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量子物理名词的商榷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源俊 《物理与工程》 2011年第3期1-3,共3页
20世纪量子物理的大师们发现,在描述原子物理时,日常言语词有所穷,道有所断.但海森堡指出,当我们要叙述自然界时,还是得从算学语言回到日常语言来.物理本难懂,量子物理更难懂,使用名词要特别讲究,才不致误人子弟——名不正则教不顺,教... 20世纪量子物理的大师们发现,在描述原子物理时,日常言语词有所穷,道有所断.但海森堡指出,当我们要叙述自然界时,还是得从算学语言回到日常语言来.物理本难懂,量子物理更难懂,使用名词要特别讲究,才不致误人子弟——名不正则教不顺,教不顺则学难成.我们活在中文语境里,更应尝试用中文表达其精义.笔者讲授量子物理三十多年,对量子物理的中文化有一些心得与体会.借此文略加整理,就教于物理学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物理 物理名词
下载PDF
称“合外力”合适吗?——物理名词术语的使用应该准确规范
2
作者 段石峰 《湖南中学物理》 2023年第5期19-21,5,共4页
名词术语是物理学的基本组成部分,“合力、合外力、外力的矢量和”这三个名词在不同版本高中物理教材中一直被误用,在一些资料和老师们的教学中也经常被混淆。通过查证考究,“合力”与“外力的矢量和”有重要区别,而物理学名词中根本就... 名词术语是物理学的基本组成部分,“合力、合外力、外力的矢量和”这三个名词在不同版本高中物理教材中一直被误用,在一些资料和老师们的教学中也经常被混淆。通过查证考究,“合力”与“外力的矢量和”有重要区别,而物理学名词中根本就没有“合外力”这个概念。并建议教材编者和广大教师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尽早纠正过来,准确规范地使用物理名词术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力 合外力 外力的矢量和 物理名词术语
原文传递
《博物新编》物理学术语在晚清的流传
3
作者 辛峥岩 聂馥玲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65-69,共5页
晚清西学东渐以来,概念的表达与传播,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术语的翻译与规范,选择合适的中文译名就显得尤为关键。自1807年马礼逊来华,此后百年间在中外人员的努力下,中国科技译名也逐渐统一。1855年出版的《博物新编》是当时西方传... 晚清西学东渐以来,概念的表达与传播,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术语的翻译与规范,选择合适的中文译名就显得尤为关键。自1807年马礼逊来华,此后百年间在中外人员的努力下,中国科技译名也逐渐统一。1855年出版的《博物新编》是当时西方传入中国的第一本综合性科学著作,其作者合信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下,在最大限度利用旧有词语并赋予新义的前提下,“间作以新名”创译出一系列新物理学名词术语,其中“气压”是合信在《博物新编》中创译,并且随着中国科技名词术语统一的不断筛选流传后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新编》 物理名词 合信 术语翻译
下载PDF
中文物理学名词的命名和演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许世军 任小玲 朱中华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5期345-351,共7页
针对近代以来中国物理学体制化过程中,中文物理学名词的命名和演化的一般特性和规律,采用文献调研和统计分析方法进行研究.探究了汉语表义语言的特点和物理学翻译的三阶段发展史,提出了物理学中文名词的直译、意译、音意混合、形译和词... 针对近代以来中国物理学体制化过程中,中文物理学名词的命名和演化的一般特性和规律,采用文献调研和统计分析方法进行研究.探究了汉语表义语言的特点和物理学翻译的三阶段发展史,提出了物理学中文名词的直译、意译、音意混合、形译和词根扩展等五种定名方式.完善了物理学中文名词的定名规范:科学性、单义性、简明性、系统性、协调性、习惯性、中文性、国际性等原则.指出中文物理学名词的四种演化趋势.该研究获得的物理学名词的中文定名与演化规律,为以后的定名和演化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助于新世纪物理学科的本土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学史 命名 演化 统计分析 中文物理名词 翻译
下载PDF
对某些物理名词的修改建议 被引量:1
5
作者 梁灿彬 《物理》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95-199,共5页
文章对英语形容词null,名词boost和stress tensor,形容词anisotropic,以及名词isotropy的汉译法提出了作者的建议,并对英语人名的汉译原则发表了意见.
