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灌溉方式与种植密度对寒地水稻产量及光合物质生产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82
1
作者 赵黎明 李明 +3 位作者 郑殿峰 顾春梅 那永光 解保胜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9-169,共11页
该研究旨在探讨灌溉方式与密度对水稻产量和光合物质生产特性的影响及其互作效应,这对指导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有重要意义。试验在大田条件下,以垦稻24为试验材料,设置重干湿交替灌溉(W1)、轻干湿交替灌溉(W2)和浅水灌溉(W3)3种灌... 该研究旨在探讨灌溉方式与密度对水稻产量和光合物质生产特性的影响及其互作效应,这对指导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有重要意义。试验在大田条件下,以垦稻24为试验材料,设置重干湿交替灌溉(W1)、轻干湿交替灌溉(W2)和浅水灌溉(W3)3种灌溉处理及行株距为30 cm×10 cm(D1)、30 cm×12 cm(D2)和30 cm×14 cm(D3)3种密度水平,分析水密处理对寒地水稻产量形成和光合物质生产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灌溉方式下,对干物质积累、光合物质生产、产量构成及产量的整体作用效果表现为W2〉W3〉W1,其中W2处理显著提高了水稻产量,增加了水稻千粒重和结实率,实际产量较W3和W1处理增幅分别为5.05%和27.89%;W2处理有效的控制了无效分蘖,明显提高成穗率,降低植株高度和倒3、4节间长度,但叶片生长速度慢于W3处理。各密度水平下,对抽穗后生物产量、茎鞘干物质运转以及最终籽粒产量的作用效果均以D2处理最佳;而D3处理的叶片生长快于D2和D1处理,并伴有增叶出现。灌溉方式与密度交互作用下,各水密处理对寒地水稻叶龄值、茎蘖数、成穗率、抽穗期粒叶比、干物质积累量、抽穗后茎鞘干物质转运和光合物质生产、产量构成及产量的影响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互作效应,以轻干湿交替灌溉方式与行株距30 cm×10 cm密度组合(W2D1)效果最佳,与其它处理相比,实现了5.0-8.5%产量增幅,该处理组合的增产途径是粒叶比高,叶面积指数高,光合物质积累多,形成高质量群体;生育后期干物质积累量大,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高,光合物质生产能力强,茎鞘物质输出与转运合理,具有较高的有效穗数、高结实率和高千粒重,最终籽粒产量高。综合分析表明,轻干湿交替灌溉方式与行株距30 cm×10 cm密度组合模式合模式更适合在目前寒地水稻高产、高效栽培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光合 密度 寒地水稻 产量 物质生产特性
下载PDF
播期对不同类型机插稻产量及光合物质生产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1
2
作者 邢志鹏 曹伟伟 +7 位作者 钱海军 胡雅杰 张洪程 戴其根 霍中洋 许轲 魏海燕 刘国涛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28-537,共10页
为阐明播期对不同类型机插稻产量及光合物质生产特性的影响,以三系籼粳交甬优2640(大穗型)及超级稻武运粳24(多穗型)为试验材料,依据江苏省里下河稻区稻麦周年生产实践,设置6个播期,采用毯苗机插方式,研究不同播期条件下机插稻产量及光... 为阐明播期对不同类型机插稻产量及光合物质生产特性的影响,以三系籼粳交甬优2640(大穗型)及超级稻武运粳24(多穗型)为试验材料,依据江苏省里下河稻区稻麦周年生产实践,设置6个播期,采用毯苗机插方式,研究不同播期条件下机插稻产量及光合物质生产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水稻产量随播期推迟显著下降,但变化幅度有差异;播期推迟,水稻生育时期相对延迟,生育期缩短,主要生育阶段积温及其利用率明显降低;产量构成因素中穗数和千粒重受播期的影响较小,每穗颖花数和结实率变化较大;随播期推迟,水稻主要生育阶段光合势下降,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于生育前期上升,生育中、后期明显下降,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在拔节期略有升高,在抽穗期和成熟期相对降低,抽穗后叶面积衰减率呈上升趋势,收获指数下降。试验设置播期范围内,抢时早播有利于调节机插稻主要生育阶段干物质积累,形成"前小、中高、后强"的高质量水稻群体,易攻取高产。从生育安全性考虑,机插稻最迟应在6月15日播种。迟播条件下,应尽量避免选用大穗型品种,规避种植风险,降低生产成本投入,因此大穗型品种最晚播期宜提前至6月5日。本研究可为机插稻高产、高效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期 机插稻 产量 生育期 积温 光合物质生产特性
下载PDF
播期对下茬青贮玉米物质生产特性的影响及气象条件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杜桂娟 曹敏建 +2 位作者 马凤江 刘可杰 杨姝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6-40,共5页
