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数字化课堂观察”平台改进教学行为的研究——以初三化学“物质的溶解性”为例
1
作者 李桂枝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4年第20期113-115,共3页
课堂观察是进行教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它可以更好地理解教师的教学行为和专业能力.“数字化课堂观察”平台作为一种新型的“听评课”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听与评的质量,从而推动教师教学能力与水平的提高.本文以初三化学“物质的溶解... 课堂观察是进行教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它可以更好地理解教师的教学行为和专业能力.“数字化课堂观察”平台作为一种新型的“听评课”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听与评的质量,从而推动教师教学能力与水平的提高.本文以初三化学“物质的溶解性”为例,探索基于“数字化课堂观察”平台改进教学行为的有效路径,以提高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三化学教学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课堂观察”平台 教学行为 初三化学 物质溶解性
下载PDF
氧氟沙星和诺氟沙星的水环境光化学转化:pH值及溶解性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28
2
作者 尉小旋 陈景文 +4 位作者 王如冰 郭芳婕 曾宇飞 李雨昕 吴英格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48-454,共7页
在模拟日光照射下,考察了氧氟沙星和诺氟沙星在纯水和天然水中的光降解行为,结果表明,氧氟沙星和诺氟沙星的光降解随p H增加(p H=4—10)先增快后减慢,两种抗生素以两性离子形态存在时光解最快.氧氟沙星和诺氟沙星在天然水中的光降解显... 在模拟日光照射下,考察了氧氟沙星和诺氟沙星在纯水和天然水中的光降解行为,结果表明,氧氟沙星和诺氟沙星的光降解随p H增加(p H=4—10)先增快后减慢,两种抗生素以两性离子形态存在时光解最快.氧氟沙星和诺氟沙星在天然水中的光降解显著慢于其在相似p H条件下(p H=8)纯水中的光降解,天然水中的溶解性物质对两种抗生素的光降解总体表现为抑制作用.以Suwannee河富里酸为例,研究了溶解性有机质(DOM)的影响机制,发现淡水中高浓度的DOM主要通过竞争光吸收抑制氧氟沙星和诺氟沙星的光解,而海水中低浓度的DOM可以通过淬灭活性物种抑制两种抗生素的光解.天然水中的金属阳离子(Ca2+和Fe3+)和NO-3分别通过配位作用和光致生成·OH影响氧氟沙星和诺氟沙星的降解.由此可见,氧氟沙星和诺氟沙星在天然水中的光化学行为依赖于水体p H值和溶解性物质的综合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氟沙星 诺氟沙星 光解 PH值 溶解性物质
下载PDF
超声波耦合Fenton氧化对污泥破解效果的研究--以粒径和溶解性物质为例 被引量:21
3
作者 宫常修 蒋建国 杨世辉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93-297,共5页
提出超声波和Fenton氧化协同作用来破解污泥,比较了单独的Fenton氧化和超声波耦合Fenton氧化对污泥粒径,溶解性物质和污泥上清液中多聚糖与蛋白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泥经过Fenton氧化和超声波耦合Fenton氧化处理后,污泥比表面积明显增加... 提出超声波和Fenton氧化协同作用来破解污泥,比较了单独的Fenton氧化和超声波耦合Fenton氧化对污泥粒径,溶解性物质和污泥上清液中多聚糖与蛋白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泥经过Fenton氧化和超声波耦合Fenton氧化处理后,污泥比表面积明显增加,体平均粒径和索太尔平均径都明显降低,污泥的絮凝体结构遭到了氧化破解,污泥的脱水性能和稳定性能得到了改善.超声波耦合对于污泥破解促进作用十分明显,表现在污泥的比表面积变得更大,粒径降低幅度更明显.这2种氧化对于污泥中SCOD的增加促进作用都十分明显,Fenton氧化处理后污泥SCOD从120.45mg/L增加到585.47mg/L,增加3.9倍,而超声波耦合Fenton氧化处理后,污泥中SCOD则能从120.45mg/L增加到767.47mg/L,增加5.4倍.单独的Fenton氧化处理,污泥上清液中多聚糖最高浓度为209.74mg/L,相对于原污泥的57.81 mg/L增加了2.6倍,而超声耦合Fenton氧化处理后污泥上清液中多聚糖最高浓度则为433.68mg/L,相对于原污泥增加了6.5倍.2种氧化对上清液中的蛋白质的作用则是先增加后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粒径 比表面积 溶解性物质
下载PDF
河流溶解性物质解吸数学模式比较与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许文盛 陈立 +1 位作者 刘金 江磊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2-47,共6页
