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物的诗意:当代综合材料绘画的物质语言嬗变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天佐 《美术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70-71,共2页
当代艺术语境下的综合材料绘画已经由材料的语言主体化演变,最终发展成对物的意义探讨。物回到自身,回到各自的文脉系统,以一种"自在"的形态与语言,完成了一种物质对精神的彰显及精神对物质的超越的诗意化转变。
关键词 物性 综合材料 绘画 物质语言 嬗变
原文传递
语言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振顶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38-43,共6页
语言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民族语言或地域方言为媒介的口头表达及语言文字方言艺术为纽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民间文学、传统戏曲语言表达、语言文字习俗等。依据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地域方言与文学尤其是民间文学的关系,应将其... 语言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民族语言或地域方言为媒介的口头表达及语言文字方言艺术为纽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民间文学、传统戏曲语言表达、语言文字习俗等。依据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地域方言与文学尤其是民间文学的关系,应将其单独归为一类。语言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除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般特点外,还具有内部各层级及小类的交融性、影响与表现地域文化的广泛深刻性、地域方言与文学艺术的协同流变性等特点,重视其保护与利用,对于保护我国传统文化和民族语言文化的多样性、促进文化创新和发展先进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语言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濒危现状,有必要对其进行保护传承利用研究。应设立合理可行的评选标准,科学地运用历史资料与实地普查等方式对其作全面记录、整理汇总;同时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和语言文字法作为语言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依据与保证,加强语言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口头展演与宣传教育规划,定期进行特色方言点调查,树立传承人的典型形象,与现代科技结合创新转化为文化产品,广开遗产保护的财源渠道,加强国际间、地区间语言文学类及其他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研究交流与合作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产业化保护 地域方言
下载PDF
论日据台湾日文写作语言的社会功能 被引量:1
3
作者 计璧瑞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03年第2期16-20,共5页
作为媒介和工具的语言,使日据台湾的日文写作区别写作者身份的,不再是语言的种类,重要的是语言究竟传达了什么。作家以殖民者的语言为媒介和工具,去描述被殖民者的处境。文学存在超越语言的内涵,台湾日文写作仍然表现了“台湾属性”。... 作为媒介和工具的语言,使日据台湾的日文写作区别写作者身份的,不再是语言的种类,重要的是语言究竟传达了什么。作家以殖民者的语言为媒介和工具,去描述被殖民者的处境。文学存在超越语言的内涵,台湾日文写作仍然表现了“台湾属性”。但日文写作本身的被殖民特征仍然不可忘记,它昭示着殖民地文学遭受的创伤。更为严重的悲剧性后果出现在日文写作终结的一刻,这一刻意味着日文作家暂时或永久性创作生命的终结,也为此后文学发展的诸多问题埋下了悲剧性的种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的工具性 语言物质性和非物质 日文与“台湾属性”
下载PDF
语言的物质性——论保罗·德曼对康德崇高美学的解构主义阐释
4
作者 吴天天 《国外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1,共11页
“耶鲁解构主义”最具代表性的学者保罗·德曼后期提出“语言的物质性”这一概念。他认为,若将语言的物质性混同于自然事实的话,就会导致意识形态。他在其著作《审美意识形态》中对康德崇高美学的解构主义阐释致力于揭示语言的物质... “耶鲁解构主义”最具代表性的学者保罗·德曼后期提出“语言的物质性”这一概念。他认为,若将语言的物质性混同于自然事实的话,就会导致意识形态。他在其著作《审美意识形态》中对康德崇高美学的解构主义阐释致力于揭示语言的物质性,从而彰显康德崇高美学中包含的诸种断裂,例如数学的崇高与力学的崇高之间的断裂、想象力与超感性的理念之间的断裂等。德曼对康德崇高美学的阐释显示出解构主义的特色、贡献与限度以及解构主义修辞学对审美意识形态批判的革新,也显示出“后现代语言转向”对经典美学理论的冲击,以及“诗与哲学之争”这一古老命题在当今时代的崭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崇高美学 保罗·德曼 语言物质 解构主义 修辞
原文传递
辅助材料效应于水彩画创作之启迪 被引量:2
5
作者 邵昱皓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65-66,共2页
水彩画艺术在整个美术史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充当着各异的角色,随其角色的转换,水彩画在承载思想文化和时代精神的同时也展现了不同于表现形式和材料技法的面貌。当下画种间距日益模糊,已进入读图时代的水彩画,其材质的介入与发展也已进... 水彩画艺术在整个美术史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充当着各异的角色,随其角色的转换,水彩画在承载思想文化和时代精神的同时也展现了不同于表现形式和材料技法的面貌。当下画种间距日益模糊,已进入读图时代的水彩画,其材质的介入与发展也已进入了新的探索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彩画创作 辅助材料 本体语言 物质语言
下载PDF
辅助材料效应对水彩画创作的启迪 被引量:1
6
作者 邵昱皓 《文教资料》 2013年第2期84-85,共2页
