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8篇文章
< 1 2 6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0)Co-γ射线辐照灭菌对牡丹皮质量影响的多元评价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毛腾霄 黄春燕 +4 位作者 伍欣然 张良 陈红 何江 黄敏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85-692,共8页
为考察^(60)Co-γ射线辐照灭菌对牡丹皮质量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不同吸收剂量(0、5、10、20、30 kGy)^(60)Co-γ射线辐照处理试验样品,比较辐照前后样品微生物负载变化、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水提物抑菌活性的变化,并建立... 为考察^(60)Co-γ射线辐照灭菌对牡丹皮质量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不同吸收剂量(0、5、10、20、30 kGy)^(60)Co-γ射线辐照处理试验样品,比较辐照前后样品微生物负载变化、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水提物抑菌活性的变化,并建立牡丹皮近红外光谱一致性评价模型。结果表明,当吸收剂量为5 kGy时即可让微生物负载超标样品中的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及耐胆盐革兰阴性菌数量降至标准规定(《美国药典》USP-NF2023)以下;随着吸收剂量的增加,牡丹皮样品指纹图谱相似度呈下降趋势;辐照后样品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与未辐照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采用近红外光谱一致性评价模型能够较好地区分辐照与未辐照样品。鉴于不适宜的^(60)Co-γ射线辐照剂量可能会对牡丹皮质量造成一定影响,建议牡丹皮的辐照吸收剂量不超过5 kGy。本研究结果可为牡丹皮辐照灭菌吸收剂量的选取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皮 ^(60)Co-γ辐照 指纹图谱 近红外光谱 抑菌活性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牡丹皮-栀子治疗抑郁症作用机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钰杰 马进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98-205,共8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的方法研究牡丹皮-栀子治疗抑郁症的作用机制。方法该文通过计算机技术筛选牡丹皮、栀子治疗抑郁症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潜在作用靶点,探讨其抗抑郁作用的药理学机制。应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和Unip...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的方法研究牡丹皮-栀子治疗抑郁症的作用机制。方法该文通过计算机技术筛选牡丹皮、栀子治疗抑郁症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潜在作用靶点,探讨其抗抑郁作用的药理学机制。应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和Uniport数据库整理及筛选牡丹皮、栀子的有效成分和作用靶点及对应的基因名。通过GeneCards数据库、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靶点预测数据库(TTD)提取抑郁症(depressive disorder,DD)的相关靶点基因。进行Venn分析,将成分靶点与抑郁症疾病靶点取交集,获得共同靶点基因。构建化合物-靶点复合网络,筛选发挥抗抑郁作用的关键成分,同时用共同靶点基因构建蛋白互作网络(PPI)筛选出关键蛋白。将Metascape数据库和微生信云平台筛选得到的共同靶点基因进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与基因本体(GO)通路富集分析,再通过KEGG数据库画出KEGG信号通路图。结果筛选得到牡丹皮、栀子与抑郁症有关的15个活性成分、138个对应靶点;PPI网络涉及138个节点,1648条边;GO富集主要涉及对氧气水平反应、细胞膜筏、DNA结合转录因子活性的调节。KEGG富集气泡图显示与癌症通路、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相关通路有关。结论通过网络药理学可以分析出牡丹皮、栀子在治疗抑郁症方面的有效化合物和关键通路等,为牡丹皮、栀子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牡丹皮-栀子 网络药理学 中药
下载PDF
不同方法炮制后的牡丹皮研究概况
3
作者 佘守军 庞键 +2 位作者 郑如程 王萍 吴陵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50-55,共6页
牡丹皮为毛茛科植物牡丹的干燥根皮,具有活血化瘀,清热凉血之功效。本文总结了近十年来对牡丹皮不同方法炮制后的工艺、化学、药理等现代研究与应用的现状,为牡丹皮炮制品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理论。
