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中国的“物”观念 被引量:6
1
作者 李若晖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10,共6页
"物"之初文"勿"象以刀切物之形,本义为分割,其后起本字为"刎"。在古代观念中,"全"与"纯"是一体的,故而由分割导致的不全可等同于不纯。在殷商甲骨文中,"勿"即已借为否定词... "物"之初文"勿"象以刀切物之形,本义为分割,其后起本字为"刎"。在古代观念中,"全"与"纯"是一体的,故而由分割导致的不全可等同于不纯。在殷商甲骨文中,"勿"即已借为否定词,但"勿牛"合文中的"勿"已表示杂色。后世"勿牛"合文演变为形声字"物",本义即为杂色牛,于是"物"也可表示对混杂之物的辨别,即"物色"。物色之实质为归类,故"物"又有"物类"之义。分类的实质即是立法。中国哲学的"物"观念是内在包含秩序性的。诸子对"物"观念的推衍主要有两条路径:其一为名学,《墨经》以"物"为达名,在"达、类、私"三"名"的层级中来达致知识论与逻辑学的一致性。其二为道家,老庄对"物"的兴趣仅限于与"道"相对之"物",亦即作为类型之"物",而非个体之物。早期中国的"物"观念对于中国思想的类型化思维起着奠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则
下载PDF
阅读《长物志》:从文本到话语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志明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11,共4页
在回顾《长物志》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指出相关研究往往停留在对文本表面信息的解读上,而没有深入研究《长物志》造园思想形成背后的深层逻辑。受鲍德里亚符号消费理论的启发,从客观功能性论述、主观非功能性论述和评价论述3个方面对《长... 在回顾《长物志》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指出相关研究往往停留在对文本表面信息的解读上,而没有深入研究《长物志》造园思想形成背后的深层逻辑。受鲍德里亚符号消费理论的启发,从客观功能性论述、主观非功能性论述和评价论述3个方面对《长物志》进行了符号学分析。研究指出在《长物志》所宣扬的品鉴知识和美学准则的表象下隐藏着一种排斥性的话语机制,这种话语机制的产生与晚明消费社会背景下士大夫阶层身份地位的变化有关。因此,必须超越传统的阅读分析方法才能更好地理解《长物志》造园思想的真实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长志》 文本 话语 消费社会 符号学
下载PDF
主敬立本与穷理之基——对朱子“格物致知补传”中“已知之理”的阐释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健芸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2-49,共8页
朱子在“格物致知补传”中提到的“已知之理”一直未获得足够的关注,但它却是理解朱子格物穷理思想的必要一环。已知之理首先是穷理之前的小学之教的内容,但究其实质,它是一种关于“理”的知识。“理”在朱子的界定中可以理解为事物依... 朱子在“格物致知补传”中提到的“已知之理”一直未获得足够的关注,但它却是理解朱子格物穷理思想的必要一环。已知之理首先是穷理之前的小学之教的内容,但究其实质,它是一种关于“理”的知识。“理”在朱子的界定中可以理解为事物依其自身的本然规定而应当遵循的当然之则,而已知之理就是一种对事事物物的当然之则的形式上的理解。但这种知只有在一种自主自觉的心灵状态中才能得到呈现,而这种心灵状态正是经由“主敬”工夫的清理而得到确立的。由此呈现的知识先于具体的穷理活动,并为穷理活动确定方向,即心灵探究以事事物物的当然之则为根本的方向。同时,这种知识根源于心灵自身之理,其为穷理活动确立了根基。当然,作为形式上的知,已知之理需要在具体展开的穷理活动中由具体理解的一事一物的当然之则加以充实,只有在具体的当然之则的知识的充实下,心灵对“理”的理解才是真实而丰富的。对已知之理的阐明表明,朱子的格物思想并非如同一些心学家所批评的那样支离和无头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子 已知之理 主敬 穷理
下载PDF
基于模型的航空脉动装配生产线关键数字化技术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张晓梅 《航空制造技术》 2020年第4期74-81,共8页