水彩画艺术在整个美术史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充当着各异的角色,随其角色的转换,水彩画在承载着思想文化和时代精神的同时也展现了不同于表现形式和材料技法的面貌。当下画种间距日益模糊,已进入读图时代的水彩画,其材质的介入与发展也已... 水彩画艺术在整个美术史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充当着各异的角色,随其角色的转换,水彩画在承载着思想文化和时代精神的同时也展现了不同于表现形式和材料技法的面貌。当下画种间距日益模糊,已进入读图时代的水彩画,其材质的介入与发展也已进入了新的探索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彩画创作 辅助材料 本体语言 物质语言
下载PDF
辅助材料效应于水彩画创作之启迪 被引量:2
7
作者 邵昱皓 《美术教育研究》 2013年第8期20-21,共2页
水彩画艺术在整个美术史的不同历史阶段充当着各异的角色,随其角色的转换,水彩画在承载思想文化和时代精神的同时,也展现出不同表现形式和材料技法的面貌。当下画种界限日益模糊,进入读图时代,水彩画材质的介入与发展也已进入了新的探... 水彩画艺术在整个美术史的不同历史阶段充当着各异的角色,随其角色的转换,水彩画在承载思想文化和时代精神的同时,也展现出不同表现形式和材料技法的面貌。当下画种界限日益模糊,进入读图时代,水彩画材质的介入与发展也已进入了新的探索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彩画创作 辅助材料 本体语言 物质语言
下载PDF
浅析中国传统服饰色彩体系的多样性 被引量:1
8
作者 高星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50-53,共4页
中国传统服饰色彩是民族文化的有形物质载体。从观念模式、地理环境因素、内部对立结构、外在表现形式以及变异性等方面分析传统服饰色彩体系,有助于重新认识传统服饰色彩以及准确运用现代色彩语言来表现传统服饰色彩。
关键词 传统服饰色彩 物质文化语言 多样性
下载PDF
法国当代小说中的巴洛克反讽——以“游戏小说”派为例
9
作者 赵佳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68-174,共7页
"巴洛克反讽"由罗兰·巴特提出,代表了语言的转向。它从表现外部世界转而揭示语言所指之间的关系,它是语言对语言的质问。以法国"游戏小说"派为代表的当代文学凝聚了"巴洛克反讽"的特征,在语义、句... "巴洛克反讽"由罗兰·巴特提出,代表了语言的转向。它从表现外部世界转而揭示语言所指之间的关系,它是语言对语言的质问。以法国"游戏小说"派为代表的当代文学凝聚了"巴洛克反讽"的特征,在语义、句法、词法和戏仿几个方面均有所表现。"巴洛克反讽"是一门反形而上学的语言,它不再关心语言是否能够传达稳定的意义,甚至以消解任何意义为乐趣。它是一门反理性的语言,把我们带入到一个各相并立,融汇交通的文本世界中。它同时又是不及物的语言,只关注自身,将语言的物质性作为此在唯一的实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洛克反讽 罗兰·巴特 法国游戏小说派 语言物质
下载PDF
论含蓄的生成基础 被引量:3
10
作者 骆泽松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3期35-42,共8页
含蓄生成于深厚而坚实的哲学基础、美学基础、社会生活基础和语言物质基础之上。言与意的矛盾为含蓄的生成提供了前提,含蓄的生成使言与意在矛盾的运动中达到辩证的统一;含蓄给人以强烈而持久的美感,含蓄之美与人类的审美心理同态对... 含蓄生成于深厚而坚实的哲学基础、美学基础、社会生活基础和语言物质基础之上。言与意的矛盾为含蓄的生成提供了前提,含蓄的生成使言与意在矛盾的运动中达到辩证的统一;含蓄给人以强烈而持久的美感,含蓄之美与人类的审美心理同态对应;含蓄与一定的社会环境和具体的生活情景密切相关,文艺创作反映社会生活需要讲究含蓄;含蓄通过一定的语言物质材料来体现,语言的变异特性及语言符号向艺术符号转化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蓄 生成 哲学基础 美学基础 社会生活基础 语言物质基础
下载PDF
Imitations of Beings Enter and Exit: Plotinus on Incorporeal Matter in Plato: Ⅲ 6[26] 11-15 被引量:1
11
作者 Gary M. Gurtler, S.J.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 2013年第2期123-130,共8页
Plotinus' account of matter in Ennead III 6[26] 11-15 serves two purposes. The terms, evil and ugly, present the negative side of matter's causality, providing for the change characteristic of the sensible world and... Plotinus' account of matter in Ennead III 6[26] 11-15 serves two purposes. The terms, evil and ugly, present the negative side of matter's causality, providing for the change characteristic of the sensible world and the possibility of ontological evil and privation as well as of moral evil among human beings. The receptacle and other images from Plato's Timaeus present the positive side of this causality, matter as allowing for the presence of forms in the bodies of the sensible world. Plotinus explicitly articulates the linguistic problem surrounding the nature of matter, since language is derived from the corporeal and thus needs constant correction when applied to matter as incorporeal. His use of language, thus, always has two phases, first, capturing the nature of matter as aptly as possible, and second, highlighti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matter and the image, analogy, or metaphor used to help explain i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TTER EVIL RECEPTACLE chora form good APPEARANCE Timaeus
下载PDF
修辞与汉语规范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炼强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2期1-8,共8页
