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SAY膜法测量微物质喷射总质量不确定度的初步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马云 汪小松 +5 位作者 李欣竹 张汉钊 胡绍楼 李加波 陈宏 翁继东 《高压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7-210,共4页
采用在不锈钢样品上用油脂粘贴给定质量的铝粉作为模拟喷射体的方法,对ASAY膜法测量微物质喷射总质量的不确定度进行了初步实验检验。实验结果表明,对于mg/cm2量级的微物质喷射总质量,目前ASAY膜法测量的不确定度可以小于50%。
关键词 物质喷射 ASAY膜法 VISAR
下载PDF
磁通量喷发的大气响应Ⅰ.日冕物质喷射机制 被引量:2
2
作者 胡友秋 郑惠南 《天体物理学报》 CSCD 1991年第2期181-187,共7页
本文对盔状冕流底部磁通量喷发的大气响应进行数值模拟。数值结果表明:在喷发磁场的作用下,原冕流中的物质将受到压缩并向上运动,形成高密度亮环结构,同时在环的前方出现快磁声波,在环的下方出现低密度暗区。据此我们认为,磁通量喷发可... 本文对盔状冕流底部磁通量喷发的大气响应进行数值模拟。数值结果表明:在喷发磁场的作用下,原冕流中的物质将受到压缩并向上运动,形成高密度亮环结构,同时在环的前方出现快磁声波,在环的下方出现低密度暗区。据此我们认为,磁通量喷发可能是触发环形日冕物质喷射的一种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 磁场 日冕 物质喷射
下载PDF
脉冲X光照相在微物质喷射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叶雁 李军 +7 位作者 朱鹏飞 钱伟新 刘振清 王晓 李欣竹 李作友 李泽仁 钟杰 《高压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98-402,共5页
脉冲X光照相是诊断强冲击载荷下金属材料微物质喷射的重要方法,金属材料的表面结构对微物质喷射的影响一直是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主要方向。为此组建了由商用脉冲X光机、X光照相接收系统和时序控制同步系统组成的测试系统,研究了真空条... 脉冲X光照相是诊断强冲击载荷下金属材料微物质喷射的重要方法,金属材料的表面结构对微物质喷射的影响一直是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主要方向。为此组建了由商用脉冲X光机、X光照相接收系统和时序控制同步系统组成的测试系统,研究了真空条件下和0.1MPa下锡样品表面不同刻槽深度对微物质喷射量的影响。动态实验结果表明,真空条件下锡样品刻槽类微物质喷射具有前端密度小、后端密度大的特点,微物质喷射量和区域宽度随刻槽深度的增加而增加,而在0.1MPa下微物质喷射出现前端慢化和喷射区域明显变狭窄的物理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射流 物质喷射 脉冲X光照相 沟槽结构
原文传递
腐蚀后铝自由表面微物质喷射实验研究
4
作者 仝延锦 曾鉴荣 《爆轰波与冲击波》 1996年第3期16-20,共5页
在40GPa压力下,采用压电石英传感技术,测量了腐蚀时间为1~7d的铅自由表面的微物质喷射。结果表明,微喷射量随着腐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但腐蚀时间大于4d以后,微喷射量的增量减小。实验测量了粗糙度R2约为1.5和8.0μm样品表面的微物... 在40GPa压力下,采用压电石英传感技术,测量了腐蚀时间为1~7d的铅自由表面的微物质喷射。结果表明,微喷射量随着腐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但腐蚀时间大于4d以后,微喷射量的增量减小。实验测量了粗糙度R2约为1.5和8.0μm样品表面的微物质喷射量.在腐蚀时间小于4d时,样品表面粗糙度Rz为8.0μm的微物质喷射量大.说明粗糙度对微喷射有影响。当铅的表面腐蚀4d以后.两种粗糙度的铅样品的微喷射量在实验误差范围内是一致的.说明此时的微物质喷射量只取决于腐蚀层的杂质和氧化物.而与表面原始粗糙度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蚀 压电石英传感技术 自由表面 物质喷射 粗糙度 冲击波效应 动量守恒 粒子喷射
原文传递
用高速摄影和脉冲同轴全息照相联合诊断微射流 被引量:9
5
作者 叶雁 汪伟 +8 位作者 李作友 李剑 刘振清 钟杰 李军 尚长水 罗振雄 李欣竹 李泽仁 《高压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71-475,共5页
针对强冲击载荷下金属材料的微物质喷射中微射流的实验研究,提出了高速摄影与脉冲同轴全息照相联合诊断的测试方案,并组建了由微射流产生装置、高速摄影系统、脉冲同轴全息照相系统和高精度时序控制同步系统组成的测试系统。动态实验结... 针对强冲击载荷下金属材料的微物质喷射中微射流的实验研究,提出了高速摄影与脉冲同轴全息照相联合诊断的测试方案,并组建了由微射流产生装置、高速摄影系统、脉冲同轴全息照相系统和高精度时序控制同步系统组成的测试系统。动态实验结果表明,高速摄影和脉冲同轴全息照相联合诊断微射流能在一次实验获得微射流的发展图像和微射流头部低动态模糊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射流 物质喷射 高速摄影 同轴全息
下载PDF
冲击压力及加载速率对沟槽微射流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刘超 王裴 +2 位作者 秦承森 冯其京 梁仙红 《计算物理》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0-194,共5页
通过二维弹塑性流体力学欧拉程序MEPH,系统研究冲击压力及加载速率对沟槽微射流喷射量的影响.计算结果显示,微射流的喷射量随冲击压力的增大而增大,但喷射量对压力的变化并不敏感;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均表明,加载速率对沟槽微射流的喷射... 通过二维弹塑性流体力学欧拉程序MEPH,系统研究冲击压力及加载速率对沟槽微射流喷射量的影响.计算结果显示,微射流的喷射量随冲击压力的增大而增大,但喷射量对压力的变化并不敏感;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均表明,加载速率对沟槽微射流的喷射量有较大影响,随着加载速率的减小,微粒子喷射量大致按指数规律减少,所得数值计算结果得到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喷射 冲击压力 加载速率 沟槽微射流
下载PDF
美国次临界实验中X光照相应用综述 被引量:3
7
作者 叶雁 李泽仁 +2 位作者 祁双喜 李作友 钟杰 《高能量密度物理》 2009年第4期177-181,共5页