关键词 牡丹皮 炮制工艺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综述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探讨牡丹皮提取物对接触性皮炎的改善作用
4
作者 叶佳丰 韩婕珺 +3 位作者 龚天贵 王斌 陈贤 王春丽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8-284,共7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研究牡丹皮提取物外用治疗接触性皮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DNCB诱导的接触性皮炎小鼠模型,评价牡丹皮提取物体内抗炎活性。通过TCMSP等数据库收集牡丹皮活性成分及相关作用靶点信息;通过DisGeNET等数据库...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研究牡丹皮提取物外用治疗接触性皮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DNCB诱导的接触性皮炎小鼠模型,评价牡丹皮提取物体内抗炎活性。通过TCMSP等数据库收集牡丹皮活性成分及相关作用靶点信息;通过DisGeNET等数据库得到接触性皮炎的相关靶点;构建活性成分-潜在作用靶点网络图及蛋白-蛋白互作网络图,利用cytoHubba插件筛选出关键靶点;采用DAVID数据库对潜在交集靶点进行GO分析及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采用Reactome Pathway数据库进行Reactome信号通路富集分析;采用分子对接验证成分与关键靶点的结合水平,并对关键靶点通路进行实验验证。结果动物实验显示,牡丹皮提取物能减少接触性皮炎小鼠皮肤组织中的炎细胞浸润,调节脾脏、胸腺指数,降低小鼠皮肤组织IL-6水平(P<0.01)。网络药理学显示,牡丹皮活性成分18种,潜在作用靶点317个,富集于多个生物进程、多条信号通路,筛选得到SRC、MAPK1、PIK3R1、HSP90AA1、TP53等关键靶点。分子对接显示出良好的小分子-蛋白亲和性。验证试验显示,牡丹皮提取物提高了小鼠皮肤组织p-ERK1/2、p-Akt蛋白表达及PI3K mRNA表达(P<0.05,P<0.01)。结论牡丹皮提取物可能通过MAPK/ERK、PI3K-Akt信号通路来抑制炎症水平,发挥治疗接触性皮炎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皮提取物 接触性皮炎 网络药理学 动物实验 MAPK PI3K
下载PDF
牡丹皮-赤芍药对治疗川崎病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5
作者 冯子娟 周虹宏 +2 位作者 阳亭亭 罗武政 黄道超 《贵州科学》 2024年第1期4-10,共7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讨了治疗川崎病的常用药对牡丹皮-赤芍发挥作用的潜在机理。方法:用TCMSP数据库对牡丹皮-赤芍药对的有效成分和相关靶点进行检索筛选,基于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搜索川崎病有关靶点,通过Venny工具分析牡丹皮...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讨了治疗川崎病的常用药对牡丹皮-赤芍发挥作用的潜在机理。方法:用TCMSP数据库对牡丹皮-赤芍药对的有效成分和相关靶点进行检索筛选,基于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搜索川崎病有关靶点,通过Venny工具分析牡丹皮-赤芍药对治疗川崎病的交集靶点。共有靶点经STRING数据库与Cytoscape3.7.2软件构建PPI网络图,使用R语言分析GO功能和KEGG富集情况,经分子对接技术评价关键靶点与主要成分的结合力。结果:筛出牡丹皮-赤芍药对36个活性成分,243个潜在靶点,川崎病相关靶点1619个,活性成分-疾病共同靶点100个。PPI网络中核心靶点主要涉及MYC、HIF1A、AKT1、JUN等。GO功能分析获取GOBP条目1883条,GOCC条目40条,GOMF条目147条;KEGG富集得到168条信号通路,靶点集中在AGE-RAGE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和TNF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中,槲皮素、山柰酚与JUN、AKT1、CASP3具有较好的结合能力。结论:牡丹皮-赤芍药对通过细胞氧化应激反应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生物过程,经多成分、多靶标、多通路作用于川崎病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皮 赤芍 川崎病 网络药理学
下载PDF
牡丹皮对肾综合征出血热并发症急性肾功能衰竭作用机制的探讨
6
作者 高玲玲 赵丽菲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24年第2期155-160,共6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探讨牡丹皮对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并发症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对牡丹皮的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进行筛选;应用GeneCards数据库平台预测HFRS和ARF疾病作用靶点;运用Venny 2...