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β型钛合金线性摩擦焊接头变形行为及组织演变的热物理模拟 被引量:1
1
作者 郭震国 马铁军 +4 位作者 杨夏炜 李文亚 陶军 李菊 Achilleas VAIRIS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2期481-493,共13页
为了更好地理解近β型钛合金线性摩擦焊(LFW)接头的界面连接行为,采用热压缩物理模拟的方法,以TB2近β型钛合金为研究材料,设计符合LFW工艺特点的帽形热压缩试样,在不同下压量、变形温度及应变速率条件下进行热压缩试验,研究热压缩接头... 为了更好地理解近β型钛合金线性摩擦焊(LFW)接头的界面连接行为,采用热压缩物理模拟的方法,以TB2近β型钛合金为研究材料,设计符合LFW工艺特点的帽形热压缩试样,在不同下压量、变形温度及应变速率条件下进行热压缩试验,研究热压缩接头的变形行为及组织演变。结果表明,热压缩过程中热压缩接头连接区(BZ)的峰值剪切应力随变形温度的降低及应变速率的增加而增大,接头BZ的宽度随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的增加而减小。接头BZ边缘由沿剪切方向变形的晶粒组成,接头BZ中心由细小的等轴再结晶晶粒组成。接头的动态再结晶机制为连续动态再结晶(CDRX),且CDRX的程度随下压量、变形温度及应变速率的增加而增大。此外,在界面剪切力的作用下接头BZ边缘形成{112}[111]织构,接头BZ中心形成{110}[001]织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摩擦焊 TB2近β钛合金 物理模拟 变形行为 组织演变 织构演变
下载PDF
7075铝合金的热激活变形行为与唯象本构关系 被引量:3
2
作者 权国政 张光华 +1 位作者 周杰 刘克威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22-25,共4页
利用热物理模拟机Gleeble1500进行多组圆柱试样的热物理模拟压缩试验,试验温度为250~450℃,应变速率为0.01~10s-1。结果表明,7075铝合金热压缩温度在300、350、400和450℃时流变行为呈近稳态,而在250℃时呈非稳态。应用多元线性回归... 利用热物理模拟机Gleeble1500进行多组圆柱试样的热物理模拟压缩试验,试验温度为250~450℃,应变速率为0.01~10s-1。结果表明,7075铝合金热压缩温度在300、350、400和450℃时流变行为呈近稳态,而在250℃时呈非稳态。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计算了7075合金唯象本构模型所需的一组系数及热变形的激活能,获得了能够较精确表示7075合金材料的流动应力与温度、应变速率和应变之间关系的唯象本构模型,为塑性成形模拟提供了所需的基本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模拟 压缩 流动应力 本构模型
下载PDF
AZ80镁合金热流变行为的Rosserd型本构描述 被引量:2
3
作者 权国政 刘克威 +1 位作者 张艳伟 周杰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4-66,共3页
利用热物理模拟机Gleeble1500进行多组圆柱试样的热物理模拟压缩试验,试验温度为250~400℃,应变速率为0.01~10s-1。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计算了AZ80镁合金唯象本构模型所需的一组系数,获得了能够较精确表示AZ80镁合金材料的流动... 利用热物理模拟机Gleeble1500进行多组圆柱试样的热物理模拟压缩试验,试验温度为250~400℃,应变速率为0.01~10s-1。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计算了AZ80镁合金唯象本构模型所需的一组系数,获得了能够较精确表示AZ80镁合金材料的流动应力与温度、应变速率和应变之间关系的Rosserd本构模型,为塑性成形模拟提供了所需的基本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模拟 压缩 流动应力 本构模型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烃源岩生、排烃特征模拟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左胜杰 庞雄奇 +1 位作者 周瑞年 姜振学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3-27,共5页
利用热压物理模拟实验结果并结合排烃门限理论 ,对柴达木盆地各类烃源岩的生、排烃特征进行了模拟实验研究 ,在此基础上绘制了烃源岩排烃门限判别图。研究结果表明 :①地质条件下水介质的存在有利于烃源岩生、排油气 ;②烃源岩在地史过... 利用热压物理模拟实验结果并结合排烃门限理论 ,对柴达木盆地各类烃源岩的生、排烃特征进行了模拟实验研究 ,在此基础上绘制了烃源岩排烃门限判别图。研究结果表明 :①地质条件下水介质的存在有利于烃源岩生、排油气 ;②烃源岩在地史过程中存在一个向外大量排油气的门限 ,烃源岩只有进入这一门限后才能大量排油 ,在这之前生成的油均残留于烃源岩中 ;③煤、泥岩、碳质泥岩的生、排烃过程均可分为 3个不同的阶段 ,即 :生、排气态烃阶段 ,生、排液态烃和重烃气阶段 ,生、排高温裂解气阶段 ;④研究区各类烃源岩的原始有机碳生油率为 10~ 5 0 0kg/t,残留油率为 5~2 80kg/t,排油率为 0~ 2 5kg/t,生、排气率为 10 0~ 80 0m3 /t。柴达木盆地第三系下干柴沟组烃源岩在埋深为 2 2 5 0m左右进入排烃门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烃源岩 排烃 特征 模拟 研究 生烃 物理模拟 排烃门限 油气地质
下载PDF
Ti-6Al-2Zr-1Mo-1V合金临界损伤因子的计算机模拟
5
作者 左晓华 李庆丽 《铸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905-1907,共3页
