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代谢视角下的城市低碳表现评估
被引量:9
- 1
-
-
作者
陈绍晴
龙慧慧
陈彬
-
机构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广东省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重点实验室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
出处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693-1706,共14页
-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编号:2018B03030603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72074232、71704015)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编号:71725005)资助。
-
文摘
如何系统有效地削减城市地区的碳排放,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21世纪控温目标行动的成败.本研究以国内外12个城市为典型案例,定量分析了城市碳代谢的重要过程,并评估了碳通量、碳输入和碳排放在部门分布特征、人均水平和强度水平上的区别.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由流量指标和结构指标组成的城市碳代谢系统评估体系,用于系统地分析国内外案例城市在代谢的同化端、异化端或同化-异化混合端的低碳表现差异.结果表明,在制造和服务业上,国内案例城市比欧美城市的碳通量和碳输入平均高出7~12%,但在生活消费上却比后者低6~9%.同作为大型城市,北京、天津、南京和广州虽然人均碳通量和人均碳输入均较低(排名靠后),但相应的碳强度却是巴黎和洛杉矶等欧美发达城市的3倍左右(排在前列).从影响因素来看,城市人均碳通量与人均能源消费显著相关,而与人均建筑面积或人均住房面积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本研究发现,碳通量、碳输入量和碳排放量三者可为衡量城市气候影响时提供不同侧面的信息,而流量指标和结构指标下评估国内外城市低碳表现排名的差异也较大.各类碳代谢系统评估指标在应用于城市碳管理时应加以区分、结合判断,使之更为准确地体现城市的脱碳现状和减排潜力,为实现经济社会的碳中和发展目标提供系统性决策支持.
-
关键词
城市代谢系统
物质碳流动
低碳表现评估
城市资源管理
气候变化减缓
-
分类号
X32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