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南牡蒿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及系统发育分析
1
作者 李志芳 陈丽玲 +1 位作者 罗淑洁 刘天猛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32-1745,共14页
为探究西南牡蒿(Artemisia parviflora)的叶绿体基因组结构特征及其系统位置,该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进行测序,并借助生物信息学工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西南牡蒿叶绿体基因组长151 047 bp,呈现为由4部分组成的环状双链结构,G... 为探究西南牡蒿(Artemisia parviflora)的叶绿体基因组结构特征及其系统位置,该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进行测序,并借助生物信息学工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西南牡蒿叶绿体基因组长151 047 bp,呈现为由4部分组成的环状双链结构,GC含量为37.5%。(2)共注释115个基因,包括81个蛋白编码基因、4个rRNA基因及30个tRNA基因。(3)检测到68个简单重复序列(SSRs)和37个长重复序列。(4)西南牡蒿叶绿体基因组的密码子使用偏性较弱,其主要受自然选择的影响,高频密码子偏向以A/U结尾。(5)西南牡蒿叶绿体基因组的IR区未出现明显的扩张或收缩;筛选出了trnH-psbA、rpl16-rps3、ycf15-trnL-UAG、ndhA和ycf1 5个高变异区域,可作为鉴定龙蒿亚属植物的潜在分子标记。(6)系统发育分析揭示了西南牡蒿在龙蒿亚属中的系统位置及蒿属内各亚属的系统发育关系。该研究为蒿属植物后续的分子标记开发和系统发育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 叶绿体基因组 密码子使用偏性 分子标记 系统发育分析
下载PDF
牡蒿药学研究概况 被引量:2
2
作者 马媛媛 赵洁 +3 位作者 姚默 赵稳操 巩江 倪士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4期20986-20987,共2页
在广泛文献检索基础上,对牡蒿的成分、药理及临床应用等进行了概述,为其深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资料。
关键词 (artemisia JAPONICA Thunb.) 成分 药理 临床应用
下载PDF
牡蒿内生真菌Pestalotiopsis uvicola GMH31固体发酵产物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4
3
作者 钱一鑫 康冀川 +2 位作者 何珺 王鲁 雷帮星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732-1735,1757,共5页
采用硅胶柱、凝胶柱等色谱技术及重结晶从牡蒿内生真菌Pestalotiopsis uvicola GMH31的固体发酵产物中分离纯化了10个化学成分,通过化合物波谱数据及理化性质鉴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胸腺嘧啶(1)、尿嘧啶(2)、木犀草素(3)、芦丁(4... 采用硅胶柱、凝胶柱等色谱技术及重结晶从牡蒿内生真菌Pestalotiopsis uvicola GMH31的固体发酵产物中分离纯化了10个化学成分,通过化合物波谱数据及理化性质鉴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胸腺嘧啶(1)、尿嘧啶(2)、木犀草素(3)、芦丁(4)、槲皮素(5)、香草酸(6)、原儿茶酸(7)、山奈酚(8)、染料木素(9)、柚皮素(10)。其中化合物1-10均为首次从P.uvicola中分离获得,化合物3-5、8-10为黄酮类化合物,化合物8对A2780/Taxol细胞耐药性的逆转作用相对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STALOTIOPSIS uvicola 内生真菌 次级代谢产物
下载PDF
牡蒿总黄酮提取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张德华 王玲 赵宁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59-61,共3页
采用水浴法、超声波法和索式提取法,分别提取牡蒿总黄酮,以紫外分光光度法在510nm下测定其含量,以提取液中黄酮含量为标准,设置正交试验对提取条件和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85%甲醇溶液索氏提取2h得率最高;70%乙醇溶液提取6h次之,但... 采用水浴法、超声波法和索式提取法,分别提取牡蒿总黄酮,以紫外分光光度法在510nm下测定其含量,以提取液中黄酮含量为标准,设置正交试验对提取条件和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85%甲醇溶液索氏提取2h得率最高;70%乙醇溶液提取6h次之,但最适用于工业和食品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黄酮 超声波法 索氏抽提法 正交试验
下载PDF
牡蒿提取物抗氧化作用和遗传毒性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张德华 程鹏飞 凌玲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11年第1期39-42,共4页
