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物伦理学”视阈下机器人的伦理设计——兼论机器人伦理学的勃兴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绍源 赵君 《道德与文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33-138,共6页
自治型机器人作为高科技时代的产物已逐步走进人类世界,人们在与机器人互动的过程中会产生诸多伦理问题和安全问题。"物伦理学"是当前哲学研究中"物转向"在伦理学领域内的映射,这要求我们关注物的伦理性,对智能机... 自治型机器人作为高科技时代的产物已逐步走进人类世界,人们在与机器人互动的过程中会产生诸多伦理问题和安全问题。"物伦理学"是当前哲学研究中"物转向"在伦理学领域内的映射,这要求我们关注物的伦理性,对智能机器人这种物行为体纳入责任环中进行道德责任的考量,在人体安全、安全关键系统的调节机制、工程师、安全文化和高可靠性组织(HRO)等诸多方面进行伦理设计,以期在机器人伦理学的框架内把物行为体善建为"理想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物伦理 自治行为体 伦理设计 责任环
原文传递
物转向视阈下机器人伦理学的发展——兼评图灵分流测试及勃克斯论题
2
作者 赵玉群 陈晓英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16年第2期35-38,共4页
进入21世纪以来,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得到快速发展,机器人自治性、自主性不断增强,机器人应用与人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先前人们的观念认为机器人只是作为一种人造物或者一种工具来辅助人们工作、生活、学习等,但是在不久的将来机器人便会... 进入21世纪以来,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得到快速发展,机器人自治性、自主性不断增强,机器人应用与人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先前人们的观念认为机器人只是作为一种人造物或者一种工具来辅助人们工作、生活、学习等,但是在不久的将来机器人便会融入人们的生活,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机器人的广泛使用会产生一些伦理问题。追根溯源,从机器人伦理学定义、物转向与物伦理这两个方面进行主要论证,图灵分流测试以及"人=机器人"勃克斯论题进行辅助论证,对机器人伦理学进行一个总的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伦理 物伦理 图灵分流测试 勃克斯论题
下载PDF
论生命伦理物的价值取向和法律调整规则 被引量:7
3
作者 霍原 崔冬 张衍武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9-42,共4页
自然人由伦理价值无差别性所决定的人格平等,与物由自然属性和使用价值差别性所造成的物之不平等,将人与物的法律地位明确区分。但是,当物之财产属性与人之人格利益交叉存在于同一个法律客体上时,传统民法理论所坚持的"主客二分法&... 自然人由伦理价值无差别性所决定的人格平等,与物由自然属性和使用价值差别性所造成的物之不平等,将人与物的法律地位明确区分。但是,当物之财产属性与人之人格利益交叉存在于同一个法律客体上时,传统民法理论所坚持的"主客二分法"在解决此问题时则不可避免地受制于绝对化的困境。"生命伦理物"这一概念的出现,实现了上述两种利益的完美对接,彰显了法律对于上述两种利益的尊重。生命伦理物的确立是物之财产利益与人之精神利益双重价值的统一,体现着对民法基本价值和民法发展趋势的尊重。在法律的维度下,确定生命伦理物的法律调整规则,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伦理 价值取向 调整规则
下载PDF
合成生物学的伦理和治理问题 被引量:8
4
作者 雷瑞鹏 邱仁宗 《医学与哲学》 2019年第19期38-43,共6页
合成生物学的伦理问题包括:概念性伦理问题,这涉及合成生物学的正当性问题;物理性的伦理问题,主要涉及生物安全和安保问题;与对人的尊重和公正有关的非物理性伦理问题以及合成生物学中的不确定性问题。合成生物学的治理问题包括:治理与... 合成生物学的伦理问题包括:概念性伦理问题,这涉及合成生物学的正当性问题;物理性的伦理问题,主要涉及生物安全和安保问题;与对人的尊重和公正有关的非物理性伦理问题以及合成生物学中的不确定性问题。合成生物学的治理问题包括:治理与监管关系;合成生物学创新、研发和应用的径路;以及合成生物学治理中若干重要问题,如监管和外部监管的必要、现有监管机制对合成生物学的监管是否充分、对不确定性的监管以及对专利制度的改革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生 概念性伦理问题 理性伦理问题 风险-受益比 公平可及 利益冲突 不确定性
下载PDF
试论冷冻胚胎的伦理物属性 被引量:4
5
作者 向东春 《医学与法学》 2019年第4期8-13,共6页
冷冻胚胎与胎儿是有区别的。在有关冷冻胚胎法律地位的学说论争中,杨立新教授在“客体说”的前提下提出将冷冻胚胎定位为伦理物——“伦理物”概念的提出,可在法律上将脱离人体的器官、骨髓、血液、精子、卵细胞、冷冻胚胎等具有生理活... 冷冻胚胎与胎儿是有区别的。在有关冷冻胚胎法律地位的学说论争中,杨立新教授在“客体说”的前提下提出将冷冻胚胎定位为伦理物——“伦理物”概念的提出,可在法律上将脱离人体的器官、骨髓、血液、精子、卵细胞、冷冻胚胎等具有生理活性的物质与一般财产物体区分开;由可借用物权的规则提出“伦理物权”概念,在物权规则的框架下将冷冻胚胎和脱离人体的器官、骨髓、血液等物质所对应的权利,统一为伦理物权,以便解决司法实务中冷冻胚胎的继承及其他涉及冷冻胚胎的纠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胚胎 法律地位 伦理 伦理 继承
