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交互主体性思想的演进与文学的主体间性
1
作者 汪正龙 《中国文艺评论》 2024年第5期42-53,126,共13页
胡塞尔提出交互主体性理论是为了解决他人经验的明见性,却为关联与沟通文学活动的各个环节提供了依据,推动了文学阅读中作者与读者的互动研究以及文学意义生成机制的探讨。而舍勒、许茨等人对他者的我以及主我、客我的探讨和本维尼斯特... 胡塞尔提出交互主体性理论是为了解决他人经验的明见性,却为关联与沟通文学活动的各个环节提供了依据,推动了文学阅读中作者与读者的互动研究以及文学意义生成机制的探讨。而舍勒、许茨等人对他者的我以及主我、客我的探讨和本维尼斯特对人称的研究标志着交互主体性思想在社会学、语言学领域的拓展,启发了文学理论界关于隐含作者、叙事聚焦以及共鸣等的研究。列维纳斯对绝对他者的研究与文化研究中关于性别他者、种族他者等的研究相互呼应。交互主体性思想的演进揭示了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张力,也通向了物间性研究,对西方文学理论产生深刻的影响,也必将对我国文学理论研究与文学批评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学 交互主体 文学理论 物间性
下载PDF
现代主义文学中的“物”之美——里尔克、瓦尔泽的“物-人”间性解读
2
作者 范捷平 《德语人文研究》 2021年第1期1-7,共7页
现象学颠覆了康德以来"物"的"自在与自为"说,胡塞尔认为"物"不仅不是自在的,也不是孤立的,更不是自为的,"物"始终处在一种与世界的关系之中。"物"也是一种"In-der-Welt-Sein&qu... 现象学颠覆了康德以来"物"的"自在与自为"说,胡塞尔认为"物"不仅不是自在的,也不是孤立的,更不是自为的,"物"始终处在一种与世界的关系之中。"物"也是一种"In-der-Welt-Sein"(寓于世界之中)。被感知的"物"永远不会独自存在,而是在我们的眼前显现,"物"存在于我们感知所及的"物"的环境之中。在这种可以感知的物质性中间,"自我身体"总是属于其中。里尔克和瓦尔泽一样,都是咏"物"的大师,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物"(Ding)既非"面临物"(Gegenstand)、也非"东西"(Sache),而是一种与人的关系,或曰人与世界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 里尔克 瓦尔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