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11篇文章
< 1 2 1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胆利肝方治疗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临床疗效及对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疼痛物质P、PGE2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汪华英 许莹 +1 位作者 郭生红 李彤彤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83-1087,共5页
目的 探讨清胆利肝方治疗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疼痛物质(S)P、前列腺素(PG)E2的影响。方法 收集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患者14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72例,对照组给予阿昔洛韦及甲钴胺进行常规... 目的 探讨清胆利肝方治疗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疼痛物质(S)P、前列腺素(PG)E2的影响。方法 收集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患者14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72例,对照组给予阿昔洛韦及甲钴胺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清胆利肝方进行治疗,两组均治疗2 w。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SP、PGE2水平的变化情况,同时记录并比较两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不良反应;治疗后随访2个月,观察后遗神经痛(PHN)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体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疱疹结痂消退时间及疼痛缓解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随访2个月,观察组PHN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IL)-4,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CD8^(+)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D4^(+)及CD4^(+)/CD8^(+)与治疗前相比显著增加,且观察组升高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清中SP、PGE2显著降低(P<0.05)。结论 清胆利肝方可提高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降低患者血清中PGE2水平及SP含量,有效减少炎症反应并缓解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胆利肝方 肝经郁热型 带状疱疹 T淋巴细胞亚群 疼痛物质p 前列腺素E2
下载PDF
胃癌和胃癌前病变血浆和胃液物质P、血管活性肠肽、亮脑啡肽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许昌泰 张瑞英 韩丽萍 《天津医药》 CAS 1994年第12期738-740,共3页
研究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癌前病变(n=28)和晚期胃癌(n=22)血浆和胃液某些脑肠肽含量。以33例正常人作对照。血标本和胃液标本分别于空腹和胃镜检查时收集。血浆和胃液物质P(sP)、血管活性肠肽(VIP)和亮脑啡肽(LEK)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结... 研究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癌前病变(n=28)和晚期胃癌(n=22)血浆和胃液某些脑肠肽含量。以33例正常人作对照。血标本和胃液标本分别于空腹和胃镜检查时收集。血浆和胃液物质P(sP)、血管活性肠肽(VIP)和亮脑啡肽(LEK)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结果胃癌患者血浆、胃液SP和LEK、胃液VIP含量明显升高(P<0.05),血浆SP和LEK分别与胃液SP和LEK呈正相关(r=0.432和0.516,P<0.05)。胃癌术后血浆SP和胃液LEK明显低于术前(P<0.05)。胃癌前病变患者,血浆和胃液LEK,胃液VIP升高(P<0.05),且血浆胃液LEK呈正相关(r=0.398,P<0.05)。本研究提示联合测定血浆胃液SP、VIP和LEK对研究胃病时胃肠激素有一定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癌前状态 物质p 血管活性肠肽 亮脑啡肽
下载PDF
大鼠血清淀粉样物质P(SAP)基因的克隆及重组腺病毒制备 被引量:1
3
作者 娄小丽 黄英 +4 位作者 舒畅 陈洁 罗庆 王莉佳 吴雪郡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79-581,共3页
