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1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课堂”的逻辑机理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文文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4期116-124,共9页
我国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校园”同步启动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实施,在实践层面取得显著成效。从深层理论角度探究,我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后发外生型”特征是其内在原因,历史条件所致的“中学为体,... 我国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校园”同步启动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实施,在实践层面取得显著成效。从深层理论角度探究,我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后发外生型”特征是其内在原因,历史条件所致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中华民族的新发展时期亟待凝聚民族经验、民族智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植入高等教育。而高等教育的时代使命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所倡导的文化多样性为其提供了外在契机。在高校介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坚持活态化传承原则,邀请传承人进课堂是有效途径与重要抓手。传承人的“具身性”特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隐性知识”是根本原因,也是原则方法,同时构成双重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高校职能 课堂教学 活态传承
下载PDF
“差序格局”与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生存策略——基于宜兴紫砂传承人口述史的田野调查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拓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24年第2期55-63,共9页
基于儒家伦理与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差序格局”现象在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主体构成的特殊社会圈层中亦有普遍性体现。它突出表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主体的“师徒关系”也是以家庭血缘为中心呈水波纹式向周围扩散并形成社会“圈... 基于儒家伦理与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差序格局”现象在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主体构成的特殊社会圈层中亦有普遍性体现。它突出表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主体的“师徒关系”也是以家庭血缘为中心呈水波纹式向周围扩散并形成社会“圈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个体既要通过积极“拜师”的“关系实践”与“核心传承人”建构起利于自己生存与发展的人际关系网络,又要通过“人情”运作的方式实现与“核心传承人”在社会资源方面的利益互惠。“拜师”既是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主体的“集体意向性”行为和心理观念,也成为社会资源有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谋求生存与发展的普遍行动策略。作为当下一种“社会实在的建构”方式,如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现实情境中理性、适度地运用和防范“关系资本”的异化性发展,学界要有清醒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序格局 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生存策略 宜兴紫砂 口述史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校本探究
3
作者 谢陆霖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2024年第11期107-107,共1页
走马镇民间故事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将走马镇民间故事传承与学校文化、课程、活动等有机融合,推动师生从文化传承、文化创新走向文化自觉,培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特色。一是以课题研究为引领,支撑内涵化发展愿景。坚持问... 走马镇民间故事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将走马镇民间故事传承与学校文化、课程、活动等有机融合,推动师生从文化传承、文化创新走向文化自觉,培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特色。一是以课题研究为引领,支撑内涵化发展愿景。坚持问题、目标和成果导向,开展“以故事推进教育教学方式变革”“讲好走马镇民间故事跨学科改革”等研究,深入探究学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在原理,系统探索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故事讲深、讲透、讲活的有效方法,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成为广大师生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方式变革 物质文化遗产教育 思想共识 成果导向 发展愿景 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文化传承 学校传承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融入高职院校工匠精神教育路径研究
4
作者 郭闯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24-28,共5页
工匠精神作为一种职业精神,是职业品质的重要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传统技艺凸显工匠品质,与工匠精神的内涵不谋而合。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融入高职院校工匠精神教育有着独特的价值。调查研... 工匠精神作为一种职业精神,是职业品质的重要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传统技艺凸显工匠品质,与工匠精神的内涵不谋而合。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融入高职院校工匠精神教育有着独特的价值。调查研究表明,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融入高职院校工匠精神教育尚存在诸多问题。高职院校要从强化职业精神培训、实施现代学徒制、营造工匠文化氛围及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素材等方面进行优化,不断增强工匠精神教育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工匠精神教育 高职院校
下载PDF
短视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影响
5
作者 卢嘉玟 《文化产业》 2024年第12期100-102,共3页
