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静力牵张法对竞技健美操力量性训练后的恢复作用 被引量:5
1
作者 闻有军 《甘肃高师学报》 1999年第2期69-70,共2页
通过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训练后肌肉的疲劳程度所做的测试定量评价,对采用静力牵张法加速消除肌肉疲劳做了探讨研究,为科学指导竞技健美操训练提供了有价值的数据依据。
关键词 静力牵张法 竞技健美操 力量性训练 肌肉疲劳 恢复
下载PDF
PNF牵张法发展柔韧素质及预防运动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乐玉忠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94-95,共2页
关于PNF牵张法发展柔韧素质及预防运动损伤的研究,近几年来取得很大的进展。但在今后一段时期还仍是运动训练及体育保健与康复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通过对近10年来部分发展柔韧素质及预防运动损伤研究文献的总结发现,发展柔韧素质及预... 关于PNF牵张法发展柔韧素质及预防运动损伤的研究,近几年来取得很大的进展。但在今后一段时期还仍是运动训练及体育保健与康复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通过对近10年来部分发展柔韧素质及预防运动损伤研究文献的总结发现,发展柔韧素质及预防运动损伤方法有多种,但相对而言,PNF牵张法当属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本文主要对PNF牵张法发展柔韧素质及预防运动损伤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NF牵张法 柔韧素质 运动损伤
下载PDF
PNF牵张法在排球正面扣球训练中的应用研究
3
作者 乐玉忠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77-179,共3页
采用文献资料、实验、测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科技学院2007级排球主项班16名学生进行PNF牵张法在排球正面扣球训练中的应用进行研究.结果显示:PNF牵张法能够显著提高肩关节、腕关节的柔韧素质,能够显著提高扣球时手掌的线速度... 采用文献资料、实验、测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科技学院2007级排球主项班16名学生进行PNF牵张法在排球正面扣球训练中的应用进行研究.结果显示:PNF牵张法能够显著提高肩关节、腕关节的柔韧素质,能够显著提高扣球时手掌的线速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排球正面扣球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NF牵张法 柔韧素质 排球 正面扣球
下载PDF
关于静力牵张法对竞技健美操力量性训练后恢复效果的研究
4
作者 闻有军 孟宪军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1997年第3期32-33,50,共3页
通过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训练后肌肉的疲劳程度所做的测试定量评价,对采用静力牵张法加速消除肌肉疲劳做了探讨研究,为科学指导竞技健美操训练提供了有价值的数据依据。
关键词 静力牵张法 竞技健美操 力量性训练 肌肉疲劳 恢复
下载PDF
推拿结合肌肉牵张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43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谭周纯 《中医临床研究》 2016年第16期32-33,共2页
目的:观察推拿结合肌肉牵张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疗效。方法:8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采用推拿结合肌肉牵张法治疗,对照组仅采用推拿治疗。对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焦虑评分、疼痛评分以及治疗后... 目的:观察推拿结合肌肉牵张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疗效。方法:8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采用推拿结合肌肉牵张法治疗,对照组仅采用推拿治疗。对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焦虑评分、疼痛评分以及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分别为58.14%和97.67%;对照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分别为34.88%和81.40%。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评分、疼痛评分以及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推拿结合肌肉牵张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 肌肉牵张法 梨状肌综合征
下载PDF
电针联合牵张法对脊髓损伤后痉挛性膀胱安全容量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白田雨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5年第6期490-493,共4页
目的:探讨电针联合牵张法对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后痉挛性膀胱安全容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研究。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山东省交通医院康复医学科90例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各30例。药物治疗组口服酒石酸... 目的:探讨电针联合牵张法对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后痉挛性膀胱安全容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研究。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山东省交通医院康复医学科90例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各30例。药物治疗组口服酒石酸托特罗定片(2 mg,2次/d),电针组采用电针治疗,电针联合牵张组采用牵张法配合电针治疗,均治疗30 d。以膀胱安全容量和有效率评价疗效。结果药物组[(273.20±84.63)ml 比(179.50±59.07)ml , t=4.973]、电针组[(308.23±87.45)ml 比(169.17±54.58)ml,t=7.389]、电针联合牵张组[(376.37±125.08)ml比(167.40±61.56)ml,t=8.210]膀胱安全容量均较同组治疗前增加,其中电针联合牵张组与药物组、针刺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药物治疗组、电针组、电针联合牵张组有效率分别为60.0%(18/30)、83.3%(25/30)、93.3%(28/30),药物治疗组与电针组、电针联合牵张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022、9.317,P均<0.05)。结论药物治疗、电针治疗以及电针联合牵张治疗均可改善 SCI 后痉挛性膀胱患者的膀胱安全容量,但电针联合牵张治疗优于药物或电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膀胱 神经原性 电针 牵张法
原文传递
“肩三针”恢刺法配合牵张手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35
7
作者 沈袁 李金霞 +1 位作者 朱仡 傅瑞阳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62-65,共4页
目的观察"肩三针"恢刺法配合牵张手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门诊肩关节周围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采用肩三针(肩前、肩髃、肩髎)恢刺法并配合牵张手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 目的观察"肩三针"恢刺法配合牵张手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门诊肩关节周围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采用肩三针(肩前、肩髃、肩髎)恢刺法并配合牵张手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推拿治疗。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10次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提高Neer量表的疼痛评分、功能评分、运动范围评分和总分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肩三针"恢刺法配合牵张手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肩关节功能的改善作用优于常规针灸推拿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周炎 恢刺 肩三针 牵张 肩关节周围炎
下载PDF
一种新型隆乳技术:外牵张软组织扩张法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琳西 郭树忠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4年第2期231-233,共3页
关键词 隆乳技术 牵张软组织扩张 自体组织移植 人工合成材料注射 硅胶乳房假体植入
下载PDF
浙北伤科牵张手法联合肩周操治疗粘连期肩周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建平 朱成林 +1 位作者 徐晶 傅瑞阳 《新中医》 CAS 2021年第19期212-215,共4页