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探讨牡丹皮对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并发症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对牡丹皮的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进行筛选;应用GeneCards数据库平台预测HFRS和ARF疾病作用靶点;运用Venny 2.1.0对牡丹皮、HFRS和ARF的靶点取交集;交集基因导入David数据库进行GO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运用Cytoscape软件构建牡丹皮、HFRS和ARF的“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采用STRING数据库构建PPI网络,并应用Cytoscape软件进行拓扑分析;利用AutoDock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从牡丹皮中筛选出11个活性成分,作用靶点169个,其中与HFRS和ARF的交集靶点109个。GO分析显示,生物过程(BP)主要与药物的反应、基因表达的正调节、凋亡过程的负调控和转录的正调控相关。KEGG通路富集以AGE-RAGE信号通路、癌症通路和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为主。分子对接结果表明,核心靶点AKT1、IL6、TNF、TP53和VEGFA与槲皮素、山奈酚能形成稳定结构。结论牡丹皮AKT1、IL6、TNF、TP53和VEGFA等核心靶点,通过调控AGE-RAGE信号通路、癌症通路、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对HFRS严重并发症ARF发挥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牡丹皮 肾综合征出血热 并发症 急性肾功能衰竭
下载PDF
太子参-牡丹皮药对治疗糖尿病心肌病网络药理学机制探讨
7
作者 张文婷 徐瑾 王时光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2期282-288,共7页
目的:探究太子参-牡丹皮药对治疗糖尿病心肌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借助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Pubchem网站、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活性成分候选靶点。通过Disgenet和GeneCards数据库筛选出糖尿... 目的:探究太子参-牡丹皮药对治疗糖尿病心肌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借助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Pubchem网站、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活性成分候选靶点。通过Disgenet和GeneCards数据库筛选出糖尿病心肌病的靶点基因,利用Venny图取中药与疾病的交集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建立蛋白互作网络图,并通过Cytoscape 3.9.0软件对网络图进行优化,筛选出核心靶点。利用Metascape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GO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中药共筛选出19个活性成分,277个作用靶点,糖尿病心肌病筛选出疾病靶点2424个,通过韦恩图得出交集靶点109个。通过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分析可得山奈酚、槲皮素、刺槐素、木犀草素对疾病的治疗可能发挥重要作用。通过PPI网络图可知核心靶点为TNF、AKT1、SRC、TP53、EGFR等。根据KEGG分析,预测该药对主要通过干预癌症、MAPK、PI3K-Akt等信号通路发挥对糖尿病心肌病的治疗作用。结论:太子参-牡丹皮药对可通过多种活性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对糖尿病心肌病起到保护作用,为糖尿病心肌病的未来防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太子参 牡丹皮 糖尿病心肌病
下载PDF
当归牡丹皮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及功效评价研究
8
作者 林好 陈圻宇 +1 位作者 龙智鹏 肖海鸿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6期34-40,共7页
以当归及牡丹皮两味中药配伍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工艺提取,柱层析精制,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分析阿魏酸与丹皮酚的含量变化,并结合响应面设计软件获取最优提取条件;应用抗氧化活性检测手段分析当归牡丹皮提取物的抗氧化活力,通过酪... 以当归及牡丹皮两味中药配伍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工艺提取,柱层析精制,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分析阿魏酸与丹皮酚的含量变化,并结合响应面设计软件获取最优提取条件;应用抗氧化活性检测手段分析当归牡丹皮提取物的抗氧化活力,通过酪氨酸酶活抑制实验、抑菌实验以及使用德国CK多功能皮肤测试仪分析当归牡丹皮提取物的体外功效作用。结果表明:当料液比为1∶20,提取温度为60℃,使用70%乙醇超声提取60 min可获得较好的物质含量基础;体外实验表明:当归牡丹皮提取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力、酪氨酸酶活抑制性及抑菌效果,在体实验显示当归牡丹皮提取物在用量比为2∶1时具有最佳的美白效果,这提示当归牡丹皮组合物是一种潜在的抗衰老、抑菌、护肤类天然食用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牡丹皮 抗氧化 含量分析 功效评价
