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阳离子淀粉物理形貌及流变性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广芬 塔娜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6-49,共4页
将玉米淀粉、醚化剂和碱以一定比例进行机械混合,并在加热条件下进行干法反应以制备低取代度阳离子淀粉.研究表明:反应条件如醚化剂用量、NaOH用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阳离子化玉米淀粉的物理形貌及流变性能有着很大的影响,阳离子淀... 将玉米淀粉、醚化剂和碱以一定比例进行机械混合,并在加热条件下进行干法反应以制备低取代度阳离子淀粉.研究表明:反应条件如醚化剂用量、NaOH用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阳离子化玉米淀粉的物理形貌及流变性能有着很大的影响,阳离子淀粉的糊液黏度会随醚化剂加入量的增加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而NaOH加入量的增加使得阳离子淀粉的糊液黏度有少许下降;在反应温度介于35~55℃时,延长反应时间有利于黏度的提高;产品在反应温度45℃下反应4 h后,阳离子淀粉的糊液黏度趋于稳定.对比原淀粉及阳离子化淀粉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发现,变性后的淀粉颗粒表面形态有了较大的变化,原淀粉的晶体结构被破坏,颗粒粒径分布范围增大,颗粒表面呈现粘连现象.采用红外光谱与DSC对部分样品进行测试表明,淀粉变性后其内部基团种类基本未发生改变,但部分基团的数量确有所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淀粉 物理形貌 流变性 醚化 干法 黏度
下载PDF
不同受热温度下水玻璃旧砂的性能特征 被引量:8
2
作者 王继娜 樊自田 +1 位作者 张黎 董选普 《铸造》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2-195,共4页
对不同受热温度下水玻璃旧砂粒上残留粘结剂膜的物理形貌及力学性能进行了较系统的试验研究。模拟试验的结果与砂样试验的结果基本吻合,320℃~520℃温度区间上,水玻璃旧砂的残留强度最低。由于这个温度区间的粘结剂膜的物理形貌也呈现... 对不同受热温度下水玻璃旧砂粒上残留粘结剂膜的物理形貌及力学性能进行了较系统的试验研究。模拟试验的结果与砂样试验的结果基本吻合,320℃~520℃温度区间上,水玻璃旧砂的残留强度最低。由于这个温度区间的粘结剂膜的物理形貌也呈现许多大小不同的孔洞,加之这个温度区间上干法再生砂的可使用时间基本上接近于新砂。因此,对水玻璃旧砂进行再生前,对其进行320℃~520℃的加热,可以显著提高干法再生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水玻璃旧砂 物理形貌 力学性能
下载PDF
KMnO_4改性K_2FeO_4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3
作者 苏秀丽 刘洪涛 +1 位作者 张校刚 高博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630-632,643,共4页
利用次氯酸盐氧化法制备了电池级K2FeO4,并将部分产品表面均匀分布了一层KMnO4。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恒流放电等电化学测试技术对K2FeO4和K2FeO4/ KMnO4复合物的表面物理形貌,结构以及电化学性能进行了分析。... 利用次氯酸盐氧化法制备了电池级K2FeO4,并将部分产品表面均匀分布了一层KMnO4。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恒流放电等电化学测试技术对K2FeO4和K2FeO4/ KMnO4复合物的表面物理形貌,结构以及电化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K2FeO4具有良好的晶形,而K2FeO4/ KMnO4复合材料的表面确实均匀分布了一层KMnO4。恒流放电测试表明K2FeO4/ KMnO4复合电极的放电容量平均比单纯K2FeO4电极的放电容量增大10%以上,放电平台提高50 mV左右。循环伏安结果表明高价锰参与KFeO的放电过程,并对高铁的放电起催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2FeO4/KMnO4复合电极 表面物理形貌 结构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Phase transitions, micro-morphology and its oxidation mechanism in oxidation of ilmenite (FeTiO_3) powder 被引量:5
4
作者 肖玮 鲁雄刚 +2 位作者 邹星礼 危雪梅 丁伟中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8期2439-2445,共7页
Phase transitions, morphology changes, and oxidation mechanism of the ilmenite oxidation process were investigated. FeTi03 transforms to hematite and rutile when oxidation at 700-800 ℃, and pseudobrookite is formed w... Phase transitions, morphology changes, and oxidation mechanism of the ilmenite oxidation process were investigated. FeTi03 transforms to hematite and rutile when oxidation at 700-800 ℃, and pseudobrookite is formed when the oxidation temperature reaches 900 ℃. The initial ilmenite powder exhibits paramagnetism; however, after being oxidized at the intermediate temperature (800-850 ℃), the oxidation product exhibits weak ferromagnetism. The oxidation mechanism was discussed. The microstructure observations show that a lot of micro-pores emerge on the surfaces of ilmenite particles at the intermediate temperature, which is deemed to be caoable ofenhancin~ the mass transfer ofoxgen during oxid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MENITE phase transitions MICRO-MORPHOLOGY oxidation mechanism
下载PDF
激光改性玄武岩纤维性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静 孟鹏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680-3691,共12页