关键词 物理名词 修改建议
原文传递
中国早期物理学名词的审订与统一 被引量:18
6
作者 王冰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1997年第3期253-262,共10页
中国科技名词的审订和统一,首先为一些来华西方人士所关注。他们在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进行了包括物理学名词在内的许多工作。清末学部编译审定的《物理学语汇》,明显受到来自日本的影响。民国之后,名词审定工作由中国专家学者... 中国科技名词的审订和统一,首先为一些来华西方人士所关注。他们在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进行了包括物理学名词在内的许多工作。清末学部编译审定的《物理学语汇》,明显受到来自日本的影响。民国之后,名词审定工作由中国专家学者承担,并得到政府部门和学术组织等的支持。二三十年代,中国科学社、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国立编译馆、中国物理学会等机构,曾先后积极组织和进行物理学名词的审订。经过十余年的多次修订,译名逐渐科学和准确,并且逐渐系统和规范。至30年代初,物理学名词在中国终于基本得到确定和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名词 审订 统一 物理 中国
下载PDF
我国早期物理学名词的翻译及演变 被引量:27
7
作者 王冰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1995年第3期215-226,共12页
在明清时期引进西学的过程中,名词术语的问题相当重要。我国科技术语的翻译方法和定名原则在19世纪下半叶逐渐基本确立。物理学名词的翻译和演变,与物理学知识的学习和吸收相辅相成。至清末,一些基础词汇已具有与现今译名相似的,... 在明清时期引进西学的过程中,名词术语的问题相当重要。我国科技术语的翻译方法和定名原则在19世纪下半叶逐渐基本确立。物理学名词的翻译和演变,与物理学知识的学习和吸收相辅相成。至清末,一些基础词汇已具有与现今译名相似的,甚至完全相同的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名词 翻译 演变 中国
下载PDF
《物理学》与汉语物理名词术语——饭盛挺造《物理学》对我国近代物理教育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咏梅 冯立昇 《物理》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11-414,共4页
近代物理学在我国的本土化过程中,由饭盛挺造编纂、藤田丰八翻译、王季烈重编的《物理学》产生过很大的作用和影响.本文通过对《物理学》的版本、收藏情况的调查及清末物理学术语使用情况的研究,探讨了该书对我国近代物理学教育和物理... 近代物理学在我国的本土化过程中,由饭盛挺造编纂、藤田丰八翻译、王季烈重编的《物理学》产生过很大的作用和影响.本文通过对《物理学》的版本、收藏情况的调查及清末物理学术语使用情况的研究,探讨了该书对我国近代物理学教育和物理学教科书编写的影响,说明了其对近代汉语物理学名词的形成和确立产生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饭盛挺造 物理学》 物理名词 中国物理学史
原文传递
浅谈1953年版《物理学名词》的编纂特点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琪 《中国科技术语》 2016年第5期53-55,共3页
新中国成立初期编纂的《物理学名词》,既是接近50年物理学名词统一工作的总结,也为后来的物理学名词审定作奠定了深厚的基础。这部名词具有如下特点:以名词统一为目的,遵循一定的收词和定名原则,审查非常充分,广泛征了意见,方便实用,是... 新中国成立初期编纂的《物理学名词》,既是接近50年物理学名词统一工作的总结,也为后来的物理学名词审定作奠定了深厚的基础。这部名词具有如下特点:以名词统一为目的,遵循一定的收词和定名原则,审查非常充分,广泛征了意见,方便实用,是接近50年物理学名词工作成果的汇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名词 统一
下载PDF
三本物理名词书
10
作者 戴念祖 《物理》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888-888,共1页
2013年第6期《物理》刊载了“华文物理学名词专题”栏,其中12篇文章各自涉及汉语物理学名词的历史、演变、规范、重要性及进展、海峡两岸的交流等事,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物理学的进步发展,令人兴趣盎然。
关键词 物理名词 海峡两岸 书刊 内容介绍
原文传递
海峡两岸物理学名词翻译上的差异比较
11
作者 赵爱莉 《上海翻译》 2001年第3期40-41,共2页
