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牛天赐传》:作为自传的老舍小说 |
王玉宝
|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09 |
1
|
|
2
|
论老舍小说的创作风格——以《牛天赐传》为成熟标志的分析 |
沐子
赵阳
|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
2
|
|
3
|
《牛天赐传》与《远大前程》综论 |
成梅
|
《广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8 |
1
|
|
4
|
老舍《牛天赐传》隐喻认知分析 |
张海莲
|
《中外企业家》
|
2015 |
1
|
|
5
|
旧中国市民社会的图画——评老舍的《牛天赐传》 |
刘秉山
|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0 |
1
|
|
6
|
浅论《牛天赐传》中的教育思想 |
聂亭潇
|
《美与时代(美学)(下)》
|
2021 |
1
|
|
7
|
论老舍长篇小说《牛天赐传》与中国古代小说传统之关联 |
邢岳
李升锐
陈殊颖
|
《河池学院学报》
|
2022 |
0 |
|
8
|
镜像中的批判与构建:《牛天赐传》中弃婴形象解读 |
吴绪霖
|
《郑州师范教育》
|
2024 |
0 |
|
9
|
浅谈《牛天赐传》的话剧改编 |
刘婧
|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
2020 |
2
|
|
10
|
老舍《牛天赐传》中的现代理性价值和超理性价值 |
李玲
|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11
|
狄更斯《艰难时世》与老舍《牛天赐传》中的儿童形象之比较 |
付春明
|
《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研究》
|
2020 |
0 |
|
12
|
论老舍小说对传统人格的表现 |
张鸿声
|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7 |
0 |
|
13
|
现代性与传统性的交战——论老舍对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批判 |
吴小美
魏韶华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
1987 |
2
|
|
14
|
“英雄”与“凡人”:小说改编话剧的价值迁移 从话剧《牛天赐》的结尾谈起 |
王兰兰
|
《上海戏剧》
|
2022 |
0 |
|
15
|
牛天赐与大卫.科波菲尔 |
张晓歌
|
《鹭江大学学报》
|
1994 |
0 |
|
16
|
老舍与学校风潮——以《赵子曰》为中心 |
杉野元子
董炳月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2 |
6
|
|
17
|
卢梭与老舍的小说创作 |
董炳月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5
|
|
18
|
话说“京味” |
赵园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4
|
|
19
|
国外翻译研究老舍文学作品概况 |
舒济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
1982 |
7
|
|
20
|
《选民》(《文博士》)应是未完成之作——兼论此作究竟有没有“初版”? |
史承钧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1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