针对河流溶解性物质侵蚀时的界面解吸过程,总结了计算可溶性物质解吸总量时最具代表性的稳态模型,包括Herry模型、Langmuir模型、Freundlich模型和表面络合模型,并运用以Ca2+为可溶性物质特征离子的静态试验成果,验证了上述各种模型的... 针对河流溶解性物质侵蚀时的界面解吸过程,总结了计算可溶性物质解吸总量时最具代表性的稳态模型,包括Herry模型、Langmuir模型、Freundlich模型和表面络合模型,并运用以Ca2+为可溶性物质特征离子的静态试验成果,验证了上述各种模型的有效性。通过比较和分析发现,由于可溶性物质在解吸和吸附时初始赋存状态的差异,这些模型都未有考虑可溶性物质解吸时的扩散过程。最后,对溶解性物质的解吸模式进行了分析,指出溶解性物质解吸是扩散与离子交换综合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对现有模型进行了改进,把可溶性物质解吸总量分成扩散总量和离子交换总量两大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性物质 解吸 数学模式 比较与分析 模型改进
下载PDF
Na^+对河流溶解性物质解吸规律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许文盛 陈立 +1 位作者 赵德招 刘欣桐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37-543,共7页
以Ca2+解吸总量和解吸平衡溶液的pH值作为溶解性物质解吸的特征指标,采用静态试验方法,初步研究了解吸溶液中的Na+对溶解性物质解吸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颗粒物成分和粒径相同时,随着解吸溶液中Na+初始浓度的升高,溶解性物质解吸总量... 以Ca2+解吸总量和解吸平衡溶液的pH值作为溶解性物质解吸的特征指标,采用静态试验方法,初步研究了解吸溶液中的Na+对溶解性物质解吸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颗粒物成分和粒径相同时,随着解吸溶液中Na+初始浓度的升高,溶解性物质解吸总量逐渐增大,并趋于一极大值,溶解性物质解吸总量的增加值逐渐减小;颗粒物成分相同而粒径不同或颗粒物粒径相同而成分不同时,同一Na+初始浓度下,溶解性物质解吸总量不等。解吸溶液中Na+初始浓度相同时,对于不同种类的溶解性物质,其解吸总量随颗粒物成分或粒径变化的规律不同。颗粒物成分和粒径相同时,在同一Na+初始浓度下,不同种类溶解性物质的解吸过程具有较好的伴随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 河流 溶解性物质 解吸规律 试验研究
下载PDF
河流溶解性物质解吸研究进展与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许文盛 刘林 +1 位作者 陈立 闫涛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7-21,30,共6页
解吸是河流溶解性物质侵蚀的重要表现形式,对流域内水土流失及水环境的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从微观界面过程与宏观迁移过程角度,分析了溶解性物质解吸的理论模式;归纳了影响溶解性物质解吸的因素,并对主要因素影响溶解性物质解吸的规律... 解吸是河流溶解性物质侵蚀的重要表现形式,对流域内水土流失及水环境的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从微观界面过程与宏观迁移过程角度,分析了溶解性物质解吸的理论模式;归纳了影响溶解性物质解吸的因素,并对主要因素影响溶解性物质解吸的规律进行了探讨;总结了在溶解性物质解吸时随河道水体迁移的宏观迁移模型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河流溶解性物质解吸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研究趋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 溶解性物质 解吸 影响因素 迁移模型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河流溶解性物质侵蚀研究综述
7
作者 许文盛 陈立 +1 位作者 罗优 周银军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3-80,共8页
河流溶解性物质的侵蚀对流域内水土流失及水环境的变化有着重要影响。从可溶性物质侵蚀的微观界面过程及宏观迁移过程出发,讨论了溶解性物质侵蚀的微观界面模式;归纳了影响河流溶解性物质侵蚀的因素,并对主要因素影响可溶性物质侵蚀的... 河流溶解性物质的侵蚀对流域内水土流失及水环境的变化有着重要影响。从可溶性物质侵蚀的微观界面过程及宏观迁移过程出发,讨论了溶解性物质侵蚀的微观界面模式;归纳了影响河流溶解性物质侵蚀的因素,并对主要因素影响可溶性物质侵蚀的规律进行了分析;概括了在可溶性物质随坡地径流迁移及在河道水体中迁移的宏观迁移模型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河流溶解性物质侵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研究趋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 溶解性物质 侵蚀 吸附 解吸 迁移模型
