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2篇文章
< 1 2 6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观物取象”与“立象尽意”的设计学理解与应用--以侗族文化主题餐厅设计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牟彪 陶婵 徐鑫 《湖南包装》 2023年第6期51-54,共4页
“观物取象”与“立象尽意”作为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内容,在文化自信的当下为现代室内设计创新提供了新视角。理清其涵义以及设计学衍生意义,并以侗族文化主题的餐饮空间为例指导设计实践,旨在为创新现代室内设计作参考。
关键词 物取 立象尽意 侗族文化 主题餐厅 空间设计
下载PDF
“观物取象”思想在现代工业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子君 包晗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3年第22期160-162,共3页
“观物取象”思想作为一种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和思维方式,对现代工业设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美学意义。文章从“观物取象”思想的角度出发,探讨了现代工业设计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从由形至形和由形至意两个方面对“观物取象”的方式和... “观物取象”思想作为一种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和思维方式,对现代工业设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美学意义。文章从“观物取象”思想的角度出发,探讨了现代工业设计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从由形至形和由形至意两个方面对“观物取象”的方式和观念运用展开研究,最后提出了“观物取象”思想在现代工业设计中的应用思路,以期找到更有效的设计方法,推动现代工业设计的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取 工业设计 纹样
下载PDF
论摹仿说和“观物取象”说的文学观差异与学理融通 被引量:1
3
作者 贺天忠 胡芳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35-138,共4页
西方摹仿说和中国古代的"观物取象"说影响纵贯古今,形成了西方重叙事文学和中国古代重抒情文学的传统。西方文论长于认知和理性思辨而质实,中国古代文论重形象和体验感悟而精远。摹仿说主叙事典型论,"观物取象"说... 西方摹仿说和中国古代的"观物取象"说影响纵贯古今,形成了西方重叙事文学和中国古代重抒情文学的传统。西方文论长于认知和理性思辨而质实,中国古代文论重形象和体验感悟而精远。摹仿说主叙事典型论,"观物取象"说主表情意境论。摹仿说主客二分,而"观物取象"说主客相融。摹仿说追求本质真实,"观物取象"说讲究传神真实。摹仿说主认识功用,"观物取象"说主教化功用。摹仿说和"观物取象"说都隐含着摹仿对象即被摹仿的自然或社会生活本身就是美的观念。西方摹仿中蕴含着真(偏于合规律性的善)与美统一基础上的再现与表现,中国古代由"观物取象"而"诗言志"蕴含着善(偏于合目的性的真)与美统一的表现与再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摹仿说 叙事文学 “观物取象”说 抒情文学 “诗言志” 学理融通
下载PDF
从“观物取象”到“立象尽意”——秦人早期设计艺术的物象表达 被引量:3
4
作者 宗椿理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8-64,共7页
文章通过分析秦人早期设计艺术的物象表达与文化溯源,进一步解析从"观物取象"到"立象尽意"的内在关联。通过个案解析的方式来丰富设计艺术物象表达的传承脉络,在展现秦人早期设计艺术的前提下,亦为秦人生活中众多... 文章通过分析秦人早期设计艺术的物象表达与文化溯源,进一步解析从"观物取象"到"立象尽意"的内在关联。通过个案解析的方式来丰富设计艺术物象表达的传承脉络,在展现秦人早期设计艺术的前提下,亦为秦人生活中众多造物个体注入文化承袭的标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人 早期设计艺术 物取 立象尽意
下载PDF
观物取象:艺术创造的基本方式 被引量:6
5
作者 王朝元 《北方论丛》 2004年第3期51-53,共3页
从自然之象到意中之象 ,进而成为艺术之象 ,这是艺术创造者凭借对客观自然的情感感受 ,进行艺术构思和艺术创造的升华与飞跃。观物取象则是这一过程得以实现的基础和基本的运作方式。
关键词 物取 艺术创造 境界
下载PDF
观物取象与中国山水画创作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廷华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2-155,共4页
