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画物质性媒介及其生产策略的研究
1
作者 孙韵岚 《艺术评鉴》 2021年第9期166-168,共3页
本文以目前国内已有的动画本体研究成果为言说依据,由此梳理概括出两种常见的动画本体研究视角,同时引入动画媒介“流溢”出的“事件”现象,思考与其相关的三种动画生产策略和症候问题,从而使我们对动画本体及其相关问题有了多重层面解... 本文以目前国内已有的动画本体研究成果为言说依据,由此梳理概括出两种常见的动画本体研究视角,同时引入动画媒介“流溢”出的“事件”现象,思考与其相关的三种动画生产策略和症候问题,从而使我们对动画本体及其相关问题有了多重层面解读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画本体 物质性媒介 动画生产策略
下载PDF
数字生命持存与生命政治构序:数字账号的媒介物质性反思 被引量:2
2
作者 孔正毅 胡建强 王天柱 《天府新论》 CSSCI 2024年第3期80-89,158,共11页
当今数字媒介技术下沉为社会的操作系统,数字账号也成为人们维系数字化生存的基础设施。数字账号是一种由数据关系组成的数码物,也是承载人们数字关系的枢纽与中介,并由此开启了人们数字化生活的周围世界与存在姿态。但数字账号在维系... 当今数字媒介技术下沉为社会的操作系统,数字账号也成为人们维系数字化生存的基础设施。数字账号是一种由数据关系组成的数码物,也是承载人们数字关系的枢纽与中介,并由此开启了人们数字化生活的周围世界与存在姿态。但数字账号在维系人们的数字存在的同时,也带来了个体存在的外化与非个体化。进而,作为物质性装置的数字账号,构序了一场数字生命政治,账号化意味着数字生命政治的入序,去账号化则意味着数字生命权力的决断与治安处罚,两者共同规制着数字生命的存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账号 媒介物质 数字世界 数字化生存 生命政治
下载PDF
空间、身体与劳动:理解媒介物质性的三大维度 被引量:1
3
作者 汪政通 《新媒体研究》 2024年第3期20-26,共7页
在本土传播学科物质性转向的背景下,尝试分析其中的三大维度:空间、身体、劳动。空间、身体、劳动与媒介物质性的相遇,源自于平台社会、数字基础设施与技术具身化的兴起。同时,三大维度相互依存,互为媒介的状态,也彰显出媒介物质性所包... 在本土传播学科物质性转向的背景下,尝试分析其中的三大维度:空间、身体、劳动。空间、身体、劳动与媒介物质性的相遇,源自于平台社会、数字基础设施与技术具身化的兴起。同时,三大维度相互依存,互为媒介的状态,也彰显出媒介物质性所包含的张力。回顾近年来关于三大维度重要的理论与实践,试图以此角度贯通人与人、人与媒介、人与物的复杂纠缠关系,为未来的媒介物质性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物质 媒介 空间生成 技术具身 数字劳动
下载PDF
重访国际传播中的媒介界面:媒介物质性视阈下的TikTok
4
作者 陈杰 《东南传播》 2024年第2期77-81,共5页
经典国际传播理论与视角对传播的传者、内容、受众及其反馈考察较多,而对于传播的“传播”不求甚解。对此,本文从媒介物质性视角出发,思考作为承载中国本土企业“出海”参与国际传播的界面代表TikTok与国际传播的关联,尝试还原出对“传... 经典国际传播理论与视角对传播的传者、内容、受众及其反馈考察较多,而对于传播的“传播”不求甚解。对此,本文从媒介物质性视角出发,思考作为承载中国本土企业“出海”参与国际传播的界面代表TikTok与国际传播的关联,尝试还原出对“传播”的媒介模拟与想象。研究发现:一方面,以TikTok为代表的媒介界面支撑着国际传播的畅通与维系;另一方面,它们也绝不是单一的“信道”角色,其媒介特性连接并重塑着国际传播中的受众与国家。此外,作为界面的特性也将其置于国际竞争、文化碰撞与技术凝视的第一现场,催生出围绕其主导权而产生的各类霸权、垄断与偏倚,造就了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相交织的复杂奇观。基于此,本文希望通过对TikTok这一小切口的深入考察,提供国际传播研究的又一视角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传播 媒介界面 媒介物质 TikTok
