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对体外培养的牛脂肪细胞HSL mRNA和ADPN mRNA丰度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丛立新 张才 +2 位作者 车英玉 刘国文 王哲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41-743,共3页
试验在单层培养的新生犊牛脂肪细胞中,分别添加胰岛素(INS)与胰高血糖素(GN),每个激素设置6个梯度3个重复,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观测2种激素对ADPN mRNA与HSL mRNA丰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胰岛素抑制了脂肪细胞ADPN mRNA与HSL mRNA的表达... 试验在单层培养的新生犊牛脂肪细胞中,分别添加胰岛素(INS)与胰高血糖素(GN),每个激素设置6个梯度3个重复,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观测2种激素对ADPN mRNA与HSL mRNA丰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胰岛素抑制了脂肪细胞ADPN mRNA与HSL mRNA的表达,胰高血糖素促进了ADPN mRNA与HSL mRNA的表达,且ADPNmRNA与HSL mRNA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 牛脂肪细胞 HSLmRNA ADPNmRNA
下载PDF
INS、GLN和LP对体外培养牛脂肪细胞内HSL、LP的mRNA丰度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夏成 王哲 +2 位作者 张才 牛淑玲 徐闯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312-1318,共7页
为了阐明胰岛素(INS)、胰高血糖素(GLN)和瘦蛋白(LP)对牛脂肪细胞内激素敏感酯酶(HSL)、LP的mRNA表达的调控作用,本试验采用体外原代培养牛脂肪细胞的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胰岛素(0、5、10、20、50、100 mmol/L)、胰高血糖素(0、25、... 为了阐明胰岛素(INS)、胰高血糖素(GLN)和瘦蛋白(LP)对牛脂肪细胞内激素敏感酯酶(HSL)、LP的mRNA表达的调控作用,本试验采用体外原代培养牛脂肪细胞的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胰岛素(0、5、10、20、50、100 mmol/L)、胰高血糖素(0、25、100、200、5001、000pg/mL)和瘦蛋白(0、2.5、5、10、501、00 ng/mL),培养12 h后,应用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方法检测牛脂肪细胞内HSL、LP的mRNA丰度。结果表明:胰岛素对牛脂肪细胞内HSL的mRNA表达呈现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对LP的mRNA表达呈现剂量依赖性促进作用。胰高血糖素对牛脂肪细胞内HSL的mRNA表达呈现剂量依赖性促进作用,对牛脂肪细胞内LP的mRNA表达无作用。瘦蛋白对牛脂肪细胞内HSL的mRNA表达先呈现剂量依赖性促进作用,后呈现抑制作用。但对牛脂肪细胞内LP的mRNA表达呈现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分泌因子 体外培养 新生牛脂肪细胞 FQ-PCR HSL MRNA丰度 LP MRNA丰度
下载PDF
外源性牛重组瘦蛋白(Leptin)对初生小牛脂肪细胞形态及甘油三酯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牛淑玲 张才 +2 位作者 王哲 夏成 高露露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95-298,共4页
试验将5mg/L外源性牛重组瘦蛋白(Leptin)添加到培养6d的从初生小牛大网膜前脂肪细胞分化的脂肪细胞培养液中,观察Leptin对脂肪细胞形态及细胞内甘油三酯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培养基中加入Leptin后4h,细胞形态发生了显著变化,细胞体... 试验将5mg/L外源性牛重组瘦蛋白(Leptin)添加到培养6d的从初生小牛大网膜前脂肪细胞分化的脂肪细胞培养液中,观察Leptin对脂肪细胞形态及细胞内甘油三酯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培养基中加入Leptin后4h,细胞形态发生了显著变化,细胞体积缩小,细胞内的脂肪滴减少。同时,细胞甘油三酯含量降低了32.96%(P<0.05)。结果说明,Leptin可促进体外原代培养的脂肪细胞甘油三酯的分解和脂肪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形态 酯含量 瘦蛋白 外源性 初生 重组 牛脂肪 LEPTIN 脂肪细胞分化 甘油三酯 细胞培养液 形态发生 细胞体积 含量降低 脂肪代谢 原代培养 细胞内 培养基