本文旨在研究牡蒿提取物(Artemisia japonica Extract,AJE)对小鼠抗氧化作用和遗传毒性效果。在建立卡介苗(BCG)+脂多糖(LPS)诱导免疫性肝损伤小鼠模型的基础上,采用给小鼠灌胃不同浓度的AJE后,分别测定小鼠肝组织中丙二醛(MDA)、谷胱... 本文旨在研究牡蒿提取物(Artemisia japonica Extract,AJE)对小鼠抗氧化作用和遗传毒性效果。在建立卡介苗(BCG)+脂多糖(LPS)诱导免疫性肝损伤小鼠模型的基础上,采用给小鼠灌胃不同浓度的AJE后,分别测定小鼠肝组织中丙二醛(MDA)、谷胱甘肽氧化酶(GSH-Px)和超氧化歧化酶(SOD)的活性。检查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和小鼠精子畸形率。结果表明,在一定剂量范围内,牡蒿提取物有降低小鼠肝组织中MDA含量、升高GSH-Px和SOD活性的作用,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结果均为阴性。说明AJE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无遗传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取物 抗氧化作用 微核试验 精子畸形试验 小鼠
下载PDF
牡蒿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顾玉诚 屠呦呦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22-124,共3页
关键词 菊科 化学成分
下载PDF
民间药“牡蒿”的安全性评价及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黄婷慧 卢先明 +1 位作者 陈素兰 陈琴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年第2期77-79,共3页
目的:探讨民间药牡蒿对凝血时间的影响及抗炎作用,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通过小鼠最大耐受量测定法对牡蒿进行安全性评价;采用小鼠眼眶后静脉丛取血法和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分别对牡蒿对凝血时间影响以及抗炎作用进行评价。结果... 目的:探讨民间药牡蒿对凝血时间的影响及抗炎作用,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通过小鼠最大耐受量测定法对牡蒿进行安全性评价;采用小鼠眼眶后静脉丛取血法和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分别对牡蒿对凝血时间影响以及抗炎作用进行评价。结果:牡蒿小鼠最大耐受量为63.6 g/kg,为牡蒿成人每日最大用量的254倍。牡蒿水煎液可使小鼠凝血时间在第一次取血时均显著延长,在第二次取血时低剂量组显著缩短,高剂量组明显缩短;高、中剂量组的小鼠耳肿胀得到显著抑制。结论:民间药牡蒿的急性毒性小,安全性高,并具有较好活血止血及抗炎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药 安全性 凝血时间 抗炎
下载PDF
牡蒿总黄酮的提取、纯化及抗氧化活性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宽朝 徐晨阳 +2 位作者 余佳琪 苏鸿呈 徐忠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3年第2期281-290,共10页
牡蒿为我国多地常见的一种药食两用植物,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为综合利用牡蒿植物资源,以牡蒿地上部茎叶为原料,利用响应面法分析乙醇体积分数、乙醇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对牡蒿总黄酮提取含量影响,探究大孔树脂纯化条件,分析... 牡蒿为我国多地常见的一种药食两用植物,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为综合利用牡蒿植物资源,以牡蒿地上部茎叶为原料,利用响应面法分析乙醇体积分数、乙醇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对牡蒿总黄酮提取含量影响,探究大孔树脂纯化条件,分析纯化前后牡蒿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牡蒿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0%、乙醇用量20 mL、提取时间85 min、提取温度40℃。AB-8是理想的适用于分离纯化牡蒿总黄酮的大孔树脂,其静态吸附、解吸的最佳时间分别为2 h与1.5 h,上样质量浓度最佳为1.2 mg/mL,洗脱乙醇浓度最佳为50%。体外实验表明,牡蒿总黄酮粗提物和大孔树脂纯化物有较好的还原力,对ABTS^(+)·、DPPH·、·OH、O_(2)^(-·)表现出较强的清除能力。牡蒿黄酮具有植物黄酮资源的挖掘潜力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黄酮 提取纯化 响应面优化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长白山野生蒿菜——牡蒿引种及周年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被引量:1
9
作者 谢永刚 关丽霞 韩德伟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6-7,共2页
本文介绍了牡蒿的生物学特性及周年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对牡蒿引种栽培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 引种 周年 高产 优质
下载PDF
牡蒿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德华 邓辉 +1 位作者 刘祥峰 张迪 《中国林副特产》 2009年第3期39-40,共2页
以牡蒿幼嫩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培快速繁殖,选用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种类及浓度的激素,接种后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牡蒿最佳初代培养基为MS+6-BA0.5mg/L+NAA0.5mg/L,继代培养以MS+6-BA1.0mg/L+NAA0.1mg/L组合增殖效果最好,生根的... 以牡蒿幼嫩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培快速繁殖,选用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种类及浓度的激素,接种后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牡蒿最佳初代培养基为MS+6-BA0.5mg/L+NAA0.5mg/L,继代培养以MS+6-BA1.0mg/L+NAA0.1mg/L组合增殖效果最好,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IBA 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培养 愈伤组织 外植体