下载PDF
媒介物质性视域下家庭奖状墙的视觉修辞实践探究
5
作者 黄明 孙瑞 韩隽 《少年儿童研究》 2024年第4期102-111,共10页
本文从奖状的媒介物质性出发,通过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探究家庭奖状墙的视觉修辞实践。研究发现,从奖状的视觉表征来看,其语图互文的修辞隐喻着庄严而神圣的价值叙事,进入家庭后其象征意义从荣誉转换为期望。从奖状墙空间生产逻辑来看,... 本文从奖状的媒介物质性出发,通过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探究家庭奖状墙的视觉修辞实践。研究发现,从奖状的视觉表征来看,其语图互文的修辞隐喻着庄严而神圣的价值叙事,进入家庭后其象征意义从荣誉转换为期望。从奖状墙空间生产逻辑来看,在厅堂与在卧室的不同空间布局塑造了观者不同的认知。从奖状墙的视觉布局来看,张贴奖状的数量堆积、排列组合和视线高度等多元修辞营造了多层次的审美体验,同时通过与电视、时钟、挂历、书桌等物体融合重构了家庭的时空秩序。从奖状墙与主体的互动来看,其在历时性的变化中逐渐成为一个理想化的主体表达空间,并为实现个体记忆到家庭记忆的跃迁提供了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奖状墙 媒介物质 视觉修辞 家庭教育
下载PDF
何谓“媒介物质性”:一种马克思主义视角的辨析
6
作者 陆灵鹏 《青年记者》 2024年第7期64-71,共8页
21世纪初,在哲学相关理论影响下,新闻传播学界出现了一个新思潮——“物质转向”。“物质转向”从关系性角度重新解读媒介物质性,赋予其“媒介复合体”“非二元对立”和“意识形态性”等新内涵,形成“媒介物质性转向”。然而,“媒介物... 21世纪初,在哲学相关理论影响下,新闻传播学界出现了一个新思潮——“物质转向”。“物质转向”从关系性角度重新解读媒介物质性,赋予其“媒介复合体”“非二元对立”和“意识形态性”等新内涵,形成“媒介物质性转向”。然而,“媒介物质性转向”在理论上存在局限性,主要表现为忽视媒介的客观性、陷入神秘主义和文化决定论的困境。马克思主义实践论能够克服上述局限性,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角度重构媒介物质性:实践是媒介物质性的根源,决定了媒介物质性的结构和主客关系。媒介物质性作为实践的产物和体现,是物质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统一,随社会实践的发展而演变,因而也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马克思主义实践论以实践为中介,揭示了媒介物质性的真正本质,为新闻传播学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方法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物质 马克思主义 行动者网络理论 实践论 媒介理论
下载PDF
作为“事件性媒介”的监控录像短视频——以事件现象学为视域
7
作者 吴果中 董破冰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1-160,共10页
监控录像短视频作为视频监控技术与短视频耦合的新型媒介形态,并不能被简单地归为一种监视媒介。以海德格尔、马里翁等的事件现象学为理论透镜,融贯伊德、克莱默尔的技术/媒介中介论,监控录像短视频更应被视为一种直观、原初地呈现事件... 监控录像短视频作为视频监控技术与短视频耦合的新型媒介形态,并不能被简单地归为一种监视媒介。以海德格尔、马里翁等的事件现象学为理论透镜,融贯伊德、克莱默尔的技术/媒介中介论,监控录像短视频更应被视为一种直观、原初地呈现事件的“事件性媒介”。在媒介本体层面上,监控录像短视频可以被规定为一种由“事件—媒介—主体”的三元关系构成的“事件媒介”,依靠监控摄像头的“全时空”部署与短视频的媒介渠道,实现对事件的接收与生成,为主体的在世生存提供了“超越的可能性”。监控录像短视频同时还是“媒介事件”的现实建构装置,它以物质性的事件为中介来实行“常识世界”的再生产,敞开了社会现实建构的实在性与开放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控录像短视频 事件 事件现象学 媒介事件 媒介物质
