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限域型贵金属氧还原反应电催化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1
作者
胡冶州
王双
+2 位作者
申涛
朱叶
王得丽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64-1277,共14页
开发高效的氧还原反应电催化剂是实现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规模化应用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常用的贵金属催化剂成本较高,并且稳定性仍需改善。物理限域是改善催化剂稳定性的有效策略,在不影响贵金属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前提下,物理限域层不...
开发高效的氧还原反应电催化剂是实现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规模化应用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常用的贵金属催化剂成本较高,并且稳定性仍需改善。物理限域是改善催化剂稳定性的有效策略,在不影响贵金属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前提下,物理限域层不仅可以抑制催化剂的烧结,还能够减少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的团聚、脱落以及溶解等问题,从而提升催化剂的寿命。本文回顾了近年来用于电催化氧还原反应的限域型贵金属催化剂,主要包括导电聚合物限域、非金属氧化物限域、金属氧化物限域以及碳层限域的贵金属催化剂。根据限域层制备策略不同,重点分析了限域层的孔结构、导电性、致密性、抗腐蚀性与催化剂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着重介绍了实现碳层限域的三种策略,包括“沉积-转化”、“嵌入-转化”以及“一步热解”。分析表明,通过构筑具有丰富孔结构、高导电性及合适厚度的限域层能够在保证活性的同时显著提升催化剂稳定性。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整理,同时对未来限域型催化剂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氧还原反应
限
域
型贵金属催化剂
物理限域
层
电催化稳定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钛基化合物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
被引量:
2
2
作者
刘子琛
张玢
+1 位作者
谷思辰
吕伟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22,共9页
锂硫电池是极具实用前景的新型高能量密度电池体系之一,但在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可溶于液态电解液的多硫化锂,引发穿梭效应和硫的快速损失,导致电池的容量和循环性能难以满足实用化的要求。钛基化合物的结构多样且易于调控,对多硫化锂也...
锂硫电池是极具实用前景的新型高能量密度电池体系之一,但在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可溶于液态电解液的多硫化锂,引发穿梭效应和硫的快速损失,导致电池的容量和循环性能难以满足实用化的要求。钛基化合物的结构多样且易于调控,对多硫化锂也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和催化转化活性,是抑制穿梭效应的常用材料之一。主要介绍了钛基化合物对多硫化锂的物理限域、化学吸附和催化转化能力等性质,系统讨论了不同种类的钛基化合物在锂硫电池正极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对钛基化合物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基化合物
锂硫电池
物理限域
化学吸附
催化转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石墨烯包覆的硫填充碳纳米笼自支撑整体材料的制备及其锂硫电池性能研究
被引量:
8
3
作者
王啸
李有彬
+6 位作者
杜玲玉
高福杰
吴强
杨立军
陈强
王喜章
胡征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27-632,共6页
锂硫电池具有理论能量密度高、活性物质价廉、毒性低等优点,是最具发展潜力的高能量二次电池之一,其应用仍存在硫面载量小、循环寿命短和库伦效率低等难题.制备了石墨烯包覆的硫填充碳纳米笼自支撑整体材料,可直接用作锂硫电池正极,避...
锂硫电池具有理论能量密度高、活性物质价廉、毒性低等优点,是最具发展潜力的高能量二次电池之一,其应用仍存在硫面载量小、循环寿命短和库伦效率低等难题.制备了石墨烯包覆的硫填充碳纳米笼自支撑整体材料,可直接用作锂硫电池正极,避免使用粘结剂、导电剂和集流体,当硫的面载量为3.8 mg·cm^(-2)时,锂硫电池展现出高的可逆比容量(1104 mAh·g^(-1))、优异的循环稳定性(每圈容量衰减率仅为0.049%@1.0 A·g^(-1))和>99.9%的库伦效率,其面积比容量(3.7 mAh·cm^(-2))处于锂硫电池的先进水平.该电极的优异性能可归因于以下因素的协同作用:碳纳米笼的物理限域作用及石墨烯中含氧官能团的化学吸附作用有效抑制了活性物质的流失,微孔-介孔-大孔共存的分级孔结构和高导电性利于离子和电子的传输,纳米笼空腔填充有利于缓解体积膨胀造成的影响,整体材料的自支撑稳定结构有利于增加硫载量且维持电化学性能.本研究还提供了一种工艺简单、能有效提高面积比容量的硫正极制备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硫电池
整体材料
物理限域
化学吸附
循环稳定性
面积比容量
高硫载量
原文传递
题名
限域型贵金属氧还原反应电催化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1
作者
胡冶州
王双
申涛
朱叶
王得丽
机构
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物理系
能量转换与存储材料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64-1277,共14页
基金
TheHongKongPolytechnicUniversitygrant(No.ZVRP)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1963109)。
文摘
