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性染料对牛奶蛋白复合纤维的染色性能 被引量:1
1
作者 贺宝元 薛海燕 +1 位作者 李慧 薛朝华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12,共4页
采用中性染料对牛奶蛋白复合纤维进行染色,研究染色温度、染色时间、染浴pH值、染料用量和助剂对上染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牛奶蛋白复合纤维采用中性染料染色,上染率高,移染性好,提升性好,中性染料的原样皂洗褪色牢度为3~4级,棉白布... 采用中性染料对牛奶蛋白复合纤维进行染色,研究染色温度、染色时间、染浴pH值、染料用量和助剂对上染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牛奶蛋白复合纤维采用中性染料染色,上染率高,移染性好,提升性好,中性染料的原样皂洗褪色牢度为3~4级,棉白布沾色牢度4~5级,羊毛白布沾色牢度3~4级。确定出染色的最佳工艺条件:染料用量3%~4%(owf),染色温度80℃,染浴pH值4,染色时间40 m in,用A lbegal B控制上染速率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染料 牛奶蛋白复合纤维 染色性能 上染率
下载PDF
离子型染料对牛奶蛋白复合纤维的染色性能 被引量:1
2
作者 贺宝元 薛海燕 袁国伟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1-15,共5页
采用阳离子、中性、活性染料对牛奶蛋白复合纤维进行染色,研究温度、pH值、时间和助剂对上染百分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牛奶蛋白复合纤维采用离子型染料染色,染料提升性,移染性好,染色牢度高。染色的最佳工艺为:阳离子染料,染色温度85℃,p... 采用阳离子、中性、活性染料对牛奶蛋白复合纤维进行染色,研究温度、pH值、时间和助剂对上染百分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牛奶蛋白复合纤维采用离子型染料染色,染料提升性,移染性好,染色牢度高。染色的最佳工艺为:阳离子染料,染色温度85℃,pH值5.0~5.5,染色时间40 min;中性染料,染色温度80℃,pH值3.5~4.5,染色时间45 min;活性染料,染色温度90℃,pH值3.5~4.5,染色时间55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型染料 牛奶蛋白复合纤维 染色性能 上染百分率
下载PDF
牛奶蛋白复合纤维/羊毛混纺纱线的开发 被引量:1
3
作者 姚舒林 段天荣 +2 位作者 王立年 高增祥 蒋少军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5-27,共3页
介绍了采用15%的牛奶蛋白复合纤维与85%的羊毛生产混纺纱线的工艺流程和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文章指出:为保证染色效果,将牛奶蛋白复合纤维和羊毛分开染色,且要求用软水;纺纱前应对牛奶蛋白复合纤维进行养生预处理,同时加入1%(o... 介绍了采用15%的牛奶蛋白复合纤维与85%的羊毛生产混纺纱线的工艺流程和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文章指出:为保证染色效果,将牛奶蛋白复合纤维和羊毛分开染色,且要求用软水;纺纱前应对牛奶蛋白复合纤维进行养生预处理,同时加入1%(owf)的抗静电剂和0.9%(owf)的和毛油,回潮率保持在13%~14%之间;针梳采用6道针梳机并和,胶辊用防静电涂料处理,车速较小;粗纱后区牵伸倍数应偏小,同时粗纱后区隔距应适当放大;细纱车间的温度控制在20~25℃,相对湿度65%左右;络筒张力垫圈重量不宜过大,以保证纱线质量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奶蛋白复合纤维 羊毛 纱线 开发 技术措施
下载PDF
维纶基牛奶蛋白复合纤维活性分散染料染色 被引量:1
4
作者 任崇玲 吴赞敏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17,共5页
由于维纶基牛奶蛋白纤维的双组分结构,易造成染色不匀,故选用活性分散染料进行染色。染色中分析了元明粉、温度、时间和pH值对其上染率的影响,并通过与活性染料和分散染料染维纶基牛奶蛋白复合纤维的上染率和匀染性对比,得出了活性分散... 由于维纶基牛奶蛋白纤维的双组分结构,易造成染色不匀,故选用活性分散染料进行染色。染色中分析了元明粉、温度、时间和pH值对其上染率的影响,并通过与活性染料和分散染料染维纶基牛奶蛋白复合纤维的上染率和匀染性对比,得出了活性分散染料的上染率最高,匀染性最好,其次是活性染料,最后是分散染料。通过色牢度的测试,发现活性染料的色牢度最好,其次是活性分散染料,最后是分散染料,但是基本都能达到色牢度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 活性分散染料 维纶基牛奶蛋白复合纤维
