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牛至挥发油对肠炎常见菌的体外抗菌作用 被引量:47
1
作者 林清华 刘波 +1 位作者 徐有为 刘焱文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1期76-78,共3页
不同浓度牛至挥发油对常见的致肠炎沙门氏菌属、大肠杆菌属和葡萄球菌属等31株菌的抗菌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该挥发油对上述31株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杀菌和抑菌作用.
关键词 中药药理学 牛至挥发油 抗菌作用
下载PDF
牛至挥发油GC指纹图谱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方颖 孙丽娟 +2 位作者 刘红兵 许汉林 刘焱文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543-1545,共3页
目的建立牛至挥发油的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以DB-5石英毛细管柱为色谱柱,以高纯氮为载气,以二阶程序升温法,记录时间为80min,以氢火焰检测器检测,并以GC-MS对各共有峰进行了归属。结果用程序升温法得到了各色谱峰较好... 目的建立牛至挥发油的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以DB-5石英毛细管柱为色谱柱,以高纯氮为载气,以二阶程序升温法,记录时间为80min,以氢火焰检测器检测,并以GC-MS对各共有峰进行了归属。结果用程序升温法得到了各色谱峰较好的分离,确定了22个共有峰。结论为更好地控制牛至药材的内在质量提供了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至挥发油 指纹图谱 气相色谱
下载PDF
牛至挥发油体内外抗痢疾杆菌的作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廖芳 黄庆华 +2 位作者 杨振德 许汉林 高清华 《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10期980-983,共4页
目的观察牛至挥发油对痢疾杆菌的抑菌和杀菌作用。方法应用宋内痢疾杆菌和福氏痢疾杆菌F2 a腹腔感染小鼠,观察牛至挥发油不同时间灌胃给药后对染菌小鼠的保护作用;体外测定该挥发油对痢疾杆菌不同菌群的最低抑菌浓度(M IC)和最低杀菌浓... 目的观察牛至挥发油对痢疾杆菌的抑菌和杀菌作用。方法应用宋内痢疾杆菌和福氏痢疾杆菌F2 a腹腔感染小鼠,观察牛至挥发油不同时间灌胃给药后对染菌小鼠的保护作用;体外测定该挥发油对痢疾杆菌不同菌群的最低抑菌浓度(M 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牛至挥发油对感染宋内痢疾杆菌、福氏痢疾杆菌F2 a的小鼠有保护作用,对痢疾杆菌不同菌群有明显的抑菌和杀菌作用,M IC和MBC分别为50~100和125~500 mg.mL-1。结论牛至挥发油是一种抗痢疾杆菌感染的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至挥发油 痢疾杆菌 保护作用 最低抑菌浓度 最低杀菌浓度
下载PDF
牛至挥发油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活性及免疫器官重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林清华 汤汉文 王礼德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1990年第1期49-51,共3页
一定浓度的牛至挥发油(OVLVO)能显著提高Balb/c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φ)形成EA和YC花环的能力,显著增强腹腔Mφ的吞噬作用,有明显的增加小鼠脾脏重量的作用,而对胸腺的重量则无显著的影响。表明OVLVO在一定浓度下不引起免疫器官萎缩并能... 一定浓度的牛至挥发油(OVLVO)能显著提高Balb/c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φ)形成EA和YC花环的能力,显著增强腹腔Mφ的吞噬作用,有明显的增加小鼠脾脏重量的作用,而对胸腺的重量则无显著的影响。表明OVLVO在一定浓度下不引起免疫器官萎缩并能显著提高小鼠腹腔Mφ的活性。提示OVLVO的抗感染作用与增强Mφ的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至挥发油 巨噬细胞 免疫药理
下载PDF
牛至挥发油羟丙基-β-环糊精制备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卢昊 邢琪昌 +2 位作者 付晓 许汉林 刘焱文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第5期27-29,共3页
目的建立牛至挥发油的包合参数,使挥发油固体化,减少挥发油的损失。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包合物得率、挥发油包结率为评价指标,考察了包合温度、油与HP-β-CD比例、包合时间对包合效果的影响。结果最后确定包合温度40℃,油与HP-β-CD比... 目的建立牛至挥发油的包合参数,使挥发油固体化,减少挥发油的损失。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包合物得率、挥发油包结率为评价指标,考察了包合温度、油与HP-β-CD比例、包合时间对包合效果的影响。结果最后确定包合温度40℃,油与HP-β-CD比例1∶8,包合时间40min的最佳包合工艺。结论牛至油的水不溶性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该成分的应用,通过制备牛至油HP-β-CD包合物,一方面改善其水溶性,另一方面保证了挥发油的稳定性,为下一步的制剂奠定有利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至挥发油 羟丙基-Β-环糊精 正交试验法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牛至挥发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中麝香草酚、香荆芥酚、对聚伞花素的含量
6
作者 邢琪昌 卢昊 +2 位作者 付晓 许汉林 刘炎文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第4期28-30,共3页