海峡两岸在物理学名词的翻译上 ,既有大量的相同之处 ,也有许多不同之处 ,甚至有较大的差别 ,对阅读带来诸多不便。本文对一些不同之处进行比较。
关键词 海峡两岸 物理名词 翻译 比较
下载PDF
华文物理名词标准化研讨会缘起与记事
12
作者 傅昭铭 《物理》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91-394,共4页
1华文物理术语译名缘起 科学名词术语对科学知识讲学与传播相当重要,而科学名词术语的造词与翻译定名,和时代文化背景及译者学养等有关。现今华人科学界使用的物理学名词多源自明末清初的西学东传时期,由西方人士口述与汉学者合译书籍... 1华文物理术语译名缘起 科学名词术语对科学知识讲学与传播相当重要,而科学名词术语的造词与翻译定名,和时代文化背景及译者学养等有关。现今华人科学界使用的物理学名词多源自明末清初的西学东传时期,由西方人士口述与汉学者合译书籍;例如明代天启年间德国耶稣会会士邓玉函(Johann Terrenz,1576—1630)传述"远西奇器图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名词 名词术语 标准化 科学知识 文化背景 明末清初 西方人 邓玉函
原文传递
基于教材对比的“比热”与“比热容”概念内涵争议之再讨论
13
作者 方伟 郭宇航 郭俊青 《中学物理》 2024年第10期5-8,共4页
比热和比热容概念仍存在争议,通过对日文教材、民国教材、原始英文以及建国后制定的有关标准进行研究,对比热和比热容的概念变迁开展深入而全面的梳理,最后为教材编写者和中学物理教师提出建议:弃用“比热”一词,在所有的初高中教材讲... 比热和比热容概念仍存在争议,通过对日文教材、民国教材、原始英文以及建国后制定的有关标准进行研究,对比热和比热容的概念变迁开展深入而全面的梳理,最后为教材编写者和中学物理教师提出建议:弃用“比热”一词,在所有的初高中教材讲授以及授课时,凡涉及比热容概念时,都严格表述为“比热容”,而不要简称为“比热”.同时为避免引起混淆,在翻译物理名词把specific heat和specific heat capacity均翻译成比热容,不能因为前者省略单词capacity,就直译成比热.希望能为比热和比热容概念的争议画上句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热 比热容 物理名词翻译 教材对比
下载PDF
民国时期物理学名词的统一及留学生的贡献(1920-1934)
14
作者 张林 特古斯 《中国科技术语》 2019年第1期26-32,共7页
清末民初,国内物理学名词的译名非常混乱,这成为近现代物理学在中国快速传播的巨大障碍。从1920年开始,大批归国留学生为审定物理学名词进行了多方面的努力:他们讨论并确定了物理学名词的翻译原则,为审定名词奠定了基础;他们先后主持了... 清末民初,国内物理学名词的译名非常混乱,这成为近现代物理学在中国快速传播的巨大障碍。从1920年开始,大批归国留学生为审定物理学名词进行了多方面的努力:他们讨论并确定了物理学名词的翻译原则,为审定名词奠定了基础;他们先后主持了科学名词审查会物理组和物理学会名词审查委员会的工作,并陆续编订了《物理学名词(第一次审查本)》《物理学名词汇》和《物理学名词》三部词典。到1934年,在留学生的全面主导下,国内的物理学名词基本上得到了统一,西方物理学在中国的本土化进程因此大大加快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名词 留学生 统一 本土化
下载PDF
几个物理学名词的定名问题 被引量:1
15
作者 卢慧筠 《中国科技术语》 1998年第1期35-36,共2页
物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在1988年公布了第一批物理学名词,其中选收了基础物理学部分的2491条基本词。1996年公布了第二批物理学名词,约一万条。这第二批公布的名词是物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在第一批名词审定的基础上,对物理... 物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在1988年公布了第一批物理学名词,其中选收了基础物理学部分的2491条基本词。1996年公布了第二批物理学名词,约一万条。这第二批公布的名词是物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在第一批名词审定的基础上,对物理学各个专业领域的基本词作了补充,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名词 约定俗成 阿伏伽德罗常量 晶体点阵 晶格动力学 浸渐不变量 玻尔兹曼常量 基础物理 气体动理论 均位力积
下载PDF
在不同语境下对几个物理学名词的阐释
16
作者 艾亮 张宏敏 《物理通报》 CAS 2021年第3期139-140,共2页