根据实验获得的Ti-6Al-2Zr-1Mo-1V合金真实应力-应变曲线,通过计算机模拟研究了该合金在不同应变速率和温度下临界损伤因子的变化。结果表明,Ti-6Al-2Zr-1Mo-1V合金的最大损伤值总是分布在墩粗鼓的最外缘部位,并且应变速率对材料损伤软... 根据实验获得的Ti-6Al-2Zr-1Mo-1V合金真实应力-应变曲线,通过计算机模拟研究了该合金在不同应变速率和温度下临界损伤因子的变化。结果表明,Ti-6Al-2Zr-1Mo-1V合金的最大损伤值总是分布在墩粗鼓的最外缘部位,并且应变速率对材料损伤软化现象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损伤因子 物理模拟 敏感率
下载PDF
34CrMoV钢热变形对奥氏体晶粒尺寸的影响
6
作者 王雷 张鸿冰 王晓峰 《南方金属》 CAS 2006年第3期38-41,共4页
通过G leeb le-1500热模拟实验机的物理模拟实验,研究了34CrMoV钢发生加工硬化、动态回复或动态再结晶时,奥氏体晶粒尺寸的变化规律,及变形量和高温停留时间对其奥氏体晶粒尺寸的影响.
关键词 物理模拟 晶粒尺寸 34CrMoV钢
下载PDF
集成电路用铜-镍-硅合金的动态再结晶行为 被引量:2
7
作者 范莉 刘平 +2 位作者 贾淑果 陈少华 于志生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5-28,共4页
用Gleeble-1500D热模拟试验机对铜-镍-硅合金在应变速率0.01~5s^-1、变形温度600~800℃压缩条件下的流变应力及其动态再结晶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应变速率和变形温度对合金的动态再结晶行为影响较大,变形温度越高,应变速率... 用Gleeble-1500D热模拟试验机对铜-镍-硅合金在应变速率0.01~5s^-1、变形温度600~800℃压缩条件下的流变应力及其动态再结晶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应变速率和变形温度对合金的动态再结晶行为影响较大,变形温度越高,应变速率越小,合金越容易发生动态再结晶;利用Arrhenius双曲正弦函数求得铜-镍-硅合金的热变形激活能为245.4kJ·mol^-1;得到的Zener-Hollomon指数函数形式为ε=e^28.47[sinh(0.013σ)]^5.52exp[-245.4×10^3/(R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镍-硅合金 动态再结晶 物理热模拟
下载PDF
温度及应变速率对7075铝合金临界损伤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权国政 王熠昕 +2 位作者 张艳伟 王凤彪 高林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1-56,共6页
解析Cockroft-Lathem韧性累积损伤计算原理,提出'基于损伤敏感率演变规律求解临界损伤因子'的方法。完成不同温度和应变速率条件下多组7075铝合金试样的热物理模拟压缩试验,以采集到的真实应力应变数据作为数值计算损伤值的底... 解析Cockroft-Lathem韧性累积损伤计算原理,提出'基于损伤敏感率演变规律求解临界损伤因子'的方法。完成不同温度和应变速率条件下多组7075铝合金试样的热物理模拟压缩试验,以采集到的真实应力应变数据作为数值计算损伤值的底层材料模型,以最大损伤值出现的镦粗鼓外缘部位为研究区域,获得'损伤敏感率在变形初期快速下降至后期逐步趋于0'的损伤软化规律,而损伤软化现象对应变速率较为敏感。以损伤敏感率为0作为临界损伤因子出现的时机,获得7075铝合金在温度573~723K、应变速率0.01~10s-1下的临界损伤因子分布规律。结果显示其不是常数,而是为在0.255~0.453范围内变化的变量,其在高的温度下对应变速率更为敏感,在高的应变速率下对温度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模拟 损伤 变量 铝合金
下载PDF
温度及应变速率对Ti-6Al-2Zr-1Mo-1V合金临界损伤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权国政 李贵胜 +2 位作者 王阳 周杰 李蓬川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5-181,共7页
以变形温度及应变速率对铸态Ti-6Al-2Zr-1Mo-1V合金临界损伤因子的影响为研究目标,完成多组该合金试样的热物理模拟压缩实验,利用采集到的真实应力—应变数据作为数值计算的底层材料模型而完成物理实验的仿真再现。发现最大损伤值总是... 以变形温度及应变速率对铸态Ti-6Al-2Zr-1Mo-1V合金临界损伤因子的影响为研究目标,完成多组该合金试样的热物理模拟压缩实验,利用采集到的真实应力—应变数据作为数值计算的底层材料模型而完成物理实验的仿真再现。发现最大损伤值总是出现在墩粗鼓最外缘部位,并以此部位作为研究区域,获得损伤敏感率在变形初期快速下降至后期逐步趋于0的损伤软化规律,而损伤软化现象对应变速率较为敏感。提出损伤敏感率的概念并完成该指标的计算,通过对损伤敏感率曲线进行分析,从而确定了损伤敏感率为0即裂纹产生的时刻,并将该时刻的最大损伤值作为临界损伤因子。计算出Ti-6Al-2Zr-1Mo-1V合金材料在温度1073~1323 K、应变速率为0.01~10 s-1下临界损伤因子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其不是一个常数,而是一个在0.229~0.572范围内变化的变量,其随工艺条件(温度、应变速率)的改变而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模拟 临界损伤 敏感率
下载PDF
不同温度及应变速率条件下AZ80镁合金临界损伤因子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权国政 佟莹 周杰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92-894,898,共4页