下载PDF
天然水体溶解性物质对5种抗生素光解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代志峰 邰超 +4 位作者 张少栋 阴永光 孙英杰 李鹏 罗永涛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273-2282,共10页
建立了分析水体溶解性物质对抗生素光解影响的方法,对比研究了8种典型天然水体成分对3类5种抗生素光解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不同水体成分对不同抗生素光解影响呈现很大的差异性.甲砜霉素主要发生间接光解,纯水中光解速率只有1.3... 建立了分析水体溶解性物质对抗生素光解影响的方法,对比研究了8种典型天然水体成分对3类5种抗生素光解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不同水体成分对不同抗生素光解影响呈现很大的差异性.甲砜霉素主要发生间接光解,纯水中光解速率只有1.33×10^(–5)min^(–1),而其他抗生素则同时发生直接光解和间接光解.水体成分中NO_3~–,Fe^(2+)和Cl~–主要通过光致活性物种(·OH和~1O_2)影响抗生素光解,DOM主要通过滤光作用影响抗生素光解.另外Ca^(2+)和Mg^(2+)对不同抗生素的光解影响主要通过其与抗生素分子的络合作用实现,Ca^(2+)和Mg^(2+)分别促进了恩氟沙星光解(0.3933min^(–1)和0.2314min^(–1)),但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沙拉沙星的光解(0.0447min^(–1)和0.0289min^(–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水体 溶解性物质 抗生素 光解 影响
下载PDF
河口水体中溶解性物质对氟喹诺酮光解速率常数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崔飞飞 乔显亮 +3 位作者 罗翔 张亚南 谢晴 陈景文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79-83,89,共6页
氟喹诺酮(FQs)在环境中经常被检出,会诱导抗药细菌和人体抗性基因的产生。自然水体中溶解性物质对FQs的光解具有显著影响。以氙灯作为光源,测定了9种FQs在5个黄河河口水样中的光解速率常数,并研究了NO_3^-、Cl^-和溶解性有机质(DOM)对... 氟喹诺酮(FQs)在环境中经常被检出,会诱导抗药细菌和人体抗性基因的产生。自然水体中溶解性物质对FQs的光解具有显著影响。以氙灯作为光源,测定了9种FQs在5个黄河河口水样中的光解速率常数,并研究了NO_3^-、Cl^-和溶解性有机质(DOM)对巴洛沙星的光解速率常数的复合影响。结果表明,9种FQs的水解和生物降解等过程可以忽略不计,其在水样中的光解过程都可以用一级动力学方程来描述,但速率常数差异很大。其中,洛美沙星的光解速率常数最大,巴洛沙星的光解速率常数最小,因此巴洛沙星可能的环境风险最大。NO_3^-对巴洛沙星的光解过程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Cl-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DOM对巴洛沙星的光解过程影响不显著。NO_3^-、Cl^-和DOM对巴洛沙星的光解过程的复合影响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喹诺酮 抗生素 黄河河口 光解 巴洛沙星 溶解性物质
下载PDF
污泥龄对膜生物反应器中溶解性荧光物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蔡伟娜 何磊 《净水技术》 CAS 2012年第2期52-57,共6页
采用三维荧光(EEM)光谱技术分析了膜-生物反应器(MBR)处理餐饮废水过程中的各种溶解性有机物(DOM),并对比研究不同污泥龄(SRT)条件下DOM的EEM光谱的迁移变化特性。结果表明各种DOM的荧光物质中,普遍存在以色氨酸为代表的蛋白质类物质,... 采用三维荧光(EEM)光谱技术分析了膜-生物反应器(MBR)处理餐饮废水过程中的各种溶解性有机物(DOM),并对比研究不同污泥龄(SRT)条件下DOM的EEM光谱的迁移变化特性。结果表明各种DOM的荧光物质中,普遍存在以色氨酸为代表的蛋白质类物质,且溶解性膜污染中只有高、低激发波长色氨酸,表明蛋白质类物质是导致膜污染的重要因素。腐殖酸溯源又表明进水及出水DOM中的腐殖酸以微生物代谢产生的带有荧光基团的腐殖酸类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龄(SRT) 膜生物反应器(MBR) 溶解性荧光物质 三维荧光光谱
下载PDF
初中化学《物质的溶解性》探究案例
11
作者 潘小明 毛国永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27-29,共3页
关键词 初中 化学教学 物质溶解性》课 教学过程 教材分析 科学探究
下载PDF
淘宝互联网 陶醉新课堂——“物质的溶解性”(第2课时)的教学尝试
12