下载PDF
牡丹皮的本草考证
9
作者 翟俊杰 朱伯阳 +1 位作者 孟祥松 王文建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13-119,共7页
牡丹皮为临床常用中药,自古以来受到众多医家推崇.查阅文献发现,近年来对牡丹皮的研究多集中于质量控制和药理成分等方面,鲜有从本草古籍出发对牡丹皮的名称、基原、炮制、药性及功效主治等方面进行研究.为更好地利用中药牡丹皮资源,查... 牡丹皮为临床常用中药,自古以来受到众多医家推崇.查阅文献发现,近年来对牡丹皮的研究多集中于质量控制和药理成分等方面,鲜有从本草古籍出发对牡丹皮的名称、基原、炮制、药性及功效主治等方面进行研究.为更好地利用中药牡丹皮资源,查阅本草著作,经考证发现,牡丹皮有“百两金”“白术”“鼠姑”等多个别名;牡丹皮的炮制主要有牡丹皮、酒牡丹皮与牡丹皮炭等,汉代即有“去心”之记载,明代以来,酒牡丹皮逐渐盛行,后陆续出现牡丹皮炭的记载;本草中关于牡丹皮药性和基原的记载与如今内容基本一致,关于其“味”的记载却偶有歧义,但多数本草著作均记载其味苦.牡丹皮功效主治随朝代更迭逐渐细化并增加了用药禁忌.该考证结果为牡丹皮资源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皮 名称 基原 炮制 药性 本草考证
下载PDF
牡丹皮炭质量标准研究
10
作者 占丽琴 黄晓燕 +3 位作者 马杰 方磊 丁野 罗艳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4年第3期30-32,共3页
目的:对牡丹皮炭进行质量标准研究。方法:建立牡丹皮炭的性状、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并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对水分、总灰分、浸出物等项目进行了测定。结果:牡丹皮炭的薄层色谱中,在对照品及对照药材相同的位置显相应的斑点。水分、... 目的:对牡丹皮炭进行质量标准研究。方法:建立牡丹皮炭的性状、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并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对水分、总灰分、浸出物等项目进行了测定。结果:牡丹皮炭的薄层色谱中,在对照品及对照药材相同的位置显相应的斑点。水分、总灰分、浸出物的范围分别为1.44%~6.84%、3.05%~5.36%、31.28%~45.89%。结论:该研究可为牡丹皮炭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皮 质量标准 薄层色谱法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结合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法分析牡丹皮和赤芍挥发油成分
11
作者 和薛 欧阳云 +2 位作者 邹宜志 魏亚男 徐小娜 《品牌与标准化》 2024年第2期17-20,共4页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牡丹皮和赤芍的挥发油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结合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法(HELP)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分别在牡丹皮和赤芍的挥发油中鉴定出54种和78种组分,定性组分含量分别占二者挥发油...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牡丹皮和赤芍的挥发油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结合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法(HELP)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分别在牡丹皮和赤芍的挥发油中鉴定出54种和78种组分,定性组分含量分别占二者挥发油总含量的97.35%和52.45%,共有化合物36种;含量最大的组分为丹皮酚,其在二者中的含量分别为82.19%和13.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油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 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法 牡丹皮 赤芍
下载PDF
牡丹皮炭与黄芩炭炮制工艺研究
12
作者 吴红旗 张钱钱 +2 位作者 黄屹沅 支美汝 徐蓉 《亚太传统医药》 2023年第10期44-48,共5页
目的:探究牡丹皮炭与黄芩炭的最佳炮制工艺,为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正交实验,对牡丹皮炭设置三因素五水平(L_(25)(5^(3)));黄芩炭设置三因素三水平(L_(9)(3^(3))),经正交实验所得的样品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 目的:探究牡丹皮炭与黄芩炭的最佳炮制工艺,为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正交实验,对牡丹皮炭设置三因素五水平(L_(25)(5^(3)));黄芩炭设置三因素三水平(L_(9)(3^(3))),经正交实验所得的样品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浸出物测定,并对相应的性状进行评价。结果:牡丹皮炭的最佳炮制工艺为260 s、1 600 W、200 g;黄芩炭的最佳炮制工艺为220 s、1 600 W、150 g。结论:在最佳炮制工艺条件下,牡丹皮炭与黄芩炭浸出物含量显著升高,且浸出物含量与饮片性状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皮 黄芩炭 浸出物 正交实验 含量测定