以郑单958和高油4515两个粮饲兼用型青贮玉米为下茬作物,设置5个播期处理,研究了播期对玉米物质生产特性的影响,并进行了气象条件分析。结果表明,7月5日、7月12日、7月19日三个播期处理的热量和水分条件基本上能够满足青贮玉米所需;7月5... 以郑单958和高油4515两个粮饲兼用型青贮玉米为下茬作物,设置5个播期处理,研究了播期对玉米物质生产特性的影响,并进行了气象条件分析。结果表明,7月5日、7月12日、7月19日三个播期处理的热量和水分条件基本上能够满足青贮玉米所需;7月5~19日播种,郑单958可收获青体产量63.55~71.9t/hm2,高油4515可收获青体产量60.71~64.67t/hm2;7月26日以后播种,有效积温不足,且低温造成生育期延迟性障碍,两个青贮玉米品种均没有鲜穗产量,秸秆干物质含量和青体产量显著降低,因此,下茬复种郑单958和高油4515最迟不宜晚于7月26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玉米 下茬 播期 物质生产特性 气象条件
下载PDF
种植密度对不同叶型大豆近等位基因系物质生产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敖雪 谢甫绨 +3 位作者 曹慧 张湘 张惠君 王海英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B12期74-78,共5页
以两对叶型不同的大豆近等位基因系品系为材料,设置4.5,6.0,10.5,15.0,19.5,24.0,28.5万株/hm2的密度处理,研究种植密度对不同叶型近等基因系大豆物质生产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对不同叶型近等基因系叶片叶色值的影响不大,但对叶片... 以两对叶型不同的大豆近等位基因系品系为材料,设置4.5,6.0,10.5,15.0,19.5,24.0,28.5万株/hm2的密度处理,研究种植密度对不同叶型近等基因系大豆物质生产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对不同叶型近等基因系叶片叶色值的影响不大,但对叶片光合速率影响较大,尖叶组的净光合速率在低密度(4.5,6.0万株/hm2)和高密度(28.5万株/hm2)条件下较高,而圆叶组净光合速率在较低密度和正常密度(6.0,10.5,15.0万株/hm2)下较高,生育前期种植密度处理对不同叶型大豆的生物产量影响较小,而生育中后期,尖叶组和圆叶组各生育阶段单株生物产量的积累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减小趋势,但最终尖叶组生物产量高于圆叶组。随种植密度增加,尖叶和圆叶组的单株粒数呈逐渐下降趋势。种植密度的变化对尖叶和圆叶组的荚粒数没有一致的规律性的影响,但在不同种植密度下,尖叶组四粒荚数百分比均高于圆叶组,差异达显著水平。从15.0万株/hm2到28.5万株/hm2种植密度下,尖叶组产量随着种植密度增加而逐渐下降,但下降幅度(9.5%)小于圆叶组(16.0%)。总体来说,尖叶组不同密度处理下,仍能有较高的产量表现,可能由于其自身调节功能较强,叶片结构疏朗,有利于通风透光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种植密度 叶型 物质生产特性
下载PDF
优质稻SRI本土化研究及其物质生产特性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陈传华 罗群昌 +2 位作者 陈远孟 刘广林 蒋显斌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09年第11期1418-1423,共6页
以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强化栽培关键技术"为参考,结合广西优质稻高产栽培技术,初步拟定了一套广西优质稻SRI本土化技术方案,以优质常规稻新品种"力源占1号"为试验材料,以常规栽培方法为对照,设S-1(30cm×30cm,1... 以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强化栽培关键技术"为参考,结合广西优质稻高产栽培技术,初步拟定了一套广西优质稻SRI本土化技术方案,以优质常规稻新品种"力源占1号"为试验材料,以常规栽培方法为对照,设S-1(30cm×30cm,11.25万穴/ha)、S-2(23cm×20cm,21.45万穴/ha)2个种植密度,对各处理的茎蘖动态、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以及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并对各处理的经济性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该技术体系下每穴最高分蘖、成穗率、每穴有效穗数、每穗粒数、每穴穗重,及各时期每穴干物质重均显著高于常规栽培;同时该技术方案省时省工,适当延长了水稻的生育期,能极大发挥植株个体的生长潜力,提高水稻的抗旱能力,在适宜的种植密度条件下能很好地协调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矛盾,达到显著的增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稻 强化栽培技术(SRI) 本土化 物质生产特性 广西
下载PDF
水稻高产品种的物质生产特性
6
作者 金妍姬 徐炯达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 2002年第1期34-38,共5页
为研究高产水稻的物质生产及高产原因 ,选用本地区的高产品种 :吉玉粳、长白 9号、藤系 1 38三个品种 ,探讨了干物质的生产和产量构成因素 .试验结果表明 :藤系 1 38的产量最高 ,其主要原因为抽穗后干物质的积累较多 ,抽穗后的净同化率 ... 为研究高产水稻的物质生产及高产原因 ,选用本地区的高产品种 :吉玉粳、长白 9号、藤系 1 38三个品种 ,探讨了干物质的生产和产量构成因素 .试验结果表明 :藤系 1 38的产量最高 ,其主要原因为抽穗后干物质的积累较多 ,抽穗后的净同化率 (NAR)较高 ;吉玉粳产量较藤系1 38低 ,是由于净同化率较低所致 ;长白 9号产量最低 ,是由于其在整个生育期的叶面积指数(LA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生产特性 水稻 高产品种 净同化率 叶面积指数
