物(Galla chinensis extract,GCE)及其4个化学组分(GCE-A,GCE-B,GCE-C和GCE-D)对早期牙釉质龋的再矿化作用,初步追踪五倍子促牙釉质再矿化的有效成分。方法选择脱矿后显微硬度值为160~180努氏硬度的70个牛切... 目的研究五倍子多酚性化合物(Galla chinensis extract,GCE)及其4个化学组分(GCE-A,GCE-B,GCE-C和GCE-D)对早期牙釉质龋的再矿化作用,初步追踪五倍子促牙釉质再矿化的有效成分。方法选择脱矿后显微硬度值为160~180努氏硬度的70个牛切牙釉质样本,随机分为7组,每天进行4次药物处理(1 min/次);药物包括4 g/L的GCE溶液(GCE组)、GCE-A溶液(GCE-A组),GCE-B溶液(GCE-B组),GCE-C溶液(GCE-C组)和GCE-D溶液(GCE-D组)、去离子水(DDW组,阴性对照)和1 g/L的氟化钠溶液(NaF组,阳性对照)。样本pH循环12 d后用显微放射照相定量分析循环前后病损的总矿物丢失量。结果 GCE组的矿物丢失量和病损深度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但仍高于阳性对照组(P<0.05);GCE的4个组分,即GCE-A、GCE-B、GCE-C、GCE-D都有一定的促进脱矿釉质再矿化作用(P<0.05),但效果明显差于相同浓度的GCE(P<0.05)。结论 GCE及其4个组分都有一定的促进脱矿釉质再矿化作用,GCE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倍子 牙釉质龋 再矿化
下载PDF
上颌乳磨牙釉质显微硬度的分析
13
作者 梅丽琴 石四箴 胡荣党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291-293,共3页
目的:探讨孔磨牙不同深度釉质矿化程度是否存在差异,为我国乳牙釉质显微硬度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选取混合牙列儿童的无龋上颌乳磨牙35颗(上颌第一乳磨牙13颗,上领第二乳磨牙22颗),分别测量牙冠近远中剖面上釉质不同深度12个点的... 目的:探讨孔磨牙不同深度釉质矿化程度是否存在差异,为我国乳牙釉质显微硬度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选取混合牙列儿童的无龋上颌乳磨牙35颗(上颌第一乳磨牙13颗,上领第二乳磨牙22颗),分别测量牙冠近远中剖面上釉质不同深度12个点的显微硬度并进行比较。结果:第一乳磨牙釉质的显微硬度为(298.9±14.0)KHN,第二乳磨牙釉质的显微硬度为(299.6±15.6)KHN,乳磨牙釉质外层显微硬度大于中层和内层,差别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乳磨牙釉质的显微硬度由外向内有依次降低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牙牙釉质显微硬度病矿物质含量
下载PDF
电子探针微量分析法在龋病研究中的应用
14
作者 陈析华 石四箴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56-57,共2页
关键词 牙本质 分析法 再矿化 脱矿 釉质 唾液 分泌液 电子探针微量分析 电子探针分析 牙釉质龋
下载PDF
685名幼儿园儿童乳牙患龋调查
15
作者 朱超众 《浙江预防医学》 1995年第6期41-41,共1页
龋齿是一种常见病,婴幼儿乳牙患龋率更高。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列为全世界重点防治疾病的第三位。为了做好儿童龋齿防治,我们开展了幼儿园患龋率调查。 一、调查对象和范围 调查对象为本县幼儿园4~6岁的儿童共685人。对于牙釉质龋,牙... 龋齿是一种常见病,婴幼儿乳牙患龋率更高。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列为全世界重点防治疾病的第三位。为了做好儿童龋齿防治,我们开展了幼儿园患龋率调查。 一、调查对象和范围 调查对象为本县幼儿园4~6岁的儿童共685人。对于牙釉质龋,牙本质龋均列入龋齿范围。 二、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685人中,患龋550例,患龋率80.29%。其中4岁组288例,患龋人数202例,患龋率70.14%,龋均5.35;5岁组206例,患龋人数179例,患龋率86.89%,龋均6.62;6岁组191例,患龋人数169例,患龋率88.48%,龋均7.50。 三、讨论 龋齿是一种多因素疾病、其发生与细菌、食物、宿立(包括牙齿状况,唾液、全身情况等)三种因素有关。乳牙的硬组织的一部分在胚胎期形成,另一部分则在生后六、七年内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牙患 幼儿园儿童 婴幼儿 学龄前儿童 儿童齿 牙本质 世界卫生组织 牙釉质龋 多因素疾病 口腔卫生习惯