下载PDF
伦理物权构造的初探
6
作者 向东春 罗刚 徐园红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103-110,共8页
伦理物权以伦理物为客体,统一调整离体的器官、骨髓、血液、精子、卵细胞、体外胚胎等生理活性物归属关系和利用关系。伦理物权本质上属于物权的特殊类型,只是与一般物权相区别,依然遵循物权法定原则、一物一权原则等基本原则。基于伦... 伦理物权以伦理物为客体,统一调整离体的器官、骨髓、血液、精子、卵细胞、体外胚胎等生理活性物归属关系和利用关系。伦理物权本质上属于物权的特殊类型,只是与一般物权相区别,依然遵循物权法定原则、一物一权原则等基本原则。基于伦理物特征而具有绝对性、时效性、公益性,明晰伦理物权的要素识别,为伦理物权救济提供实体请求权基础,比债权、人格权调整更彻底、全面,凸显伦理、法理的双重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 伦理 权法定原则 要素识别 双重属性
下载PDF
论人工胚胎的人格伦理物属性及其法律地位——以“国内首例冷冻胚胎案”为例
7
作者 申欣冉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129-134,共6页
国内现行法律规定,不能对人工胚胎进行赠送、转让、代孕,但并未对人工胚胎的属性和法律地位做出明确规定。将尚未进入母体的人工胚胎定义为完全的人格主体是不符合民法规定的;将人工胚胎定义为普通物是违背伦理原则的;将人工胚胎定义为... 国内现行法律规定,不能对人工胚胎进行赠送、转让、代孕,但并未对人工胚胎的属性和法律地位做出明确规定。将尚未进入母体的人工胚胎定义为完全的人格主体是不符合民法规定的;将人工胚胎定义为普通物是违背伦理原则的;将人工胚胎定义为介于人与物之间的第三种存在不具备立法可行性。而将人工胚胎定义为人格伦理物则是比较合理的:承认和尊重了人工胚胎的人格属性,可赋予其适当的法律地位和权利,为其提供特殊保护;明确了人工胚胎作为物的基本属性,可将其作为"公民的其他合法财产"纳入遗产范围依法继承或处置。这样做更符合法理、伦理以及司法实践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内首例冷冻胚胎案” 人工胚胎 人格伦理 法律地位
下载PDF
机器人发展引发的技术伦理问题探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赵玉群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83-86,共4页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机器人发展也迎来了自己的春天,但其背后也产生了诸多问题。物转向是当前哲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走向,在科技哲学中,物转向意味着摆脱先验研究路向,关注经验研究。物伦理学便是"物转向"研究的一个分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机器人发展也迎来了自己的春天,但其背后也产生了诸多问题。物转向是当前哲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走向,在科技哲学中,物转向意味着摆脱先验研究路向,关注经验研究。物伦理学便是"物转向"研究的一个分支,机器人伦理学又从属于物伦理学。以"物转向"为理论支撑,分析机器人发展所带来的一些社会和伦理问题,并对"物"的道德性进行论证,从而找到一条可以规避这些问题的道路,以引领机器人更好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物伦理 道德 转向
下载PDF
人体变异物的性质及其物权规则 被引量:24
9
作者 杨立新 陶盈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6-147,共12页
人体变异物是指从人的人体衍变、异化而来的具有物的形态,包含人格利益因素的特殊物,其性质属于伦理物,是动产,在现代社会具有重要价值。人体变异物从其成为物之后,其所有权的取得、支配、转移和消灭,遵循物权变动的一般规则,但受到公... 人体变异物是指从人的人体衍变、异化而来的具有物的形态,包含人格利益因素的特殊物,其性质属于伦理物,是动产,在现代社会具有重要价值。人体变异物从其成为物之后,其所有权的取得、支配、转移和消灭,遵循物权变动的一般规则,但受到公序良俗以及其他方面的必要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变异 伦理 所有权 权变动 规则
下载PDF
论动物法律地位的应然选择 被引量:2
10
作者 霍原 崔冬 张衍武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150-152,共3页
"反人类中心主义"理论认为,应当赋予动物法律人格,将其视为法律主体。但是无论从国外的立法现状,还是从环境伦理学、生物学和法哲学的维度上看,动物都应被视为法律客体。物格制度的确立,进一步明确了动物法律客体的地位,将动... "反人类中心主义"理论认为,应当赋予动物法律人格,将其视为法律主体。但是无论从国外的立法现状,还是从环境伦理学、生物学和法哲学的维度上看,动物都应被视为法律客体。物格制度的确立,进一步明确了动物法律客体的地位,将动物视为法律客体中法律地位最高的物——生命伦理物,给予最高的法律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地位 生命伦理
下载PDF
冷冻卵子的伦理与法律问题探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璐 任元鹏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52-54,共3页