中国山水画是中国哲学思想的形象体现;绘画的主旨是立象尽意,其目的为"通德类情","天人合一","物我共化",取得自然万物之意象,以传达人的思想、情感。得意忘象,不似求似,直逼中国画取象的本质;"外... 中国山水画是中国哲学思想的形象体现;绘画的主旨是立象尽意,其目的为"通德类情","天人合一","物我共化",取得自然万物之意象,以传达人的思想、情感。得意忘象,不似求似,直逼中国画取象的本质;"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山水画取象的法源;笔墨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与绘画外在审美形式。中国山水画创作,以观物取象为基点,以中华民族特有的笔墨立象尽意为旨归,所表现的"道",容量之大,奥理之深,是其他画种难以企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取 中国山水画 中国传统哲学
下载PDF
六朝送别诗“感物取象”探论 被引量:1
7
作者 叶当前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1-25,共5页
送别之际,与离别相关的景象容易触发主客的感情涟漪。感物取象、化物象为意象,在意象中浸润诗人的离愁别绪,是六朝送别诗意象生成的主要方式。六朝送别诗感物取象主要侧重于自然物象与社会物象,所取意象有着非常强的写实性。追溯感物取... 送别之际,与离别相关的景象容易触发主客的感情涟漪。感物取象、化物象为意象,在意象中浸润诗人的离愁别绪,是六朝送别诗意象生成的主要方式。六朝送别诗感物取象主要侧重于自然物象与社会物象,所取意象有着非常强的写实性。追溯感物取象方式广泛运用的原因,与六朝时期"感物吟志"的理论指导及咏物诗赋的彬彬之盛颇有关系。分析感物取象的发展趋势,六朝送别诗在观物取象的基础上不断向"目击道存"的审美模式发展。因为感物取象写作方式的局限,六朝送别诗只能作为唐代送别诗繁盛的前奏,默默为唐诗的兴盛做着铺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朝 迭剐诗 物取 吟志
下载PDF
传统批评中“比物取象”的诗性言说方式 被引量:1
8
作者 邓新华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27-30,49,共5页
The poetic narrative way of "target picking based on object" shows critics’ aesthetic feeling and aesthetic judgement about their critic targets. This is an important feature that distinguishes Chinese trad... The poetic narrative way of "target picking based on object" shows critics’ aesthetic feeling and aesthetic judgement about their critic targets. This is an important feature that distinguishes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literal critics. This paper gives an account of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oetic narrative way of "target picking based on object" and points out its features and functions. The paper proceeds to put forward the idea that Chinese modern literal critics, which stresses science and accuracy too much, should be warned and make a chan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批评 “比物取象” 诗性言说方式 文学批评 中国 当代文学 批评话语
下载PDF
“观物取象”——论中国传统装饰图形中的概括与象征 被引量:6
9
作者 徐彦波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64-67,共4页
"观物取象"的方式和观念,影响了中国自彩陶装饰艺术以来的所有造型艺术。作为中国传统装饰图形设计的基本创作原则和理念,其价值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依"观物"获得形式——由对自然物象的观察研磨获得概括的艺术形象... "观物取象"的方式和观念,影响了中国自彩陶装饰艺术以来的所有造型艺术。作为中国传统装饰图形设计的基本创作原则和理念,其价值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依"观物"获得形式——由对自然物象的观察研磨获得概括的艺术形象;二是通过"观物"所取之象——艺术形象来传达其精神内涵凸现其象征性。对该论点的剖析和总结对于今天的设计艺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取 概括 象征 指导作用
下载PDF
“托物取象”与诗性言说——论古典文论对李健吾文学批评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丁燕燕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87-90,共4页