以变形条件对AZ80镁合金材料临界损伤因子的影响为主要研究目标,确立了物理试验与数值模拟仿真相互佐证寻求临界损伤因子的基本思路。完成不同温度和应变速率条件下多组试样的热物理模拟压缩试验,利用采集到的真应力-真应变数据作为-数... 以变形条件对AZ80镁合金材料临界损伤因子的影响为主要研究目标,确立了物理试验与数值模拟仿真相互佐证寻求临界损伤因子的基本思路。完成不同温度和应变速率条件下多组试样的热物理模拟压缩试验,利用采集到的真应力-真应变数据作为-数值模拟的基本材料参数完成物理试验的仿真再现,发现最大损伤值总是出现在镦粗鼓的最外缘部位,损伤软化现象对应变速率较为敏感。提出损伤敏感率的概念并完成该指标的计算,对损伤敏感率曲线进行局部线性回归拟合,从而确定了损伤敏感率为0,即裂纹产生的时刻,并将该时刻的最大损伤因子作为临界损伤因子。计算出AZ80镁合金在不同温度及应变速率下的临界损伤因子分布规律,发现AZ80镁合金的临界损伤因子不是一个常数,而是一个在0.0218~0.378范围内变化的变量,其对应变速率变化较温度变化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模拟 临界损伤因子 敏感率 镁合金
下载PDF
7050铝合金搅拌摩擦焊动态再结晶组织影响因素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成聪 常保华 +1 位作者 陶军 张田仓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9-92,117,共4页
进行了不同旋转频率和焊接速度下的7050铝合金搅拌摩擦焊试验,研究了搅拌头旋转频率和焊接速度对焊核区晶粒尺寸的影响.为进一步分析焊接参数影响焊核区晶粒尺寸的机理,进行了不同应变速率和变形温度下的等温压缩试验.分析了变形参数对... 进行了不同旋转频率和焊接速度下的7050铝合金搅拌摩擦焊试验,研究了搅拌头旋转频率和焊接速度对焊核区晶粒尺寸的影响.为进一步分析焊接参数影响焊核区晶粒尺寸的机理,进行了不同应变速率和变形温度下的等温压缩试验.分析了变形参数对动态再结晶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焊核区晶粒尺寸随搅拌头旋转频率的变化不大,随焊接速度的增加而减小.在发生完全动态再结晶的范围之内,再结晶晶粒尺寸随着lnZ值的增大而减小.焊接参数对Z参数具有不同的影响规律,进而影响焊核区晶粒尺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50铝合金 搅拌摩擦焊 动态再结晶 物理模拟
下载PDF
聚合物驱后油藏蒸汽驱技术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沈德煌 马德胜 +1 位作者 聂凌云 李晓玲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11年第4期108-110,141,共3页
为进一步提高大庆油田原油采收率,利用热采物理模拟技术,开展聚合物驱后油藏蒸汽驱提高采收率实验研究,探讨聚合物驱后转蒸汽驱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油藏聚合物驱后转蒸汽驱不仅能够改善高、中渗层的驱油效率,且蒸汽的超覆作用能够... 为进一步提高大庆油田原油采收率,利用热采物理模拟技术,开展聚合物驱后油藏蒸汽驱提高采收率实验研究,探讨聚合物驱后转蒸汽驱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油藏聚合物驱后转蒸汽驱不仅能够改善高、中渗层的驱油效率,且蒸汽的超覆作用能够有效动用油层上部剩余油,提高波及效率。聚合物驱后油藏转热采方式在技术上是可行的。该研究为大庆聚合物驱后油藏蒸汽驱现场试验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 物理模拟 蒸汽驱 采方法 开采机理
下载PDF
锰黄铜合金高温变形及本构模型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梦寒 夏知姿 +1 位作者 李雁召 王文浩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6-48,共3页
采用THERMECMASTOR-Z热模拟试验机,在变形温度650~800℃、应变速率0.01~10 s-1的条件下,进行了锰黄铜高温流变行为的相关研究。采用Arrhenius的双曲正弦模型,建立了锰黄铜流变应力与变形温度、应变速率之间的本构模型。结果表明:锰黄... 采用THERMECMASTOR-Z热模拟试验机,在变形温度650~800℃、应变速率0.01~10 s-1的条件下,进行了锰黄铜高温流变行为的相关研究。采用Arrhenius的双曲正弦模型,建立了锰黄铜流变应力与变形温度、应变速率之间的本构模型。结果表明:锰黄铜为正应变敏感材料,其流变应力随应变速率的增加而升高,随变形温度的增加而降低。该研究为锰黄铜热成形加工工艺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黄铜 物理模拟 Arrheniu 本构模型
下载PDF
不同温度及应变速率条件下高强度圆环链临界损伤因子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强 付云飞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45-47,50,共4页
为研究温度及应变速率下刨链的强度和寿命特征,以变形条件对圆环链临界损伤因子的影响为主要研究目标,确立物理试验与数值模拟仿真相互佐证寻求临界损伤因子的基本思路。进行不同温度和应变速率条件下多组试样的热物理模拟拉伸试验,利... 为研究温度及应变速率下刨链的强度和寿命特征,以变形条件对圆环链临界损伤因子的影响为主要研究目标,确立物理试验与数值模拟仿真相互佐证寻求临界损伤因子的基本思路。进行不同温度和应变速率条件下多组试样的热物理模拟拉伸试验,利用采集到的参数完成试验的仿真再现。结果发现最大损伤值总是出现在圆环链的肩部,损伤软化现象对应变速率较为敏感,临界损伤因子不是一个常数,而在0.15~0.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模拟 临界损伤因子 敏感率 圆环链
下载PDF
温度/机械载荷作用下高强度圆环链临界损伤条件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强 付云飞 《材料导报(纳米与新材料专辑)》 EI CAS 2012年第2期163-165,170,共4页