下载PDF
全光纤OCT量化检出早期釉质龋的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姚晖 李燕妮 +6 位作者 王冠华 姚晓天 孟卓 靳书凤 梁燕 张林朴 刘铁根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5-69,I0001,共6页
目的评价全光纤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全光纤OCT)检出早期牙釉质人工龋的敏感性。方法在新鲜拔除的7颗离体人恒牙釉质光滑面制备2mm×3mm实验窗.选用pH4.5的化学酸蚀液在开窗区制备0~120h早期脱矿人工龋模型.采用自行研发的口腔... 目的评价全光纤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全光纤OCT)检出早期牙釉质人工龋的敏感性。方法在新鲜拔除的7颗离体人恒牙釉质光滑面制备2mm×3mm实验窗.选用pH4.5的化学酸蚀液在开窗区制备0~120h早期脱矿人工龋模型.采用自行研发的口腔全光纤OCT系统检测离体人恒牙早期牙釉质人工龋,以同一牙齿样本的显微数码摄影和偏光显微镜检测作为对照.比较和检验OCT有效检出早期龋变的敏感性和可行性。结果全光纤口腔OCT装置可早期准确检测到脱矿12h以内牙釉质表面组织学水平的微观改变,早于裸眼和临床显微摄影的观察结果:开窗区釉质表面完整度随脱矿作用时间出现递减变化;而釉质脱矿深度随脱矿作用时间而出现递增性变化,不同时段脱矿深度的OCT量化数据与偏光显微镜检出结果相吻合.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2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证实OCT可早期、敏感、精确地检出组织学水平的早期牙釉质人工龋。结论全光纤口腔OCT系统可无创准确检出早期牙釉质表面和表层下人工龋变.获得的龋变深度量化测量数据与偏光显微镜下组织学水平的测量结果高度相关。系统进一步完善后有望作为一种新型光学手段用于口腔临床龋病的早期诊断、量化监控以及干预效果的有效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全光纤 牙釉质龋 人工模型 早期检出 量化 敏感性
原文传递
《口腔医学研究》杂志优秀论文选
17
作者 岳松龄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25-226,共2页
关键词 口腔医学 牙医学 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 杂志 正畸治疗 义齿粘附剂 上颌后缩 牙釉质龋 粘性放线菌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 单侧唇裂 根管充填
下载PDF
小儿常见口腔病及预防
18
作者 李雅宁 《甘肃科技》 2010年第5期159-160,共2页
小儿常见口腔病有龋病、牙龈出血、急性坏死牙髓炎、牙槽脓肿、牙龈瘘管-慢性根尖周炎、不良习惯与牙齿排列不齐、乳牙滞留——双层牙、上门牙间隙及多生牙、口臭等;详细介绍了常见口腔病的预防。
关键词 小儿 口腔病 牙釉质龋 牙本质结构 自觉症状
下载PDF
潜在龋病病原菌―Scardovia wiggsiae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王沛铃 马丹丹 楚金普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451-454,共4页
Scardovia wiggsiae最初是在口腔微环境中发现,通过观察临床患者样本中细菌分布部位,发现它不仅存在于传统的龈上菌斑部位[1],还存在于舌背和牙龈缝隙[2],之后又在静脉注射吸毒者的手臂伤口中发现。2011年Julia等[3]发现该细菌与Scardov... Scardovia wiggsiae最初是在口腔微环境中发现,通过观察临床患者样本中细菌分布部位,发现它不仅存在于传统的龈上菌斑部位[1],还存在于舌背和牙龈缝隙[2],之后又在静脉注射吸毒者的手臂伤口中发现。2011年Julia等[3]发现该细菌与Scardovia inopinata亲缘关系最近,16S rRNA基因序列相似性为94.8%~94.9%,属于双歧杆菌科下的Scardovia属。在前期研究中发现其存在于晚期牙釉质龋[4]和牙本质龋中[5];还发现该微生物与儿童早期龋齿(early childhood caries,ECC)和重度儿童早期龋齿存在关系[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本质 舌背 细菌分布 龈上菌斑 患者样本 牙釉质龋 病原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