目的:制备能够表达大鼠血清淀粉样物质P(Serum amyloid P component,SAP)的重组腺病毒。方法:采用RT-PCR扩增的方法获取大鼠SAP,并将该基因采用定向克隆的方法克隆进入穿梭质粒pAdTrace-TO4中,进一步采用同源重组的方法将该质粒和腺病... 目的:制备能够表达大鼠血清淀粉样物质P(Serum amyloid P component,SAP)的重组腺病毒。方法:采用RT-PCR扩增的方法获取大鼠SAP,并将该基因采用定向克隆的方法克隆进入穿梭质粒pAdTrace-TO4中,进一步采用同源重组的方法将该质粒和腺病毒骨架质粒Adeasy-1在大肠杆菌BJ5183中同源重组,然后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导入包装细胞HEK293中,产生表达目的基因的重组腺病毒,扩增病毒后用倍比稀释法测定其滴度。结果:通过PCR技术从重组穿梭质粒和重组腺病毒质粒中扩增出700bp左右插入片段,测序结果和基因库中的基因序列一致。扩增后的重组腺病毒滴度为2.8×108pfu/ml。结论:成功构建了携带SAP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easy-1-SAP,为探讨SAP对肺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淀粉样物质p 腺病毒 肺纤维化 分子克隆
下载PDF
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临床效果及对患者T细胞亚群、细胞因子和疼痛物质P的影响 被引量:31
4
作者 刘勤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年第21期2126-2129,共4页
目的探讨泛昔洛韦对带状疱疹患者T细胞亚群、细胞因子和疼痛物质P的影响及近远期效果,为临床治疗带状疱疹提供可靠数据依据。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疼痛专科收治带状疱疹患者96例,随机单盲取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两... 目的探讨泛昔洛韦对带状疱疹患者T细胞亚群、细胞因子和疼痛物质P的影响及近远期效果,为临床治疗带状疱疹提供可靠数据依据。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疼痛专科收治带状疱疹患者96例,随机单盲取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两组均给予镇痛、营养神经药物,局部应用阿昔洛韦膏外涂等对症、局部治疗,对照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昔洛韦口服治疗,观察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给予泛昔洛韦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期间患者P物质含量、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细胞因子、免疫蛋白变化、不良反应、视觉模拟评分(VAS)及随访1月后遗神经痛发生情况。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包括:CD3^+、CD4^+、CD8^+、CD4^+/CD8^+;免疫蛋白包括:Ig A、Ig E、Ig G、Ig M;相关细胞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7(IL-17)及干扰素-γ(IFN-γ)。结果两组治疗前VAS评、P物质含量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细胞因子及免疫细胞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P物质含量、相关细胞因子IL-4、IL-10、IL-17免疫蛋白Ig A、Ig E均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5),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相关细胞因子IL-2、IFN-γ,免疫蛋白Ig G、Ig M均高于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总有效率(95.83%)高于对照组(75.00%)(P<0.05),后遗神经痛发生率(2.83%)低于对照组(18.75%)(P<0.05)。结论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可改善血清Th1/Th2/Th17水平,降低P物质含量,提高近远期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泛昔洛韦 T细胞亚群 细胞因子 疼痛物质p
下载PDF
吡喹酮对日本血吸虫感染鼠血管活性肠肽和物质P的影响
5
作者 李多云 周和龙 +1 位作者 叶进 蔡淑清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65-267,F0002,共4页