目的建立牛至挥发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中麝香草酚、香荆芥酚、对聚伞花素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Thermo BDS HYPER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水(43∶57)为流动相;柱温:35℃;检测波长:272 nm;流速:1.0mL/min;... 目的建立牛至挥发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中麝香草酚、香荆芥酚、对聚伞花素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Thermo BDS HYPER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水(43∶57)为流动相;柱温:35℃;检测波长:272 nm;流速:1.0mL/min;进样量:50μL。结果在上述色谱条件下,香荆芥酚在0.2-4.0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525.7652X-12.2981,r=0.9994;麝香草酚在0.1-2.0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752.6134X-2.8428,r=0.9999;对-聚伞花素在0.1-2.0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1265.1478X-35.4011,r=0.9999。结论以HPLC法测定牛至挥发油羟丙基-β-CD中麝香草酚、香荆芥酚和对-聚伞花素含量方法简单、快速,结果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至挥发油 羟丙基-Β-环糊精 麝香草酚 香荆芥酚 对一聚伞花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牛至挥发油正交提取工艺研究
7
作者 卢昊 邢琪昌 +2 位作者 付晓 刘焱文 许汉林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第3期30-32,共3页
目的对牛至挥发油的正交提取工艺进行研究,确定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牛至挥发油,同时采用气相色谱法,以牛至主要抗菌成分对-聚伞花素、麝香草酚、香荆芥酚为标示成分,对牛至挥发油进行质量评价。结果确定了牛至挥发... 目的对牛至挥发油的正交提取工艺进行研究,确定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牛至挥发油,同时采用气相色谱法,以牛至主要抗菌成分对-聚伞花素、麝香草酚、香荆芥酚为标示成分,对牛至挥发油进行质量评价。结果确定了牛至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加药材重量的10倍量水,浸泡30min,提取6h,收油率为0.49%。结论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牛至挥发油,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至 牛至挥发油 水蒸气蒸馏法 气相色谱法
下载PDF
牛至挥发油正交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震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3年第2期158-160,共3页
牛至系唇形科植物牛至Origannum vulgare L.的干燥全草,又名止痢草、土香薷、川香薷、野荆芥等[1],收载于1993年版《湖南省中药材质量标准》和1977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关键词 牛至挥发油 提取工艺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中药材质量标准 正交 唇形科植物 干燥全草 野荆芥
下载PDF
牛至挥发油对白假丝酵母菌体外抗菌作用及机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肖佳欢 梁新丽 +4 位作者 韩飞 董伟 黄小英 钱星毅 胡爱霞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3-48,共6页
目的:探讨牛至挥发油对白假丝酵母菌体外抗菌活性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打孔琼脂扩散法与微量稀释法测定牛至挥发油对白假丝酵母菌的抑菌活性和最小抑菌浓度(MIC);牛至挥发油处理白假丝酵母菌后,测定真菌碱性磷酸酶(AKP)含量、吸光度,... 目的:探讨牛至挥发油对白假丝酵母菌体外抗菌活性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打孔琼脂扩散法与微量稀释法测定牛至挥发油对白假丝酵母菌的抑菌活性和最小抑菌浓度(MIC);牛至挥发油处理白假丝酵母菌后,测定真菌碱性磷酸酶(AKP)含量、吸光度,麦角甾醇含量、胞外蛋白含量、线粒体中活性氧(ROS)含量;DAPI染色观察细胞核;结晶紫染色、扫描电镜观察菌体结构。结果:牛至挥发油对白假丝酵母菌的抑菌圈为(24±2)mm;最低抑菌浓度为1.98 mg/mL。形态学观察,牛至挥发油会破坏真菌细胞壁,使菌体扭曲变形,细胞核碎裂,菌液吸光值显著升高(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牛至挥发油2 mg/mL能提高菌液AKP含量、胞外蛋白含量、ROS含量,降低麦角甾醇含量(P<0.01)。结论:牛至挥发油可能通过破坏白假丝酵母菌菌体的完整性,以及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促使细胞坏死的方式杀灭白假丝酵母菌,抑菌效果良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至挥发油 白假丝酵母菌 抑菌 菌体结构 线粒体
原文传递
微波提取与蒸馏提取腺毛牛至挥发油的抗菌活性及化学成分的比较 被引量:1
10
作者 亓淑芬 《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 2008年第4期178-179,共2页
关键词 牛至挥发油 微波提取法 化学成分 水蒸馏法 抗菌活性 毛细管气相色谱 微波辅助提取法 水蒸气蒸馏法
原文传递
欧牛至挥发油、醇提物和水提物对醋酸铅致小鼠毒性的抑制作用
11
作者 李静海 《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 2006年第5期216-216,共1页
关键词 牛至挥发油 遗传毒性 小鼠肝 醋酸铅 水提物 抑制作用 醇提物 脂质过氧化
原文传递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牛至药材中对-聚伞花素的含量 被引量:7
12
作者 方颖 刘焱文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28-430,共3页
目的:对中药牛至有效部位挥发油中所含对-聚伞花素进行了含量测定,比较不同产地的含量差异,为该药材质量标准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牛至挥发油中对-聚伞花素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对-聚伞花素在4.388~21.940... 目的:对中药牛至有效部位挥发油中所含对-聚伞花素进行了含量测定,比较不同产地的含量差异,为该药材质量标准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牛至挥发油中对-聚伞花素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对-聚伞花素在4.388~21.94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7.50%,RSD为0.38%(n=5)。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稳定可靠。对-聚伞花素可作为控制牛至质量的一个指标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至挥发油 对-聚伞花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