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龈沟液炎症因子水平及牙齿咬合功能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治与固定矫治对错[牙合]畸形患者的治疗效果
1
作者 赵珍 古力巴哈·买买提力 +1 位作者 张娟娟 刘博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7期1421-1424,1469,共5页
目的:对比无托槽隐形矫治与固定矫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龈沟液炎症因子水平、牙齿咬合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92例错[牙合]畸形患者的病例资料,按手术方案不同分为两组(n=46),观察组接... 目的:对比无托槽隐形矫治与固定矫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龈沟液炎症因子水平、牙齿咬合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92例错[牙合]畸形患者的病例资料,按手术方案不同分为两组(n=46),观察组接受无托槽隐形矫治,对照组接受固定矫治。对比两组患者矫治6m后矫治效果;矫治前、矫治3 m、6 m后牙周健康指标,包括牙龈指数(Gingival index,GI)、龈沟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SBI)、菌斑指数(Plaqueindex,PLI)、牙周探诊深度(Periodontaldepth,PD)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并采用Tee Tester咬合力检测仪检测矫治前、矫治3 m、6 m后牙齿咬合功能([牙合]力总值、[牙合]力中心点最大位移、[牙合]力不对称指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矫治前、矫治3 m、6 m后龈沟液炎症因子,如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sICAM-1)、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83%(45/46)相较于对照组78.26%(36/46)更高(P<0.05);与矫治前相比,各治疗组的GI、SBI、PLI、PD均明显降低(P<0.05),其中观察组更为显著(P<0.05);与矫治前相比,各治疗组的[牙合]力总值均明显升高,[牙合]力中心点最大位移、[牙合]力不对称指数均明显降低,其中观察组更为显著(P<0.05);与矫治前相比,各治疗组的龈沟液IL-6、sICAM-1、IL-1β水平均明显升高,其中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35%(2/46)相较于对照组21.74%(10/46)更低(P<0.05)。结论:经无托槽隐形矫治错[牙合]畸形患者整体矫治效果优于固定矫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托槽隐形矫治 错[牙合]畸形 龈沟液炎症因子 固定矫治 牙齿咬合功能
下载PDF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的疗效及对牙齿咬合功能影响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韩明林 范娜娜 +1 位作者 李明贺 田垒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14期26-26,28,共2页
目的:探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的疗效及对牙齿咬合功能的影响。方法: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患儿9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单纯正颌矫正治疗,正颌矫正+正畸组则采取正颌矫正+正畸治疗。比... 目的:探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的疗效及对牙齿咬合功能的影响。方法: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患儿9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单纯正颌矫正治疗,正颌矫正+正畸组则采取正颌矫正+正畸治疗。比较两组疾病疗效,X线测量结果改善时间,治疗前后患儿X线测量结果和语言功能、咀嚼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正颌矫正+正畸组疗效、X线测量结果改善时间、X线测量结果和语言功能、咀嚼功能相比对照组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颌矫正+正畸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颌矫正+正畸治疗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正颌 唇腭裂术 牙颌面畸形 疗效 牙齿咬合功能 影响
下载PDF
Twin-block矫治器治疗早期下颌后缩畸形对软组织指标及牙齿咬合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梅丽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2年第20期40-43,共4页
目的:探讨Twin-block矫治器治疗早期下颌后缩畸形对软组织指标及牙齿咬合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60例安氏Ⅱ1类错牙合早期下颌后缩畸形患者,依据随机掷骰子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传统... 目的:探讨Twin-block矫治器治疗早期下颌后缩畸形对软组织指标及牙齿咬合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60例安氏Ⅱ1类错牙合早期下颌后缩畸形患者,依据随机掷骰子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传统直丝弓系统矫治,观察组应用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美观性、软组织指标(覆盖、覆牙合、鼻唇角、颏沟倾角、颏软组织厚度)、牙齿咬合力、咀嚼功能。结果:治疗前,两组蝶鞍点-鼻根点-上齿槽座点角(SNA)、蝶鞍点-鼻根点-下齿槽座点角(SNB)、上齿槽座点-鼻根点-下齿槽座点角(ANB)、Z角、H角、上唇长:下唇长、下唇-E线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NA、SN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ANB、H角、上唇长:下唇长、下唇-E线距离均更小,Z角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覆盖、覆牙合、鼻唇角、颏沟倾角、颏软组织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覆盖、覆牙合更小,鼻唇角、颏沟倾角、颏软组织厚度均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牙齿咬合力及咀嚼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牙齿咬合力及咀嚼功能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安氏Ⅱ1类错牙合早期下颌后缩畸形,可提高患者美观性,改善牙齿咬合功能及咀嚼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下颌后缩畸形 安氏Ⅱ1类错牙合 美观性 牙齿咬合功能 咀嚼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