下载PDF
民间药牡蒿质量标准的初步研究
11
作者 唐梅 黄婷慧 +2 位作者 张丽娟 刘晓芬 卢先明 《中药与临床》 2013年第1期4-6,共3页
目的:建立牡蒿的质量标准。方法:按照相关文献资料进行了药材性状、薄层鉴别方法研究,测定了11批牡蒿药材的水分、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以及挥发油含量。结果:对牡蒿药材的性状特征进行了描述,建立了其薄层鉴别方法。初步拟定了... 目的:建立牡蒿的质量标准。方法:按照相关文献资料进行了药材性状、薄层鉴别方法研究,测定了11批牡蒿药材的水分、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以及挥发油含量。结果:对牡蒿药材的性状特征进行了描述,建立了其薄层鉴别方法。初步拟定了牡蒿药材常规检查项下的限量标准:水分不得过13.0%,总灰分不得过8.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1.0%,35%乙醇浸出物不得少于17.0%,挥发油含量不得少于0.14%。结论:初步建立了牡蒿药材的质量标准规范,为牡蒿的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标准 鉴别 检查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牡蒿叶中4个绿原酸类成分含量 被引量:5
12
作者 于凤琳 袁丹 +3 位作者 陈宇 李美芽 窦晓兵 蒋福升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6期675-684,共10页
[目的]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并结合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法测定牡蒿叶中4个绿原酸类成分的含量,探究其开发利用价值。[方法]采用Thermo Scientific Syncronis Amino色谱柱(4.6mm×250mm,... [目的]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并结合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法测定牡蒿叶中4个绿原酸类成分的含量,探究其开发利用价值。[方法]采用Thermo Scientific Syncronis Amino色谱柱(4.6mm×250mm,5μm)色谱条件为流动相乙腈:0.1%甲酸水(40:60,V/V),流速1m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325nm;以绿原酸、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B和异绿原酸C的总含量为响应值乙醇浓度、液料比、超声功率为主要因素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对牡蒿叶中4个绿原酸类成分进行优化提取,并测定其含量。[结果]以乙腈:0.1%甲酸水(40:60,V/V)等度洗脱,流速1m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325nm,牡蒿叶中绿原酸、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B和异绿原酸C分离度良好,在6.25~200.00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均符合要求。优化得到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60%,液料比40:1(单位mL·g^(-1))超声功率250W频率53kHz室温超声20min。通过HPLC法测得绿原酸、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B和异绿原酸C含量分别为14.3170mg·g^(-1)、27.9452mg·g^(-1)、1.2304mg·g^(-1)和5.0665mg·g^(-1),合计总量达48.5590mg·g^(-1)。[结论]HPLC法测得牡蒿叶中绿原酸类成分含量较为丰富。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能够显著提高牡蒿叶中4个绿原酸类成分提取率具有较好潜在开发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原酸 异绿原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 响应面法 超声提取 提取工艺 含量测定
下载PDF
牡蒿叶中绿原酸类成分富集工艺优化
13
作者 潘丽萍 于凤琳 +2 位作者 周雅妮 李松涛 蒋福升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1年第2期145-148,共4页
建立牡蒿叶中绿原酸类成分富集工艺。方法:以绿原酸、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B和异绿原酸C为主要指标,利用静态及动态吸附解吸附实验考察6种不同型号树脂对牡蒿叶绿原酸类成分的吸附及解吸附能力,优选出合适的树脂,并确定其最佳分离富集条... 建立牡蒿叶中绿原酸类成分富集工艺。方法:以绿原酸、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B和异绿原酸C为主要指标,利用静态及动态吸附解吸附实验考察6种不同型号树脂对牡蒿叶绿原酸类成分的吸附及解吸附能力,优选出合适的树脂,并确定其最佳分离富集条件。结果:D101型大孔树脂对牡蒿叶绿原酸类成分具有较好的吸附和解吸附率,最佳分离纯化工艺为:牡蒿醇提物上样浓度为8 mg/mL,pH3,上样量500 mg/g树脂,上样流速2 BV/h,水洗10 BV,60 %乙醇以2 BV/h洗脱5 BV。结论:D101型大孔树脂在上述工艺条件下对牡蒿叶绿原酸类成分具有较好分离富集效果,可用于其绿原酸类药效成分的分离纯化,为其后续药理学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原酸 异绿原酸 大孔树脂 分离富集