下载PDF
不同饲用高粱植株形态特征及物质生产特性 被引量:15
7
作者 高占魁 刘景辉 +3 位作者 段宇坤 焦立新 庞云 刘瑞芳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3期66-70,共5页
试验研究了不同饲用高粱品种植株物质生产特性及其在呼和浩特地区的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生育进程存在较明显差异,其中健宝、乐食、牧特利、标兵不能够正常抽穗开花,因此不能成熟。不同饲用高粱品种的株高、可见叶和展开叶片... 试验研究了不同饲用高粱品种植株物质生产特性及其在呼和浩特地区的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生育进程存在较明显差异,其中健宝、乐食、牧特利、标兵不能够正常抽穗开花,因此不能成熟。不同饲用高粱品种的株高、可见叶和展开叶片数均呈"S"型曲线变化,株高以蒙农青饲1号增长速度较快,牧特利最慢,8月19日之后各品种的株高陆续达到最大值,以苏波丹的株高为最高,达到277cm,牧特利最低,为175cm;牧特利的可见叶和展开叶片数增加速度最快,平均主茎叶片数最多,为18.8片:健宝最慢,平均主茎叶片数最少,为13.8片。饲用高粱的茎叶比呈"双峰"曲线变化,叶鲜干比和茎鲜干比均呈"单峰"曲线变化,各供试品种叶鲜干比峰值均出现在6月24日前后。在全生育期,饲用高粱的鲜草产量呈单峰曲线变化,各品种鲜草产量的峰值出现在9月12日前后,以牧特利最高,为72801kg/hm^2;苏波丹最低,为42464kg/hm^2。各品种干草产量以蒙农青饲1号为最高,乐食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用高粱 植株形态 物质生产特性
下载PDF
机械化播栽对杂交中稻干物质生产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刘利 雷小龙 +3 位作者 田青兰 张强 黄光忠 任万军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5-64,共10页
为探明机械化播栽方式对杂交中稻干物质生产的影响,2012—2013年采用两因素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播栽方式及其与穴苗数和播期互作对杂交中稻F优498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干物质输出与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栽方式及其与穴苗数和播期的互... 为探明机械化播栽方式对杂交中稻干物质生产的影响,2012—2013年采用两因素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播栽方式及其与穴苗数和播期互作对杂交中稻F优498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干物质输出与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栽方式及其与穴苗数和播期的互作对杂交中稻干物质积累、分配和转运具有明显影响。机直播和机插处理的群体总干物质积累量低于手插处理,但机直播在拔节—抽穗阶段的干物质积累量和积累速率显著高于机插和常规手插,同时保持较高的茎鞘输出量、茎鞘输出率和茎鞘转化率,而机插在抽穗—成熟阶段具有较高的干物质积累量和积累速率。低苗和早播处理有利于提高抽穗后物质同化量、抽穗后干物质所占比例以及抽穗后干物质贡献率。适当早播能够有效提高杂交中稻机直播和机插的收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中稻 机械精量穴直播 机插 物质生产特性
原文传递
强源活库优米栽培对华南广适型超级稻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罗一鸣 田晋元 +3 位作者 林青山 江奕君 肖立中 唐湘如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5-60,共6页
【目的】探明强源活库优米栽培技术对华南广适型超级稻产量的影响,即通过强化叶片“源”的功能和籽粒“库”的活性来提高华南广适型超级稻产量。【方法】以5个华南广适型超级稻品种“胜泰1号”、“玉香油占”、“桂农占”、“合美占”... 【目的】探明强源活库优米栽培技术对华南广适型超级稻产量的影响,即通过强化叶片“源”的功能和籽粒“库”的活性来提高华南广适型超级稻产量。【方法】以5个华南广适型超级稻品种“胜泰1号”、“玉香油占”、“桂农占”、“合美占”和“丰美占”为材料,设置强源活库优米栽培技术(简称强源活库栽培)和常规高产栽培技术(简称常规高产栽培)2个处理,通过大田试验研究栽培技术对华南广适型超级稻品种产量和物质生产特性的影响。【结果】与常规高产栽培技术相比较,强源活库栽培技术显著提高了“胜泰1号”、“玉香油占”、“桂农占”、“合美占”和“丰美占”的实际产量,产量增幅为18.60%~26.23%,并且在强源活库栽培技术下,水稻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指数、生长发育后期的叶片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及籽粒蔗糖合成酶(SS)活性均有提高,从而有利于高产形成。【结论】强源活库栽培技术可显著提高华南广适型超级稻的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稻 强源活库栽培技术 物质生产特性 产量