下载PDF
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氧化应激模型的建立及奶牛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对其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鲁文赓 司琳清 +5 位作者 田春雨 袁思琦 谢何昕 周继伟 金吉东 韩英浩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506-2514,共9页
【目的】探讨奶牛脂肪间充质干细胞(bovine adipos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AD-MSCs)对氧化应激条件下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使用0、5、25、50、100、200μmol/L H_(2)O_(2)处理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2... 【目的】探讨奶牛脂肪间充质干细胞(bovine adipos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AD-MSCs)对氧化应激条件下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使用0、5、25、50、100、200μmol/L H_(2)O_(2)处理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2、4、6、8、12 h后,通过MTT试验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来筛选H_(2)O_(2)诱导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氧化应激模型的最佳条件。在细胞划痕试验中设立对照组、H_(2)O_(2)组、bAD-MSCs共培养组(1∶0.5)、bAD-MSCs共培养组(1∶1)、奶牛乳腺上皮细胞(MACT)共培养组(1∶0.5)和MACT共培养组(1∶1)共6组,分析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迁移能力,并利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外蛋白调节激酶(Erk)和磷酸化细胞外蛋白调节激酶(pErk)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MTT试验结果显示,4~12 h内50μmol/L H_(2)O_(2)组细胞存活率为50%~80%,适用于构建氧化应激模型。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用50μmol/L H_(2)O_(2)刺激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2 h时,ROS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与4、6、8、12 h组(P<0.05)。划痕试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H_(2)O_(2)组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迁移能力显著降低(P<0.05);与H_(2)O_(2)组相比,bAD-MSCs共培养组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迁移能力均显著增加(P<0.05),MACT共培养组细胞迁移能力均显著降低(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H_(2)O_(2)组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中pErk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H_(2)O_(2)组相比,bAD-MSCs共培养组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中pErk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MACT共培养组细胞中pErk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50μmol/L H_(2)O_(2)处理2 h可成功构建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氧化应激模型,bAD-MSCs可促进氧化应激条件下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迁移并参与调控Erk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氧化应激 子宫内膜上皮细胞 细胞迁移