本文主要论述修辞与汉语规范化(重点是现代汉语规范化)既有相适应的一面,也有不一致的一面。其相适应的一面,相得益彰,其不一致的一面,各得其所。而从总体上说,修辞是维护、促进汉语规范化的积极因素。某些修辞用法在一定条件下... 本文主要论述修辞与汉语规范化(重点是现代汉语规范化)既有相适应的一面,也有不一致的一面。其相适应的一面,相得益彰,其不一致的一面,各得其所。而从总体上说,修辞是维护、促进汉语规范化的积极因素。某些修辞用法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能被吸收到语言体系中来,转化为新的规范的语言形式,形成语言新规范,从而促进汉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汉语规范化 语言物质材料 语言新规范 语言体系 言语行为 消极 修辞 积极修辞 转义 修辞偏离
下载PDF
浅谈数学课堂学生学习评价的优化
13
作者 黄平平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第47期152-153,共2页
课堂学习评价是一种直接、快捷、高效,使用频率最高、对学生影响最大的过程性评价方式。由此本文侧重阐述口头语言、形体语言、物质符号语言、多元化评价的优化。
关键词 口头语言 形体语言 物质符号语言 多元化 优化
下载PDF
论翻译中潜在词的隐现
14
作者 王秉钦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34-37,共4页
我国古代著名文学理论家刘勰曾说过:“隐者也,文外之重旨者也。”刘熙载也说过:“词之妙,莫妙于以不言言之。非不言也,寄言也。”所谓“隐”就是通常所说的“言外之意”,即语言的蕴含意义。美国语言学家哈里斯把这种语言现象称为“潜在... 我国古代著名文学理论家刘勰曾说过:“隐者也,文外之重旨者也。”刘熙载也说过:“词之妙,莫妙于以不言言之。非不言也,寄言也。”所谓“隐”就是通常所说的“言外之意”,即语言的蕴含意义。美国语言学家哈里斯把这种语言现象称为“潜在词” (appropriatc words)。他说,潜在词是“在一定的文化或题材中……与其它特定词一起出现的主要词”。既然是“重旨者”,“主要词”“隐”于其内,那么在翻译时,在由深层结构向表层结构转换时,就必须将它“现”于其外。本文正试图探索“潜在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蕴含意义 语言物质基础 两种语言 我国古代 文学理论 再现 美国语言 结构转换 深层结构 可能性
下载PDF
全国首届骈文学术研讨会述要
15
作者 莫道才 沈伟东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4期115-115,共1页
骈文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文体,伴随中国历史近二千年,在古代文化史上曾占有重要的地位,诞生过一大批作家和作品,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遗产之一.建国以来,由于“左”的思想的侵扰,骈文研究一直倍受冷落.八十年代中期以后,骈文研究开始受到重... 骈文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文体,伴随中国历史近二千年,在古代文化史上曾占有重要的地位,诞生过一大批作家和作品,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遗产之一.建国以来,由于“左”的思想的侵扰,骈文研究一直倍受冷落.八十年代中期以后,骈文研究开始受到重视,出版了一批学术专著,同时也出版了七部骈文作品选本,建国后共发表约60篇论文主要也是近十年来的成果.在这一种学术背景下,今年6月4日至7日桂林召开的全国首届骈文学术研讨会具有承先启后的意义.这次会议对有关骈文的一系列理论问题进行了研讨、交流:关于骈文的文体性质.有的学者认为骈文不能构成文体,仅是写作技巧,大多数学者对此表示了异议,为骈文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它是以对偶句为主,介于散文与韵文间的一种文体.有的学者虽同意骈文是一种文体,但认为却是畸形的文体.对此许多学者不予同意,认为骈文的形成是中国古代言文分离的文化决定的,不能指为畸形文体.由于对骈文的界定有不同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骈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 骈文研究 学术研讨会 文体性质 述要 美学形态 古代文化史 写作技巧 语言物质基础
下载PDF
Present Situation and its Causes of College English Learning and Practice Environment in China
16
作者 Zhu Xinjie 《International English Education Research》 2015年第8期15-19,共5页
Language learning must be conducted on the basis of acquisition, and the acquisition needs a certain environment as the material guarante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learning activities. In China, English teaching ... Language learning must be conducted on the basis of acquisition, and the acquisition needs a certain environment as the material guarante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learning activities. In China, English teaching lacks an advantageous learning environment as a Foreign Language (EFL) Teaching, which is one of main factors that more time is spent on the teaching but efficiency is not improved correspondingly. Therefore, we should attach more importance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its causes. In this essay, present Situation is analyzed through the practical research, and the causes are explored to help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glish teaching Learning and practice environment Present Situation and its causes
下载PDF
