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小说到电影:极尽物哀之美——从石黑一雄小说改编的电影《别让我走》谈起 被引量:1
1
作者 孙维林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66-68,共3页
2017年英国日裔作家石黑一雄以"揭示了我们与世界之间虚幻联系下的深渊"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由其同名小说改编的《别让我走》深刻体现了石黑一雄作品后现代书写的魅力。该电影颠覆了观众们对科幻电影的认知,拓宽了科幻电影的内涵,也... 2017年英国日裔作家石黑一雄以"揭示了我们与世界之间虚幻联系下的深渊"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由其同名小说改编的《别让我走》深刻体现了石黑一雄作品后现代书写的魅力。该电影颠覆了观众们对科幻电影的认知,拓宽了科幻电影的内涵,也对时下我国的科幻电影创作留下了诸多的文化启示。电影对克隆人伦理的讨论和对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困境的展示,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共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幻电影 小说改编 石黑一雄 物哀之美 诺贝尔文学奖 人类社会 文化启示 电影创作
下载PDF
“腊叶”意象:临终之眼与物哀之美——《腊叶》细读
2
作者 肖国栋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9年第1期68-69,共2页
《腊叶》在《野草》的全部作品中是相对较为轻、柔的,带有一种悲情与凄美,在展示鲁迅向死而同时在反抗死亡的人生哲学时,更透射着因爱而萌的生意被确认与肯定下来,这对于他个人的生活以及处于转型中的时代来说都是具有典范意义的。
关键词 鲁迅 《腊叶》 临终之眼 物哀之美
下载PDF
“腊叶”意象:临终之眼与物哀之美——《腊叶》细读
3
作者 肖国栋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42-44,共3页
《腊叶》在《野草》的全部作品中是相对较为轻、柔的,带有一种悲情与凄美,在展示鲁迅向死亡而在并反抗死亡的人生哲学时,更透射着因爱而萌发的人生意义被确认与肯定下来,这对于他个人的生活以及处于转型中的时代来说都是具有典范意... 《腊叶》在《野草》的全部作品中是相对较为轻、柔的,带有一种悲情与凄美,在展示鲁迅向死亡而在并反抗死亡的人生哲学时,更透射着因爱而萌发的人生意义被确认与肯定下来,这对于他个人的生活以及处于转型中的时代来说都是具有典范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腊叶 临终之眼 物哀之美
下载PDF
《故都的秋》的物哀之美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勇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9年第15期34-36,共3页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的代表性散文。一直以来,我们对"感伤、忧郁"和"清,静,悲凉"的故都的秋味总是"赏玩"不足,实际上,《故都的秋》体现了日本的物哀美学思想。郁达夫1913年赴日留学,长达十年。日本的文...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的代表性散文。一直以来,我们对"感伤、忧郁"和"清,静,悲凉"的故都的秋味总是"赏玩"不足,实际上,《故都的秋》体现了日本的物哀美学思想。郁达夫1913年赴日留学,长达十年。日本的文化氛围和艺术风尚"既熏陶了他的感觉,使他精细敏锐,又局限了他的气度,使他清瘦孱弱",[1]在日本,他不仅找到了精神上的盟友佐藤春夫,还接受了日本传统的物哀美学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都的秋》 物哀之美 学思想 赴日留学 文化氛围 佐藤春夫 郁达夫 日本
下载PDF
论物哀之美在《山椒大夫》中的渐进显现 被引量:3
5
作者 徐琼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10年第6期107-112,共6页