以变形条件对圆环链临界损伤因子的影响为主要研究目标,确立物理试验与数值模拟仿真相互佐证寻求临界损伤因子的基本思路,完成不同温度和应变速率条件下多组试样的热物理模拟拉伸试验,利用采集到的参数完成试验的仿真再现,研究温度/机... 以变形条件对圆环链临界损伤因子的影响为主要研究目标,确立物理试验与数值模拟仿真相互佐证寻求临界损伤因子的基本思路,完成不同温度和应变速率条件下多组试样的热物理模拟拉伸试验,利用采集到的参数完成试验的仿真再现,研究温度/机械载荷作用下刨链的强度和寿命特征。结果表明,最大损伤值总是出现在圆环链的肩部,损伤软化现象对应变速率较为敏感,临界损伤因子不是一个常数,而是在0.15~0.54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模拟 临界损伤因子 敏感率 圆环链
下载PDF
温度及应力场耦合下圆环链多尺度损伤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强 付云飞 胡南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89-194,共6页
为了研究不同温度及应变速率下刨链的强度和寿命特征,以变形条件对圆环链临界损伤因子的影响为主要研究目标,确立物理试验与数值模拟仿真相互佐证寻求临界损伤因子的基本思路,完成不同温度和应变速率条件下多组试样的热物理模拟拉伸试验... 为了研究不同温度及应变速率下刨链的强度和寿命特征,以变形条件对圆环链临界损伤因子的影响为主要研究目标,确立物理试验与数值模拟仿真相互佐证寻求临界损伤因子的基本思路,完成不同温度和应变速率条件下多组试样的热物理模拟拉伸试验.发现最大损伤值总是出现在圆环链的肩部,损伤软化现象对应变速率较为敏感,临界损伤因子不是一个常数,而是在0.15~0.54范围内;对刨链的接触应力点进行统计,采用改进雨流法、线性Miner疲劳累计损伤方法,建立刨链在工作时的应力变化幅值及行程累积损伤模型,并计算出刨链的破碎行程个数及时间.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宏细观角度研究刨链的损伤机理可行,该方法对于反映刨链的实际使用工况和预测刨链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模拟 临界损伤因子 改进雨流法 强度 圆环链
下载PDF
Physical simulation of hot deformation of TiAl based alloy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俊红 黄伯云 +2 位作者 贺跃辉 周科朝 孟力平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2年第2期73-76,共4页
In order to establish a model between the grain size and the process parameters, the hot deformation behaviors of Ti 49.5Al alloy was investigated by isothermal compressive tests at temperatures ranging from 800 to 1?... In order to establish a model between the grain size and the process parameters, the hot deformation behaviors of Ti 49.5Al alloy was investigated by isothermal compressive tests at temperatures ranging from 800 to 1?100 ℃ with strain rates of 10 -3 10 -1 s -1 . Within this range, the deformation behavior obeys the power law relationship, which can be described using the kinetic rate equation. The stress exponent, n , has a value of about 5.0, and the apparent activation energy is about 320 J/mol, which fits well with the value estimated in previous investigat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pendence of flow stress on the recrystallized grain size can be expressed by the equation: σ=K 1d rex -0 56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formed microstructure and the process control parameter can be expressed by the formula: lg d rex =-0 281?1gZ +3 90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t deformation TiAl based alloy microstructure refining Zener Hollomon parameter
下载PDF
Physical modeling of failure process of the excavation in horizontal strata based on IR thermography 被引量:24
18
作者 HE Man-chao GONG Wei-li +1 位作者 LI De-jian ZHAI Hui-ming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I CAS 2009年第6期689-698,共10页
