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牛人工授精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1
作者 李贺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3年第4期40-43,共3页
牛人工授精技术是开展品种选育和品种改良的重要技术支撑,能够为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充分的种质资源。近些年,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不断加大,养殖户对高品质畜禽产品的需求量呈现逐渐增加的态势,但由于本地优质种质资源逐渐流失,... 牛人工授精技术是开展品种选育和品种改良的重要技术支撑,能够为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充分的种质资源。近些年,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不断加大,养殖户对高品质畜禽产品的需求量呈现逐渐增加的态势,但由于本地优质种质资源逐渐流失,纯种牛的数量逐渐下降,导致繁殖母牛的生产能力不足,严重影响到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利用人工受精技术,使优良的种质资源迅速传播,迅速被人们所接受和接受,加快繁殖母牛的复壮速度。但由于人工授精技术操作较为繁杂,在操作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发情不稳定、精液保存不到位、输精时间把握不准、操作技术不得当等问题,导致繁殖母牛的受胎率明显降低,给养殖场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针对这些问题就需要我们明确相应的技术推广方案,确保人工授精技术能够在广大基层地区得以有效地推行转变传统的生产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人工授精技术 推广问题 解决措施
下载PDF
牛人工授精技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被引量:4
2
作者 黄福伦 《中兽医学杂志》 2015年第9期32-32,共1页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牛人工授精技术也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牛人工授精技术对牛本地品种的改良、提高后代的产量以及确保牛制品的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升也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当前牛人工授精技...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牛人工授精技术也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牛人工授精技术对牛本地品种的改良、提高后代的产量以及确保牛制品的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升也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当前牛人工授精技术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着牛人工授精技术的发展,本文简要介绍了牛人工授精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人工授精技术 问题 解决措施
下载PDF
牛人工授精技术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3
作者 星福海 《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 2022年第11期37-39,共3页
为提高母牛受精成功率,牛人工授精技术在较多地区被广泛应用。牛人工授精技术是牛育种与繁殖工作中最重要的技术,能为牛的发展提供切实保障。但在牛人工授精技术实施过程中尚存在诸多问题,导致母牛受精失败,造成财力物力的极大浪费,对... 为提高母牛受精成功率,牛人工授精技术在较多地区被广泛应用。牛人工授精技术是牛育种与繁殖工作中最重要的技术,能为牛的发展提供切实保障。但在牛人工授精技术实施过程中尚存在诸多问题,导致母牛受精失败,造成财力物力的极大浪费,对整个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不利影响。该文就青海省民和县运用牛人工授精技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剖析,并提出解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人工授精技术 问题 解决措施
下载PDF
牛人工授精技术关键点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子安 《当代畜牧》 2018年第3期21-21,共1页
牛人工受精技术已经得到了普及,它对牛品种改良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良种覆盖率不断提升。然而,许多输精员在牛人工授精的操作上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不规范的牛人工授精方法会降低受胎率,引发生殖道疾病。笔者对牛人工授精技术操作过... 牛人工受精技术已经得到了普及,它对牛品种改良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良种覆盖率不断提升。然而,许多输精员在牛人工授精的操作上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不规范的牛人工授精方法会降低受胎率,引发生殖道疾病。笔者对牛人工授精技术操作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介绍,供同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授精技术 关键点 分析
原文传递
牛定时人工授精技术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丁素敏 《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 2020年第16期39-40,共2页
近年人工授精技术在畜牧养殖产业的进一步推广应用,优秀种公畜利用率得到极大提升。人工授精操作过程中影响牛受胎率的关键因素是输精作业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因此如何准确的预测排卵时间和输精时间是提高人工授精效果的重要举措,也是目... 近年人工授精技术在畜牧养殖产业的进一步推广应用,优秀种公畜利用率得到极大提升。人工授精操作过程中影响牛受胎率的关键因素是输精作业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因此如何准确的预测排卵时间和输精时间是提高人工授精效果的重要举措,也是目前畜牧科技工作者需要重点关注的难题。牛是规律性发情动物,在发情排卵过程中受到机体激素的调控。牛定时人工授精技术是利用生殖激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做到同期排卵,然后进行集中人工授精技术操作,极大提高生产率。该文主要分析牛定时人工授精技术的原理和应用现状,论述该项技术的具体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时人工授精技术 应用 发展前景
下载PDF
人工授精肉牛受胎率影响因素及提高措施 被引量:4
6
作者 张宝良 《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 2020年第7期64-65,共2页
加速牛品种改良能显著提高牛的生产能力,发挥牛的生产性能,减少多种传染性疾病的传播流行,节约养殖成本,保证养殖效益。近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不断加强牛品种改良进程,通过积极推广人工授精技术,牛在短时间内的生产性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加速牛品种改良能显著提高牛的生产能力,发挥牛的生产性能,减少多种传染性疾病的传播流行,节约养殖成本,保证养殖效益。近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不断加强牛品种改良进程,通过积极推广人工授精技术,牛在短时间内的生产性能得到进一步提升。人工授精技术作为一项侵入性的操作技术,对加快牛品种改良提高母牛生产性能有很大帮助,但是由于该项技术具有严格的要求,操作不当很容易影响到母牛的受胎率。该文主要分析人工授精影响牛受胎率的因素,论述相应的工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人工授精技术 受胎率 影响因素 工作措施
下载PDF
牛人工授精应用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2
7
作者 彭栋元 《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 2020年第12期36-37,共2页
