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水平在不同OCSP亚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的变化 被引量:5
1
作者 吴健 陈应柱 俞龙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21期40-42,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临床亚型老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水平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258例发病3d内的老年ACI患者(病例组)和60例对照者(NC组)血清MMP-3,病例组根据牛津郡社区卒中计划(OCS... 目的观察不同临床亚型老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水平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258例发病3d内的老年ACI患者(病例组)和60例对照者(NC组)血清MMP-3,病例组根据牛津郡社区卒中计划(OCSP)分型标准分为完全性前循环型脑梗死(TACI)、部分前循环型脑梗死(PACI)、后循环型脑梗死(PoCI)、腔隙性脑梗死(LACI)4大亚型,并进行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Rankin评分(mRS评分),分析不同CCsP亚型(MM]P)-3水平,变化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TACI、PACI、POCI患者血清MMP-3水平较NC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ACI较NC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CI亚型90d时mRS评分0~2分患者比率最低,LACI亚型90d时mRS评分0~2分患者比率最高,其次为PACI、POCI亚型。结论血清MMP-3随CCsP亚型的不同而变化,发病后血清MBP可以作为老年脑梗死患者预后判断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基质金属蛋白酶3 牛津郡社区中计(()csp)
下载PDF
髓鞘碱性蛋白水平在不同OCSP亚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的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朱艳 刘刚 +5 位作者 肖璐 张娴娴 易琼 玄丽慧 陈应柱 李军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12期1692-1694,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临床亚型老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328例连续收住入院、发病在3d内的老年ACI患者血清MBP水平,并按照牛津郡社区卒中计划(OCSP)分型标准分为4大亚型并... 目的:观察不同临床亚型老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328例连续收住入院、发病在3d内的老年ACI患者血清MBP水平,并按照牛津郡社区卒中计划(OCSP)分型标准分为4大亚型并行NIHSS、mRS评分,分析不同OCSP亚型MBP水平变化及其与预后相关性。结果:OCSP分型中完全前循环型脑梗死(TACI)、部分前循环型脑梗死(PACI)、后循环型脑梗死(POCI)MBP水平升高,腔隙性脑梗死(LACI)变化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TACI、PACI及POCI亚型有显著性差异(P<0.05);LACI亚型90天时mRS 0-2分患者比率最高,其次为PACI、POCI亚型,而TACI亚型90天时mRS 0-2分患者比率最低。MBP与TC、TG、LD-C、SBP、DBP、年龄呈正相关,与HDL呈负相关。结论:MBP随OCSP亚型的不同而变化,发病后血清MBP可以作为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判断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鞘碱性蛋白(MBP) 改良Rakin评分(mRS) 急性脑梗死(ACI) 牛津郡社区中计(Ocsp) 中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不同类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性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3
作者 朱艳 徐耀 +4 位作者 刘刚 杨德刚 刘筱洁 黄金忠 陈应柱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378-380,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亚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变化。方法对164例ACI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测定,并按照牛津郡社区卒中计划(OCSP)分型标准分为4大亚型,分析OCSP各亚型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该组OCSP各亚型构成比... 目的观察不同亚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变化。方法对164例ACI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测定,并按照牛津郡社区卒中计划(OCSP)分型标准分为4大亚型,分析OCSP各亚型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该组OCSP各亚型构成比为:完全前循环型13.4%、部分前循环型30.5%、后循环型19.5%、腔隙性梗死型36.6%。完全前循环型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最高,其次为部分前循环型,而腔隙性梗死型最低-1与腔隙性梗死型比较,完全前循环型、部分前循环型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CI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随OCSP亚型的不同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牛津郡社区中计(Ocsp)分型 血液流变性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分型特点与预后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陈应柱 刘刚 +4 位作者 杨璞 杨德刚 黄金忠 刘筱洁 朱艳 《中华全科医学》 2010年第10期1245-1245,1286,共2页
目的了解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牛津郡社区卒中计划(OCSP)分型的构成特点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对208例ACI患者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卒中量表(NIHSS)评分,并按照OCSP标准分为4大亚型,分析不同亚型与NIHSS评分的关系。结果本组OCSP各... 目的了解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牛津郡社区卒中计划(OCSP)分型的构成特点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对208例ACI患者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卒中量表(NIHSS)评分,并按照OCSP标准分为4大亚型,分析不同亚型与NIHSS评分的关系。结果本组OCSP各亚型构成比:完全前循环型13.46%、部分前循环型30.29%、后循环型19.71%、腔隙性梗死型36.54%;OCSP四个亚型中,完全前循环型NIHSS评分最高、预后最差;其次为后循环型和部分前循环型,腔隙性梗死型NIHSS评分最低。与腔隙性梗死型比较,完全前循环型和后循环亚型NIH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CI患者NIHSS评分随OCSP不同亚型而变化,OCSP分型可作为ACI患者预后评估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ACI) 牛津郡社区中计(Ocsp)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中评分量表(NIHSS)
原文传递
远隔缺血后适应在急性前循环和后循环脑梗死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江 张佳朋 +2 位作者 安月 常莉莎 刘春燕 《慢性病学杂志》 2022年第1期32-36,共5页
目的探讨远隔缺血后适应对急性前循环和后循环两种不同类型脑梗死疗效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10月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二、四病区确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7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牛津郡社区卒中计划分型(O... 目的探讨远隔缺血后适应对急性前循环和后循环两种不同类型脑梗死疗效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10月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二、四病区确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7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牛津郡社区卒中计划分型(Oxfordshire community stroke project classification,OCSP)分为前循环组和后循环组。其中前循环组88例,后循环组83例。两组均按《中国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治指南2018》进行规范化基础治疗,在此治疗基础上均给予远隔缺血后适应治疗,治疗周期为7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7和30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3、7及30 d时NIHS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呈下降趋势,ADL评分呈上升趋势,在治疗3、7 d时变化最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3、7和30 d时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前循环组比后循环组下降幅度更显著;采用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3、7及30 d时与治疗前比较,NIHSS评分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3、7和30 d时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前循环组比后循环组上升幅度更显著;采用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3、7及30 d时与治疗前比较,ADL评分逐渐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循环组总有效率为88.64%,后循环组为75.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循环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为7.22%,高于前循环组的1.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远隔缺血后适应对OCSP分型中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效果优于后循环脑梗死患者。远隔缺血后适应对于急性前、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在干预3~7 d时效果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远隔缺血后适应 牛津郡社区中计分型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