Polymer Electrolyte Fuel Cell Stack Modelling in VHDL-AMS Language with Temporal and EIS Experimental Validations
17
作者 EI-Hassane Aglzim Amar Rouane +2 位作者 Daniela Chrenko Djilali Kourtiche Mustapha Nadi 《Journal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2014年第2期343-349,共7页
This paper deals with two basic issues of fuel cell research: modelling and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In particular, the EIS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technique is applied to a PEMFC (proton exchange... This paper deals with two basic issues of fuel cell research: modelling and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In particular, the EIS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technique is applied to a PEMFC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 Experiments have been performed using a low-cost test bench and instrumentation developed around a 1,200 W Ballard Nexa fuel cell system. An electrical and dynamic model in VHDL-AMS language for PEM fuel cell stack is described. The privileged approach in this paper is an electrical method. Few papers deal with the modelling of a fuel cell in VHDL-AMS language with an electric approach. The fuel cell is characterised cell wise in VHDL-AMS; AC and DC measurements show the good agreement between the simulation results of the model and those measured in experiments. The model is capable to predict accurate stack profiles. The model is validated using temporal and impedance spectroscopy method; the impedance spectroscopy is performed at low and high frequencies. The experimental and simulated Nyquist plots show that the frequency response of the fuel cell stack can be predicted by the proposed fuel cell stack model. At high frequencies, comparisons between experimental and model impedance results are performed and show some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two Nyquist. Error between the two approaches is below 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M fuel cell VHDL-AMS language EIS method modeling.
下载PDF
布朗肖的语言观 被引量:3
18
作者 朱玲玲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6-133,160,共8页
布朗肖认为概念性语言是主体意识对在场事物的压制和"谋杀",是以物的死亡为代价而换取来的精神的生命。他对这种语言观持否定态度,而试图以语言的物质性为契机,重新唤醒被语言所"谋杀"了的物的存在。他在文学语言... 布朗肖认为概念性语言是主体意识对在场事物的压制和"谋杀",是以物的死亡为代价而换取来的精神的生命。他对这种语言观持否定态度,而试图以语言的物质性为契机,重新唤醒被语言所"谋杀"了的物的存在。他在文学语言中发现了意识与物的双重存在,文学语言以其模糊性而成为意识与物之间相互敞开又彼此遮蔽的无止境的动态游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朗肖 概念性语言 语言物质 文学语言
原文传递
从语言学角度解读《忏悔录》中“偷丝带”事件的真实性
19
作者 和梅 《作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X期99-100,共2页
卢梭所写的《忏悔录》,保尔·德曼通过详细解读对它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德曼分析文本的角度主要是从真实性进行的,因为《忏悔录》里有一个"偷丝带"的事件被德曼认为是"文本事件",这就要从语言哲学和语言学进行... 卢梭所写的《忏悔录》,保尔·德曼通过详细解读对它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德曼分析文本的角度主要是从真实性进行的,因为《忏悔录》里有一个"偷丝带"的事件被德曼认为是"文本事件",这就要从语言哲学和语言学进行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物质 让·雅克·卢梭 保尔·德曼
原文传递
基弗的绘画符号与材料
20
作者 林耐 《美术文献》 2021年第4期53-54,共2页
绘画创作应该是在绘画过程中认识绘画,发现绘画,从熟悉和预想的材料出发,遵循画家的意愿得到实践的反馈,并对反馈进行反思、追问。基于对材料承载画家观念的方式,当代语境中画家与材料、技术之间关系的思考,笔者逐渐转向对基弗的艺术研... 绘画创作应该是在绘画过程中认识绘画,发现绘画,从熟悉和预想的材料出发,遵循画家的意愿得到实践的反馈,并对反馈进行反思、追问。基于对材料承载画家观念的方式,当代语境中画家与材料、技术之间关系的思考,笔者逐渐转向对基弗的艺术研究中来。基弗的物质语言转换逻辑让笔者认识到绘画可以揭示真理,材料与观念有着隐藏与被开发的可能性,在当代艺术中,架上绘画和观念艺术可以取得平衡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语言转换 炼金术 安瑟姆·基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