下载PDF
葡萄糖对体外培养的牛脂肪细胞HSL mRNA和ADPN mRNA丰度的影响
5
作者 车英玉 孙国权 +5 位作者 张辉 张才 王贵 宋文华 刘国文 王哲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00-203,共4页
在体外牛脂肪细胞培养介质中分别添加0,5,10,15,20,25 mmol/L等不同梯度的葡萄糖,各浓度组均设置3个重复,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观测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对体外单层培养的牛脂肪细胞脂联素(ADPN)mRNA与甘油三酯脂肪酶(HSL)mRNA丰度的影响。... 在体外牛脂肪细胞培养介质中分别添加0,5,10,15,20,25 mmol/L等不同梯度的葡萄糖,各浓度组均设置3个重复,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观测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对体外单层培养的牛脂肪细胞脂联素(ADPN)mRNA与甘油三酯脂肪酶(HSL)mRNA丰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糖可抑制牛脂肪细胞ADPN mRNA的表达,并促进HSL mRN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 牛脂肪细胞 HSL MRNA ADPN MRNA
下载PDF
乳牛脂肪肝继发巴氏杆菌病例 被引量:1
6
作者 肖定汉 李兰华 《畜牧与兽医》 1988年第3期119-120,共2页
1987年8月,对京郊某牛场1产后发病母牛,通过病史、血液学及血液生化学,病理组织学和细菌检查,经综合分析,确诊为乳牛脂肪肝继发牛巴氏杆菌病,现报道于后。
关键词 牛脂肪 巴氏杆菌 皮下水肿 成母 继发 游离脂肪 非酯化脂肪
下载PDF
脂肪酸合成酶对牛脂肪和乳脂的影响
7
作者 兰富豪 王德志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07年第3期16-16,共1页
新西兰皇家农业研究所莫里丝通过连锁分析牛第19号染色体,鉴定了牧场饲养的肉牛皮下脂肪组织的数量性状遗传位点(QTL)(99%水平:对于实验有重要意义)。19号染色体可以影响脂肪酸、肉豆蔻酸(C14:0)。QTL对牧场饲养奶牛的乳脂中... 新西兰皇家农业研究所莫里丝通过连锁分析牛第19号染色体,鉴定了牧场饲养的肉牛皮下脂肪组织的数量性状遗传位点(QTL)(99%水平:对于实验有重要意义)。19号染色体可以影响脂肪酸、肉豆蔻酸(C14:0)。QTL对牧场饲养奶牛的乳脂中十碳脂肪酸有很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合成酶 牛脂肪 乳脂 19号染色体 肉豆蔻酸 饲养奶 农业研究所 连锁分析
下载PDF
牛脂肪添加剂饲喂肉仔鸡的试验
8
作者 沈涓 龚志英 石国庆 《新疆畜牧业》 1994年第6期52-53,共2页
为了使肉鸡能更大的发挥其生产性能和生长优势,在饲料中添加一定量(0.5%~2%)的牛脂肪,可以大幅度提高肉鸡的生长性能,平均提高增重360克(P<0.05)、(491只),每只鸡多收入纯利2.406元,死亡率降低0.82%,且有增重快,效益高、成本低、来... 为了使肉鸡能更大的发挥其生产性能和生长优势,在饲料中添加一定量(0.5%~2%)的牛脂肪,可以大幅度提高肉鸡的生长性能,平均提高增重360克(P<0.05)、(491只),每只鸡多收入纯利2.406元,死亡率降低0.82%,且有增重快,效益高、成本低、来源广,易得到等特点,适用于各类鸡场和个体养殖户应用.是我区养禽业发展的又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仔鸡 牛脂肪添加剂 饲养效果
下载PDF
不同温度下内源性V_E对牛脂肪储藏期间氧化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刘玲 李永鹏 +5 位作者 余群力 韩玲 郭文瑞 邓丽娟 韩广星 于春起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322-326,共5页
为了研究不同温度下内源性V E对牛脂肪储藏期间氧化状态的影响,本实验选取8头西门塔尔牛进行屠宰,取肾周脂肪,在-18、0、20℃条件下储藏,测定其内源性V E含量、过氧化值(POV)和硫代巴比妥酸反应底物值(TBARS)。结果发现,牛脂肪在经过120... 为了研究不同温度下内源性V E对牛脂肪储藏期间氧化状态的影响,本实验选取8头西门塔尔牛进行屠宰,取肾周脂肪,在-18、0、20℃条件下储藏,测定其内源性V E含量、过氧化值(POV)和硫代巴比妥酸反应底物值(TBARS)。结果发现,牛脂肪在经过120h的有氧储藏后,其20℃下的POV和TBARS值的增加量最高,是0℃储藏时增加量的1.20倍和1.65倍,是-18℃的1.84倍和1.94倍;与氧化状态变化相应的是,内源性V E在20℃下的残留率仅为21%,分别比0℃和-18℃储藏下低62.5%和70.4%。而经相关性分析也发现,内源性V E含量与POV及TBARS均具有极显著的负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在-0.920^-0.997和-0.946^-0.983之间。结果表明,低温可以延缓牛脂肪在储藏期间的POV和TBArs上升过程,这与其内源性V E的显著负相关性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脂肪 氧化状态 温度 内源性VE