短视频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方式,极大地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但同时也造成传播不均衡、内涵诠释受限及内容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因此,为有效促进非遗的传承与可持续发展,应建立多层次传播体系,促进非遗传播;推动文旅融合,... 短视频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方式,极大地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但同时也造成传播不均衡、内涵诠释受限及内容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因此,为有效促进非遗的传承与可持续发展,应建立多层次传播体系,促进非遗传播;推动文旅融合,开发贴近人民生活的文创产品;鼓励创新内容形式,增强粉丝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视频 有效促进 传播体系 文旅融合 鼓励创新 非遗传播 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内涵诠释
下载PDF
探析融媒体时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影响
6
作者 夏琳 《传播力研究》 2024年第2期25-27,共3页
自21世纪以来,一场以数字化为主导的巨浪推动着时代的变革与发展,移动互联网在这场浪潮中,已高度融入到当今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融媒体+”的宣传方式逐步拉开序幕,通过“融合”“融活”开启全媒体传播新格局,不断在“融媒体+”中拓... 自21世纪以来,一场以数字化为主导的巨浪推动着时代的变革与发展,移动互联网在这场浪潮中,已高度融入到当今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融媒体+”的宣传方式逐步拉开序幕,通过“融合”“融活”开启全媒体传播新格局,不断在“融媒体+”中拓宽服务模式,将传统媒体单一式宣传转化为立体化、多元化运行,更多受众依托微信、微博、短视频APP等方式进行知识储备、了解社会发展。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入融合之旅,占据网络阵地,是现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趋势。基于此,本文以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论述如何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属IP,创建非遗网络时空,以期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让传承“走”下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媒体时代 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影响 鄂伦春族
下载PDF
体验式体育旅游在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于潞璐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64-68,共5页
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面临传承空间缺失、传承效果不佳、旅游者参与型产品供给缺乏、传承人断档等现象较为普遍的问题。体验式体育旅游在传承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此,要建立相关活动场域,培养复合... 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面临传承空间缺失、传承效果不佳、旅游者参与型产品供给缺乏、传承人断档等现象较为普遍的问题。体验式体育旅游在传承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此,要建立相关活动场域,培养复合型传承人才,加强相关制度建设,加大宣传力度,从而更好地传承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验式体育旅游 民族传统体育 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下载PDF
虚拟现实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应用研究——以海南黎族制陶为例 被引量:4
8
作者 杨丽 徐力 《陶瓷》 CAS 2023年第1期185-187,共3页
虚拟现实是21世纪新媒体重要的交互技术,是一项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复合化集成技术。一方面,其中的人机交互和拟真技术应用于文化产业能够创造出很多价值;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正在面临着新的... 虚拟现实是21世纪新媒体重要的交互技术,是一项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复合化集成技术。一方面,其中的人机交互和拟真技术应用于文化产业能够创造出很多价值;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正在面临着新的考验。本文以海南黎族制陶为例,研究如何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更好的展示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现实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黎族制陶 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VR技术 沉浸式体验
下载PDF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系在地方高校的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1
9
作者 崔巍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2期88-91,共4页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在历史演进与发展中创造的物质及精神财富的特殊形式,其体现了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和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复兴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地方高校在非遗教育传承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少数民族非遗传承的...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在历史演进与发展中创造的物质及精神财富的特殊形式,其体现了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和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复兴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地方高校在非遗教育传承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少数民族非遗传承的重要途径。该文以地方高校为主体,以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系构建与实践为探索对象,深入分析地方高校中该体系的发展现状,探索保护策略,希望能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系构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系 地方高校 构建 实践
下载PDF
宋楷战:返乡创业带动泥塑发展——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宋楷战
10
作者 魏三军 《中国经贸》 2023年第20期20-21,共2页