下载PDF
腈纶基牛奶蛋白复合纤维染色动力学参数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海燕 胡雪敏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2-34,共3页
文中测定了阳离子染料上染腈纶基牛奶蛋白复合纤维的上染速率曲线,且分析了不同温度对半染时间、扩散系数、染色速率常数等染色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阳离子染料上染腈纶基牛奶蛋白复合纤维的初染率很高,染色120 min时达到上染平... 文中测定了阳离子染料上染腈纶基牛奶蛋白复合纤维的上染速率曲线,且分析了不同温度对半染时间、扩散系数、染色速率常数等染色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阳离子染料上染腈纶基牛奶蛋白复合纤维的初染率很高,染色120 min时达到上染平衡;阳离子染料上染腈纶基牛奶蛋白复合纤维的半染时间较短且随着温度的升高有下降的趋势,其扩散系数和染色速率常数都随着染色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腈纶基牛奶蛋白复合纤维 阳离子染料 染色 上染速率 半染时间 扩散系数 染色速率常数
下载PDF
牛奶蛋白复合纤维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妮 阮超明 +2 位作者 余燕平 郑宇 俞建勇 《国际纺织导报》 2009年第8期12-12,14,15,共3页
通过氨基酸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及SEM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牛奶蛋白复合纤维的组成及聚集态与形态结构。结果表明:牛奶蛋白复合纤维含有17种氨基酸,占其总质量的24.87%;红外光谱显示其是由酪素与丙烯腈共同组成的;横截面呈不规则... 通过氨基酸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及SEM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牛奶蛋白复合纤维的组成及聚集态与形态结构。结果表明:牛奶蛋白复合纤维含有17种氨基酸,占其总质量的24.87%;红外光谱显示其是由酪素与丙烯腈共同组成的;横截面呈不规则状,纵向有沟槽和孔洞,其X衍射谱图类似聚丙烯腈纤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奶蛋白复合纤维 组成 结构
下载PDF
大黄染料染Modal/牛奶蛋白复合纤维色纺针织纱的开发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前文 《上海毛麻科技》 2016年第2期16-19,共4页
通过大黄染料对Modal纤维/牛奶蛋白复合纤维进行染色试验研究,优选大黄染料染2种纤维的最佳染色工艺,探讨大黄染Modal纤维/牛奶蛋白复合纤维色纺针织纱的生产工艺,提出生产过程中需采取的技术措施,通过对纺纱工艺参数优化,不仅解决了2... 通过大黄染料对Modal纤维/牛奶蛋白复合纤维进行染色试验研究,优选大黄染料染2种纤维的最佳染色工艺,探讨大黄染Modal纤维/牛奶蛋白复合纤维色纺针织纱的生产工艺,提出生产过程中需采取的技术措施,通过对纺纱工艺参数优化,不仅解决了2种纤维染色后强度和蓬松度降低等问题,而且有效地解决了纺纱过程中有色纤维静电严重、棉网飘浮、纤维缠绕、纤维间抱合力小等问题,可纺出成纱质量较高的针织纱,满足了用户对高档针织产品的质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牛奶蛋白复合纤维 MODAL纤维 色纺 针织纱
下载PDF
大黄染料染Modal/牛奶蛋白复合纤维色纺针织纱的开发
8
作者 王前文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13,共4页
通过大黄染料对Modal纤维/牛奶蛋白复合纤维进行染色试验研究,优选大黄染料染2种纤维的最佳染色工艺,探讨大黄染Modal纤维/牛奶蛋白复合纤维色纺针织纱的生产工艺,提出生产过程中需采取的技术措施,通过对纺纱工艺参数优化,不仅解决了2... 通过大黄染料对Modal纤维/牛奶蛋白复合纤维进行染色试验研究,优选大黄染料染2种纤维的最佳染色工艺,探讨大黄染Modal纤维/牛奶蛋白复合纤维色纺针织纱的生产工艺,提出生产过程中需采取的技术措施,通过对纺纱工艺参数优化,不仅解决了2种纤维染色后强度和蓬松度降低等问题,而且有效地解决了纺纱过程中有色纤维静电严重、棉网飘浮、纤维缠绕、纤维间抱合力小等问题,可纺出成纱质量较高的针织纱,满足了用户对高档针织产品的质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牛奶蛋白复合纤维 MODAL纤维 色纺 针织纱
下载PDF
辣椒红色素的提取、乳化及对牛奶蛋白复合纤维的染色 被引量:4
9