"物哀之美"是日本传统的美学理念。"物哀"指的是面对瞬间即逝的美好景象和事物,内心深处油然生出的感叹。将这种感叹和哀伤的心情用文字描述出来是日本文学的一个重要特点,这就是"物哀之美"。《山椒大夫... "物哀之美"是日本传统的美学理念。"物哀"指的是面对瞬间即逝的美好景象和事物,内心深处油然生出的感叹。将这种感叹和哀伤的心情用文字描述出来是日本文学的一个重要特点,这就是"物哀之美"。《山椒大夫》是日本家喻户晓的故事。从民间传说到历史小说最后至改编成电影,《山椒大夫》的故事情节里隐蕴着不同时代的符号和文化内涵。并逐渐显现出"感由哀生"、以"知物哀"为美的日本审美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一世纪的日本 庄园制度 奴隶主与奴隶 物哀之美
原文传递
增田伸也 食物腐烂的物哀之美
6
《摄影之友》 2020年第10期54-57,共4页
1965年出生于名古屋的增田伸也(Shinya Masuda),小时候经常和袓母一起玩花札牌。祖母教会了他“诸行无常”的道理,即事物的运行都是变化无常的,任何有形的东西最终都会消失。增田伸也原来是一名厨师,在经营自己的法国餐厅时,母亲总是寄... 1965年出生于名古屋的增田伸也(Shinya Masuda),小时候经常和袓母一起玩花札牌。祖母教会了他“诸行无常”的道理,即事物的运行都是变化无常的,任何有形的东西最终都会消失。增田伸也原来是一名厨师,在经营自己的法国餐厅时,母亲总是寄给他很多食物,多到来不及吃完就坏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诸行无常 物哀之美 名古屋 小时候
原文传递
独特的美丽与哀愁——论《雪国》的“物哀”之美 被引量:3
7
作者 梁萌萌 《文教资料》 2012年第13期25-26,共2页
川端康成作为具有日本特色的代表作家之一,其作品受前朝和歌、《源氏物语》等"物哀美"特质的文学影响较大。作品《雪国》是其"物哀"美学影响下的代表作,基调优美哀婉,情节平和含蓄,却让人在掩卷后不断回味。本文分别从"物哀"的形... 川端康成作为具有日本特色的代表作家之一,其作品受前朝和歌、《源氏物语》等"物哀美"特质的文学影响较大。作品《雪国》是其"物哀"美学影响下的代表作,基调优美哀婉,情节平和含蓄,却让人在掩卷后不断回味。本文分别从"物哀"的形成与理解、《雪国》中的物哀之美及其中的现代意识三个方面来分析,从日本民族文化传统中的"物哀"之美这一明显特质入手,结合《雪国》,分析这种独特的美丽与哀愁,以及包含于其中的现代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端康成 小说《雪国》 之美 现代意识
下载PDF
从“物哀”看是枝裕和电影作品
8
作者 王定越 《艺苑》 2020年第3期40-41,共2页
在是枝裕和的电影中,对真实世界、真实心理、真实感受的关注贯穿着始终。无论是生活一隅的渺小事物,还是违反常态的奇异家庭组合,是枝裕和都常怀温情地注视它们,从不加以批判,只用极富哲理的台词引导观众进一步感受与思考。是枝裕和的... 在是枝裕和的电影中,对真实世界、真实心理、真实感受的关注贯穿着始终。无论是生活一隅的渺小事物,还是违反常态的奇异家庭组合,是枝裕和都常怀温情地注视它们,从不加以批判,只用极富哲理的台词引导观众进一步感受与思考。是枝裕和的影像世界让人感受到共通的欢欣愁苦,可以说,他的电影是物哀之美的极致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是枝裕和 电影作品 物哀之美
下载PDF
浅析日本导演岩井俊二作品中死亡美学的表达 被引量:4
9
作者 孙宁为 《西部广播电视》 2016年第4期97-97,共1页
日本著名导演岩井俊二的作品中,具有极强的死亡审美风格。本文通过死亡意象、物哀之美、死亡本能三方面分析岩井俊二几部作品中死亡美学的表达。
关键词 死亡 岩井俊二 意像 物哀之美
下载PDF
瞬间之美
10
作者 胡家琳 《高中生(作文)》 2024年第4期50-51,共2页
拍打窗稍纵即逝的雨花,划过夜空一闪即逝的流星,忽然一现转眼凋零的县花谈到瞬间之美,我脑海中便涌现出这些意象。大概人们面对易逝的景致总会生发出无限慨叹,黛玉葬花时才会吟诵“花谢花飞花满天……”.零落的瞬间在不少人眼中是动人... 拍打窗稍纵即逝的雨花,划过夜空一闪即逝的流星,忽然一现转眼凋零的县花谈到瞬间之美,我脑海中便涌现出这些意象。大概人们面对易逝的景致总会生发出无限慨叹,黛玉葬花时才会吟诵“花谢花飞花满天……”.零落的瞬间在不少人眼中是动人心弦的,否则怎会有文人写出极致的物哀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黛玉葬花 物哀之美 瞬间之美 易逝
原文传递
论川端康成作品的佛禅境界——以《伊豆的舞女》为例
11
作者 韩霈煖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年第10期59-60,共2页