作者 沈兆刚 《化学教与学》 2013年第5期67-69,共3页
文章以"物质的溶解性"(第2课时)为例,尝试将网络技术服务于化学课堂教学,构建新式课堂。
关键词 互联网 图片 动画 视频 物质溶解性
下载PDF
“物质的溶解性”探究教学案例与反思
13
作者 孙华军 毛国永 《中学教学参考》 2015年第11期101-103,共3页
在"物质的溶解性"一课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对物质溶解性有关问题的探究,可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和培养科学探究能力、质疑精神等。基于此,以此课为例实施了分类探究教学,为学生创设不同的探究空间,鼓励学生合作... 在"物质的溶解性"一课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对物质溶解性有关问题的探究,可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和培养科学探究能力、质疑精神等。基于此,以此课为例实施了分类探究教学,为学生创设不同的探究空间,鼓励学生合作探究,充分利用学生之间的差异,促进学生差异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溶解性 溶解能力 探究 差异发展
下载PDF
重视问题生成 提升探究能力——以《物质的溶解性》教学为例
14
作者 钟伟东 陈建江 毛国永 《中学教学参考》 2017年第8期112-112,共1页
科学探究需要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围绕问题去解决问题;探究过程中又会出现新的问题,即问题贯穿于探究的始终。科学教学中要重视问题生成,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借此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
关键词 探究能力 问题生成 物质溶解性
下载PDF
溶解性物质对粘性泥沙挟沙水流运动规律影响的试验研究
15
作者 鲁胜 《农业与技术》 2013年第5期223-225,共3页
本文以Ca2+为溶解性物质的特征离子,采用玻璃水槽实验研究了在不同流量和含沙量条件下,Ca2+浓度对粘性泥沙挟沙水流中泥沙浓度和流速沿垂线分布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沙量相对较低时,在流量和含沙量相同的条件下,不同Ca2+浓度下泥沙... 本文以Ca2+为溶解性物质的特征离子,采用玻璃水槽实验研究了在不同流量和含沙量条件下,Ca2+浓度对粘性泥沙挟沙水流中泥沙浓度和流速沿垂线分布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沙量相对较低时,在流量和含沙量相同的条件下,不同Ca2+浓度下泥沙浓度垂线分布曲线之间、流速垂线分布曲线之间无明显差异;含沙量和流量相对较大时,不同Ca2+浓度下泥沙浓度垂线分布曲线之间、流速垂线分布曲线之间亦无明显差异;含沙量相对较大且流量相对较小时,泥沙浓度和流速的垂线分布呈现出分层现象,不同Ca2+浓度下泥沙浓度垂线分布曲线之间、流速垂线分布曲线之间发生分离,此时,随着Ca2+浓度的增加,近水面区泥沙浓度和流速减小,而近床面区泥沙浓度和流速增加,流速最大值的位置下移向床面靠近,泥沙浓度和流速垂线分布的分层趋势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性物质 挟沙水流 Ca2+浓度
下载PDF
真实情境与化学课堂深度融合的教学实践——物质的溶解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如琴 《化学教育(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33-40,共8页
以真实生活中常见的“泡参酒、泡参茶、熬参汤”为情境主线,引领学生探索“物质溶解性”的相关知识,教学过程中特别关注了从物质组成与结构视角理性看待物质溶解性差异,注重学科思维的渗透培育、课前预习与课堂生成的落差处理,以及实验... 以真实生活中常见的“泡参酒、泡参茶、熬参汤”为情境主线,引领学生探索“物质溶解性”的相关知识,教学过程中特别关注了从物质组成与结构视角理性看待物质溶解性差异,注重学科思维的渗透培育、课前预习与课堂生成的落差处理,以及实验背后价值功能的挖掘体现,进而获得真实情境与化学课堂深度融合的教学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溶解性 真实情境 化学课堂 核心素养
原文传递
Fenton氧化对污泥脱水性能和溶解性物质作用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黄中林 宫常修 +1 位作者 蒋建国 杨世辉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573-576,共4页