下载PDF
PTEN基因干扰对牛脂肪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韩天苍 柳海星 +1 位作者 耿春银 戢爽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4-108,共5页
实验旨在研究RNA干扰PTEN基因对牛脂肪细胞中p-Akt蛋白及凋亡蛋白Caspase-3表达的影响。将人工合成的靶向PTEN基因的3条干扰质粒Si-952组、Si-1331组、Si-1435组及阴性对照组(只加转染阴性对照质粒)和空白组(只加PBS缓冲液),在脂质体介... 实验旨在研究RNA干扰PTEN基因对牛脂肪细胞中p-Akt蛋白及凋亡蛋白Caspase-3表达的影响。将人工合成的靶向PTEN基因的3条干扰质粒Si-952组、Si-1331组、Si-1435组及阴性对照组(只加转染阴性对照质粒)和空白组(只加PBS缓冲液),在脂质体介导下转染牛脂肪细胞,用RT-qPCR方法检测并筛选干扰效率最高的1条Si RNA。Western blot法检测PTEN基因沉默后对p-Akt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PTEN-Si-1331组干扰效率最高,转染48 h后抑制率可达85%;牛脂肪细胞转染Si-1331组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极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组(P<0.01),而p-Akt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组(P<0.01)。上述结果表明,干扰PTEN基因能显著抑制Caspase-3的表达,提高p-Akt的表达,揭示低表达PTEN通过调控Akt信号通路抑制牛脂肪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EN基因 牛脂肪细胞 RNA干扰 细胞凋亡
下载PDF
牛脂肪坏死症及其防治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树林 《辽宁畜牧兽医》 2001年第5期20-22,共3页
牛脂肪坏死症(Fat necrosis)是牛的一种以腹腔内脂肪,特别是结肠、直肠及肾周围脂肪组织发生变性坏死,形成坚硬的肿瘤样物,压迫肠管和妊娠子宫,引起肠管和子宫狭窄,进而导致消化道疾病和流产为特征的一种疾病.以往由于沉着的脂肪形成肿... 牛脂肪坏死症(Fat necrosis)是牛的一种以腹腔内脂肪,特别是结肠、直肠及肾周围脂肪组织发生变性坏死,形成坚硬的肿瘤样物,压迫肠管和妊娠子宫,引起肠管和子宫狭窄,进而导致消化道疾病和流产为特征的一种疾病.以往由于沉着的脂肪形成肿瘤样脂肪肿,故称之为脂瘤症(Lipomatosis).近年来发现,该病并非脂瘤症,而是脂肪组织的变性坏死现象,因而称为脂肪坏死症,被认为是由于脂肪代谢发生异常所致的肥胖综合征的一种.本病分布广泛,并严重危害养牛业的发展.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如日本、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及瑞典等均有本病发生,并造成了一定损失.据日本报道,由于该病造成的死亡和淘汰约占2.4%~3.0%.本病不仅奶牛发生,肉牛也有发生,而且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我国牛群近年来也有该病发生,据报道,在种畜场或奶牛场历年淘汰牛的宰后检验中可经常见到此病.患病牛不分性别,但以母牛多发,其发生年龄以3~19岁居多,2岁以下牛较少见.不同年龄组中,以5~7岁以上的经产牛多发,且常见于较肥胖的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脂肪坏死症 病因 防治措施
下载PDF
1例黄牛脂肪瘤的摘除术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捍 《江西畜牧兽医杂志》 2017年第2期33-33,共1页
2010年8月19日,四川省攀枝花市福田镇杨某饲养的一头本地黄牛与西门塔尔黄牛的杂交牛发病,该牛雄性,体重880 kg左右,膘情中等,体温40.8℃,反刍正常,但食欲减退,腹部长有大小不一的几十个脂肪瘤,小的如核桃,大至鹅蛋,遍布腹部,为良性瘤... 2010年8月19日,四川省攀枝花市福田镇杨某饲养的一头本地黄牛与西门塔尔黄牛的杂交牛发病,该牛雄性,体重880 kg左右,膘情中等,体温40.8℃,反刍正常,但食欲减退,腹部长有大小不一的几十个脂肪瘤,小的如核桃,大至鹅蛋,遍布腹部,为良性瘤,经畜主同意,决定进行手术摘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脂肪 摘除术 本地黄 西门塔尔 攀枝花市 食欲减退 手术摘除 杂交