In order to capture the mechanism of roadway instability in deep mines, a new approach of Physically Finite Elemental Slab Assemblage (PFESA) is proposed in order to construct a large-scale physical model simulating t... In order to capture the mechanism of roadway instability in deep mines, a new approach of Physically Finite Elemental Slab Assemblage (PFESA) is proposed in order to construct a large-scale physical model simulating the geologically horizontal strata. We carried out physical modeling on the deformation and failure processes of roadways subjected to a plane loading scheme. Our laboratory tests were based on work which incorporated infrared (IR) detection, IR radiation temperature (IRT) statistics, image feature extraction and 2D Fourier transformation, from resulting thermographies. The IRT characterizes the mechanical responses from the roadway after loading with two stages, i.e., IRT evolving at higher levels corresponded to shallow mining (≤500 m) during which the roadway deformed gradually (referred to as the "steady deformation stage"); IRT evolving in a quasi-cyclical manner with multiple peaks corresponded to deep mining (800–2600 m), in which the failure mode for the roadway are dominated by breakage and collapse (called the "unsteady deformation stage"). The IR images and 2D Fourier spectra illustrate detailed information in terms of initiation, nucleation and coalescence of the damage to rock masses and the eventual failure of roadways subject to external load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ADWAY stratified rock mass deep mining physical modeling IR thermography
下载PDF
CWRF-based ensemble simulation of tropical cyclone activity near China and its sensitivity to the model physical parameterization schemes
19
作者 Wenru Shi Haishan Chen Xin-Zhong Liang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CSCD 2021年第1期22-26,共5页
To evaluate the downscaling ability with respect to tropical cyclones(TCs)near China and its sensitivity to the model physics representation,the authors performed a multi-physics ensemble simulation with the regional ... To evaluate the downscaling ability with respect to tropical cyclones(TCs)near China and its sensitivity to the model physics representation,the authors performed a multi-physics ensemble simulation with the regional Climate-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CWRF)model at a 30 km resolution driven by ERA-Interim reanalysis data.The ensemble consisted of 28 integrations during 1979-2016 with varying CWRF physics configurations.Both CWRF and ERA-Interim can generally capture the seasonal cycle and interannual variation of the TC number near China,but evidently underestimate them.The CWRF downscaling and its multi-physics ensemble can notably reduce the underestimation and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simulation of the TC occurrences.The skill enhancement is especially large in