下载PDF
物质性视角下的媒介使用差异:智能电动汽车的使用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国强 何明阳 《新媒体与社会》 2023年第2期297-315,共19页
智能电动汽车已经成为当前世界各国汽车发展的主流趋势和社会现实,是智能媒介发展的下一个前沿。作为智能媒介的智能电动汽车,是交通媒介与传播媒介的融合,也是人的具身性与车的物质性在空间上的耦合。研究采取访谈和深度观察的方式,对... 智能电动汽车已经成为当前世界各国汽车发展的主流趋势和社会现实,是智能媒介发展的下一个前沿。作为智能媒介的智能电动汽车,是交通媒介与传播媒介的融合,也是人的具身性与车的物质性在空间上的耦合。研究采取访谈和深度观察的方式,对智能电动汽车车主进行深度访谈和使用情景观察,从媒介物质性角度考察使用智能电动汽车的各种因素。研究发现,智能电动汽车在媒介物质性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涉及驾驶者的身体、媒介与空间、媒介与话语以及媒介基础设施。更在物质性基础上建构用户的社会身份与社会交往,形成从物质属性到社会属性的鲜明使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动汽车 媒介物质 媒介使用差异 媒介基础设施
下载PDF
以短视频为媒:物质性变更下的知识感知重塑及其社会文化效应
9
作者 李颖彦 申启武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9-65,共7页
作为知识传播的新型基础设施,短视频以其强大的媒介逻辑与知觉技术形塑了互联网知识传播规则,并促使用户涵养出新的感知结构与行为模式。这种新的知识传播规则和感知模式在加深用户对知识速成与知识娱乐化追求的同时,也造成了知识权威... 作为知识传播的新型基础设施,短视频以其强大的媒介逻辑与知觉技术形塑了互联网知识传播规则,并促使用户涵养出新的感知结构与行为模式。这种新的知识传播规则和感知模式在加深用户对知识速成与知识娱乐化追求的同时,也造成了知识权威体系遭受冲击、思维浅薄化、“知识鸿沟”加剧等社会文化效应。在对知识类短视频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媒介物质性分析视角的运用能够从媒介装置的底层原理中理解和把握某种社会文化现象形成的原因,同时也为媒介批判研究开辟出更为本质直观的批判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 短视频 媒介物质 感知结构 媒介
下载PDF
数字时代档案记忆的媒介物质性认识——沃尔夫冈·恩斯特媒介考古学中的档案思想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程媛 吴颖诗 王玉珏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14,共6页
数字技术的发展要求重新审视档案作为媒介所具有的物质性“。媒介考古学”是媒介物质性研究的重要分支,其中代表性学者沃尔夫冈·恩斯特在福柯知识考古学与基特勒媒介本体论的影响下,发展了他基于媒介物质性的档案研究方法。面对数... 数字技术的发展要求重新审视档案作为媒介所具有的物质性“。媒介考古学”是媒介物质性研究的重要分支,其中代表性学者沃尔夫冈·恩斯特在福柯知识考古学与基特勒媒介本体论的影响下,发展了他基于媒介物质性的档案研究方法。面对数字技术发展导致的文化记录与存储系统变革,恩斯特从档案的基础设施、档案记忆实践及档案范式三个角度,揭示了数字时代档案记忆的软硬件物质性基础、可量化性与动态时间性特征,试图对维护固态话语秩序的传统档案制度进行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记忆 数字记忆 媒介考古学 媒介物质