下载PDF
基于低场核磁共振和物性分析技术的牡丹皮饮片干燥特性及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丽霞 叶丽芳 +3 位作者 张英 吴孟华 曹晖 马志国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3-210,共8页
目的:量化表征牡丹皮饮片干燥过程的水分、物性变化,为阐明牡丹皮饮片干燥机制、优化干燥工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构建牡丹皮饮片干燥特性曲线,研究其干燥动力学特征;采用低场核磁共振及其成像技术(LF-NMR/MRI)和物性分析技术,分别研究... 目的:量化表征牡丹皮饮片干燥过程的水分、物性变化,为阐明牡丹皮饮片干燥机制、优化干燥工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构建牡丹皮饮片干燥特性曲线,研究其干燥动力学特征;采用低场核磁共振及其成像技术(LF-NMR/MRI)和物性分析技术,分别研究牡丹皮干燥过程中的水分相态、分布迁移变化和物性特性变化;采用HPLC法考察牡丹皮饮片干燥过程中指标成分丹皮酚和芍药苷的质量分数变化。结果:55℃干燥时,牡丹皮饮片具有恒速干燥阶段和降速干燥阶段,需干燥5 h。LF-NMR/MRI结果显示,干燥过程中,水分由外向内散失;水分相态发生显著变化,结合水比例先大幅度增长后小幅度下降;干燥2 h后,检测不到牡丹皮水分成像信息。各物性指标随着干燥时间的延长而变大,前2 h内随干燥时间变化不明显,2 h后变化显著。干燥5 h内,牡丹皮饮片芍药苷、丹皮酚质量分数无明显变化。结论:干燥动力学、低场核磁共振和物性分析技术可直观量化表征牡丹皮饮片干燥过程,为阐明牡丹皮饮片干燥机制、优化干燥工艺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皮 干燥 动力学 低场核磁共振 质构仪
下载PDF
生姜热敷联合大黄牡丹皮汤内服对急性阑尾炎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14
作者 张宁波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3年第9期1722-1724,共3页
目的:观察生姜热敷联合大黄牡丹皮汤内服对急性阑尾炎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9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术后干预,研究组加用生姜热敷联合大黄牡丹皮汤内服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D-乳酸、ET及DAO水平均下... 目的:观察生姜热敷联合大黄牡丹皮汤内服对急性阑尾炎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9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术后干预,研究组加用生姜热敷联合大黄牡丹皮汤内服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D-乳酸、ET及DAO水平均下降,且研究组下降程度更明显(P<0.05)。治疗后研究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低(P<0.05)。总有效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姜热敷联合大黄牡丹皮汤内服可有效改善急性阑尾炎术后胃肠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阑尾炎 阑尾切除术 生姜热敷 大黄牡丹皮
下载PDF
牡丹皮的现代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彩虹 邱智东 +4 位作者 王永春 李军鸽 孟珈同 王振洲 唐秋竹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361-2369,共9页
牡丹皮是临床常用的清热凉血药,主要含有单萜及其苷类、酚及酚苷类、三萜及其苷类、黄酮类、挥发油等化学成分,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抗氧化、保护肝肾、抗癌等多种药理作用。该文总结了牡丹皮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从质量传递与溯... 牡丹皮是临床常用的清热凉血药,主要含有单萜及其苷类、酚及酚苷类、三萜及其苷类、黄酮类、挥发油等化学成分,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抗氧化、保护肝肾、抗癌等多种药理作用。该文总结了牡丹皮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从质量传递与溯源、化学成分特有性、配伍环境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初步确定丹皮酚、芍药苷、氧化芍药苷、没食子酸、苯甲酰芍药苷、1,2,3,4,6-五没食子酰葡萄糖等成分可能为牡丹皮的质量标志物,为牡丹皮的质量控制与评价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皮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质量标志物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研究牡丹皮-丹参药对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孙思 程塞渊 +1 位作者 康砚澜 杨波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3期303-308,共6页