作者 杨钰钦 吴赞敏 +1 位作者 任崇玲 邓小姣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4-29,共6页
通过一系列辣椒红色素的提取实验得出,提取最佳溶剂是丙酮;最佳工艺是:提取温度65℃,提取时间3 h,料液比1∶25,提取1次。留籽提取色素液的光稳定性远远好于无籽提取色素液。用斯盘60和吐温80复合乳化剂处理油溶性辣椒红色素,获得很好的... 通过一系列辣椒红色素的提取实验得出,提取最佳溶剂是丙酮;最佳工艺是:提取温度65℃,提取时间3 h,料液比1∶25,提取1次。留籽提取色素液的光稳定性远远好于无籽提取色素液。用斯盘60和吐温80复合乳化剂处理油溶性辣椒红色素,获得很好的乳化效果。用乳化后的辣椒红色素对牛奶蛋白复合纤维进行染色,结果能得到艳红色产品,干/湿摩擦牢度能达到3~4级,皂洗牢度能达到3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红色素 提取 乳化 牛奶蛋白复合纤维 染色
下载PDF
腈纶基牛奶蛋白复合纤维染色探讨 被引量:2
10
作者 洪嘉 孟庆涛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9-22,共4页
采用B型活性染料、阳离子染料和中性染料对牛奶蛋白复合纤维进行染色,讨论了几种染料对牛奶蛋白复合纤维的上染性以及pH值对上染百分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B型活性染料上染百分率随染浴pH值降低而增加;阳离子染料在pH值为6条件下,上... 采用B型活性染料、阳离子染料和中性染料对牛奶蛋白复合纤维进行染色,讨论了几种染料对牛奶蛋白复合纤维的上染性以及pH值对上染百分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B型活性染料上染百分率随染浴pH值降低而增加;阳离子染料在pH值为6条件下,上染百分率较高;中性染料对牛奶蛋白复合纤维染色可获得较高上染百分率,在酸性条件下效果更好,但匀染性一般。B型活性染料和中性染料染色牢度较好,阳离子染料稍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奶蛋白复合纤维 染色 色牢度
下载PDF
牛奶蛋白复合纤维应用性能的试验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方雪娟 颜燕屏 +2 位作者 俞觉 薛丽云 鲍杰 《上海毛麻科技》 2007年第4期14-17,共4页
介绍了牛奶蛋白复合纤维的结构性能、物理机械性能以及对化学剂溶解特性,该纤维具有蛋白质纤维及腈纶合纤的双重性能。其中吸湿性能、染色性能、化学剂溶解特性等对开发应用牛奶蛋白复合纤维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 牛奶蛋白复合纤维 蛋白质含量 吸湿性 化学剂溶解特性 阳离子染料活性染料
下载PDF
湿热处理对牛奶蛋白复合纤维纱线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12
作者 龚熠 王淑雯 +1 位作者 邱小永 闵方荣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3-46,共4页
由于牛奶蛋白复合纤维染整加工中经常伴随着湿热加工,因此,着重研究了湿热处理对牛奶蛋白复合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湿热处理对牛奶蛋白复合纤维的收缩率、强力、白度及表面形态影响显著,对牛奶蛋白复合纤维结构及结晶形态影... 由于牛奶蛋白复合纤维染整加工中经常伴随着湿热加工,因此,着重研究了湿热处理对牛奶蛋白复合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湿热处理对牛奶蛋白复合纤维的收缩率、强力、白度及表面形态影响显著,对牛奶蛋白复合纤维结构及结晶形态影响很小。随着湿热处理温度的升高,牛奶蛋白复合纤维织物的顶破强力稳步提高,而白度出现下降;当湿热处理温度大于100℃时,收缩率的增幅明显变大,且手感变硬;特别当湿热处理温度超过130℃时,纤维的表面已经几乎没有平整的地方。因此,牛奶蛋白复合纤维宜采用90、100℃为其最高湿热加工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奶蛋白复合纤维 湿热处理 结构 性能
下载PDF
牛奶蛋白复合纤维毛毯的开发
13
作者 厉巽巽 胡忠娟 +1 位作者 陈玉霜 陈金霞 《针织工业》 2015年第5期22-24,共3页
以牛奶蛋白复合纤维为毛绒纱,涤纶纤维为底布,制备出牛奶蛋白复合纤维毛毯,详细阐述该毛毯加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包括整经、编织、预定形、剖绒、染色、柔软整理和烘干定形。最后对成品的面料参数及性能进行了测试与表征。结果表明:使... 以牛奶蛋白复合纤维为毛绒纱,涤纶纤维为底布,制备出牛奶蛋白复合纤维毛毯,详细阐述该毛毯加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包括整经、编织、预定形、剖绒、染色、柔软整理和烘干定形。最后对成品的面料参数及性能进行了测试与表征。结果表明:使用牛奶蛋白复合纤维和涤纶可以开发出牛奶蛋白复合纤维毛毯,并且达到了色泽鲜艳、保暖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奶蛋白复合纤维 涤纶纤维 经编 毛毯