泥咕咕传人宋楷战,男,出生于浚县伾山街道西杨玘屯,因从小对泥塑非常感兴趣,2002年高中毕业后就到郑州雕塑厂打工,后又到西安陶艺厂打工,在外漂泊几年,怀有对故土的感情2006年5月回乡。2006年10月任鹤壁市浚县杨玘屯民俗文化博物馆馆长,... 泥咕咕传人宋楷战,男,出生于浚县伾山街道西杨玘屯,因从小对泥塑非常感兴趣,2002年高中毕业后就到郑州雕塑厂打工,后又到西安陶艺厂打工,在外漂泊几年,怀有对故土的感情2006年5月回乡。2006年10月任鹤壁市浚县杨玘屯民俗文化博物馆馆长,2013年4月成立河南省憨刀工艺美术品有限公司,2014年4月创办憨刀文化创意园区。2017年创办鹤壁市朝歌里非遗展馆任馆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返乡创业 工艺美术品 博物馆馆长 泥咕咕 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鹤壁市 文化创意园区 民俗文化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景德镇薄胎瓷工艺的发展演变及其特点——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的整理与研究
11
作者 况立 陈宁 《中国陶瓷工业》 CAS 2023年第2期98-103,共6页
本文通过对景德镇薄胎瓷工艺的调查与研究,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熊国安的口述史料,对改革开放以来景德镇薄胎瓷工艺的发展演变作了分期研究,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即1978—1986年的恢复期、1987—1995年的发展期、1996—2004年的过渡... 本文通过对景德镇薄胎瓷工艺的调查与研究,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熊国安的口述史料,对改革开放以来景德镇薄胎瓷工艺的发展演变作了分期研究,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即1978—1986年的恢复期、1987—1995年的发展期、1996—2004年的过渡期、2005年至今的创新期,并分别总结分析了这四个时期景德镇薄胎瓷工艺的发展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胎瓷工艺 景德镇 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口述史
下载PDF
江南绣娘的“三心”——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苏绣)邹英姿
12
作者 黄素心 《华人时刊》 2023年第10期28-30,共3页
土个世纪七十年代初,邹英姿出生在后来被誉为“刺绣艺术之乡”的苏州镇湖。那时候,镇上的女孩都会绣,女红不好是嫁不出去的。镇湖的孩子们就在这满目的彩线、绣布、绣屏里绕着绣架奔跑、拿着绣绷嬉戏。许是得了这一方水土的滋养,当年仅... 土个世纪七十年代初,邹英姿出生在后来被誉为“刺绣艺术之乡”的苏州镇湖。那时候,镇上的女孩都会绣,女红不好是嫁不出去的。镇湖的孩子们就在这满目的彩线、绣布、绣屏里绕着绣架奔跑、拿着绣绷嬉戏。许是得了这一方水土的滋养,当年仅五六岁的“小娘鱼”倚在母亲身旁,看着那针线上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方水土 艺术之乡 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旅游开发的耦合逻辑——以重庆市渝东南民族地区为例 被引量:44
13
作者 江娟丽 江茂森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8-56,共9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实践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是乡村文化振兴不可或缺的内生力量。过去数年全面推进精准扶贫脱贫的实践证明,发展乡村旅游带动了乡村产业的发展,对实现农民增收产生了积极作用,其中,非物质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实践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是乡村文化振兴不可或缺的内生力量。过去数年全面推进精准扶贫脱贫的实践证明,发展乡村旅游带动了乡村产业的发展,对实现农民增收产生了积极作用,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作助推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融合机制时,要完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旅游开发的多元监管制度;要深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核心基因,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真性;构建“三位一体”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模式;要创新社区居民参与机制,拓宽居民多元参与渠道;要推动“点面”相结合的“农+旅+非遗”融合等机制,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事业的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乡村振兴 物质文化遗产旅游 融合机制
下载PDF
影像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作用及方式 被引量:16
14
作者 杨国兴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15年第3期99-103,共5页
近年来,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影响下,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萎缩的危险,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保护和传播的不力,逐渐地消亡和失传,因此,传承和保护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成为必要。影像由于自身所具有的直观性、真实性特征和记... 近年来,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影响下,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萎缩的危险,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保护和传播的不力,逐渐地消亡和失传,因此,传承和保护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成为必要。影像由于自身所具有的直观性、真实性特征和记录、传播功能,成为了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有效手段。越来越多的部门纷纷采用影像参与这一有效方式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也应当注意非物质文化的特点对影像参与的要求,利用影像手段从"人""文化""空间"等方面对其进行"整体保护",并在这一过程中注意影像参与对非物质文化所产生的影响,使影像参与真正成为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参与 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 影像档案 真实性 直观性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行政法保护的反思与发展 被引量:11
15
作者 文晓静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89-193,共5页
现阶段我国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行政性保护措施虽多,但整体缺乏系统性,具体表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行政法保护的立法缺乏规划性,传承人保护缺乏专门的行政法,行政确认机制缺乏整合性,社会监督体制不尽完善等方面,需要通过完... 现阶段我国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行政性保护措施虽多,但整体缺乏系统性,具体表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行政法保护的立法缺乏规划性,传承人保护缺乏专门的行政法,行政确认机制缺乏整合性,社会监督体制不尽完善等方面,需要通过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规范体系,细化传承人保护规定,规范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确认机制,完善现有确认方式,建立有效的行政奖励和行政帮助制度,构建以程序公正为主旨、以公众参与为途径的社会监督制度等途径加以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行政法保护 反思 对策