目的探讨吡喹酮对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的结肠肌间神经丛中血管活性肠肽(VIP)和物质P(SP)的影响。方法30只昆明小鼠分成2组,每组15只。2组小鼠经皮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后,治疗组给予吡喹酮500mg/kg,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应用免疫组织化学... 目的探讨吡喹酮对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的结肠肌间神经丛中血管活性肠肽(VIP)和物质P(SP)的影响。方法30只昆明小鼠分成2组,每组15只。2组小鼠经皮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后,治疗组给予吡喹酮500mg/kg,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计算机彩色病理图文分析系统,观察吡喹酮治疗后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的结肠肌间神经丛内VIP和SP的免疫反应性变化。结果治疗组小鼠结肠肌间神经丛内VIP和SP的免疫反应强度的灰度均值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吡喹酮治疗可以使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的结肠肌间神经丛中VIP和SP含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喹酮 日本血吸虫 肠道神经系统 血管活性肠肽 物质p
下载PDF
联合测定血清胃液物质P、β-内腓肽和血管活性肠肽对胃病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李秀贤 许昌泰 +1 位作者 王育敏 沈冬云 《宁夏医学杂志》 CAS 1992年第4期225-226,共2页
胃病时有胃肠道肽类的变化,特别是胃癌患者变化更为明显,这些肽类的变化可为临床诊断、治疗和观察预后提供依据。为确定胃病时某些胃肠道肽类的变化及意义,本文用放射免疫法联合测定血清胃液物质 P(SP)、β-内肽腓(β-EP)和血管活性肠肽... 胃病时有胃肠道肽类的变化,特别是胃癌患者变化更为明显,这些肽类的变化可为临床诊断、治疗和观察预后提供依据。为确定胃病时某些胃肠道肽类的变化及意义,本文用放射免疫法联合测定血清胃液物质 P(SP)、β-内肽腓(β-EP)和血管活性肠肽(VIP)的含量,着重研究它们在胃癌时的变化及意义。材料和方法一、对象:67例住院患者中包括中晚期胃癌患者25例(腺癌21例、其它癌4例);男18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病 血清 胃液 物质p Β-内腓肽
下载PDF
“从气守神”推拿法治疗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5-羟色胺、P物质的影响
7
作者 张静 李伟彪 +4 位作者 王雪霞 董升 桑亚男 詹巍 郭现辉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60-65,共6页
目的观察“从气守神”推拿法对广泛性焦虑症(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清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P物质(substance P,S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58例GAD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试验组... 目的观察“从气守神”推拿法对广泛性焦虑症(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清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P物质(substance P,S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58例GAD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试验组采用“从气守神”推拿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肝气郁结型中医证候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量表评分,血清5-HT、SP水平。结果试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AMA、SAS、肝气郁结证中医证候量表及PSQI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试验组HAMA、SAS及PSQI量表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5-HT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S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升高和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从气守神”推拿法可调节GAD患者血清5-HT、SP水平,调节脑—肠轴,从而有效改善患者情绪焦虑、失眠等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泛性焦虑症 “从气守神”推拿法 5-羟色胺 p物质
下载PDF
P物质在皮肤源性瘙痒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金曼诗 马铁明 +2 位作者 李记泉 陈语嫣 谢正伦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2期49-52,共4页