川端康成是日本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他的作品主调虚无、哀伤、悲悯,又极尽含蓄蕴藉之美,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深深的禅意,感受到一种超凡脱俗、淡泊宁静的禅境。本文拟以川端康成早期的代表作《伊豆的舞女》为例,从生即... 川端康成是日本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他的作品主调虚无、哀伤、悲悯,又极尽含蓄蕴藉之美,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深深的禅意,感受到一种超凡脱俗、淡泊宁静的禅境。本文拟以川端康成早期的代表作《伊豆的舞女》为例,从生即是苦、虚无之美、物哀之美、幽玄之美几个方面来分析贯穿川端康成作品的佛禅精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豆的舞女》 虚无之美 物哀之美 幽玄之美 佛禅
下载PDF
东山魁夷风景画艺术创作风格解读——以《白色风景》画文集为例
12
作者 秦东旭 《艺术科技》 2018年第11期140-141,共2页
东山魁夷的风景画在日本画坛独树一帜,作品本自具足的艺术风格使其成为20世纪日本艺术之美的代表。本文通过对《白色风景》这本画文集的理解和感受试图从此画文集中解读东山魁夷风景画的艺术创作风格及其启示。
关键词 东山魁夷 风景画 艺术风格 禅意之境 物哀之美
下载PDF
跨文化视角下日语语言文学中的语言艺术解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辛子昱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36-39,共4页
由于缺少跨文化视角下的日语语言文学的艺术解析研究,因此,提出跨文化视角下日语语言文学中的语言艺术解析。首先,阐明了跨文化视角的语言艺术解析原则和意义,对日本语言文学中的物哀之美进行解析,分析了其形成原因和艺术特征;再对日语... 由于缺少跨文化视角下的日语语言文学的艺术解析研究,因此,提出跨文化视角下日语语言文学中的语言艺术解析。首先,阐明了跨文化视角的语言艺术解析原则和意义,对日本语言文学中的物哀之美进行解析,分析了其形成原因和艺术特征;再对日语语言文学中的幽玄艺术特征以及该特征对日语语言文学审美的影响进行研究,而后分析了形成物哀和幽玄艺术特征的自然之趣的艺术演化和呈现;最后,对近代日语语言文学里存在的家园特征进行分析,揭示其艺术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视角 语言艺术 日语文学 物哀之美 家园意识
下载PDF
浅析电影《入殓师》里的生死观 被引量:19
14
作者 关欣瑜 《汉字文化》 2019年第11期99-100,共2页
生死是永恒的主题,它是人的一生中无法避免的存在。电影《入殓师》以其鲜明的风格化特征与对死亡的另类解读吸引了大批观众的眼球,用温和、平静的手法借入殓师这一职业来诠释日本人'超越生死、生死轮回'的生死观,从死亡的角度... 生死是永恒的主题,它是人的一生中无法避免的存在。电影《入殓师》以其鲜明的风格化特征与对死亡的另类解读吸引了大批观众的眼球,用温和、平静的手法借入殓师这一职业来诠释日本人'超越生死、生死轮回'的生死观,从死亡的角度追寻生命的意义。本文将谈及电影中人们对待生死的态度以及中日生死观的对比,引起人们对死亡的重新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死观 物哀之美 敬畏 中西方差异
原文传递
北海道之恋
15
作者 俞悦 《文学港》 2018年第9期145-155,共11页
北海道静卧于日本国最北端,与本州岛隔海相望,从地图上看,仿佛是一片遗世独立的地方。那里的山川河流都有清晰的棱角,每一帧风光都是孤独而静谧。那里有札幌旁若无人的街巷、小樽悄然安详的容颜、函馆平静的港湾与无尽的黑夜,那里有充... 北海道静卧于日本国最北端,与本州岛隔海相望,从地图上看,仿佛是一片遗世独立的地方。那里的山川河流都有清晰的棱角,每一帧风光都是孤独而静谧。那里有札幌旁若无人的街巷、小樽悄然安详的容颜、函馆平静的港湾与无尽的黑夜,那里有充满童趣浪漫的旭川、深藏物哀之美的洞爷、涌动鄂霍次克流冰的网走,还有温泉之乡的登别、冰雪世界的稚内,以及弥漫着薰衣草色调的富良野美瑛与桃红色的芝樱……我一直以为北海道是属于冬天的,想象里满是冰天雪地的模样,没想到,北海道的秋天竞绚丽到极致,让人如痴如醉,让人无限思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海道 物哀之美 日本国 浪漫 童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