下载PDF
走向物质性:以媒介为中心的跨媒介叙事论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煜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3-89,共7页
作为媒介实践的跨媒介叙事在文本阐释传统之下已难以延展出新的知识增量,而来自媒介的物质性研究则凭借着对媒介的再发现以及其所串接起的众多理论资源,为走向媒介中心的跨媒介叙事研究制定了新的解读框架与核心议题:作为文本行动、社... 作为媒介实践的跨媒介叙事在文本阐释传统之下已难以延展出新的知识增量,而来自媒介的物质性研究则凭借着对媒介的再发现以及其所串接起的众多理论资源,为走向媒介中心的跨媒介叙事研究制定了新的解读框架与核心议题:作为文本行动、社会行动以及感知行动的跨媒介叙事。在此基础上,文章认为跨媒介叙事不只是满足特定需要的内容产出模式,还包括与技术社会转型相适应的文化生产范式,其应拥有更为完整且开放的知识体系,同时涵盖深刻的社会意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叙事 媒介物质 社会行动 文化生产
下载PDF
作为物质的书籍:书籍研究的历史进路与物质性转向
12
作者 乔晓鹏 王怡冉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0-120,共11页
从媒介物质性研究出发,着眼书籍研究,回溯和归纳不同学派关于书籍的经典观点,书籍研究中对物质性的关注大体呈现了从凸显文本物质形式,到观照文本物质形态及其意义,再到对书籍物质性的关注等阶段。在此基础上,提出当前书籍研究向物质性... 从媒介物质性研究出发,着眼书籍研究,回溯和归纳不同学派关于书籍的经典观点,书籍研究中对物质性的关注大体呈现了从凸显文本物质形式,到观照文本物质形态及其意义,再到对书籍物质性的关注等阶段。在此基础上,提出当前书籍研究向物质性转向的可能路径:首先,关注书籍的物理属性及其出版实践再造的物质性;其次,将书籍置于“关系”之中,考察作为“中介”的书籍;再次,采用结构主义视角,探讨书籍出版或物质技术与社会文明进步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物质 书籍研究 书籍物质 书籍史 出版学
下载PDF
智慧城市形象国际传播路径探析——基于媒介物质性视角 被引量:4
13
作者 黄琦翔 吴倩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4-76,共3页
本文基于媒介物质性视角探讨遍布于城市的智能装置形塑城市意象的过程,总结智慧城市形象国际传播的新路径:作为行动主体的智能设备与城市中的人及其他物质发生联结,人与机器协同行动构筑的组合式网络成为智慧城市传播的原点;人机高度融... 本文基于媒介物质性视角探讨遍布于城市的智能装置形塑城市意象的过程,总结智慧城市形象国际传播的新路径:作为行动主体的智能设备与城市中的人及其他物质发生联结,人与机器协同行动构筑的组合式网络成为智慧城市传播的原点;人机高度融合产物“赛博人”对智慧城市景观进行表现与再现,多元的城市内容经由社交媒体“撒播”向海量用户。最终,具有自主能动性的用户对城市内容实现多元化再创作,城市意象因而趋向复杂与无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传播 媒介物质 行动者网络理论 智慧城市 国际传播
下载PDF
国产院线科幻电影中空间的生产——基于媒介物质性视角
14
作者 邵程 《视听》 2023年第8期25-28,共4页