下载PDF
藜蒿中三萜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优化 被引量:7
14
作者 吴存兵 吴君艳 +3 位作者 李西腾 陶维春 何园园 任悦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6110-6114,共5页
通过对藜蒿(Artemisia Selengnesis Turcz.)的浸泡时间、乙醇体积分数、超声功率、超声时间、液料比等单因素试验与响应面试验,优化藜蒿中三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优提取工艺为样品常温浸泡65 min,超声30 min,80%(V/V)乙醇... 通过对藜蒿(Artemisia Selengnesis Turcz.)的浸泡时间、乙醇体积分数、超声功率、超声时间、液料比等单因素试验与响应面试验,优化藜蒿中三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优提取工艺为样品常温浸泡65 min,超声30 min,80%(V/V)乙醇提取,超声功率257 W,液料比34 m L/g。在此条件下提取三萜类化合物含量达(18.26±0.10)mg/g。该提取模型拟合效果较好,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emisia Selengnesis Turcz.) 三萜类化合物 超声波 响应面试验
下载PDF
黄花蒿新品种选育现状及其系统选育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5
作者 马进 向极钎 +5 位作者 杨永康 龙澜 李红英 覃大吉 李亚杰 向来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4520-4524,共5页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被世界卫生组织和FDA列为抗疟疾一线药,而目前青蒿素只能从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中提取。育成的高含量青蒿素单株其优良性状不能稳定遗传,后代性状分离,表现多样化。介绍了国内外对黄花蒿品种的选育途径及现状...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被世界卫生组织和FDA列为抗疟疾一线药,而目前青蒿素只能从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中提取。育成的高含量青蒿素单株其优良性状不能稳定遗传,后代性状分离,表现多样化。介绍了国内外对黄花蒿品种的选育途径及现状。通过2010-2013年4年系统选育,已育成一批好苗头株系,株系群体青蒿素含量由选育前平均含量0.471%提高到0.800%-0.972%,生物学特征特性也趋于稳定一致,并在黄花蒿原料基地小面积示范得到验证,同时选育出青蒿素高含量株系40#-30-08-18,青蒿素含量高达1.945%,取得了阶段性育种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artemisia annua L.) 育种现状 目标性状 系统选育
下载PDF
洞庭湖区藜蒿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徐中海 吴瑛 +1 位作者 柳弟贵 陈波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78-780,共3页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洞庭湖区野生藜蒿和人工种植藜蒿的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其化学成分和相对含量,发现野生和人工栽培的藜蒿挥发油成分差异较大。从野生藜蒿馏出物中共鉴定出48种化合物,主要有α-丁香烯(15.734%)、丁香烯(13...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洞庭湖区野生藜蒿和人工种植藜蒿的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其化学成分和相对含量,发现野生和人工栽培的藜蒿挥发油成分差异较大。从野生藜蒿馏出物中共鉴定出48种化合物,主要有α-丁香烯(15.734%)、丁香烯(13.246%)、1-甲基-1-乙烯基-2-(1-甲基乙烯基)-4-(1-甲基亚乙烯基)-环己烷(9.511%)和(E)-7,11-二甲基-3-亚甲基-1,6,10-十二碳三烯(5.267%)等;从人工种植藜蒿馏出物中共鉴定40种化合物,主要有檀香三烯(13.535%)、α-蒎烯(9.431%)、1-甲基-1-乙烯基-2-(1-甲基乙烯基)-4-(1-甲基亚乙烯基)-环己烷(3.990%)和β-水芹烯(3.048%)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挥发油(essentialoil) (artemisia selengensis) 水蒸气蒸馏(steam dis-tillation)
下载PDF
LED光质和光强对藜蒿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周华 刘淑娟 +3 位作者 刘腾云 李彦强 黄勇 余发新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17期3305-3307,3319,共4页
为了探究LED不同光质和光强处理对藜蒿(Artemisia selengensis)生长和品质的影响,试验设置了红光、蓝光、红光∶蓝光=8∶1、红光∶蓝光=4∶1、红光∶蓝光∶绿光=4∶1∶1和红光∶蓝光∶紫外光=20∶5∶1 6种光质,60、100、140μmol/(m^2&#... 为了探究LED不同光质和光强处理对藜蒿(Artemisia selengensis)生长和品质的影响,试验设置了红光、蓝光、红光∶蓝光=8∶1、红光∶蓝光=4∶1、红光∶蓝光∶绿光=4∶1∶1和红光∶蓝光∶紫外光=20∶5∶1 6种光质,60、100、140μmol/(m^2·s)3种光强对藜蒿进行人工光源的水培研究。结果表明,与其他光质相比,蓝光照射处理下藜蒿2个茎的高度、粗度和单株新增部分地上鲜重和地上干重均为最高,且培养25 d时茎高显著高于其他光照处理。蓝光处理下,藜蒿茎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红∶蓝=4∶1处理下,藜蒿茎中可溶性糖含量最高,红光∶蓝光∶紫外光=20∶5∶1处理下,藜蒿茎中维生素C含量最高。3种光强下藜蒿在茎高、茎粗、单株新增部分地上鲜重和地上干重指标上均无显著差异。综上所述,蓝光照射有利于藜蒿生长,可改善部分营养品质,试验光强对藜蒿生长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emisia selengensis) 光质 光强 生长 品质