随着不孕不育患者不断增多,以及女性对最大化行使生育权的期望,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日趋成熟,冷冻卵子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医疗冻卵有其合理合法性,但非医疗冻卵各国态度不同。冻卵引发的伦理与法律问题也亟待解决。冷冻卵子对现阶段... 随着不孕不育患者不断增多,以及女性对最大化行使生育权的期望,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日趋成熟,冷冻卵子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医疗冻卵有其合理合法性,但非医疗冻卵各国态度不同。冻卵引发的伦理与法律问题也亟待解决。冷冻卵子对现阶段的我国《物权法》中的"物"的含义提出了挑战,通过论证,冷冻卵子应定位为特殊的伦理物,其本身不能脱离现有物的范畴。最后提出规范冷冻卵子的立法建议,从而给予此特殊伦理物相应的法律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卵子 伦理 法律属性
下载PDF
“跨越”何以养成新风格——论“新南方写作”的物我伦理表达兼及文学文化的跨界融合
12
作者 叶奕杉 《上海文化》 2024年第10期39-46,共8页
“新南方写作”在跨越中树立新风格的取向,为观察文学史的建构过程提供了契机。利用逆向思维讨论“新南方写作”如何超脱既定的南方想象,可以揭示作家的写作新质,发现其反哺文学文化融合的独特策略。“新南方写作”通过自出机杼的物我... “新南方写作”在跨越中树立新风格的取向,为观察文学史的建构过程提供了契机。利用逆向思维讨论“新南方写作”如何超脱既定的南方想象,可以揭示作家的写作新质,发现其反哺文学文化融合的独特策略。“新南方写作”通过自出机杼的物我伦理表达,重绘了兼有整全性和开放性的“跨越”图式。先扬后抑、以冷消热的消极性感官叙事,构成对彰显新鲜活力的南方精神的补充。作家们通过多向度地重组人兽关系,以辩证眼光重塑新媒介伦理,完成了对错杂融通的南方气质的提振。“新南方写作”对物我伦理的反思和重构,不失为促进文学文化融合的重要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南方写作” 跨越 文化融合 伦理
原文传递
论冷冻胚胎的法律属性及其继承可能性
13
作者 赵永钦 钟东龙 华圣冈 《时代人物》 2024年第22期0117-0119,共3页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与财产关系。此种“调整”意在满足各方需求,体现了民法典的补充原则。随 着市场和科技的发展,各类主体的需求逐渐增长,超出了法律的即时响应范围。尽管如此,这些行为并不处于法律的空 白区域。因此,法律专...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与财产关系。此种“调整”意在满足各方需求,体现了民法典的补充原则。随 着市场和科技的发展,各类主体的需求逐渐增长,超出了法律的即时响应范围。尽管如此,这些行为并不处于法律的空 白区域。因此,法律专业人士需合理运用现有的法律规则,以符合当代社会及特定地区的风俗习惯,有效处理新出现的 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 冷冻胚胎 特殊保护 法律属性
下载PDF
脱离人体的器官和组织之法律属性与权利归属 被引量:12
14
作者 霍原 崔东 张衍武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56-58,共3页
生物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了人体器官的移植和组织的利用。作为民法物中具有人格利益因素的物,脱离人体的器官和组织是上述法律行为的客体。在民法物体系中,其法律属性应为生命伦理物,在物的体系中居于最高的法律地位。其权利归属的确... 生物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了人体器官的移植和组织的利用。作为民法物中具有人格利益因素的物,脱离人体的器官和组织是上述法律行为的客体。在民法物体系中,其法律属性应为生命伦理物,在物的体系中居于最高的法律地位。其权利归属的确定,体现着权利人自决权和生命伦理物有限客体性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和组织 生命伦理 权利归属
下载PDF
物的伦理性:后人类语境中文艺美学研究的新动向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进 姚富瑞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19-126,共8页
物的伦理性是技术哲学关注的重要议题。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各学科的深度互渗,我们正在面临着一种"后人类"境况。作为回应,当代技术哲学通过对技术道德化的探索,阐发了一种后人本主义技术伦理学,将伦理学扩展... 物的伦理性是技术哲学关注的重要议题。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各学科的深度互渗,我们正在面临着一种"后人类"境况。作为回应,当代技术哲学通过对技术道德化的探索,阐发了一种后人本主义技术伦理学,将伦理学扩展到"非人"对象之上,试图超越现代以来的主客二分对立,擘画一种新的伦理主体间性。这种转变推动文艺美学对语言论转向以来"文本主义"的反思批判,展露出新世纪文艺美学研究的新动向:关注物的伦理性,探求我与"非我"的伦理主体间性,基于人-技关系意向性而阐发文艺审美活动的道德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人类 伦理 文艺美学 伦理主体间性 技术意向性
原文传递