皮肤源性瘙痒的发生机制较为复杂且目前尚未完全阐明。P物质是一种由皮肤感觉神经元释放的神经肽,是介导瘙痒的重要物质基础。该物质可以通过P物质/神经激肽1受体系统、P物质/G蛋白偶联受体X2系统激活肥大细胞,从而引发瘙痒。研究表明,... 皮肤源性瘙痒的发生机制较为复杂且目前尚未完全阐明。P物质是一种由皮肤感觉神经元释放的神经肽,是介导瘙痒的重要物质基础。该物质可以通过P物质/神经激肽1受体系统、P物质/G蛋白偶联受体X2系统激活肥大细胞,从而引发瘙痒。研究表明,降低P物质在血浆及皮肤组织中的表达能够缓解瘙痒症状。本文对P物质与皮肤源性瘙痒之间的关系及其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行论述,以期为今后临床应用及基础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物质 皮肤源性瘙痒 肥大细胞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蜂毒镇痛作用的昼夜变化及对外周血P物质β-内啡肽和IL-1β水平的影响
9
作者 董泓 李振彬 +2 位作者 高囡囡 郭静波 郭栋梁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393-398,共6页
目的:探讨小鼠疼痛模型的昼夜节律和注射用蜂毒(Bee venom for injection,BVI)镇痛作用的昼夜差异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采用热板法、辐射热甩尾法建立小鼠疼痛模型,在6个授时(Zeitgeber time,ZT)时间点(ZT2、ZT6、ZT10、ZT14、ZT18、ZT22... 目的:探讨小鼠疼痛模型的昼夜节律和注射用蜂毒(Bee venom for injection,BVI)镇痛作用的昼夜差异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采用热板法、辐射热甩尾法建立小鼠疼痛模型,在6个授时(Zeitgeber time,ZT)时间点(ZT2、ZT6、ZT10、ZT14、ZT18、ZT22)测量痛阈并分析其昼夜节律。将合格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注射用蜂毒大剂量(Bee venom for injection-High dose,BVI-H)、注射用蜂毒中剂量(Bee venom for injection-Medium dose,BVI-M)、注射用蜂毒低剂量(Bee venom for injection-low dose,BVI-L)、吗啡(Morphine,MOR)和模型(Model,MOD)组;每组再根据小鼠痛阈的昼夜节律分为两个亚组,分别在痛阈的峰值和谷值2个时间点给药。观察各组对热板法、辐射热甩尾法和扭体法疼痛模型小鼠行为学影响的动态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P物质(Substances P,SP)、β-内啡肽(Beta-endorphin,β-EP)和IL-1β(interleukin-1β,IL-1β)水平。结果:小鼠疼痛模型的痛阈显示出峰值在明中期(ZT6)、谷值在暗后期(ZT22)的昼夜节律。BVI三个剂量组和MOR组均显示出明显的镇痛作用,并且BVI在热板法和扭体法模型的镇痛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在热板法和辐射热法疼痛模型中,BVI于ZT22给药比ZT6给药显示出更强的镇痛作用。蜂毒对疼痛模型小鼠血清β-EP水平未显示上调作用;但可明显降低血清SP含量,且具有ZT22给药低于ZT6给药的昼夜变化(P<0.05);对扭体法和辐射热法(仅ZT22给药组)疼痛模型小鼠血清IL-1β水平显著下调,而在热板法则显示IL-1β水平明显增高。结论:小鼠的痛阈存在峰值在明中后期、谷值在暗后期的昼夜节律;BVI对小鼠多种疼痛模型均具有镇痛作用,且存在昼夜差异;BVI的镇痛作用及其昼夜变化可能与调节内源性疼痛介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毒 疼痛 昼夜节律 时间治疗 p物质 Β-内啡肽 白细胞介素-1Β
下载PDF
主动脉夹层患者主动脉壁中血清淀粉样P物质的表达变化及其潜在临床意义
10
作者 谭凤娇 汪馨 +1 位作者 蒋丁胜 方泽民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7期594-599,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P物质(SAP)在主动脉夹层患者主动脉壁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潜在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明确诊断为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TAAD)患者主动脉...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P物质(SAP)在主动脉夹层患者主动脉壁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潜在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明确诊断为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TAAD)患者主动脉壁标本60例(夹层组),以及心脏移植供体的主动脉壁标本30例(对照组)。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弹性纤维(EVG)染色的方法分析两组主动脉壁组织结构的差异。进一步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WB),免疫荧光(IF)和免疫组化(IHC)检测SAP在主动脉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亚细胞定位。