目的:本文借助计算机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预测牡丹皮、丹参治疗银屑病的潜在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首先将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GeneCards、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平台筛选到的疾病和药对成分靶点取交集... 目的:本文借助计算机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预测牡丹皮、丹参治疗银屑病的潜在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首先将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GeneCards、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平台筛选到的疾病和药对成分靶点取交集,获得交集靶点后进行基因本体(GO)、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利用Cytoscape 3.8.2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和“成分-靶点-通路”图,最后使用Schrodinger Maestro 11.8进行分子对接试验。结果:共得到牡丹皮、丹参治疗银屑病的活性成分58个和靶点95个,主要参与脂多糖应答、炎症反应、营养水平、氧化应激等方面的生物过程,调控白细胞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TNF)、辅助性T17(Th17)细胞分化、缺氧诱导因子-1(HIF-1)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证实主要活性成分和核心靶点亲和力高。结论:牡丹皮-丹参配伍可从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治疗银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皮 丹参 银屑病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功能富集 信号通路 作用机制
下载PDF
“知母-牡丹皮”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作用机制探讨 被引量:1
17
作者 胡赛赛 万磊 +4 位作者 刘健 黄传兵 李方泽 陈莹莹 程静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3年第7期1339-1346,共8页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知母-牡丹皮”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关键靶点及分子机制。方法:利用TCMSP数据库查找知母-牡丹皮中药物所含有的化学成分,通过GeneCards、OMIM、TTD、DrugBank和DisGeNET数据库检索SLE疾病的相...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知母-牡丹皮”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关键靶点及分子机制。方法:利用TCMSP数据库查找知母-牡丹皮中药物所含有的化学成分,通过GeneCards、OMIM、TTD、DrugBank和DisGeNET数据库检索SLE疾病的相应靶点,将药物与疾病的基因映射得到知母-牡丹皮治疗SLE的目标靶点;采用Cytoscape软件筛选核心靶点,构建知母-牡丹皮“中药—有效成分—靶点”网络。将交集靶点导入Metascape数据库进行GO、KEGG富集分析,利用Auto Dock Tools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结果:共得到出知母-牡丹皮16个活性成分,预测193个对应靶点,与SLE的3224个疾病靶点共有的靶点为127个,主要有效化合物为槲皮素、山柰酚、淫羊藿苷元、豆甾醇和薯蓣皂苷元等;目标靶点为AKT1、TNF、IL-6、VEGFA、TP53。KEGG共获得194条富集结果,GO共获得1877条。分子对接结果表明主要有效成分可以和目标靶点结合,结合构象稳定。结论:通过网络药理学验证了知母-牡丹皮多成分、多靶点、综合作用的特点,推测了知母-牡丹皮在SLE治疗中的可能作用机制,为其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母-牡丹皮 系统性红斑狼疮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下载PDF
牡丹皮提取物除草活性初步研究
18
作者 贾然 田赐 +6 位作者 李晶晶 封英建 赵雪萍 牛文韬 马树杰 张利辉 董金皋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5-140,共6页