下载PDF
连续旋耕下深耕对寒地优质粳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黎明 黄安琪 +5 位作者 王亚新 蒋文鑫 周行 沈雪峰 冯乃杰 郑殿峰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4550-4566,共17页
【目的】研究连续旋耕下深耕对不同优质粳稻生长动态、光合物质生产及产量形成过程的影响,为寒地优质粳稻高产高效栽培提供技术支撑。【方法】2018—2019年以绥粳18、垦稻12和三江6为供试材料,在秸秆还田条件下,前茬连续2年旋耕基础上,... 【目的】研究连续旋耕下深耕对不同优质粳稻生长动态、光合物质生产及产量形成过程的影响,为寒地优质粳稻高产高效栽培提供技术支撑。【方法】2018—2019年以绥粳18、垦稻12和三江6为供试材料,在秸秆还田条件下,前茬连续2年旋耕基础上,设置深耕和旋耕2种耕作方式,研究耕作方式对优质粳稻生长动态及花后物质生产特性的影响。【结果】年份间产量差异不显著,而耕作方式对寒地优质粳稻生长发育、花后光合物质生产特性及产量性状存在显著影响。与旋耕相比,深耕显著增加了每平方米分蘖数和有效穗数,剑叶展开时间晚且持续时间长,抽穗晚但持续时间无变化;增加了生物量和茎鞘干物质转运能力,其中齐穗期生物量和茎鞘干物质分别增加8.34%和5.36%;输出量、输出率及转化率增幅分别为13.19%、6.70%和9.17%,差异显著(P<0.05);提高了齐穗期与成熟期叶面指数,延长了绿叶面积持续时间,增加了群体生长速率;促进了主茎倒3、4节位的节间长度、叶片长度和宽度,增加了株高和穗长;每穗粒数和粒重分别增加7.05%和3.37%,收获指数增加1.90%,实现产量平均增幅12.78%。同一耕作方式条件下,在茎蘖数、光合物质生产能力、茎鞘干物质积累量及转运能力、产量及其构成上均以垦稻12表现最佳,绥粳18次之;而三江6花后叶面积指数、成熟期每穗粒数和粒重虽然较高,但并不能弥补其干物质转运能力、有效穗数和千粒重低的不足。在互作效应上,深耕×垦稻12处理表现出较高的每平方米有效穗数,花后光合物质生产及转运能力强,粒叶比和群体生长速率高,千粒重与收获指数高,增产9.15%—27.47%。【结论】在连续旋耕稻田上搭配一次深耕的耕作方式是利于提高本区域优质粳稻产量的耕作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耕 深耕 优质粳稻 产量 光合 物质生产特性
下载PDF
Effects of Mechanical Sowing and Transplanting on Characteristics of Dry Matter Production in Middle-season Hybrid Rice
11
作者 刘利 雷小龙 +3 位作者 田青兰 张强 黄光忠 任万军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5年第7期1398-1406,共9页
To clarify the effects of mechanical sowing and transplanting on dry mat- ter production of middle-season hybrid rice, a two-factor split plot design was used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sowing and transplanting... To clarify the effects of mechanical sowing and transplanting on dry mat- ter production of middle-season hybrid rice, a two-factor split plot design was used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sowing and transplanting methods and their interac- tion with the seedling number per hill or seeding time on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distribu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F You 498, a middle-season hybrid rice variety, under field conditions in 2012 and 2013.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a marked effect of the sowing and transplanting methods and their interaction with the seedling number per hill or seeding time on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distribution and transformation. The total population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of the treatments with mechanical direct seeding (MDS) and machine-based transplanting (MT)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treatment with traditional manual transplanting (TMT). How- ever, MDS had higher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and accumulating rate in the joint- ing-earing stage,and maintained higher stem-sheath exportation, export rate and transformation than MT and TMT; MT had higher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and ac- cumulating rate in the heading-maturity period than MDS and TMT. Moreover, the treatments with low seedling number per hill or early seeding enhanced the assimi- lation of dry matter after heading,the ratio of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after earing to biomass yield and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after earing, and a reasonable early sowing was favorable to increase the harvest index of middle- season hybrid rice under mechanical sowing and transplanting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ddle-season hybrid rice Mechanical precision hill-direct-seeding Me- chanical transplanting Characteristic of dry matter production
下载PDF
Searches for Dark Matter via Mono-W Production in Inert Doublet Model at the LHC
12
作者 Neng Wan Niu Li +5 位作者 Bo Zhang Huan Yang Min-Fu Zhao Mao Song Gang Li and Jian-You Guo 《Communications in Theoret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5期617-624,共8页
The Inert Doublet Model(IDM) is one of the many beyond Standard Model scenarios with an extended scalar sector, which provide a suitable dark matter particle candidate. Dark matter associated visible particle producti... The Inert Doublet Model(IDM) is one of the many beyond Standard Model scenarios with an extended scalar sector, which provide a suitable dark matter particle candidate. Dark matter associated visible particle production at high energy colliders provides a unique way to determine the microscopic properties of the dark matter particle. In this paper, we investigate that the mono-W + missing transverse energy production at the Large Hadron Collider(LHC),where W boson decay to a lepton and a neutrino. We perform the analysis for the signal of mono-W production in the IDM and the Standard Model(SM) backgrounds, and the optimized criteria employing suitable cuts are chosen in kinematic variables to maximize signal significance. We also investigate the discovery potential in several benchmark scenarios at the 14 TeV LHC. When the light Z_2 odd scalar higgs of mass is about 65 GeV, charged Higgs is in the mass range from 120 GeV to 250 GeV, it provides the best possibility with a signal significance of about 3σ at an integrated luminosity of about 3000 fb^(-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rge hadron collider IDM dark matter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