李健吾的文学批评在古典文论的影响下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批评风范。他强调直觉感悟,善于营造意象,运用比喻、象征、类比等手法传达阅读感受,形成"托物取象"的论证方法;形式自由,短小精悍,文字飘逸、饱含诗情,形成了诗性言说下... 李健吾的文学批评在古典文论的影响下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批评风范。他强调直觉感悟,善于营造意象,运用比喻、象征、类比等手法传达阅读感受,形成"托物取象"的论证方法;形式自由,短小精悍,文字飘逸、饱含诗情,形成了诗性言说下的散漫文体与诗意语言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健吾 古典文论 物取 散漫文体 诗意语言
下载PDF
从“观物取象”到“格物成象”——关注设计艺术学科设计史论类课程改革
11
作者 吴俭涛 孙利 《教学研究》 2008年第4期353-354,357,共3页
如何沿用历史上的传统风格来创造现代的产品?常用的"观物取象"式的设计理念和做法仅仅借用了历史传统风格的皮毛,进而只能产生"形似"的产品。作者在设计史论课程教学实践中,总结并尝试"格物成象"式的理... 如何沿用历史上的传统风格来创造现代的产品?常用的"观物取象"式的设计理念和做法仅仅借用了历史传统风格的皮毛,进而只能产生"形似"的产品。作者在设计史论课程教学实践中,总结并尝试"格物成象"式的理念和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们设计出"形神皆似"的现代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取 成象 设计艺术学科 设计史论 课程改革
下载PDF
论书法艺术之“观物取象”法
12
作者 梁晓东 《甘肃高师学报》 2015年第3期70-72,共3页
中国书法艺术既是一种视觉艺术,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集中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其根源在于效法自然造化之象,即就是"观物取象"。本文从书法的外形、结体、书画同源谈书法艺术之"观物取象"法。
关键词 书法 物取 书画同源
下载PDF
“观物取象”对工业设计文化内涵的启示 被引量:2
13
作者 夏春燕 王小平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67-69,共3页
 工业设计师应借鉴"观物取象"这一认识方法,注重事物内在精神理念,对自然、科学、人文和历史积极思考感悟,形成设计主旨;通过语义学、修辞等手法将构思具体化到工业产品的设计之中,从而使其具有文化内涵。
关键词 “观物取象” 工业设计 文化内涵
下载PDF
“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的美学及美学史意义 被引量:5
14
作者 谢君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258-261,共4页
"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分别有着各自的美学内蕴,放在一起又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创造理论。"观物取象"从艺术本源论与审美观照方式两个方面深远地影响了中国后世的美学思想;"立象以尽意"最... "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分别有着各自的美学内蕴,放在一起又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创造理论。"观物取象"从艺术本源论与审美观照方式两个方面深远地影响了中国后世的美学思想;"立象以尽意"最早对"言"、"象"、"意"三者的关系进行明确的阐释,深远影响到后世"言"与"意"、"象"与"意"关系的讨论,并由此而激发出许多美学命题与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物取象” “立象以尽意” 《易传》
下载PDF
浅析“观物取象”思想对油画创作的启发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惠 《艺术科技》 2018年第8期156-156,共1页
中国油画与西方油画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中华传统元素及文化和油画的融合,从而构建出全新的、独特的油画类型。其中,"观物取象"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哲学观点,对油画创作有着巨大的影响,从而使得油画创作发生了翻... 中国油画与西方油画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中华传统元素及文化和油画的融合,从而构建出全新的、独特的油画类型。其中,"观物取象"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哲学观点,对油画创作有着巨大的影响,从而使得油画创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促进中国油画的创新发展有着巨大的意义。本文对"观物取象"思想进行简单介绍,并就其对油画创作的启发展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物取象” 油画创作 影响 传统文化
下载PDF