经典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都是由西方建立,众多物理学名词最早也是用欧美所用语言来定名.我国学习和吸收西方科学技术知识,主要途径是翻译外文书籍.这一现实,就导致同一个物理概念,不同的语言可能呈现给学习者不同的物理图像,造成对物理... 经典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都是由西方建立,众多物理学名词最早也是用欧美所用语言来定名.我国学习和吸收西方科学技术知识,主要途径是翻译外文书籍.这一现实,就导致同一个物理概念,不同的语言可能呈现给学习者不同的物理图像,造成对物理学理解上的差异.本文选取高中物理教材中几个容易混淆的或乍一看难以理解的名词,在中英两种语境下,对其逐一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名词 审定 翻译 语言差异 混淆
下载PDF
物理学名词委召开2007年第5次工作会议
17
作者 赵伟 《中国科技术语》 2008年第1期36-36,共1页
关键词 物理名词 审定委员会 科技名词 中科院
下载PDF
第二届生物物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在京成立
18
作者 高素婷 《中国科技术语》 2011年第4期26-26,共1页
本刊讯2011年6月25日,第二届生物物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京召开。第二届生物物理学名词委主任、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沈恂,副主任沈钧贤、张志鸿、阎锡蕴,全国科技名词委副主任刘青、审定室主任邬江、审定编辑高素婷,以及各... 本刊讯2011年6月25日,第二届生物物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京召开。第二届生物物理学名词委主任、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沈恂,副主任沈钧贤、张志鸿、阎锡蕴,全国科技名词委副主任刘青、审定室主任邬江、审定编辑高素婷,以及各分支学科专家委员等26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沈恂主任主持。刘青副主任首先介绍了科技名词审定工作的意义、现状和任务,他指出自第一版生物物理学名词公布至今已有20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定委员会 物理名词 生物物理 名词审定工作 科技名词 副主任 分支学科 研究员
下载PDF
第四届物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召开成立大会
19
作者 王小辉 《中国科技术语》 2014年第2期49-49,共1页
2014年1月12日,第四届物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在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召开成立大会.全国科技名词委副主任刘青,北京大学副校长高松院士,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张闯研究员等3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关键词 审定委员会 物理名词 中国物理学会 北京大学 科技名词 物理学院 专家学者 副理事长
下载PDF
第二届物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
20
作者 赵伟 《科技术语研究》 2006年第4期31-31,共1页
2006年10月30日,在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召开了第二届物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工作会议。全国科技名词委副主任刘青、原副主任潘书祥、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杨国桢,第二届物理学名词委顾问赵凯华、主任阎守胜、副主任刘寄星等近20位... 2006年10月30日,在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召开了第二届物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工作会议。全国科技名词委副主任刘青、原副主任潘书祥、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杨国桢,第二届物理学名词委顾问赵凯华、主任阎守胜、副主任刘寄星等近20位专家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全国科技名词委审定研究室主任邬江主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定委员会 物理名词 中国科学院物理 中国物理学会 科技名词 副主任 成立大会 会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