X光照相技术作为重要的照相类测试技术多次应用在美国次临界实验中。根据应用场地的不同可以分为零室实验和容器实验两种情况,对X光照相技术中涉及到的光源、接收技术和处理技术进行调研和分析。美国次临界实验中X光照相应用的发展趋... X光照相技术作为重要的照相类测试技术多次应用在美国次临界实验中。根据应用场地的不同可以分为零室实验和容器实验两种情况,对X光照相技术中涉及到的光源、接收技术和处理技术进行调研和分析。美国次临界实验中X光照相应用的发展趋势有:一是针对不同的物理目标采用不同的X光照相技术(主要是光源和接收方式的选择);二是诊断目标从定性分析过渡到相对定量分析;三是大力发展新型光源满足相关的物理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临界 X光照相技术 零室实验 容器实验 物质喷射 微层裂
下载PDF
用光纤探针测量飞层前界面状态的初步探索 被引量:1
8
作者 王荣波 叶雁 +4 位作者 陈永涛 周维军 刘振清 何莉华 吴廷烈 《高压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81-686,共6页
对用光纤探针测量飞层前界面微喷、微层裂等现象的机理进行了分析,设计了光纤探针与瞬态粒子场全息照相技术联合测量泰安药柱加载下铅飞层的前界面状态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光纤探针的测量结果与瞬态全息照相的结果相吻合,说明利用光... 对用光纤探针测量飞层前界面微喷、微层裂等现象的机理进行了分析,设计了光纤探针与瞬态粒子场全息照相技术联合测量泰安药柱加载下铅飞层的前界面状态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光纤探针的测量结果与瞬态全息照相的结果相吻合,说明利用光纤探针可以对微喷粒子场进行有效探测,是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测试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探针 物质喷射 微层裂 粒子场全息照相
原文传递
Origin and structures of solar eruptions Ⅰ: Magnetic flux rope 被引量:13
9
作者 CHENG Xin GUO Yang DING MingDe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8期1383-1407,共25页
Coronal mass ejections(CMEs) and solar flares are the large-scale and most energetic eruptive phenomena in our solar system and able to release a large quantity of plasma and magnetic flux from the solar atmosphere in... Coronal mass ejections(CMEs) and solar flares are the large-scale and most energetic eruptive phenomena in our solar system and able to release a large quantity of plasma and magnetic flux from the solar atmosphere into the solar wind. When these high-speed magnetized plasmas along with the energetic particles arrive at the Earth, they may interact with the magnetosphere and ionosphere, and seriously affect the safety of human high-tech activities in outer space. The travel time of a CME to 1 AU is about 1–3 days, while energetic particles from the eruptions arrive even earlier. An efficient forecast of these phenomena therefore requires a clear detection of CMEs/flares at the stage as early as possible. To estimate the possibility of an eruption leading to a CME/flare, we need to elucidate some fundamental but elusive processes including in particular the origin and structures of CMEs/flares. Understanding these processes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prediction of the occurrence of CMEs/flares and their effects on geospace and the heliosphere but also help understand the mass ejections and flares on other solar-type stars.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review is to address the origin and early structures of CMEs/flares, from multi-wavelength observational perspective. First of all, we start with the ongoing debate of whether the pre-eruptive configuration, i.e., a helical magnetic flux rope(MFR), of CMEs/flares exists before the eruption and then emphatically introduce observational manifestations of the MFR. Secondly, we elaborate on the possible formation mechanisms of the MFR through distinct ways. Thirdly, we discuss the initiation of the MFR and associated dynamics during its evolution toward the CME/flare. Finally, we come to some conclusions and put forward some prospects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onal mass ejections Flares Magnetic flux ropes Magnetic field EUV/UV emissions Photosphere Corona Particle accelera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