“观物取象”是艺术思维的滥觞——读《周易》札记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善文 黄寿祺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1期85-93,共9页
《周易》,是中国第一部具有完整体系的哲学著作。商末周初之际,作为一个巨大变革的时期,中国奴隶社会正面向封建社会演进。《周易》哲学出现于此时,其阴阳变化、革故鼎新的学说,与之正相适应。数千年来,学者研易而汇成“易学”巨流,显... 《周易》,是中国第一部具有完整体系的哲学著作。商末周初之际,作为一个巨大变革的时期,中国奴隶社会正面向封建社会演进。《周易》哲学出现于此时,其阴阳变化、革故鼎新的学说,与之正相适应。数千年来,学者研易而汇成“易学”巨流,显示着这一古老著作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无庸置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取 周易 思维形式 六十四卦 深远影响 完整体系 巨大变革 中国奴隶社会 八卦 客观依据
下载PDF
“格物穷理”与“度物取真”——论理学思想对宋代画学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南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2-66,共5页
五代时期,荆浩、关仝等人以“图真”理论为指导,在山水画的创作中形成了一种全景山水的图式风格,这种山水形态与以“真”为靶向的创作目标一同,直接进入宋代的山水画坛,影响着北宋初年山水画风格的形成。荆浩的“图真”理论并未因朝代... 五代时期,荆浩、关仝等人以“图真”理论为指导,在山水画的创作中形成了一种全景山水的图式风格,这种山水形态与以“真”为靶向的创作目标一同,直接进入宋代的山水画坛,影响着北宋初年山水画风格的形成。荆浩的“图真”理论并未因朝代的更替与格局的变动而失去色彩,在北宋盛行的理学风气之中,“图真”论与“格物穷理”的理学启示一脉相承,共同影响着北宋山水画的艺术表现方式和山水画理论的建构。由此,画家在山水画的表现中注重“物理”“性理”“理气”的营造,生成了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山水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穷理 物取 宋代 画学 山水画
下载PDF
观物取象:我国蒙古族电影意象审美巡礼 被引量:1
18
作者 苏米尔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2-95,共4页
中国美学自古以来都强调通过观物取象、立象尽意、修辞立诚创造出一个情景交融、物我两忘的精神世界。电影创作亦然,银幕物象按照功能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营造叙事环境的物件。电影相较于戏剧的假定性,在美学上强调逼真性,因而舞台上物... 中国美学自古以来都强调通过观物取象、立象尽意、修辞立诚创造出一个情景交融、物我两忘的精神世界。电影创作亦然,银幕物象按照功能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营造叙事环境的物件。电影相较于戏剧的假定性,在美学上强调逼真性,因而舞台上物件的虚拟性、写意性在镜头语言中要尽量写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取 立象尽意 情景交融 修辞立诚 镜头语言 假定性 我两忘 写意性
下载PDF
伏羲“观物取象”与天水“卦台山” 被引量:2
19
作者 安志宏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22-29,共8页
天水三阳川的卦台山是伏羲"仰观俯察"观察天象画卦和创造原始易学的历史缩影。由于后人的不断附会,卦台山被人格化,河水被赋予了生命,三阳川卦台山下的二十四个村庄也被喻为二十四节气,从而构成了一幅美妙的原始天象(文)图。... 天水三阳川的卦台山是伏羲"仰观俯察"观察天象画卦和创造原始易学的历史缩影。由于后人的不断附会,卦台山被人格化,河水被赋予了生命,三阳川卦台山下的二十四个村庄也被喻为二十四节气,从而构成了一幅美妙的原始天象(文)图。《周易》作为中华民族的源头文化,在天水时空上的重合,表明《易·系辞下》记载的伏羲"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而画八卦的描述并不是空穴来风,应该是历史因子和口传史的契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羲 “观物取象” “卦台山” 天水
下载PDF
“观物取象”与“立象以尽意”——略论当代雕塑中观念的表达方式
20
作者 卫恒先 《美术大观》 2013年第11期47-47,共1页
中国当代雕塑的特点是通过形象来传达观念的,"尽意"是通过"立象"的过程传达出来的。象的产生又是通过"观物"来实现的。本文从象和意的关系阐述立象是如何尽意的,通过对于"观物取象"各个方面进... 中国当代雕塑的特点是通过形象来传达观念的,"尽意"是通过"立象"的过程传达出来的。象的产生又是通过"观物"来实现的。本文从象和意的关系阐述立象是如何尽意的,通过对于"观物取象"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的剖析,从而得出当代雕塑中观念表达的各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取 立象以尽意 中国当代雕塑表达方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