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物理学中的等效思想及等效方法 被引量:5
1
作者 王较过 王立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2001年第2期97-99,共3页
文章论述了物理学中的等效思想与等效方法及其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意义.结合实例讨论了等效方法在物理学中的表现形式,指出了物理教学中实施等效思想和等效方法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物理教学 等效思想 等效方法 物理 物理思想 教材 物理结构 物理运动过程
下载PDF
基于凸壳+橡皮筋模拟的2D布局设计方法 被引量:3
2
作者 龙凤英 鲁娟 +1 位作者 马俊燕 廖小平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53-255,共3页
产品布局设计抽象成凸壳+橡皮筋模拟布局模式,建立出布局优化模型是一个创新的物理学设计方法。从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阐述2D布局设计的凸壳+橡皮筋模型的设计的关键技术问题和数字化设计方法,即基于凸壳+橡皮筋模拟布局模型的布局... 产品布局设计抽象成凸壳+橡皮筋模拟布局模式,建立出布局优化模型是一个创新的物理学设计方法。从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阐述2D布局设计的凸壳+橡皮筋模型的设计的关键技术问题和数字化设计方法,即基于凸壳+橡皮筋模拟布局模型的布局模型设计框架,论述面向对象的类模型建立、凸壳和橡皮筋的生成以及基于时间节拍的橡皮筋模拟设计等设计方法,解决了模型数字化设计的关键技术内容,为凸壳+橡皮筋模拟的紧凑布局优化模型的数字化设计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向对象设计 凸壳+橡皮筋模拟 物理运动过程
下载PDF
基于凸壳+橡皮筋模拟的2D布局物理运动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鲁娟 龙凤英 +3 位作者 潘宇晨 薛斌 廖小平 夏薇 《机械设计与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9-92,共4页
产品布局设计抽象成凸壳+橡皮筋模拟布局模式,建立出布局优化模型是一个创新的物理学设计方法。本文提出的物理学模型是采用基于遵循牛顿第二定律研究模型碰撞前后的物体受力情况以及运动过程。通过运用复数矢量法求解其碰撞前后力、力... 产品布局设计抽象成凸壳+橡皮筋模拟布局模式,建立出布局优化模型是一个创新的物理学设计方法。本文提出的物理学模型是采用基于遵循牛顿第二定律研究模型碰撞前后的物体受力情况以及运动过程。通过运用复数矢量法求解其碰撞前后力、力矩和运动计算,采用判定矩阵方法分析确定布局过程中基于节拍的物体运动状态以及碰撞干涉关系与状态,进而分析和确定模型包含物体受力移动、与毗邻物体碰撞后的旋转和滑移的运动过程,为凸壳+橡皮筋模拟的紧凑布局优化模型运动过程的数字化设计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皮筋模拟 受力分析 物理运动过程
原文传递
The impact of physical processes on pollutant transport in Hangzhou Bay
4
作者 李宁 毛志华 张庆河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2期266-276,共11页
A Lagrangian tracer model is set up for Hangzhou Bay based on Coupled Hydrodynamical Ecological model for Regional Shelf Sea (COHERENS). The study area is divided into eight subdomains to identify the dominant physica... A Lagrangian tracer model is set up for Hangzhou Bay based on Coupled Hydrodynamical Ecological model for Regional Shelf Sea (COHERENS). The study area is divided into eight subdomains to identify the dominant physical processes, and the studied periods are March (the dry season) and July (the wet season). The model performance has been first verified by sea-surface elevation and tidal current observations at several stations. Eight tracer experiments are designed and Lagrangian particle tracking is simulated to examine the impact of physical processes (tide, wind and river runoff) on the transport of passive tracer released within the surface layer. Numerical simulations and analysis indicate that: (1) wind does not change the tracer distribution after 30 days except for those released from the south area of the bay during the wet season; (2) the tide and the Qiantang River runoff are important for particle transport in the head area of the bay; (3) the Changjiang River runoff affects the tracer transport at the mouth of the bay, and its impact is smaller in the dry season than in the wet seas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ngzhou Bay pollutant transport COHERENS tracer experime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