采用高能激光束对玄武岩纤维进行表面改性,并制备玄武岩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X射线衍射等手段,表征改性前后玄武岩纤维的微观形态、物相结构,系统研究了激光对纤维的微观组织变化、性能等影响规律,并测... 采用高能激光束对玄武岩纤维进行表面改性,并制备玄武岩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X射线衍射等手段,表征改性前后玄武岩纤维的微观形态、物相结构,系统研究了激光对纤维的微观组织变化、性能等影响规律,并测试了玄武岩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加,玄武岩纤维表面缺陷深度和缺陷面积增加。当激光功率由0 W提高至120 W时,表面缺陷最大深度由9 nm增加至180 nm,表面缺陷的分布范围由3.5~6.5 nm增加至90~120 nm,表面粗糙度由1.41 nm增加至24.70 nm。激光改性后,玄武岩纤维单丝拉伸性能降低,由于激光对纤维的辐射作用,玄武岩纤维的表面缺陷深度与拉伸强度的关系不符合经典理论。激光改性前后,玄武岩纤维XRD谱峰位基本一致,表面所含元素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激光改性使玄武岩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所改善,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 树脂基复合材料 高能激光 表面改性 物理形貌 表面缺陷
下载PDF
Selective synthesis and shape-dependent photoluminescence properties of (Y_(0.95)Eu_(0.05))_2O_3 submicron spheres and microplates
6
作者 朱琦 李继光 +2 位作者 胥永 李晓东 孙旭东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10期2471-2476,共6页
Red-emission (Y0.95Eu0.05)2O3 submicron spheres and microplates were selectively obtained via hydrothermal precursor synthesis (150 °C, 12 h) followed by calcination at 1000 °C. Characterizations of the ... Red-emission (Y0.95Eu0.05)2O3 submicron spheres and microplates were selectively obtained via hydrothermal precursor synthesis (150 °C, 12 h) followed by calcination at 1000 °C. Characterizations of the products were carried out by combined means of XRD, FT-IR, FE-SEM and PL analysis. The precursors could be modulated from basic-carbonate submicron spheres to normal carbonate microplates by increasing the molar ratio of urea to Y+Eu from 10 to 40-100. The resultant oxides largely retain their respective precursor morphologies at 1000 °C, but morphology confined crystal growth was observed for the microplates, yielding more enhanced exposure of the (400) facets. Both the (Y0.95Eu0.05)2O3 spheres and microplates exhibit nearly identical positions of the PL bands and similar asymmetry factors of luminescence [I(5D0→7F2)/I(5D0→7F1), ~11] under 250 nm excitation, but the microplates show a significantly strong red emission at ~613 nm ( ~1.33 times that of the spheres) owing to their larger particle size and denser packing of primary phosphor crystalli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tical material powder processing morphology-dependent physical phenomena rare earths optical spectroscopy
下载PDF
棕树叶的形貌、成分及光谱特性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刘一客 刘禹彤 +7 位作者 许向东 闫微 马淼 朱宏钊 马春前 邹蕊矫 丁廉 罗梦佳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86-393,共8页
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衰减全反射技术对不同棕树叶的太赫兹光谱进行了测量,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中红外光谱表征了样品的物理形貌与化学成分.给出了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的太赫兹指纹谱峰,发现植物叶子的化学成分对光学响应的影响强于其... 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衰减全反射技术对不同棕树叶的太赫兹光谱进行了测量,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中红外光谱表征了样品的物理形貌与化学成分.给出了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的太赫兹指纹谱峰,发现植物叶子的化学成分对光学响应的影响强于其物理形貌的影响.在棕树叶的主要化学成分中,叶绿素的太赫兹响应强于类胡萝卜素.提出了植物光学研究以及太赫兹有机敏感材料研究的新方法,获得了一些重要结果.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植物的一些生理行为,并可以从中得到启发,为设计性能更高、针对性更强、应用更广的器件功能材料创造条件,推动理论及应用研究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物理形貌 化学成分 光谱特性
原文传递
城市湖泊沉积物微塑料污染特征 被引量:35
8
作者 王璇 牛司平 +2 位作者 宋小龙 饶竹 战楠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3240-3248,共9页
近年来,出现在环境中的微塑料日益受到重视.本文选择马鞍山市雨山湖和南湖等典型城市湖泊,研究春夏两季沉积物中微塑料的物理形貌特征和时空分布特征,并探究湖泊中微塑料的来源.结果表明,春季沉积物中微塑料平均含量为(0.028 4±0.0... 近年来,出现在环境中的微塑料日益受到重视.本文选择马鞍山市雨山湖和南湖等典型城市湖泊,研究春夏两季沉积物中微塑料的物理形貌特征和时空分布特征,并探究湖泊中微塑料的来源.结果表明,春季沉积物中微塑料平均含量为(0.028 4±0.059 7)g·kg-1,平均丰度为(278.9±529.1)n·kg-1;夏季微塑料平均含量(0.031 7±0.077 8)g·kg-1,平均丰度为(277.1±395.6)n·kg-1,利用配对样品T检验法发现春夏两季沉积物中微塑料的含量(N=22,t=-0.269,P=0.791)与丰度(N=22,t=0.035,P=0.973)无明显相关差异性.根据形状将研究区域沉积物中的微塑料分为纤维、薄膜和颗粒这3种类型,相应占比分别为52.9%、 28.9%和18.2%.粒径统计结果表明,绝大部分微塑料的粒径小于1 mm,可占总数量的83.9%,微塑料主要为聚乙烯和聚丙烯且表面严重风化.人流量大、车流量大和水上活动多的区域污染较为严重,揭示了湖泊沉积物微塑料的空间分布与人类活动的密切相关性.大气沉降(纤维类)、地表径流、衣服洗涤(纤维类)、湖内大塑料降解和渔业活动(渔网、发泡类)等为湖泊沉积物中微塑料的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湖泊 沉积物 微塑料 物理形貌 时空分布特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