为明确牡丹皮(Cortex Moutan Radicis)的除草活性并初步探索其活性成分分离条件,采用平皿法、土壤喷雾法及茎叶喷雾法测定了牡丹皮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物对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和稗Echinochloa crus-galli的除草活性。平皿法测定... 为明确牡丹皮(Cortex Moutan Radicis)的除草活性并初步探索其活性成分分离条件,采用平皿法、土壤喷雾法及茎叶喷雾法测定了牡丹皮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物对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和稗Echinochloa crus-galli的除草活性。平皿法测定结果显示,在1 mg/mL浓度下,牡丹皮正丁醇萃取物的除草活性最强,对反枝苋幼根和幼茎的抑制率分别为67.88%和65.71%,对稗草幼根和幼茎的抑制率分别为68.72%和71.32%;毒力测定结果表明,牡丹皮正丁醇萃取物对反枝苋幼根和幼茎的IC50分别为12.28 mg/L和19.67 mg/L,对稗草幼根和幼茎的IC50分别为43.35 mg/L和72.79 mg/L。土壤喷雾法和茎叶喷雾法测定结果显示,在5 mg/mL浓度下,牡丹皮正丁醇萃取物对反枝苋和稗草的鲜重抑制率最高,其中土壤喷雾法对反枝苋和稗草的鲜重抑制率分别为81.43%和83.18%;茎叶喷雾法对两种杂草的鲜重抑制率分别为80.83%和83.65%。由此可见,牡丹皮的除草活性成分主要集中在正丁醇萃取物中,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皮萃取物 反枝苋 除草活性 植物源农药
下载PDF
高效液相法同时测定市售牡丹皮配方颗粒中四种活性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劲 付美芳 李怀伟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21期23-27,共5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牡丹皮配方颗粒中4种活性成分(没食子酸、儿茶素、芍药苷、丹皮酚)含量的方法,并对山东省内市售的22批牡丹皮配方颗粒的4种活性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分析不同提取工艺对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牡丹皮配方颗粒中4种活性成分(没食子酸、儿茶素、芍药苷、丹皮酚)含量的方法,并对山东省内市售的22批牡丹皮配方颗粒的4种活性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分析不同提取工艺对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柱,以乙腈-0.2%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30 nm,柱温:35℃,进样量:10μl。结果没食子酸、儿茶素、芍药苷、丹皮酚分别在1.07~107.34μg/ml(R^(2)=0.999)、1.08~108.12μg/ml(R^(2)=0.998)、1.01~101.14μg/ml(R^(2)=0.999)、1.04~104.24μg/ml(R^(2)=0.999)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5.26%、94.66%、95.54%,95.57%,RSD分别为0.2%、0.5%、0.2%、0.3%。测定市售的22批样品,没食子酸、儿茶素、芍药苷和丹皮酚的含量分别为6.028~21.996 mg/g、0.032~0.209 mg/g、11.147~26.269 mg/g、0.215~11.499 mg/g。结论该含量测定方法快速、简单,可为规范和控制牡丹皮配方颗粒质量提供科学方法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皮配方颗粒 没食子酸 儿茶素 芍药苷 丹皮 提取工艺
下载PDF
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牡丹皮中7个成分含量 被引量:8
20
作者 刘洁 卢超 +2 位作者 冯若冰 杨绯绯 杨玉珍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0-155,共6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牡丹皮中酚及其苷类(丹皮酚)、萜及其苷类(芍药苷、氧化芍药苷)、鞣质类(五没食子酰葡萄糖)、有机酸及其酯类(没食子酸、没食子酸甲酯)、黄酮类(槲皮素)等7个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_(18)(250 m...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牡丹皮中酚及其苷类(丹皮酚)、萜及其苷类(芍药苷、氧化芍药苷)、鞣质类(五没食子酰葡萄糖)、有机酸及其酯类(没食子酸、没食子酸甲酯)、黄酮类(槲皮素)等7个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_(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0.1%磷酸溶液-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54 nm。以丹皮酚为内参物,计算其他6个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并计算各成分的含量。结果:丹皮酚、芍药苷、氧化芍药苷、没食子酸、没食子酸甲酯、五没食子酰葡萄糖、槲皮素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2)≥0.9990);一测多评法测得7个成分的含量与外标法测定结果无显著差异。结论:该研究建立的牡丹皮含量测定方法结果准确,可为控制牡丹皮的整体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皮 一测多评法 含量测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