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牡丹苷A诱导人肺癌A549细胞凋亡的作用和机制
1
作者 郭万周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993-998,共6页
目的:研究牡丹苷A对人肺癌A549细胞株的作用以及其诱导人肺癌A549细胞株凋亡机制。方法:本研究采用MTT法检测牡丹苷A对体外人肺癌细胞株A549增殖率的影响。Annexin V/PI双标法检测牡丹苷A对A549凋亡率,蛋白免疫印迹法和细胞免疫细胞化... 目的:研究牡丹苷A对人肺癌A549细胞株的作用以及其诱导人肺癌A549细胞株凋亡机制。方法:本研究采用MTT法检测牡丹苷A对体外人肺癌细胞株A549增殖率的影响。Annexin V/PI双标法检测牡丹苷A对A549凋亡率,蛋白免疫印迹法和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法分别检测牡丹苷A对A549细胞株PI3K,Akt,NF-κBp65,Bax,Bcl-2的表达,并采用PI3K/Akt/NF-κB通路的激动剂IGF-1和抑制剂wortmannin进一步探讨牡丹苷A对PI3K/Akt/NF-κB信号通路的作用。结果:牡丹苷A能够抑制A549的增殖,上调Bax蛋白的表达量,下调Bcl-2蛋白的表达量,Bcl-2/Bax比值显著降低,同时降低PI3K,NF-κBp65的蛋白表达,抑制Akt磷酸化。结论:牡丹苷A能够阻碍A549增殖,并促进其凋亡,其诱导凋亡的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NF-κB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苷A 非小细胞肺癌 增殖 凋亡 PI3K/Akt/NF-κB通路
原文传递
牡丹皮中牡丹苷A~E和没食子酰羟基芍药苷的结构和自由基清除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宋丽明 《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2002年第1期30-31,共2页
在对中草药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中发现牡丹皮的甲醇提取物具有清除1,1-二苯基-2-苦基偕腙肼(DPPH)自由基的作用。其作用成分集中在乙酸乙酯溶解部分和水溶部分经XAD-2柱的甲醇洗脱液中。已报道从乙酸乙酯液中分离得到2种新的萜类化合物... 在对中草药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中发现牡丹皮的甲醇提取物具有清除1,1-二苯基-2-苦基偕腙肼(DPPH)自由基的作用。其作用成分集中在乙酸乙酯溶解部分和水溶部分经XAD-2柱的甲醇洗脱液中。已报道从乙酸乙酯液中分离得到2种新的萜类化合物牡丹酮(paeonisuffrone)和牡丹缩酮(paeonisuffr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 牡丹苷 没食子酰羟基芍药 自由基清除 甲醇提取物
原文传递
大孔吸附树脂提取牡丹皮总苷的研究
3
作者 孙春燕 祝红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7年第2期131-132,共2页
通过实验对大孔吸附树脂提取牡丹总苷进行研究,得出最佳的实验条件,为其临床应用和制剂开发提供科学的依据和物质基础。
关键词 大孔吸附树脂 牡丹皮总 提取 纯化
下载PDF
双水相体系精制牡丹花色苷及其稳定化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袁亚光 王成忠 饶鸿雁 《食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43-148,共6页
采用乙醇/盐双水相体系对牡丹花色苷进行萃取精制,分别考察分相盐和乙醇的添加量对花色苷和多糖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硫酸铵作为分相盐,添加量为5.5 g,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1∶1,在此条件下花色苷和多糖分离效果最好,花色苷萃取... 采用乙醇/盐双水相体系对牡丹花色苷进行萃取精制,分别考察分相盐和乙醇的添加量对花色苷和多糖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硫酸铵作为分相盐,添加量为5.5 g,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1∶1,在此条件下花色苷和多糖分离效果最好,花色苷萃取率为96.43%。进一步考察有机酸、金属离子、p H对牡丹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丙二酸和Mn2+对花色苷有辅色效果,可以提高花色苷的稳定性,低p H条件(p H 2,3)下花色苷的稳定性较好;以花色苷保存率为响应值,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响应面分析试验。试验优化结果为:丙二酸浓度88 mmol/L,Mn2+浓度6.2 mmol/L,p H 2.6,在此条件下花色苷保存率为79.21%,较空白对照组稳定性提高了近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花色 双水相 有机酸 金属离子 稳定化方法
原文传递
α-Glucosidase Inhibitory Activity-guided Identification of Compounds from Clerodendrum bungei Steud by HPLC-ESI-QTOF-MS/MS 被引量:1
5