terms of the interannual variation,which is most sensitive to the cumulus scheme,followed by the boundary layer,surface and radiation schemes,but weakly sensitive to the cloud and microphysics schemes.Generally,the Noah surface scheme,CAML(CAM radiation scheme as implemented by Liang together with the diagnostic cloud cover scheme of Xu and Randall(1996))radiation scheme,prognostic cloud scheme,and Thompson microphysics scheme stand out for their better performance in simulating the interannual variation of TC number.However,the Emanuel cumulus and MYNN boundary layer schemes produce severe interannual biases.Our study provides a valuable reference for CWRF application to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and prediction of TC acti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opical cyclone Ensemble simulation Physical parameterization schemes Regional downscaling
下载PDF
Simulation of the Microphysical Processes and Effect of Latent Heat on a Heavy Rainfall Event in Beijing
20
作者 GUO Chun-Wei XIAO Hui +1 位作者 YANG Hui-Ling TANG Qi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CSCD 2014年第6期521-526,共6页
An extraordinary rainstorm that occurred in Beijing on 21 July 2012 was simulated using the 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1) The two precipitation phases were based on a combination ... An extraordinary rainstorm that occurred in Beijing on 21 July 2012 was simulated using the 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1) The two precipitation phases were based on a combination of cold cloud processes and warm cloud processes. The accumulated conversion amount and conversion rate of microphysical processes in the warm-area phase were all much larger than those in the cold front phase.(2) 72.6% of rainwater was from the warm-area phase. Rainwater mainly came from the melting of graupel and the melting of snow, while the accretion of cloud water by rain ranked second.(3) The net heating rate with height appeared as an overall warming with two strong heating centers in the lower and middle layers of the troposphere and a minimum heating center around the melting layer. The net heating effect in the warm-area phase was stronger than that in the cold front phase.(4) Warm cloud processes contributed most to latent heat release, and the thermal effect of cold cloud processes on the storm in the cold front phase was enhanced compared to that in the warm-area phase.(5) The melting of graupel and snow contributed most to latent heat absorption, and the effect of the evaporation of rainwater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in the cold front ph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traordinary rainstorm warm-area precipitation cold front precipitation microphysical processes latent heat effect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