伦理物:干细胞研究中的人类胚胎属性定位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才华 段伟文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36-41,共6页
干细胞研究是当前生命科学的热点问题之一,也是伦理研究争议的焦点之一。伦理物是具有人格属性的特殊物。从胚胎干细胞来源看,以伦理物界定研究中所用人胚胎的法律属性,较符合其本质和社会实践需要。为正确引导胚胎干细胞科研活动,需尊... 干细胞研究是当前生命科学的热点问题之一,也是伦理研究争议的焦点之一。伦理物是具有人格属性的特殊物。从胚胎干细胞来源看,以伦理物界定研究中所用人胚胎的法律属性,较符合其本质和社会实践需要。为正确引导胚胎干细胞科研活动,需尊重人格尊严,注重胚胎使用的非强制性与适度有偿性,坚持科研、法律、伦理相协调原则。这有助于在法律与伦理的双重规范下积极合法地推进胚胎干细胞研究,同时有效保护胚胎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 胚胎 伦理道德 干细胞研究
原文传递
论脐血干细胞的法律属性及其归属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慧 宋晓亭 《科技与法律》 2017年第5期50-57,共8页
脐血干细胞的法律属性与其存在状态密切相关。在与人体分离时,它具备物之独立性、有用性、可控性之特性,同时,兼具生理活性,并载有伦理情感等特征,因而,它是一种生命伦理物。脐血干细胞的归属应综合起源、功能、价值、胎儿出生时的生命... 脐血干细胞的法律属性与其存在状态密切相关。在与人体分离时,它具备物之独立性、有用性、可控性之特性,同时,兼具生理活性,并载有伦理情感等特征,因而,它是一种生命伦理物。脐血干细胞的归属应综合起源、功能、价值、胎儿出生时的生命体征等情况而确定。对它的处置应遵循公序良俗、有利无伤原则,以维护权利主体的权益,并促进医疗事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血干细胞 生命伦理 权利归属 处置原则
下载PDF
物的伦理与物的困境:论华兹华斯《迈克尔》中的经济观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玲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4-192,共29页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时期正是物的陌生化和政治经济学渐成气候的时期,本文将《迈克尔》置于这样的社会语境中,以物为视角,分析该诗所体现的经济思想。一方面,《迈克尔》中物与人浑然一体,能滋养爱的能力和独立的能力;另一方面,随着物逐渐...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时期正是物的陌生化和政治经济学渐成气候的时期,本文将《迈克尔》置于这样的社会语境中,以物为视角,分析该诗所体现的经济思想。一方面,《迈克尔》中物与人浑然一体,能滋养爱的能力和独立的能力;另一方面,随着物逐渐陌生化,物的伦理陷入困境。正是在伦理与困境的张力之间,华兹华斯与社会语境的对话以及他自己的经济思想得到了彰显:他批判了政治经济学以人的生物属性、财富的物质属性为基础的经济思想,建构了一种讲伦理的有机经济思想;但同时,他并未彻底否定政治经济学对生物属性、物质属性的依仗,而是有所应和,这使得他建构的有机经济思想一方面批判了异化与物化,另一方面又呈现出保守的姿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迈克尔》 伦理 的困境 政治经济学
原文传递
论冷冻胚胎继承权的保护与限制兼评——我国首例冷冻胚胎继承权纠纷案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友平 丁伟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70-75,共6页
冷冻胚胎是在现代辅助生殖技术飞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它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应用的产物。在司法实践中,法律对冷冻胚胎的法律性质、权利归属以及继承权缺乏相关的规定,由此导致了一系列的纠纷,亟需法律对其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冷... 冷冻胚胎是在现代辅助生殖技术飞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它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应用的产物。在司法实践中,法律对冷冻胚胎的法律性质、权利归属以及继承权缺乏相关的规定,由此导致了一系列的纠纷,亟需法律对其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冷冻胚胎尽管具有孕育成生命的潜质,但因还未出生,依照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其在法律属性上不具备民事权利能力,不能成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因此只能是"物"。但是,冷冻胚胎不是一般的"物",因其具有孕育成生命的潜质,也就具有部分人格尊严的属性,应为具有人格权属性的特定伦理物。意欲成为父母而通过手术产生冷冻胚胎的夫妻是冷冻胚胎的权利人,在权利人死亡后,其可以作为遗产被继承人所继承。但是,基于冷冻胚胎具有孕育生命的潜质属性,其继承人享有的是受限制的管理和处分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胚胎 伦理 遗产 继承权 代孕
下载PDF
Human Dignity and Human Rights: A Universal Language for Bioethics
20
作者 Benedict Faneye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 2014年第1期11-19,共9页