作者 HUANG Xiao-Long WAN Dan +3 位作者 SHU Jun FANG Liang-Zi ZOU Du-Zhun ZHANG Shui-Han 《Digital Chinese Medicine》 2019年第1期41-49,共9页
Objective To identify the compounds withα-glucosidase inhibitory activity from Clerodendrum bungei Steud(Chou Mu Dan,臭牡丹)using HPLC-ESI-QTOF-MS/MS.Methods The ethanol extracts of Clerodendrum bungei Steud(Chou Mu ... Objective To identify the compounds withα-glucosidase inhibitory activity from Clerodendrum bungei Steud(Chou Mu Dan,臭牡丹)using HPLC-ESI-QTOF-MS/MS.Methods The ethanol extracts of Clerodendrum bungei Steud(Chou Mu Dan,臭牡丹)were partitioned with petroleum ether,ethyl acetate,n-butanol,and water.The assay forα-glucosidase inhibitory activity revealed strongα-glucosidase inhibitory activity in the ethyl acetate fraction,and the bioactive compounds present in this fraction were identified by the HPLCESI-QTOF-MS/MS method.Results A total of 29 compounds were determined,among the identified bioactive components;these included 12 phenylethanoid glycosides(compounds 5,6,17,20-22,24),7 flavonoids(compounds 10,19,23,25-28),5 phenolic acids(compounds 2-4,7,9),and 5 other compounds.Compounds 2-4,7,9-10,12-13,15,19,and 26,with a potentialα-glucosidase inhibitory activity,have been reported previously.Conclusions 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thodology used in this study is feasible,credible,and rapid in identifying known compounds and also for characterizing new natural glucosidase inhibitory candidates from Clerodendrum bungei Steud(Chou Mu Dan,臭牡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glucosidase inhibitor Clerodendrum bungei Steud(Chou Mu Dan 牡丹) HPLC-ESI-QTOF-MS/MS
下载PDF
不同生产厂家赤芍配方颗粒中单萜苷类化合物含量比较 被引量:5
6
作者 邓瑞雪 徐丽科 +5 位作者 闫秘 屈春笑 宋楠 孟文娟 张雨 刘普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332-2338,共7页
目的比较不同厂家生产的赤芍配方颗粒中单萜苷类化合物(吡啶芍药苷、牡丹皮苷F、氧化白芍苷、氧化芍药苷、10-羟基芍药苷、白芍苷、芍药苷、oxypaeonidanin、4-甲氧基-氧化芍药苷、没食子酰基芍药苷、4-甲氧基芍药苷、白芍苷R_1、paeoni... 目的比较不同厂家生产的赤芍配方颗粒中单萜苷类化合物(吡啶芍药苷、牡丹皮苷F、氧化白芍苷、氧化芍药苷、10-羟基芍药苷、白芍苷、芍药苷、oxypaeonidanin、4-甲氧基-氧化芍药苷、没食子酰基芍药苷、4-甲氧基芍药苷、白芍苷R_1、paeonidanin、苯甲酰氧化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的含量差异,为制定统一的质量标准奠定基础。方法采用Zorbax SB-Aq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和磷酸二氢钾缓冲盐(pH 2.8)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60 nm。结果芍药苷、白芍苷和氧化芍药苷是赤芍配方颗粒中含量最高的3种单萜苷类化合物,且不同厂家生产的赤芍配方颗粒中主要单萜苷类化合物的含量差异较大。样品CSPFKL-KRT中芍药苷和氧化芍药苷的含量最高,样品中质量分数分别为73.214mg/g和16.935mg/g,白芍苷的质量分数最低,为2.343mg/g。而样品CSPFKL-XLS中芍药苷和氧化芍药苷的质量分数最低,样品中分别为26.327 mg/g和4.165 mg/g,白芍苷的质量分数最高18.893 mg/g。结论不同厂家生产的赤芍配方颗粒中主要单萜苷类化合物的含量差异较大,可能会对临床应用产生影响。建立统一的质量标准对于赤芍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芍 配方颗粒 高效液相色谱 单萜 吡啶芍药 牡丹F 氧化白芍 氧化芍药 10-羟基芍药 白芍 芍药 oxypaeonidanin 4-甲氧基-氧化芍药 没食子酰基芍药 4-甲氧基芍药 白芍R1 paeonidanin 苯甲酰氧化芍药 苯甲酰芍药
原文传递
牡丹皮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预测分析 被引量:89