开发高效的氧还原反应电催化剂是实现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规模化应用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常用的贵金属催化剂成本较高,并且稳定性仍需改善。物理限域是改善催化剂稳定性的有效策略,在不影响贵金属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前提下,物理限域层不仅可以抑制催化剂的烧结,还能够减少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的团聚、脱落以及溶解等问题,从而提升催化剂的寿命。本文回顾了近年来用于电催化氧还原反应的限域型贵金属催化剂,主要包括导电聚合物限域、非金属氧化物限域、金属氧化物限域以及碳层限域的贵金属催化剂。根据限域层制备策略不同,重点分析了限域层的孔结构、导电性、致密性、抗腐蚀性与催化剂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着重介绍了实现碳层限域的三种策略,包括“沉积-转化”、“嵌入-转化”以及“一步热解”。分析表明,通过构筑具有丰富孔结构、高导电性及合适厚度的限域层能够在保证活性的同时显著提升催化剂稳定性。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整理,同时对未来限域型催化剂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氧还原反应
限
域
型贵金属催化剂
物理限域
层
电催化稳定性
Keywords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s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confined noble-metal based electrocatalysts
physical confinement layer
electrocatalytic stability
分类号
TQ028.8 [化学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钛基化合物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
被引量:
2
2
作者
刘子琛
张玢
谷思辰
吕伟
机构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出处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22,共9页
文摘
锂硫电池是极具实用前景的新型高能量密度电池体系之一,但在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可溶于液态电解液的多硫化锂,引发穿梭效应和硫的快速损失,导致电池的容量和循环性能难以满足实用化的要求。钛基化合物的结构多样且易于调控,对多硫化锂也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和催化转化活性,是抑制穿梭效应的常用材料之一。主要介绍了钛基化合物对多硫化锂的物理限域、化学吸附和催化转化能力等性质,系统讨论了不同种类的钛基化合物在锂硫电池正极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对钛基化合物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钛基化合物
锂硫电池
物理限域
化学吸附
催化转化
Keywords
Ti-based materials
lithium-sulfur battreies
physical confinement
chemical adsorption
catalysis
分类号
TQ131.11 [化学工程—无机化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石墨烯包覆的硫填充碳纳米笼自支撑整体材料的制备及其锂硫电池性能研究
被引量:
8
3
作者
王啸
李有彬
杜玲玉
高福杰
吴强
杨立军
陈强
王喜章
胡征
机构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介观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27-632,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No.2017YFA02065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s.21773111
+5 种基金
21473089
51571110
21573107)
常州市科技计划(No.CE20130032)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
文摘
锂硫电池具有理论能量密度高、活性物质价廉、毒性低等优点,是最具发展潜力的高能量二次电池之一,其应用仍存在硫面载量小、循环寿命短和库伦效率低等难题.制备了石墨烯包覆的硫填充碳纳米笼自支撑整体材料,可直接用作锂硫电池正极,避免使用粘结剂、导电剂和集流体,当硫的面载量为3.8 mg·cm^(-2)时,锂硫电池展现出高的可逆比容量(1104 mAh·g^(-1))、优异的循环稳定性(每圈容量衰减率仅为0.049%@1.0 A·g^(-1))和>99.9%的库伦效率,其面积比容量(3.7 mAh·cm^(-2))处于锂硫电池的先进水平.该电极的优异性能可归因于以下因素的协同作用:碳纳米笼的物理限域作用及石墨烯中含氧官能团的化学吸附作用有效抑制了活性物质的流失,微孔-介孔-大孔共存的分级孔结构和高导电性利于离子和电子的传输,纳米笼空腔填充有利于缓解体积膨胀造成的影响,整体材料的自支撑稳定结构有利于增加硫载量且维持电化学性能.本研究还提供了一种工艺简单、能有效提高面积比容量的硫正极制备方法.
关键词
锂硫电池
整体材料
物理限域
化学吸附
循环稳定性
面积比容量
高硫载量
Keywords
lithium-sulfur batteries: monolithic materials
physical confinement
chemical adsorption
cycling stability: areal capacity: high sulfur loading
分类号
TM912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限域型贵金属氧还原反应电催化剂研究进展
胡冶州
王双
申涛
朱叶
王得丽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钛基化合物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
刘子琛
张玢
谷思辰
吕伟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石墨烯包覆的硫填充碳纳米笼自支撑整体材料的制备及其锂硫电池性能研究
王啸
李有彬
杜玲玉
高福杰
吴强
杨立军
陈强
王喜章
胡征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8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