下载PDF
预处理及染色对牛奶蛋白复合纤维蛋白含量影响的分析
14
作者 方雪娟 俞觉 《上海毛麻科技》 2007年第3期23-24,37,共3页
牛奶蛋白纤维的蛋白质(氨基酸)含量在不同加工条件下的稳定性是不同的。本文针对几种预处理工艺及选择不同染料染色后,检测纤维中蛋白含量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因此在生产加工中,要尽量避免发生蛋白变性,保持蛋白含量的稳定性。
关键词 预处理 牛奶蛋白复合纤维 蛋白 减量差值 蛋白质变性
下载PDF
含锗保健型牛奶蛋白复合纤维
15
作者 《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 2009年第2期42-42,共1页
北京雪莲羊绒股份有限公司与山西恒天新纤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手研制出含锗保健型牛奶蛋白复合纤维和智能调温含锗保健型牛奶蛋白复合纤维,并通过产品性能测试。
关键词 保健型 牛奶蛋白复合纤维 牛奶蛋白
下载PDF
再生蛋白复合纤维的鉴别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启群 吴俭俭 +1 位作者 朱玲琴 高丽红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6-21,共6页
国内关于大豆蛋白复合纤维和牛奶蛋白复合纤维这两种再生蛋白纤维的生产、开发、性能特点方面的研究不少,但是关于如何鉴别这两种蛋白复合纤维的方法却鲜有报道。文章通过显微镜观察法、燃烧试验法、化学溶解法、着色剂法、含氯含氮呈... 国内关于大豆蛋白复合纤维和牛奶蛋白复合纤维这两种再生蛋白纤维的生产、开发、性能特点方面的研究不少,但是关于如何鉴别这两种蛋白复合纤维的方法却鲜有报道。文章通过显微镜观察法、燃烧试验法、化学溶解法、着色剂法、含氯含氮呈色反应法、DSC熔点试验法、红外光谱吸收光谱试验法、拉曼光谱分析试验法等测试方法,对大豆蛋白复合纤维和牛奶蛋白复合纤维进行分析,最后得出上述两种新型纤维可行的具体鉴别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结合上述几种纤维成分鉴别方法,可以得出一套有效鉴别大豆蛋白复合纤维和牛奶蛋白复合纤维的方法和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复合纤维 牛奶蛋白复合纤维 鉴别方法 DSC熔点试验法 红外光谱吸收光谱试验法 拉曼光谱分析试验法 定性分析
下载PDF
腈纶基牛奶蛋白纤维混纺织物的纤维含量测定方法探讨 被引量:1
17
作者 方方 《纺织科技进展》 CAS 2009年第5期48-49,共2页
根据牛奶蛋白复合纤维的特点,借助纤维细度分析仪对含牛奶蛋白复合纤维的混纺织物进行准确定性;通过大量溶解试验,探索出了一种比较理想的由腈纶基牛奶蛋白复合纤维、羊绒、桑蚕丝和莱赛尔纤维组成的四组分混纺织物的纤维含量定量分析... 根据牛奶蛋白复合纤维的特点,借助纤维细度分析仪对含牛奶蛋白复合纤维的混纺织物进行准确定性;通过大量溶解试验,探索出了一种比较理想的由腈纶基牛奶蛋白复合纤维、羊绒、桑蚕丝和莱赛尔纤维组成的四组分混纺织物的纤维含量定量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奶蛋白复合纤维 四组分混纺织物 定量分析
下载PDF
新型混纺双面抓剪毛面料的开发与染整加工
18
作者 邓煜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5-40,共6页
开发了超细腈纶与牛奶蛋白复合纤维(比例65∶35)混纺、成品克质量183 g/m2的新型混纺双面抓剪毛针织面料。详细介绍了此面料的染整加工过程,包括前处理、染色(先阳离子染料染超细腈纶,后活性染料染牛奶蛋白复合纤维)、预定形、抓剪毛、... 开发了超细腈纶与牛奶蛋白复合纤维(比例65∶35)混纺、成品克质量183 g/m2的新型混纺双面抓剪毛针织面料。详细介绍了此面料的染整加工过程,包括前处理、染色(先阳离子染料染超细腈纶,后活性染料染牛奶蛋白复合纤维)、预定形、抓剪毛、成品定形。生产实践发现,通过升温控制或定温控制法可稳定阳离子染料上染率以确保超细腈纶的匀染性;通过预定形和成品定形以及控制染色过程中的降温速率和排水温度,可改善布面起皱和折痕现象,提高成品尺寸稳定性;在意大利拉法(Lafer)抓毛/剪毛机上进行双面抓剪毛工艺,机速20 m/min左右;加工后的面料具有抗起毛起球性、抗静电性、保温性,色差容易控制,成品尺寸稳定,且各项色牢度符合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腈纶 牛奶蛋白复合纤维 混纺 抓剪毛 色差 舒适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