7
作者 张树蓉 赵宏苏 +7 位作者 佟沫儒 熊俊伟 王雪 巫梦莹 翟宏焱 吴德玲 张村 张伟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5215-5224,共10页
牡丹皮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功效,是临床常用的清热凉血药,其化学成分主要包括苯乙酮类、萜类及其苷类、有机酸类以及其他类成分,具有抗炎、调节免疫功能、保护心血管等作用。通过分析牡丹皮植物亲缘学、化学... 牡丹皮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功效,是临床常用的清热凉血药,其化学成分主要包括苯乙酮类、萜类及其苷类、有机酸类以及其他类成分,具有抗炎、调节免疫功能、保护心血管等作用。通过分析牡丹皮植物亲缘学、化学成分特有性证据、化学成分可测性等的关系,对牡丹皮的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进行分析,并预测丹皮酚、芍药苷、没食子酸、苯甲酰芍药苷、苯甲酰氧化芍药苷、氧化芍药苷、1,2,3,4,6-O-五没食子酰葡萄糖、丹皮酚原苷、丹皮酚新苷、牡丹皮苷C、苯甲酸等可作为其Q-Markers,以期为牡丹皮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 质量标志物 丹皮酚 芍药 没食子酸 苯甲酰芍药 苯甲酰氧化芍药 氧化芍药 1 2 3 4 6-O-五没食子酰葡萄糖 丹皮酚原 丹皮酚新 牡丹C 苯甲酸
原文传递
HPLC法同时测定不同产地牡丹皮中13种化学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21
8
作者 夏成凯 詹云武 +1 位作者 胡云飞 方成武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70-974,共5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不同产地牡丹皮中没食子酸、5-羟甲基糠醛、没食子酸甲酯、氧化芍药苷、儿茶素、芍药苷、1,2,3,6-O-四没食子酰葡萄糖、1,2,4,6-O-四没食子酰葡萄糖、苯甲酸、1,2,3,4,6-O-五没食子酰葡萄糖、牡丹皮苷C、苯甲酰氧化芍...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不同产地牡丹皮中没食子酸、5-羟甲基糠醛、没食子酸甲酯、氧化芍药苷、儿茶素、芍药苷、1,2,3,6-O-四没食子酰葡萄糖、1,2,4,6-O-四没食子酰葡萄糖、苯甲酸、1,2,3,4,6-O-五没食子酰葡萄糖、牡丹皮苷C、苯甲酰氧化芍药苷、丹皮酚13种化学成分的HPLC方法。方法采用50%甲醇回流提取,色谱条件采用C18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5%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mL/min,检测波长254nm,柱温30℃。结果所测13种化学成分在测定的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均大于0.999 5,有良好的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和回收率。结论所建立的HPLC方法可用于同时测定牡丹皮中13种化学成分的含量,该方法高效、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牡丹皮药材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 高效液相色谱法 没食子酸 5-羟甲基糠醛 没食子酸甲酯 氧化芍药 儿茶素 芍药 1 2 3 6-O-四没食子酰葡萄糖 1 2 4 6-O-四没食子酰葡萄糖 苯甲酸 1 2 3 4 6-O-五没食子酰葡萄糖 牡丹C 苯甲酰氧化芍药 丹皮酚
原文传递
桂枝茯苓胶囊化学成分研究(Ⅳ) 被引量:15
9
作者 王洪庆 刘超 +3 位作者 方莲花 王振中 萧伟 陈若芸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386-1390,共5页
目的对桂枝茯苓胶囊内容物石油醚和醋酸乙酯萃取部分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葡聚糖凝胶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纯化,利用NMR及MS等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石油醚萃取部分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香豆... 目的对桂枝茯苓胶囊内容物石油醚和醋酸乙酯萃取部分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葡聚糖凝胶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纯化,利用NMR及MS等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石油醚萃取部分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香豆素(1)、7-羟基香豆素(2)、肉桂醇(3)、麦角甾醇(4)、麦角甾-4,6,8(14),22-四烯-3-酮(5)、β-香树脂醇乙酸酯(6)、菜油甾醇(7)、α-香树脂醇乙酸酯(8);从醋酸乙酯萃取部分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芹菜素(9)、山柰酚(10)、槲皮素(11)、山柰酚3-O-葡萄糖苷(12)、儿茶素(13)、表儿茶素(14)、丁香酸(15)、金丝桃苷(16)、正二十碳酸(17)、丁香脂素(18)、牡丹皮苷A(19)、牡丹皮苷C(20)、没食子酰芍药苷(21)。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复方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茯苓胶囊 7-羟基香豆素 肉桂醇 芹菜素 牡丹A