在对科幻片的研究中,大部分研究认为科幻片本身就自带超越现实的属性。从媒介物质性的视角来看,这种超越现实的属性需要更多地发挥人的能动性,但媒介物质性探究的是物自身,认为其有超越人类意图的固着性,并能直接对建构活动产生影响。... 在对科幻片的研究中,大部分研究认为科幻片本身就自带超越现实的属性。从媒介物质性的视角来看,这种超越现实的属性需要更多地发挥人的能动性,但媒介物质性探究的是物自身,认为其有超越人类意图的固着性,并能直接对建构活动产生影响。基于此,本研究从空间角度探讨国产科幻片中固着性与能动性的关系。研究发现,对电影这一本身具有一定独立性的客体来说,物质性与能动性实际上是相互缠绕、无法割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科幻电影 空间生产 媒介物质
下载PDF
互融、延伸与重构:媒介化视角下影游融合的物质性考察
15
作者 孙瑷薇 《现代视听》 2023年第4期53-57,共5页
随着媒介研究的物质性转向,对于媒介主体的研究已然超脱于对其文本、内容等各方面的研究,而是以媒介本身作为连接世界的中介物进行探讨。在技术不断推陈出新的媒介环境中,影游融合类影视作品逐渐被视为一类新的媒介形态而被学界所关注... 随着媒介研究的物质性转向,对于媒介主体的研究已然超脱于对其文本、内容等各方面的研究,而是以媒介本身作为连接世界的中介物进行探讨。在技术不断推陈出新的媒介环境中,影游融合类影视作品逐渐被视为一类新的媒介形态而被学界所关注。在此视角之下,是否能够将影游融合作为一种具有物质性质的媒介,置于整个媒介传播研究当中去思考?本文运用跨学科的理论视角,通过对影游融合物质性的考察,揭示其随着媒介环境的不断变迁,进行交互渗透的底层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游融合 媒介物质 媒介
下载PDF
沉迷与唤醒:智媒时代青年学生的媒介化生存 被引量:1
16
作者 董媛 汤书昆 《未来传播》 CSSCI 2024年第1期67-75,共9页
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算法等新技术的应用将人类社会带入智媒时代,并形塑着我们当下的日常生活。调研发现,当下高校青年学生的日常生活存在时间被“蒸发”、空间被“侵占”、身心被“捆绑”及社交被“展演”等问题,呈现出深... 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算法等新技术的应用将人类社会带入智媒时代,并形塑着我们当下的日常生活。调研发现,当下高校青年学生的日常生活存在时间被“蒸发”、空间被“侵占”、身心被“捆绑”及社交被“展演”等问题,呈现出深度媒介化的生存样态。究其原因,数字“原住民”的网络惯习、“421”家庭子女的相对脆弱及媒介物质性主导的技术“驯化”等是主要方面。通过“向死而生”的生命教育、丰富多彩的线下实践活动和与时俱进的媒介素养教育等途径,能够有效实现激发生命韧性,丰盈生命体验,挣脱网络之茧,破除网络迷思,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破解因过度使用智能媒介而衍生出的日常生活负能量超常态涌现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媒时代 青年学生 日常生活 深度媒介 媒介物质
下载PDF
深度媒介化:逻辑起点与形成要素 被引量:1
17
作者 顾烨烨 《新闻爱好者》 CSSCI 2024年第4期93-96,共4页
随着数字技术的日新月异,社会的深度媒介化已成为必然趋势。数字时代,深度媒介化的形成和发展具有自身的逻辑起点与形成要素:第一,深度媒介化需要重新聚焦媒介的物质性,深刻认识到深度媒介化时代媒介已经渐趋日常语境化,从而展开一种“... 随着数字技术的日新月异,社会的深度媒介化已成为必然趋势。数字时代,深度媒介化的形成和发展具有自身的逻辑起点与形成要素:第一,深度媒介化需要重新聚焦媒介的物质性,深刻认识到深度媒介化时代媒介已经渐趋日常语境化,从而展开一种“去中介化”的研究,这亦是提出“深度媒介化”的逻辑起点;第二,数字媒体变革、先锋社群、传播型构三种要素分别为深度媒介化提供了技术支撑、驱动力量与分析框架,它们使得“深度媒介化”一词有了具体内涵而不至于沦为一种概念潮流。在厘清深度媒介化的逻辑起点与形成要素的基础上,我们应深入思考数字时代媒介化研究的可能性与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媒介 先锋社群 传播型构 媒介物质