结合某飞机总装厂脉动生产线项目,针对航空脉动装配生产线,从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和智能制造出发,研究了基于模型的航空脉动装配生产线应用的关键技术。通过航空脉动装配生产线关键技术的研究,打通了基于模型的航空脉动装配生产线的产品... 结合某飞机总装厂脉动生产线项目,针对航空脉动装配生产线,从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和智能制造出发,研究了基于模型的航空脉动装配生产线应用的关键技术。通过航空脉动装配生产线关键技术的研究,打通了基于模型的航空脉动装配生产线的产品研制过程,为航空脉动装配生产线数字化生产和智能化决策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脉动装配生产线 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 生产流程标准作业图 (thing) 设备互联 安灯 健康分析预测 智能决策
下载PDF
中井履轩的格物致知论
5
作者 张捷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9-26,共8页
中井履轩大体沿袭朱子向外探寻事物道理的致思路向,但他格物致知要得到的并非朱子所讲的天理,而是人的社会活动所需要的实际智慧。他的知智关系是在认识论视域下讨论的,智是经验世界的存有,而非超越的实体。知识的旨归在求真,在追求事... 中井履轩大体沿袭朱子向外探寻事物道理的致思路向,但他格物致知要得到的并非朱子所讲的天理,而是人的社会活动所需要的实际智慧。他的知智关系是在认识论视域下讨论的,智是经验世界的存有,而非超越的实体。知识的旨归在求真,在追求事功中知识范围得以扩展,价值得以提升,知识甚至涵盖了道德。德性需要且只能凭借知识而获得。知识与道德的贯通是通过知—智—德的理论构建与知—行—德的实践工夫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井履轩 致知
原文传递
物以化齐 言则不齐--重思《齐物论》的思想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程乐松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5-23,共9页
在现代哲学中,概念规范与命题逻辑成为哲学论证的前设,结论和秩序的收束性也是哲学论证的基本要求。当代西方的反形上学突破近代哲学的二元论框架进入话语分析和切身经验,尝试突破秩序严谨且具有高度内在一致性的建构性。正是在这种独... 在现代哲学中,概念规范与命题逻辑成为哲学论证的前设,结论和秩序的收束性也是哲学论证的基本要求。当代西方的反形上学突破近代哲学的二元论框架进入话语分析和切身经验,尝试突破秩序严谨且具有高度内在一致性的建构性。正是在这种独特的对照语境中,《齐物论》具有独特的价值,它没有概念化的创制与抽象的约化,在概念规范和命题逻辑的限制之外,通过视角的转换与视野的拓展揭示划一秩序和主体智识的有限性,从而保持活跃反思的持续性及对经验的敞开。作为思想方法的《齐物论》从这个意义上可以成为哲学——特别是西方底色的哲学范式-─的参照和渊鉴。它揭示了哲学首先是一种反思性的活动,而不仅是对世界的秩序性建构,反思活动的开放性可以让建构性的秩序保持一种自反的态度与有限性的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方法 非抽象性 非概念化 开放性
原文传递
《齐物论》中的“梦”与“觉”释义 被引量:2
7
作者 邹蕴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8-75,共8页
《齐物论》是在破除和超越"知"的意义上讨论"梦"和"觉"的问题,全篇首先破除认识本身与认识对象之间的对应关系,其次破除"共相"和价值判断,从而认可彼我双方在根本上的"同一",最后在... 《齐物论》是在破除和超越"知"的意义上讨论"梦"和"觉"的问题,全篇首先破除认识本身与认识对象之间的对应关系,其次破除"共相"和价值判断,从而认可彼我双方在根本上的"同一",最后在超越"知"的意义上强调生命整体的和谐运作。庄子由此强调,人们首先在事实判断的层面能够意识到"梦"和"觉"的客观差异,但又在反思的层面破除价值判断,从而认识到"梦"和"觉"的无差别,"知"这种独立于生命整体之外的单独判断无法呈现"梦"和"觉"的本来面貌,只有摈弃"分"的方式,才有可能通向"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论》 价值判断
原文传递
论中国传统艺术哲学的“无量”观念 被引量:2
8
作者 朱良志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5-59,共15页
中国传统艺术哲学存在着一种“无量”的艺术观念。这里从以物为量、大制不割、小中现大和一即一切四个方面来讨论这一观念。这四个问题都是由传统哲学引入、在艺术观念中深深扎根的重要理论命题:以物为量,重在放下以人为量的位置,会万... 中国传统艺术哲学存在着一种“无量”的艺术观念。这里从以物为量、大制不割、小中现大和一即一切四个方面来讨论这一观念。这四个问题都是由传统哲学引入、在艺术观念中深深扎根的重要理论命题:以物为量,重在放下以人为量的位置,会万物为一体;大制不割,突出传统艺术的浑一无分别观念;小中现大,超越有限与无限的相对性,在无小无大的非计量境界中,实现审美超越;而一即一切,重在说圆满俱足的道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哲学 为量 一即一切 小中现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