原文传递
泡核桃壳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彭友伦 李冬梅 刘光明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534-1538,共5页
目的研究泡核桃Juglans sigillata壳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反相RP18、Sephadex LH-20、MCI等色谱柱以及半制备HPLC柱及制备薄层等方法对泡核桃壳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与波谱数据对所分离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 目的研究泡核桃Juglans sigillata壳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反相RP18、Sephadex LH-20、MCI等色谱柱以及半制备HPLC柱及制备薄层等方法对泡核桃壳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与波谱数据对所分离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泡核桃壳95%乙醇提取物中共分离鉴定15个化合物,其中包括7个酚苷类化合物:它乔糖苷(1)、牡丹酚苷A(2)、4-O-β-D-glucopyranosylvanillc acid(3)、breynioside A(4)、1-O-香草酰-β-D-葡萄糖苷(5)、6′-O-vanilloyltachioside(6)、6′-O-vanilloylisotachioside(7);3个苯丙酸类化合物:6-O-feruloyl-D-glucopyranose(8)、methyl-4-O-coumaroylquinate(9)、5-p-cis-coumaroylquinic acid(10);2个萘酮类化合物:胡桃苷A(11)、胡桃苷E(12);1个降倍半萜苷类化合物:长春花糖苷(13);1个黄酮类化合物:二氢槲皮素(14);1个脱落酸衍生物:二氢红花菜豆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15)。结论除化合物14外,其他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4、13、15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核桃 它乔糖 牡丹A 胡桃A 长春花糖 二氢红花菜豆酸-4′-O-β-D-吡喃葡萄糖
原文传递
基于UPLC-Q-TOF-MS^(E)结合多元统计方法的不同产地白芍药材质量评价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秋晗 张喜武 +2 位作者 闫广利 孙晖 王喜军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243-2253,共11页
目的分析不同产地白芍药材质量差异及特异性化学成分,为白芍的产地判别和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E)对不同产地白芍样品全成分分析,应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 目的分析不同产地白芍药材质量差异及特异性化学成分,为白芍的产地判别和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E)对不同产地白芍样品全成分分析,应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及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CA)对安徽亳州、四川中江、浙江磐安3个产地共15批次白芍药材进行多元统计分析,根据VIP值>1和t检验(P<0.05)筛选不同产地白芍药材中具有显著差异的化学成分。结果从不同产地白芍药材中共鉴定出44个化学成分,以单萜类、鞣质类、三萜类、黄酮类、挥发油类等成分为主,其中以单萜类成分含量最高。不同产地白芍的化学成分差异明显,共鉴定出16个差异化学成分,其中牡丹皮苷G为安徽亳州产地特有成分,1,2,3,6-四-O-没食子酰-β-D-葡萄糖为浙江磐安产地的特有成分,1-O-β-D-glucopyranosylpaeonisuffrone为四川中江产地特有成分;柠檬酸、1-没食子酸酰葡萄糖、去苯甲酰基芍药苷或异构体、没食子酸、氧化芍药苷、儿茶素、芍药内酯苷、芍药苷、没食子酸甲酯、没食子酰芍药苷或异构体、1,2,3,4,6-O-五没食子酰葡萄糖、白芍苷R1、牡丹皮苷B为3个产地共有成分,但含量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结论不同产地白芍质量差异明显,在共有成分基础上,安徽亳州白芍含有特异成分牡丹皮苷G,浙江磐安白芍含有特异成分1,2,3,6-四-O-没食子酰-β-D-葡萄糖,四川中江白芍的特有成分为1-O-β-D-glucopyranosylpaeonisuffrone,可作为产地鉴别的依据,共有成分及差异成分的含量可作为质量评价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芍 牡丹G 没食子酸 氧化芍药 儿茶素 芍药内酯 芍药 没食子酸甲酯 UPLC-Q-TOF-MSE 产地差异 多元统计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