结果HE和EVG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夹层组主动脉平滑肌细胞排列紊乱、弹性纤维断裂且减少。蛋白质免疫印迹、免疫荧光及免疫组化实验显示,与对照组对比,SAP蛋白表达水平在夹层组主动脉壁组织中显著降低(P<0.05),且免疫荧光染色显示SAP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和细胞外基质中。结论与对照组相比,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主动脉壁组织中SAP蛋白水平降低,提示SAP蛋白可能与主动脉夹层的发生发展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血清淀粉样p物质 血管平滑肌细胞
下载PDF
枸橼酸芬太尼对髋部骨折模型疼痛阈值和脊髓P物质信号传导的影响
11
作者 冯晓利 孙智 +2 位作者 刘俊英 汪丽珍 刘欣哲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21期89-94,99,共7页
目的探讨枸橼酸芬太尼对髋部骨折老龄大鼠疼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髋部骨折的老龄大鼠分为模型组(n=10)、枸橼酸芬太尼组(n=10)和枸橼酸芬太尼+Sar-SP组(n=10),另取同期健康大鼠设为正常组(n=10)。枸橼酸芬太尼组大鼠尾静脉... 目的探讨枸橼酸芬太尼对髋部骨折老龄大鼠疼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髋部骨折的老龄大鼠分为模型组(n=10)、枸橼酸芬太尼组(n=10)和枸橼酸芬太尼+Sar-SP组(n=10),另取同期健康大鼠设为正常组(n=10)。枸橼酸芬太尼组大鼠尾静脉滴注10μg/kg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枸橼酸芬太尼+Sar-SP组大鼠鞘内注射10μL Sar-SP后进行枸橼酸芬太尼干预,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尾静脉滴注等剂量生理盐水。治疗前(0 h)以及治疗后1、6、24、168 h测量大鼠后爪疼痛阈值、承重值、后爪温度和背腹厚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大鼠脊髓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谷氨酸(Glu)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大鼠脊髓组织中离子钙结合衔接分子1(Iba-1)、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P物质(SP)阳性表达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SP和速激肽受体1(TACR1)mRNA相对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脊髓组织中波形蛋白(VIM)、核受体共阻遏蛋白1(NOCR)、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受体(CNTFR)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治疗前0 h及治疗后1、6、24、168 h,后爪疼痛阈值和承重值降低,后爪温度升高,背腹厚度增加,且脊髓组织中TNF-α、IL-6、IL-1β和Glu水平,Iba-1和GFAP阳性表达率,SP阳性表达率,SP和TACR1mRNA相对表达水平以及VIM、NOCR、CNTFR和EGFR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枸橼酸芬太尼组大鼠治疗后1、6、24、168 h,后爪疼痛阈值和承重值升高,后爪温度降低,背腹厚度减小,且脊髓组织中TNF-α、IL-6、IL-1β和Glu水平,Iba-1和GFAP阳性表达率,SP阳性表达率,SP和TACR1mRNA相对表达水平以及VIM、NOCR、CNTFR和EGFR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枸橼酸芬太尼组比较,枸橼酸芬太尼+Sar-SP组大鼠治疗后1、6、24、168 h,后爪疼痛阈值和承重值降低,后爪温度升高,背腹厚度增加,且脊髓组织中TNF-α、IL-6、IL-1β和Glu水平,Iba-1和GFAP阳性表达率,SP阳性表达率,SP和TACR1mRNA相对表达水平以及VIM、NOCR、CNTFR和EGFR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枸橼酸芬太尼对髋部骨折老龄大鼠疼痛的改善可能与降低脊髓SP表达,进而抑制神经胶质细胞活化和抗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橼酸芬太尼 髋部骨折 老龄 疼痛 p物质 大鼠
下载PDF
过敏性猝死大鼠血清IgE、MCT及咽喉和胃壁组织内P物质的检测及意义
12
作者 李龙美 张兰兰 窦贵 《工业微生物》 CAS 2024年第4期167-169,共3页