研究了Fenton氧化技术在改善污泥脱水性能方面的效果,以污泥比阻和毛细吸水时间来表征污泥的脱水性能,探讨了体系的pH和反应时间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以及Fenton氧化对污泥溶解性物质(SCOD+多聚糖+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研究表明,Fenton氧... 研究了Fenton氧化技术在改善污泥脱水性能方面的效果,以污泥比阻和毛细吸水时间来表征污泥的脱水性能,探讨了体系的pH和反应时间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以及Fenton氧化对污泥溶解性物质(SCOD+多聚糖+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研究表明,Fenton氧化能够明显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在体系的pH=3时,反应1h后,Fenton氧化处理后污泥的CST从处理前的130.9s减少到19.7s,降幅85%;污泥SRF从处理前的3.58×108 s2/g降低到1.05×107 s2/g,降幅97%。同体系处理污泥SCOD、上清液中多聚糖和蛋白质的含量分别增加了3.7倍、2.6倍和1.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FENTON氧化 脱水性能 溶解性物质
原文传递
泥沙浓度与粒径影响下河流溶解性物质侵蚀试验 被引量:3
18
作者 许文盛 陈立 +1 位作者 孙宇飞 闫霞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4-48,共5页
针对河流溶解性物质侵蚀过程,选用Ca2+作为溶解性物质的特征离子,采用静态试验方法,探讨了泥沙浓度与颗粒粒径对可溶性物质侵蚀规律的影响,构建了能够综合表征泥沙浓度与粒径组成特性的归一化参数———泥沙颗粒比表面浓度,并对可溶性... 针对河流溶解性物质侵蚀过程,选用Ca2+作为溶解性物质的特征离子,采用静态试验方法,探讨了泥沙浓度与颗粒粒径对可溶性物质侵蚀规律的影响,构建了能够综合表征泥沙浓度与粒径组成特性的归一化参数———泥沙颗粒比表面浓度,并对可溶性物质侵蚀量与泥沙颗粒比表面浓度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泥沙浓度升高,可溶性物质侵蚀总量逐渐增加,而单位质量泥沙的可溶性物质侵蚀量却不断减小,并逐渐趋近于某极小值.当颗粒粒径减小时,可溶性物质侵蚀总量呈现出先增加、再减小、最后再增加的变化趋势,但可溶性物质侵蚀总量在总体上是增大的.泥沙颗粒比表面浓度与可溶性物质侵蚀总量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沙浓度 颗粒粒径 溶解性物质 河流 侵蚀
原文传递
静止水域中溶解性物质解吸模式初探
19
作者 许文盛 陈立 +1 位作者 刘晓路 张平仓 《水力发电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9-144,共6页
针对河流溶解性物质侵蚀时的微观界面过程,本文分析了静止水域中溶解性物质的解吸过程,指出溶解性物质的解吸是扩散过程与离子交换过程的综合体现,并以此为基础,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了溶解性物质平衡解吸的数学模式。最后运用以Ca2+为溶... 针对河流溶解性物质侵蚀时的微观界面过程,本文分析了静止水域中溶解性物质的解吸过程,指出溶解性物质的解吸是扩散过程与离子交换过程的综合体现,并以此为基础,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了溶解性物质平衡解吸的数学模式。最后运用以Ca2+为溶解性物质特征离子的静态试验成果,对所建立的解吸模式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式能较好地计算溶解性物质的解吸结果,尤其能较为准确地描述解吸溶液中初始电解质浓度及泥沙颗粒浓度对溶解性物质解吸的影响。该模式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可为进一步研究天然条件下河流溶解性物质侵蚀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水力学 解吸模式 分析 溶解性物质 静止水域 侵蚀
原文传递
例析分子性质的几个考向
20
作者 英荣学 《高中数理化》 2024年第8期52-53,共2页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也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因此分子性质的考查成为考试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主要考查内容有:分子的极性(影响物质的溶解性);分子间作用力(影...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也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因此分子性质的考查成为考试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主要考查内容有:分子的极性(影响物质的溶解性);分子间作用力(影响物质的熔沸点);氢键(影响物质的熔、沸点及溶解性);无机含氧酸分子(酸性强弱比较)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间作用力 无机含氧酸 分子性质 构成物质 考查内容 熔沸点 物质溶解性 重要知识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