下载PDF
民族文化传习馆:区域性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新模式 被引量:22
16
作者 黄龙光 《文化遗产》 CSSCI 2012年第1期23-28,共6页
区域性大学是区域内教育、智力、人才的聚集地,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核心内驱动力源。今天,区域性大学拥有地缘、智识优势,应具备文化自觉意识,主动承担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责任。区域性大学民族文化传习馆,是一种... 区域性大学是区域内教育、智力、人才的聚集地,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核心内驱动力源。今天,区域性大学拥有地缘、智识优势,应具备文化自觉意识,主动承担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责任。区域性大学民族文化传习馆,是一种基于地方性知识观,尊重文化差异,倡导文化多样性理念下的新型非物质文化传习模式,它使传习者在与主流普适性知识的不断比较和整合中,实现"美美与共"多元文化和谐共处的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性大学 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传习馆模式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特点及其传承效果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郝文军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44-145,共2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充分发挥这一群体的作用至关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自身特点影响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传播效果。但是具体怎样影响、影响多大,目...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充分发挥这一群体的作用至关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自身特点影响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传播效果。但是具体怎样影响、影响多大,目前还没有相关研究。本文以辽宁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为例,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以期对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传播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省 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特点 传承效果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路径——以民族地区为例 被引量:7
18
作者 万兆彬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25-28,共4页
中国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且特色鲜明,是人类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化石"。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职业教育备受关注,在职业教育中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发展职业教育,促进两者的融合发展已成为... 中国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且特色鲜明,是人类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化石"。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职业教育备受关注,在职业教育中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发展职业教育,促进两者的融合发展已成为一种可能。在对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传承人培养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的必要性,认为从传承人培养在初等、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内的纵向衔接以及培养模式、教学条件、教学方法、课程体系和师资力量五个方面的横向探索对二者的融合发展路径进行具体探讨,可为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养提供若干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职业教育 融合发展
下载PDF
江西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的深度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梅佳琪 《当代音乐》 2017年第23期57-59,共3页
江西拥有十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反映着文化和传统的变迁,记录了传统和现代之间演变的信息,它所代表的是鲜活的赣鄱文化、是原生态的赣鄱文化基因。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人的活动息息相关,是靠人传承下来的。将口... 江西拥有十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反映着文化和传统的变迁,记录了传统和现代之间演变的信息,它所代表的是鲜活的赣鄱文化、是原生态的赣鄱文化基因。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人的活动息息相关,是靠人传承下来的。将口述史的研究方法引入到对江西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群体的保护研究,能较为全面地把握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脉络,从而为江西艺术学、音乐学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江西传统音乐 口述史
下载PDF
手机APP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建档中的应用及思路——美国StoryCorps项目的启示 被引量:3
20
作者 郭辉 《档案与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2-24,32,共4页
文章通过分析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建档工作的现状及手机APP的应用状况,剖析美国StoryCorps口述史项目中手机APP的设计思路,提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建档APP的基本理念与功能模块,并建议从法律上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传承... 文章通过分析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建档工作的现状及手机APP的应用状况,剖析美国StoryCorps口述史项目中手机APP的设计思路,提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建档APP的基本理念与功能模块,并建议从法律上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传承项目的公开范围,以宣传、奖励等方式吸引公众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建档APP,从而将这一项目推行至更广泛的社会公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建档 APP 手机服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