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群落和物种多样性动态过程及物种丧失机制放牧试验 被引量:1
1
作者 徐斌 辛晓平 大黑俊哉 《生态科学》 CSCD 2002年第1期1-5,共5页
在长期严格的沙地草场放牧试验的基础上,通过调查及多种计算和分析,揭示了在放牧条件下植物群落和物种多样性的动态演变规律及物种丧失的机制,主要结论是:(1)在不同稳定的牧压下群落外貌特征及组分发生明显的分异。(2)持续强度放牧使... 在长期严格的沙地草场放牧试验的基础上,通过调查及多种计算和分析,揭示了在放牧条件下植物群落和物种多样性的动态演变规律及物种丧失的机制,主要结论是:(1)在不同稳定的牧压下群落外貌特征及组分发生明显的分异。(2)持续强度放牧使物种消失,α多样性下降,为理解现代物种消亡和灭绝机制提供了部分依据,现代物种的消亡和灭绝正是由于人们对于生境的破坏引起的,生境破坏引起局部地区物种的消失,这种局部消失的不断累加就可能引起物种的消亡和绝灭。(3)放牧试验对物种组成和β多样性的影响表现在时空两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群落 物种多样性 动态过程 物种丧失机制 放牧试验 草场退化
下载PDF
地球上物种丧失速度加快——氮污染是破坏生物多样性的主因
2
作者 曹丽君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1-31,共1页
关键词 地球 物种丧失速度 氮污染 生物多样性 生态系统 中学 地理教学 教学参考
原文传递
国际贸易对生物多样性影响渠道的探究
3
作者 李婷婷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23年第2期52-55,63,共5页
汇集了国际学者们有关国际贸易与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总结了国际贸易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渠道,分析了国内外历史上生物多样性损失的不良后果。在当前的国际贸易环境下,提出了一些降低生物多样性损失的可行性措施。
关键词 贸易网络 跨国贸易 物种丧失 生态系统紊乱
下载PDF
水位变化驱导的泛滥平原典型生境鱼类beta多样性动态
4
作者 戴秉国 王朝 蒋忠冠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5-91,共7页
泛滥平原生态系统由流水和静水两类典型生境组成,鱼类群落在不同水文周期和水位波动驱导下经历剧烈的beta多样性变动。为解析此生态系统过程,分别度量了周期性水位变化下泛滥平原流水和静水生境鱼类的总beta多样性(TBI)、beta增加(D_(ga... 泛滥平原生态系统由流水和静水两类典型生境组成,鱼类群落在不同水文周期和水位波动驱导下经历剧烈的beta多样性变动。为解析此生态系统过程,分别度量了周期性水位变化下泛滥平原流水和静水生境鱼类的总beta多样性(TBI)、beta增加(D_(gain))和beta丧失(D_(loss))的时间变化,可为流域鱼类资源保护提供理论支撑;通过进一步计算各物种对beta多样性格局的贡献(SCBD),甄别出流水和静水生境中响应水位变化的关键鱼类物种。结果表明,随水位下降,菜子湖静水和流水生境鱼类群落总beta多样性的时间变化主要受物种丧失过程的影响,且流水生境的D_(loss)显著高于D_(gain)(P<0.05),反映了随洪泛退散流水生境中鱼类群落资源的急剧减退。随着水位下降,驱导beta多样性变动的关键物种如黄颡鱼(Tachysurus fulvidraco)、长须拟鲿(Tachysurus longibarbus)、光唇蛇鮈(Saurogobio gymnocheilus)等河流型鱼类的SCBD在流水和静水生境均表现出降低的趋势;而翘嘴鲌(Culter alburnus)、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花鲐骨(Hemibarbus maculatus)、鲐箴(Hyporhamphus intermedius)和鲫(Carassius auratus)等湖泊广布型物种的SCBD随水位的降低均明显升高。静水和流水生境中的物种SCBD指数变化(ΔSCBD)与多度变化呈极显著正相关(P<0.001),表明水位变化导致的群落结构差异以及各物种资源量变动均为造成鱼类群落beta多样性格局变迁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位变化 泛滥平原 beta多样性 物种丧失 菜子湖
下载PDF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18
5
作者 徐炜 马志远 +1 位作者 井新 贺金生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5-71,共17页
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引起的生物多样性丧失将会对生态系统功能产生诸多不利影响,如生产力下降、养分循环失衡等。因此,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functioning,BEF)研究一直是生态学界关注... 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引起的生物多样性丧失将会对生态系统功能产生诸多不利影响,如生产力下降、养分循环失衡等。因此,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functioning,BEF)研究一直是生态学界关注的热点。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步认识到生态系统并非仅仅提供单个生态系统功能,而是能同时提供多个功能,这一特性被称之为"生态系统多功能性"(ecosystem multifunctionality,EMF)。尽管有此认识,但直到2007年,研究者才开始定量描述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multifunctionality,BEMF)的关系。目前,BEMF研究已成为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但仍存在很多问题和争议,如缺少公认的多功能性测度标准、生态系统不同功能之间的权衡问题等。本文概述了BEMF研究的发展历程、常用的量化方法、EMF的维持机制和不同研究视角下BEMF的关系。针对现有研究中的不足,本文还总结了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地方,特别强调了优化EMF测度方法和研究不同维度生物多样性与EMF间关系的重要性,以期对未来的BEMF研究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功能 物种丧失 多功能性指数 多功能
原文传递
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指标选择与驱动因子: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8
6
作者 黄小波 郎学东 +2 位作者 李帅锋 刘万德 苏建荣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673-1686,共14页
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正以空前的速度在世界范围内改变着生物多样性,这导致了全球生物多样性的锐减以及生产力的下降、病虫害的增加和抗入侵能力的减弱等生态问题。近30年来,生态学家开始对于生物多样性的持续丧失是否以及如何影响生态系... 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正以空前的速度在世界范围内改变着生物多样性,这导致了全球生物多样性的锐减以及生产力的下降、病虫害的增加和抗入侵能力的减弱等生态问题。近30年来,生态学家开始对于生物多样性的持续丧失是否以及如何影响生态系统功能的问题越来越感兴趣,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functioning, BEF)关系的研究应运而生,并成为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但长期以来,研究者更多地关注单一生态系统功能,而忽略了生态系统能够同时提供多种生态系统功能的能力,即生态系统多功能性(ecosystem multifunctionality, EMF)。本文综述了EMF研究中功能指标的选择、生物多样性的不同维度、微生物多样性对EMF的影响以及其他非生物因子对EMF的驱动等进展。因只考虑单一功能可能会低估生物多样性对整体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故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BEMF)关系的研究成为BEF关系研究的重点。近年来, BEMF关系的研究发展较快,在不同生态系统(包括水生、草地、森林、旱地、农业等)、不同研究尺度(从区域到全球尺度)、BEMF关系的驱动机制(从单一驱动机制到多种驱动机制共同作用)、研究方法(包括新概念以及新的量化方法的提出和应用)等方面均取得了新的进展。但仍有不足之处,如对于EMF研究中功能指标的选取没有统一的标准、对地下微生物多样性的关注度不够、涉及多营养级水平下的BEMF关系研究较少、驱动EMF的机制仍存在争论等。未来应加强对于功能指标选取的标准研究,综合分析地上、地下生物多样性以及非生物因子对EMF的整体影响,加强生态系统多服务性(ecosystem multiserviceability, EMS)方法的研究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变化 物种丧失 物种丰富度 功能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功能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