牛人工授精技术的推广应用是替代传统牛自然交配,提高种公牛利用效率的重要技术措施。但从整体工作开展情况分析,工作中依然面临着不少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相应的技术人才紧缺、人工授精操作不规范、技术体系建设不完善的问题,针对这些... 牛人工授精技术的推广应用是替代传统牛自然交配,提高种公牛利用效率的重要技术措施。但从整体工作开展情况分析,工作中依然面临着不少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相应的技术人才紧缺、人工授精操作不规范、技术体系建设不完善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需要认真细致的分析,构建完善的发展措施,确保牛人工授精技术得以快速推广应用。该文主要论述牛人工授精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人工授精技术 应用现状 发展对策
下载PDF
提高牛冷配受胎率的技术措施
8
作者 马军德 《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 2018年第19期58-59,共2页
牛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技术是一项专业技术要求高、操作性强、难度较大的繁殖技术,在具体工作开展中,如果操作不当,很容易对牛生殖系统造成危害,引起生殖系统疾病,导致母牛繁殖率下降,屡次配种不能正常受孕。该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 牛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技术是一项专业技术要求高、操作性强、难度较大的繁殖技术,在具体工作开展中,如果操作不当,很容易对牛生殖系统造成危害,引起生殖系统疾病,导致母牛繁殖率下降,屡次配种不能正常受孕。该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提高牛冷配受胎率的技术措施,以促进牛养殖业的发展,取得更高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技术 受胎率 技术措施
下载PDF
来宾市牛品改工作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4
9
作者 韦振飞 覃志贵 潘冰冰 《广西畜牧兽医》 2019年第2期61-64,共4页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牛肉、牛奶等的需求不断增涨,大力发展养牛业成为满足民众不断增加的物质需求、政府脱贫攻坚、产业扶贫有力措施和资本市场的又一个投资热点。自2003年皇氏乳业奶牛基地进驻来宾以来,来宾市在规模化养牛上发...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牛肉、牛奶等的需求不断增涨,大力发展养牛业成为满足民众不断增加的物质需求、政府脱贫攻坚、产业扶贫有力措施和资本市场的又一个投资热点。自2003年皇氏乳业奶牛基地进驻来宾以来,来宾市在规模化养牛上发展迅速,武宣金泰丰牛业公司、广西八百里农业有限公司、来宾市万乡河牛业公司等存栏能力千头以上牛场先后建成投产已达8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宾市 品种改良 奶水 人工授精 牛人工授精技术 产业
下载PDF
广西肉牛品种改良误区探讨与对策 被引量:1
10
作者 韦宏干 李美珍 +1 位作者 李铭 漆爱荣 《农家之友》 2021年第1期56-57,共2页
优良品种是畜牧业生产提质增效的关键,牛品种改良已经成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乡村产业兴旺的重要科技手段。尽管牛人工授精品改技术已经得到广泛的普及,但部分养殖户在牛品中改良和养殖杂交牛改过程中仍存在一些根深蒂固的认识误区,... 优良品种是畜牧业生产提质增效的关键,牛品种改良已经成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乡村产业兴旺的重要科技手段。尽管牛人工授精品改技术已经得到广泛的普及,但部分养殖户在牛品中改良和养殖杂交牛改过程中仍存在一些根深蒂固的认识误区,给畜牧生产、增收带来一定损害。本文结合基层实际,指出在牛品种改良中常见的误区,并有针对性提出解决对策,以期实现畜牧业种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改良 牛人工授精技术 误区
下载PDF
Effect of Delayed Insemination on Holstein Cows'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11
作者 Charlotte Gaillard Jakob Sehested Mogens Vestergaard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A)》 2016年第1期64-68,共5页
Holstein cows' fertility has decreased in the last decade, creating a need for new management methods to improve the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which in this case was defined by pregnancy rates and number of artificial... Holstein cows' fertility has decreased in the last decade, creating a need for new management methods to improve the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which in this case was defined by pregnancy rates and number of artificial inseminations (AI) per pregnancy. Previous studies showed that deliberately delaying rebreeding until after peak lactation can improve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rebreeding in early lactation. The objective was to compare the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of cows in consecutive lactations of different lengths. The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pregnancy rate and number of insemination to pregnancy) of 62 Holstein cows involved in a 16 months extended lactation trial was record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of the previous and following 10 months lactation of the same cows. It was hypothesized that a late rebreeding (at eight months, 16 months lactation) will improve the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compared with an early rebreeding (at two months, 10 months lactation) in the previous lactation, and it will have no negative effect on the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in the following lactation with an early rebreedin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egnancy rates were similar for the 16 months lactation and the previous and following 10 months lactations, while the number of AI to pregnancy was increased in the 10 months lactation, following by the 16 months lactation. The use of the double AI technique did not improve pregnancy rates compared with a single AI per estrus, and induced confusion, as how to report the herd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To conclude, the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was similar between the heifers, primiparous and multiparous cows, and between 10 months and 16 months lact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tended lactation pregnancy rate double insemina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