One of the aims of the Universal Declaration on B ioethics and Human Rights (UNESCO) is to "promote respect for human dignity and protect human rights",l Here are two overarching principles at work, ensuring that ... One of the aims of the Universal Declaration on B ioethics and Human Rights (UNESCO) is to "promote respect for human dignity and protect human rights",l Here are two overarching principles at work, ensuring that the biomedical sciences fulfill their task within an ethical framework. The principle of respect for human dignity is a universal moral concept, meant to be applied in human encounters. Protecting human rights underscores the legal principle of not only affirming the fundamental equality of all human beings, but equally safeguarding it. These two principles are universally defined, but are ordinarily specified by the particular value system of individual cultures in which they are employed. It is within such particular cultural application that their relevance stands out. The thrust of this paper is that, since principles are general action guides, they actually constitute a universal language for the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all human conduct. However, there is also recognition of the fact that moral contexts vary from culture to culture, and that while the scope of the two principles above is not restricted by any particular culture, it is indeed those cultural specifics of each moral context that constitute the framework within which the principles become operational. As general action guides, I will argue that these principles lack moral relevance outside of those particular cultural settings wherein they are contextualized. Without such relevance, these principles become meaningless mantras. I will further show that such principles do not merely uphold values informed by particular cultures, but they are an embodiment of values inherent to human nature in general. Consequently, these principles do not just serve as instruments for addressing issues peculiar to "Western bioethics" or any other particular cultural setting in an exclusive sense, but are also used for moderating bioethics discourse that transcend particular cultural boundaries. I will further explain that such universal discourse is potentially instructive with regards to how cultural universals are viewed in relation to the cultural particulars, and that this discourse essentially becomes a lingua franca for cross-cultural dialogue in bioeth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GNITY human rights ethical discourse bioethics lingua franca EQUALITY cultural values personhood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