下载PDF
加拿大科学家研究饲喂葵花籽和哑麻籽对取用牛脂肪做的汉堡包质量和脂肪酸构象的影响
13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I0002-I0002,共1页
以美国为例,美国自1980年以来,人均牛肉汉堡包的消费量始终占到全部牛肉消费量的40%,这样就给能够提供更为健康的脂肪酸构成的汉堡包生产商提供了机会,也增加了产品的市场附加值。
关键词 汉堡包 脂肪 牛脂肪 葵花籽 科学家 加拿大 构象 质量
下载PDF
关于牛脂肪坏死症的研究(续二)
14
作者 岛田保昭 钱信达 《商业经济与管理》 1981年第4期69-72,共4页
4、脂肪坏死症的生物化学变化一、序言牛脂肪死症,是蓄积在牛腹腔内脂肪组织发生的坏死,坏死脂肪细胞内存有结晶物质。出现同样组织学变化的还有新生儿皮下脂肪坏死症。新生儿脂肪坏死症的发病机理,是食物比例的失调。牛脂肪坏死症致病... 4、脂肪坏死症的生物化学变化一、序言牛脂肪死症,是蓄积在牛腹腔内脂肪组织发生的坏死,坏死脂肪细胞内存有结晶物质。出现同样组织学变化的还有新生儿皮下脂肪坏死症。新生儿脂肪坏死症的发病机理,是食物比例的失调。牛脂肪坏死症致病原因还不清楚,可能与新生儿脂肪坏死组织具同样病理学变化,发病机理也大致相同。为此,对二者的脂肪组织进行了比较研究。二、材料与方法 1、试验牛日本黑母牛9头,其中7头具本症特有临床症状。将有病状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组织 新生儿皮下脂肪坏死 牛脂肪 坏死组织 结晶物质 不饱和脂肪 脂肪酸组成 发病机理 脂肪细胞 坏死症
下载PDF
土耳其研究酯化棕榈油替代牛脂肪对发酵香肠品质的影响
15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I0006-I0006,共1页
土耳其干发酵香肠是由牛肉、羊肉或水牛肉加工制成的肉制品,在其加工过程中添加脂肪对产品的嫩度和多汁性等质构特性具有重要影响。研究表明,减少总脂肪、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量可以降低健康风险,这也使消费者对低脂和精瘦肉制品... 土耳其干发酵香肠是由牛肉、羊肉或水牛肉加工制成的肉制品,在其加工过程中添加脂肪对产品的嫩度和多汁性等质构特性具有重要影响。研究表明,减少总脂肪、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量可以降低健康风险,这也使消费者对低脂和精瘦肉制品的需求增加。近年来,研究人员试图通过植物油胶囊化、凝胶化、有机凝胶、魔芋胶与油脂组合等途径,用不含胆固醇、高不饱和脂肪酸和低饱和脂肪酸含量的植物油脂替代动物脂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发酵香肠 土耳其 香肠品质 高不饱和脂肪 牛脂肪 棕榈油 酯化 植物油脂
下载PDF
牛脂肪瘤的诊治
16
作者 胡麻尔.欧汗拜 《中国牧业通讯》 2005年第14期80-80,共1页
关键词 牛脂肪 诊治 发病情况 畜主 家畜 食欲 兽医
下载PDF
猪牛混合脂肪的物化性质和感官特性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文营 成晓瑜 +4 位作者 李迎楠 贾晓云 曲超 李家鹏 陈文华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10,共5页
运用热性质分析、诱导氧化分析和流变分析,对牛脂肪部分替代猪脂肪后复合脂肪的物化性质及加工产品感官性质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替代添加牛脂肪后,猪牛混合脂肪的物化性质和感官性状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相对于猪脂肪4.37 h的... 运用热性质分析、诱导氧化分析和流变分析,对牛脂肪部分替代猪脂肪后复合脂肪的物化性质及加工产品感官性质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替代添加牛脂肪后,猪牛混合脂肪的物化性质和感官性状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相对于猪脂肪4.37 h的氧化反应诱导期(induction period,IP),替代10%、20%、30%猪脂肪的猪牛混合脂肪的IP值分别为4.98、5.62、6.22 h;替代10%、20%、30%猪脂肪后猪牛混合脂肪熔融时热流越来越大,晶型转换所需要的能量随着替代量的增加明显增加,总体表现为猪牛混合脂肪熔融时需要的能量变小;同时,相比于单纯的猪脂肪,猪牛混合脂肪的黏性模量和弹性模量均有一定的上升,结果也显示牛脂肪部分替代猪脂肪明显影响到乳化肠的感官品质,总体可接受性受到明显影响(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 牛脂肪 诱导氧化反应 热性质 感官评价
下载PDF
牦牛肉及脂肪中β-胡萝卜素含量测定 被引量:2