本文旨在探讨过敏性猝死大鼠血清中的IgE、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Mast cell trypsin,MCT)及咽喉、胃壁、肠壁组织中P物质(substance P,SP)的含量检测及其意义。实验选择健康清洁级SD大白鼠14只,随机分为致敏组和0.9%氯化钠溶液对照组,每组... 本文旨在探讨过敏性猝死大鼠血清中的IgE、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Mast cell trypsin,MCT)及咽喉、胃壁、肠壁组织中P物质(substance P,SP)的含量检测及其意义。实验选择健康清洁级SD大白鼠14只,随机分为致敏组和0.9%氯化钠溶液对照组,每组7只。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的IgE、MCT含量,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咽喉和胃肠组织的P物质含量。结果显示,过敏会导致猝死大鼠血清中IgE和MCT含量升高,与对照组大鼠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致敏组与对照组在咽喉黏膜、胃肠组织中P物质含量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gE、MCT和咽喉、胃肠黏膜组织的P物质含量可以作为过敏性休克大鼠法医病理学诊断的检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 猝死 IGE MCT 咽喉和胃壁组织 p物质
下载PDF
四磨汤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疗效及对微生物菌群和血清5-羟色胺、P物质、血管活性肠肽水平的影响
13
作者 冀花 张彦芬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4期3657-3662,共6页
目的分析四磨汤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型)患者疗效及对微生物菌群和血清5-羟色胺(5-HT)、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中西医结合科2021年6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肝郁气滞证IBS-... 目的分析四磨汤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型)患者疗效及对微生物菌群和血清5-羟色胺(5-HT)、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中西医结合科2021年6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肝郁气滞证IBS-C型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单独采用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的60例肝郁气滞证IBS-C型患者纳入对照组,选取四磨汤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的60例肝郁气滞证IBS-C型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治疗1个月后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症状改善情况[肠易激综合征症状严重程度量表(IBS-SSS)]、肠道微生物菌群(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大肠埃希菌)水平、血清指标(5-HT、SP、VIP)水平、胃肠功能指标(胃泌素、胃动素、全胃肠排出率、胃排空率)。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70.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IBS-SSS评分,血清5-HT、SP、VIP水平,胃泌素、胃动素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水平及全胃肠排出率、胃排空率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内,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BS-C型患者中,四磨汤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能帮助改善患者便秘症状,维持肠道菌群平衡,改善其血清指标与胃肠功能,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 枸橼酸莫沙必利 四磨汤 临床疗效 微生物菌群 5-羟色胺 p物质
下载PDF
土大黄提取物对银屑病小鼠P物质及其神经肽受体-1表达的影响
14
作者 热比姑丽·伊斯拉木 优力都孜·买买提 +2 位作者 玉素甫江·艾力 开丽比努尔·阿布来提 巴合沙拉·马乃甫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271-2278,共8页
目的:经土大黄干预,探讨P物质(SP)及其神经激肽-1受体(NK-1R)在银屑病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对照组,银屑病模型组,甲氨蝶呤片组(1.3 mg/kg),阿瑞匹坦胶囊组(5 mg/kg),土大黄组(1、2、4 g/kg)小鼠皮肤、血液标本,经苏木精-伊... 目的:经土大黄干预,探讨P物质(SP)及其神经激肽-1受体(NK-1R)在银屑病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对照组,银屑病模型组,甲氨蝶呤片组(1.3 mg/kg),阿瑞匹坦胶囊组(5 mg/kg),土大黄组(1、2、4 g/kg)小鼠皮肤、血液标本,经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银屑病小鼠皮肤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技术,检测银屑病小鼠皮肤SP、NK-1R mRNA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蛋白免疫印迹技术,检测银屑病小鼠血液SP、皮肤、NK-1R蛋白表达;随后分析SP、NK-1R表达水平与银屑病的关系。