下载PDF
5G时代浅论媒介物质性研究的传播学意义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福丽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64-168,共5页
5G时代的到来,媒介技术的飞速发展给“重文本、轻物质”的传播学研究传统提出了新挑战。媒介物质性和技术重新被予以关注,并逐渐成为人们在新的传播环境下反思现有研究的一条重要路径。那么,到底什么是媒介物质性研究?它与原有的技术研... 5G时代的到来,媒介技术的飞速发展给“重文本、轻物质”的传播学研究传统提出了新挑战。媒介物质性和技术重新被予以关注,并逐渐成为人们在新的传播环境下反思现有研究的一条重要路径。那么,到底什么是媒介物质性研究?它与原有的技术研究路径又有什么关系?通过文献梳理可以发现,目前对媒介物质性的研究包含两层含义:一个是媒介的物质形态研究,以及在此基础上媒介对人的身体所产生的改变等问题的讨论。另一个是媒介物质形态背后所隐含的技术逻辑以及这种逻辑给传播主体、环境乃至整个社会所带来的变化。媒介物质形态受到媒介技术逻辑、人们的需求以及社会整体发展水平等多因素的影响,同时又与隐含其后的媒介技术互相依存,互动发展,共同参与和影响整个传播过程,并对传播结构不断形塑,使得传播呈现出一种复杂的动态化过程。而在媒介物质性研究的过程中,也必须紧紧围绕人的媒介实践来进行,充分体现媒介物质和技术研究中的人本主义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物质 技术研究 媒介
下载PDF
物性凸显与他者伦理转向——从抖音短视频的“面容”呈现说开来
19
作者 柴敏露 袁智忠 《天府新论》 CSSCI 2024年第4期147-154,共8页
“面容”是列维纳斯用来指称“我—他”伦理关系的表征,也是其“他者伦理”思想的入口,但其在进入媒介场域后,却遭遇了物质化的掩盖与伦理指称的转向。在抖音短视频中,特效贴片黏合的脸导致人面容多义性的隐没,趋同的吸引装置改变了人... “面容”是列维纳斯用来指称“我—他”伦理关系的表征,也是其“他者伦理”思想的入口,但其在进入媒介场域后,却遭遇了物质化的掩盖与伦理指称的转向。在抖音短视频中,特效贴片黏合的脸导致人面容多义性的隐没,趋同的吸引装置改变了人与人和谐真诚的交往伦理,进而演化为物化个体间的展演伦理。而抖音界面的显现,也以崇高的声音权利与平滑的内容接替遮蔽了用户自身的理性,干预了用户的他者性,将“我—他”伦理转换为“我—它”伦理。特效贴片及数字界面因思想意志的缺失,透显出对他者责任心的淡漠,以致列维纳斯的伦理理想遭遇现代性危机。因此,从他者伦理视角考察抖音的“面容”呈现,可以发现,一种物质性的“面容”德性亟须建立,用户的理性权利也亟待归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维纳斯 “面容” 抖音 他者伦理转向 媒介物质
下载PDF
生成与衍射:数字媒介的“技术自主性”
20
作者 苏陆影 陈接峰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42-44,共3页
在万物皆媒和深度媒介化生存的当下,媒介的重要性正在显著提高,媒介物质性悄然显现。在新物质主义思想家巴拉德的“能动实在论”看来,媒介不仅是表征现实的载体,媒介的表征还会造成现实世界的重构,生成一种新的实在。当我们以媒介技术... 在万物皆媒和深度媒介化生存的当下,媒介的重要性正在显著提高,媒介物质性悄然显现。在新物质主义思想家巴拉德的“能动实在论”看来,媒介不仅是表征现实的载体,媒介的表征还会造成现实世界的重构,生成一种新的实在。当我们以媒介技术哲学的视角来审视这一新的实在时,媒介化社会的到来同时伴随着“技术自主性”的胜利,而在这一过程中,人类的主体性和能动性逐渐消逝。如何找回人的主体性,回归“人—技”关系动态平衡,是未来媒介技术发展中的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物质 技术哲学 能动实在论 技术自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