18
作者 苟锐锋 柴沙驼 +1 位作者 高丹 王树林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82-86,共5页
以牦牛肉及牦牛脂肪为原料,利用氨水-乙醇溶液进行皂化,石油醚作为萃取剂,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最佳皂化条件,并利用正交试验分析了料液比、萃取温度、萃取时间3个因素对β-胡萝卜素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牦牛脂肪的最佳皂化条件为40... 以牦牛肉及牦牛脂肪为原料,利用氨水-乙醇溶液进行皂化,石油醚作为萃取剂,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最佳皂化条件,并利用正交试验分析了料液比、萃取温度、萃取时间3个因素对β-胡萝卜素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牦牛脂肪的最佳皂化条件为40℃、1 h,最佳萃取条件为料液比为1∶15(g/m L)、萃取温度为50℃、萃取时间为2 h,在该条件下牦牛脂肪中β-胡萝卜素含量的预测值为30.53mg/100g,试验验证值为30.60mg/100g;牦牛肉中β-胡萝卜素的最佳萃取条件为料液比为1∶15,萃取温度为60℃,萃取时间为1 h,在该条件下牦牛肉中β-胡萝卜素含量的测定值为5.61 mg/100 g,试验验证值为5.70 mg/100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萝卜素含量 牛脂肪 测定值 Β-胡萝卜素 正交试验分析 萃取温度 萃取时间
下载PDF
牛脂脂肪酸加氢改性催化剂及工艺条件研究
19
作者 张强 吴乐乐 孙昱东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1-45,共5页
选取非选择性催化剂R(JM9955)和自制选择性催化剂M在反应釜中对牛脂脂肪酸进行加氢改性实验,考察温度、压力、催化剂添加量和加氢时间对牛脂脂肪酸加氢改性效果的影响,并以丁苯橡胶乳化剂原料指标要求对加氢改性效果进行比较评价。结果... 选取非选择性催化剂R(JM9955)和自制选择性催化剂M在反应釜中对牛脂脂肪酸进行加氢改性实验,考察温度、压力、催化剂添加量和加氢时间对牛脂脂肪酸加氢改性效果的影响,并以丁苯橡胶乳化剂原料指标要求对加氢改性效果进行比较评价。结果表明:催化剂R作用下,当温度155℃、压力4 MPa、催化剂R添加量0.075%、加氢时间45 min时,加氢改性效果较好,产物的碘值(I)为34.9 g/100 g,十八碳二烯酸值为0.8%;催化剂M作用下,当温度160℃、压力2.5 MPa、催化剂M添加量0.15%、加氢时间45 min时,加氢改性效果最好,加氢产物的碘值(I)为37.5 g/100 g,十八碳二烯酸值为0.257%,达到丁苯橡胶乳化剂原料的工业要求。催化剂M比催化剂R更有利于牛脂脂肪酸的选择性加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 加氢改性 工艺优化 碘值 十八碳二烯酸
下载PDF
奶牛和肉×奶杂交后代牛皮下脂肪组织和背最长肌颜色
20
作者 P.G.Dunne 郭亚宁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5年第2期42-42,共1页
本研究的目的是 :(a)比较具有高遗传力的弗里斯兰奶牛 2个品系 (NZF和 DAF)后代公牛与 (比利时蓝牛 )肉牛×奶牛 (荷斯坦奶牛 -弗里斯兰奶牛 ) [BBHF]的杂交后代公牛皮下脂肪和肌肉颜色 ;(b)比较这些遗传类型公牛和阉牛 (性别 )肉... 本研究的目的是 :(a)比较具有高遗传力的弗里斯兰奶牛 2个品系 (NZF和 DAF)后代公牛与 (比利时蓝牛 )肉牛×奶牛 (荷斯坦奶牛 -弗里斯兰奶牛 ) [BBHF]的杂交后代公牛皮下脂肪和肌肉颜色 ;(b)比较这些遗传类型公牛和阉牛 (性别 )肉色和脂肪颜色的差异 ;(c)检测屠宰重 (SW)对这些质量性状的影响。当这 3种类型的各 4 8头公牛、阉牛生长到标准屠宰体重 (轻 5 5 0 kg,重 6 30 kg)时屠宰。 NZF牛脂肪组织颜色显著比 DAF、BBHF牛黄 (P<0 .0 5 ) ,而与性别和屠宰重没有相关。公牛和屠宰重较大的牛背最长肌 p H显著高于阉牛和体重较轻的牛 (P <0 .0 5 ) ;而 NZF、BBHF公牛背最长肌 p H显著高于阉牛。 BBHF牛比 NZF和 DAF后裔背最长肌肉色较鲜亮 (P<0 .0 5 ) ,血红素较低 (P<0 .0 1)。5 5 0 kg屠宰重的公牛、阉牛背最长肌肉间显著不差异 ,但6 30 kg公牛肉色比同一重量的阉牛肉色深。对于背最长肌肌肉颜色 ,基因型、性别、屠宰重之间存在互作效应。因此 ,NZF公牛在 5 5 0 kg、6 30 kg体重屠宰时肌肉颜色最红 ,但阉牛在5 5 0 kg、6 30 kg体重屠宰时肌肉颜色没有差异。这些数据表明 :NZF后代生产的牛肉肉色最红、脂肪颜色最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屠宰 肌肉颜色 背最长肌 肉色 杂交后代 牛脂肪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