结果:与银屑病模型组比较,所有药物干预组均能改善银屑病小鼠皮肤组织病理学变化;同时,小鼠皮肤SP、NK-1RmRNA表达,血清SP、皮肤NK-1R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P<0.01)。与阳性对照药甲氨蝶呤片组、阿瑞匹坦胶囊组比较,1 g/kg大黄组小鼠皮肤组织NK-1R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土大黄组(1 g/kg)比较,土大黄组(2、4 g/kg)小鼠皮肤组织NK-1R蛋白表达均降低,其中土大黄组(2 g/kg)(P>0.05)、土大黄组(4 g/kg)(P<0.05)。结论:土大黄可能通过降低焦虑相关神经递质SP及其NK-1R受体基因、蛋白表达,从而改善小鼠银屑病样皮损,其作用不亚于阳性对照药甲氨蝶呤片、阿瑞匹坦胶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大黄 银屑病 小鼠 苏木精-伊红染色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蛋白免疫印迹 p物质 神经肽-1受体
下载PDF
电针对大鼠胃运动、P物质和胃动素的影响 被引量:56
15
作者 易受乡 林亚平 +2 位作者 严洁 常小荣 杨昱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1年第3期284-287,共4页
目的为了探讨针刺足阳明经穴对胃运动的调整作用是否与脑肠肽有关。方法 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针剌四白组、天枢组、足三里组、非穴组,以乙醇灌胃造成大鼠胃粘膜损伤模型,气囊法测量胃运动频率和波幅的变化率,采用放免... 目的为了探讨针刺足阳明经穴对胃运动的调整作用是否与脑肠肽有关。方法 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针剌四白组、天枢组、足三里组、非穴组,以乙醇灌胃造成大鼠胃粘膜损伤模型,气囊法测量胃运动频率和波幅的变化率,采用放免分析法(RIA)检测大鼠胃窦及延髓内SP,MTT含量。结果模型组胃运动频率和波幅呈抑制状态,其胃运动频率和波幅的变化率(%)与对照组比较出现显著差异(-4.7±10.3vs-19.4±17.2.P<0.05;1.8±14.1 vs -51.6±29.0,P<0.01),针剌四白、天枢、足三里穴使胃运动恢复,其波幅(%)较模型组比较分别为-6.5±23.3,1.5±20.1,6.9±25.2vs-51.6±29.0,P<0.01)。针剌非穴组与对照组比较则末出现明显差异。与此同时胃窦、延髓内SP,MTL含量出现相应变化,模型组胃窦SP含量(pg·ML^(-1))低于对照组(41±11vs56±13,P<0.05),针剌天枢、足三里后胃窦SP含量较模型组明显升高(58±13和61±13vs41±11,P<0.05)。模型组延髓SP含量高于正常组,针剌组则均低于模型组。模型组胃窦、延髓内MTL含量(Pg·mL^(-1))均低于对照组,针剌足三里其延髓MTL含量明显高于模型组(59±10vs47±13,P<0.05).三穴比较针剌四白穴主要影响胃窦MTL含量,针刺天枢主要影响胃窦SP含量变化,针剌足三里穴既使胃窦SP升高又使延髓MTL含量升高。结论针剌足阳明经对胃运动的调整作用有脑肠肽参与,但上述三穴对胃运动的影响所涉及的脑肠肽不完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胃肠活动 针灸效应 p物质 胃泌素类
下载PDF
股神经阻滞对骨关节炎模型兔血清P物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16
作者 范国明 龚遂良 +2 位作者 戴加平 周红梅 陈刚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38-241,共4页
目的:探讨股神经阻滞对骨关节炎致痛后兔血清P物质的影响。方法:选择30只日本大耳白兔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制成骨关节炎模型,实验组罗哌卡因连续股神经阻滞1周,ELISA法测三组血清P物质的变化。结果:股神经阻滞后一... 目的:探讨股神经阻滞对骨关节炎致痛后兔血清P物质的影响。方法:选择30只日本大耳白兔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制成骨关节炎模型,实验组罗哌卡因连续股神经阻滞1周,ELISA法测三组血清P物质的变化。结果:股神经阻滞后一周,空白组血清P物质29.34±1.43,对照组43.18±15.55,实验组28.66±2.92,空白组和对照组及对照组和实验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骨关节炎模型致痛后兔血清P物质增高,股神经阻滞能使血清中P物质释放受抑制,镇痛作用与兔行为学及关节病理学表现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神经 阻滞 p物质 镇痛
下载PDF
P物质和组胺在经络信息传递中的作用 被引量:62
17
作者 史文春 赵晏 张保真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3-35,共3页
应用电生理学方法,观察到微量P物质或组胺注于大鼠背部足太阳膀胱经的"肝俞"至"胆俞"一段的皮下部位,可以引起外周感觉神经末梢的传入放电明显增多。表明P物质和组胺可能是经脉线上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