下载PDF
贵州黔北地区白苞蒿挥发油成分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周万镜 张素英 杨远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11431-11432,11440,共3页
[目的]分析黔北地区白苞蒿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黔北地区白苞蒿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其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结果]从黔北地区白苞蒿挥发油中分离并鉴定出64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4.... [目的]分析黔北地区白苞蒿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黔北地区白苞蒿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其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结果]从黔北地区白苞蒿挥发油中分离并鉴定出64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4.662%。其主要成分是以萜类为主,其中以左旋薰衣草醇(17.781%)和吉马烯D(11.963%)含量最多。[结论]黔北地区白苞蒿挥发油成分种类较丰富的是广东白苞蒿,其共有成分中仅有β-金合欢烯、橙花菽醇、匙叶桉油烯醇、石竹烯氧化物和姜烯,且石竹烯氧化物和匙叶桉油烯醇在2个不同地区白苞蒿样品中含量差异相对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苞(artemisia lactiflora Wall.)挥发油 化学成分 GC-MS 黔北地区
下载PDF
红足蒿提取物抑菌活性的筛选 被引量:4
19
作者 戴小阳 谢勉 +3 位作者 李霞 董新荣 莫俊锐 周宝磊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0期5886-5890,共5页
[目的]研究湖南红足蒿枝叶乙醇提取物的抑菌作用。[方法]将红足蒿枝叶的乙醇提取物以不同溶剂萃取,分离得到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水溶液3个部分,然后采用高效液相(HPLC)指纹图谱对几个部分的物质进行定性分析,并采用牛津杯法... [目的]研究湖南红足蒿枝叶乙醇提取物的抑菌作用。[方法]将红足蒿枝叶的乙醇提取物以不同溶剂萃取,分离得到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水溶液3个部分,然后采用高效液相(HPLC)指纹图谱对几个部分的物质进行定性分析,并采用牛津杯法研究各提取物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的抑菌活性。[结果]乙醇提取物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的抑菌效果明显;乙酸乙酯萃取物对3种试验菌的抑菌效果较好;石油醚萃取物和水溶液对3种试验菌均无明显的抑菌效果。[结论]红足蒿抑菌活性主要成分为中极性化合物群,但水溶性极性成分具有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足(artemisia rubripes Nakai) 化学成分 抑菌 大肠杆菌 枯草芽孢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下载PDF
正交试验法优化芦蒿茎蛋白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2
20
作者 扶庆权 张李阳 华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6期22328-22330,共3页
[目的]研究芦蒿茎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碱提酸沉法提取芦蒿茎中的蛋白,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研究pH、温度、水解时间和料液比对芦蒿茎蛋白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在各影响因素中,影响程度依次为pH>料液... [目的]研究芦蒿茎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碱提酸沉法提取芦蒿茎中的蛋白,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研究pH、温度、水解时间和料液比对芦蒿茎蛋白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在各影响因素中,影响程度依次为pH>料液比>温度>水解时间,碱法提取芦蒿茎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9.0、提取温度50℃、水解时间105 min、料液比1∶35(g/ml);在此条件下,芦蒿茎蛋白的提取率为75.59%。[结论]优选出了芦蒿茎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芦蒿的提取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emisia selengensis) 蛋白 提取 正交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