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媒介—空间辩证法:创意城市理论新解 被引量:17
1
作者 李蕾蕾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4-48,82,共6页
本文采用思辨方法,以作者对现代城市空间的观察,以及"媒介物"和"媒介表征"在城市空间的渗透,作为出发点,探讨媒介与城市空间的辩证关系,增进有关媒介和城市及其相互作用的认识。文章指出媒介—空间辩证法的知识基础... 本文采用思辨方法,以作者对现代城市空间的观察,以及"媒介物"和"媒介表征"在城市空间的渗透,作为出发点,探讨媒介与城市空间的辩证关系,增进有关媒介和城市及其相互作用的认识。文章指出媒介—空间辩证法的知识基础,来自于新兴交叉学科"媒介与传播地理学";然后对媒体的空间性和空间化过程及其在城市空间的具体表现和可能影响,进行了初步分析,建立了媒体与城市空间的交互分类体系;通过借用"媒介的物化"和"物的媒介化"思想,将媒体与城市空间的辩证关系,与创意城市的理论探讨相关联,指出媒介—城市空间辩证法对于创意城市的理论建构,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空间 创意城市 媒介的空间 物的媒介化 媒介
下载PDF
艺术产业的现实图景:基于媒物交融语境的考论
2
作者 杜娟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109-113,共5页
似乎在不经意间,中国的艺术产业已经蔚然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全球文化工业》一书中物的媒介化观点对考察当代艺术产业提供了新的观照维度。以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为代表的艺术产品为例,辩证分析媒介的物化和物的媒介化之间的微妙转化... 似乎在不经意间,中国的艺术产业已经蔚然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全球文化工业》一书中物的媒介化观点对考察当代艺术产业提供了新的观照维度。以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为代表的艺术产品为例,辩证分析媒介的物化和物的媒介化之间的微妙转化与彼此交融,倡导在"以心导物,心物互渗"的理念下,恰当处理和协调艺术精神化、审美化与产业化之间的关系,以期在理论与实践的不断探索中推动艺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产业 审美 物的媒介化 交融
下载PDF
“可读性城市”及其街道空间的辩证法——以“宽窄巷子”和“大慈寺-太古里”街道为例 被引量:5
3
作者 张意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78-185,共8页
当代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显示出单一、粗糙的城市空间生产方式的失败,城市需要重塑富有创造力、想象力、健康生态的复合型城市空间。创意城市及其街道空间是后工业文明的产物,新型空间生产与工业文明的认知性、工具理性、功能主义观念解绑... 当代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显示出单一、粗糙的城市空间生产方式的失败,城市需要重塑富有创造力、想象力、健康生态的复合型城市空间。创意城市及其街道空间是后工业文明的产物,新型空间生产与工业文明的认知性、工具理性、功能主义观念解绑,与当代文化的非深度认知、关注流动、开放的意义,注重身体体验的倾向相契合。创意城市的空间建构具有可读性,体现着普遍性和地方性的辩证,功能与意象的对抗,以及内与外不断反转的空间映射。因而街道空间作为城市空间辩证法的承载者,实现着物的媒介化和媒介的物化,并经历着空间-场所-记忆之所的递变,成为照拂人栖居和生产的空间之所。本文聚焦于长江上游的创意城市成都的两个街区案例,阐释历史记忆、文化品格在街道重造中的魅力,并试图探索创意城市的街道空间生产方向。街道空间的生产者只有深刻理解未来城市的魅力所在,理解城市空间中人与物彼此观照、映带,理解具有可读性意象的街道不断生产流动、即兴意义的重要性,才能真正唤起城市中越发赛博格化的人群对实体空间的依恋和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街道空间 物的媒介化 宽窄巷子 远洋-太古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