关键词 p物质 组胺 药理学 神经传递 经络
下载PDF
温针灸对慢传输型便秘大鼠结肠P物质、血管活性肠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9
18
作者 孙彦辉 孙永辉 +3 位作者 赵振栓 郭新宇 孙立虹 梁玉磊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4681-4682,共2页
目的探讨温针灸对慢传输型便秘(STC)大鼠肠道传输功能及结肠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阳性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SD大鼠100只,随机取10只为正常组,其余90只造成STC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和温针组。分别测定大鼠肠道传输... 目的探讨温针灸对慢传输型便秘(STC)大鼠肠道传输功能及结肠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阳性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SD大鼠100只,随机取10只为正常组,其余90只造成STC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和温针组。分别测定大鼠肠道传输功能及结肠SP、VIP阳性表达面积。结果针刺组、温针组可明显缩短大鼠首粒黑便排出时间(P<0.01),且温针灸效果优于针刺组(P<0.05)。STC大鼠结肠SP、VIP阳性表达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1);针刺和温针灸均能明显提高结肠SP、VIP阳性表达面积(P<0.01);且温针灸在提高结肠SP阳性表达面积上效果优于单纯针刺(P<0.01)。结论针灸治疗STC有效,其机制与提高结肠SP、VIP阳性表达有关;温针灸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针灸 结肠 便秘 p物质 血管活性肽
下载PDF
针刺“足三里”对大鼠孤束核P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28
19
作者 刘健华 李江山 +3 位作者 严洁 易受乡 林亚平 常小容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3年第1期5-9,共5页
目的 :观察延髓孤束核P物质免疫阳性反应产物的分布以及针刺“足三里”穴对其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 :电针“足三里”穴组 (n =10 )、电针“足三里”穴旁开 0 5cm组(n =10 )、空白对照组 (n =10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 目的 :观察延髓孤束核P物质免疫阳性反应产物的分布以及针刺“足三里”穴对其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 :电针“足三里”穴组 (n =10 )、电针“足三里”穴旁开 0 5cm组(n =10 )、空白对照组 (n =10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显示延脑组织SP免疫活性切片。结果 :孤束核内P物质的免疫阳性反应产物以膨体型纤维为主 ,呈点状和串珠状 ,其敞开部有少量阳性胞体。主要分布于孤束核的内侧亚核、连合亚核 ,其余亚核内较为稀疏 ;电针“足三里”穴内侧亚核、连合亚核阳性纤维的光密度明显升高 ,其余亚核无明显变化 ;电针“足三里”穴外侧旁开 0 .5cm组与空白组相似 ,各亚核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针刺“足三里”可能通过抑制NTS内侧亚核和连合亚核SP的释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足三里 孤束核 p物质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白术对大鼠肠道乙酰胆碱酯酶及P物质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37
20
作者 朱金照 冷恩仁 +1 位作者 张捷 许其增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 观察白术对大鼠空肠乙酰胆碱酯酶 (AchE)、P物质 (SP)阳性神经分布的影响。方法  3 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 3个不同剂量白术组及对照组 ,给大鼠灌服不同剂量白术煎液 6h后 ,采用组化法显示空肠肌间神经丛AchE阳性神经分布 ,免疫... 目的 观察白术对大鼠空肠乙酰胆碱酯酶 (AchE)、P物质 (SP)阳性神经分布的影响。方法  3 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 3个不同剂量白术组及对照组 ,给大鼠灌服不同剂量白术煎液 6h后 ,采用组化法显示空肠肌间神经丛AchE阳性神经分布 ,免疫组化法观察空肠SP阳性神经分布的变化。结果 白术能明显增加空肠肌间神经丛中AchE阳性神经的含量 (P <0 .0 1)及空肠黏膜下和肌间神经丛中SP阳性神经的含量 (P <0 .0 5 )。结论 白术可通过影响空肠AchE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 乙酰胆碱脂酶 p物质 肠道运动 药理 中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