目的:观察浙北伤科牵张手法联合肩周操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粘连期肩周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推拿手法配合功能锻炼,观察组给予浙北伤科手法联合肩周操治疗。比较2组临... 目的:观察浙北伤科牵张手法联合肩周操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粘连期肩周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推拿手法配合功能锻炼,观察组给予浙北伤科手法联合肩周操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CMS)。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3%,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CM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MS评分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CM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浙北伤科牵张手法联合肩周操治疗粘连期肩周炎效果满意,可有效改善肩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连期肩周炎 浙北伤科牵张 肩周操 视觉模拟评分 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
下载PDF
浙北伤科牵张手法联合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对创伤性肩周炎患者肩胛骨动力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徐晶 朱成林 +2 位作者 赵增趁 沈月峰 傅瑞阳 《新中医》 CAS 2021年第13期170-174,共5页
目的:观察浙北伤科牵张手法联合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对创伤性肩周炎患者肩胛骨动力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创伤性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予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以浙北... 目的:观察浙北伤科牵张手法联合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对创伤性肩周炎患者肩胛骨动力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创伤性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予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以浙北伤科牵张手法。比较2组治疗前后肩胛骨平衡角、肩关节Neer评分和临床疗效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2组肩胛骨平衡角分别与治疗前比较,且2组间比较,在肩关节外展0°、30°、60°、150°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肩关节外展90°、120°、180°时,2组分别与治疗前比较,且观察组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肩关节Neer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肩关节Nee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83.3%,对照组7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浙北伤科牵张手法联合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对改善创伤性肩周炎患者疼痛及活动障碍有良好疗效,对90°120°、150°180°区间的肩胛骨平衡角有明显的纠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肩周炎 肩胛骨动力障碍 浙北伤科牵张 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
下载PDF
独活寄生汤加减结合牵张手法治疗肩周炎52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金赞英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年第3期260-261,共2页
肩周炎,全称“肩关节周围炎”,中医又称之“漏肩风”、“冻结肩”、“肩凝风”等,好发于50岁左右的人群,故又称“五十肩”。该病是以肩部疼痛和肩关节活动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病证,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笔者应用独活寄生汤加减... 肩周炎,全称“肩关节周围炎”,中医又称之“漏肩风”、“冻结肩”、“肩凝风”等,好发于50岁左右的人群,故又称“五十肩”。该病是以肩部疼痛和肩关节活动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病证,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笔者应用独活寄生汤加减结合牵张手法治疗肩周炎5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周炎 独活寄生汤 牵张
下载PDF
用张力平衡针刺法联合牵张训练法对31例脑卒中后肌痉挛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5
12
作者 黄晓晖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19期83-84,共2页
目的 :研究用张力平衡针刺法联合牵张训练法对31例脑卒中后肌痉挛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梧州市工人医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肌痉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在两组患者病情的康复期,采用传统的针... 目的 :研究用张力平衡针刺法联合牵张训练法对31例脑卒中后肌痉挛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梧州市工人医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肌痉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在两组患者病情的康复期,采用传统的针刺法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张力平衡针刺法联合牵张训练法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上肢与下肢的FMA评分及胫骨前肌与肱二头肌的肌张力值。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上肢与下肢的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其胫骨前肌与肱二头肌的肌张力值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 :用张力平衡针刺法联合牵张训练法对脑卒中后肌痉挛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改善其肢体的运动功能,降低其肌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力平衡针刺 牵张训练 脑卒中 肌痉挛 肌张力
下载PDF
牵张手法配合中频电疗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后期30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戴慧峰 《浙江中医杂志》 2015年第2期122-122,共1页
近年来,笔者采用中频电疗法配合牵张手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恢复期患者60例,获效满意,报道如下。
关键词 肩关节周围炎 牵张 中频电疗
下载PDF
牵张撕脱手法加中药软膏外敷治疗高尔夫球肘38例
14
作者 卢勇 艾克巴尔 《新疆中医药》 1995年第4期15-16,共2页
一般资料。收治38例,男性29例,女性9例;年龄23—58岁;右肘31例,左肘6例,双肘1例;工人19人,农民13人,运动员4人,干部2人;发病时间2—32周。临床症状:
关键词 高尔夫球肘 外敷 中医药疗 牵张撕脱手
下载PDF
理筋牵张手法联合靳氏肩三针针刺对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疼痛及肩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潘中强 徐晶 +2 位作者 李金霞 朱成林 傅瑞阳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 CAS CSCD 2023年第2期142-148,共7页
目的:观察理筋牵张手法联合靳氏肩三针针刺对肩峰下撞击综合征(SIS)疼痛及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SIS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靳氏肩三针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理筋牵张手... 目的:观察理筋牵张手法联合靳氏肩三针针刺对肩峰下撞击综合征(SIS)疼痛及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SIS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靳氏肩三针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理筋牵张手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定量化表评分(CMS)变化以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VAS评分及CMS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理筋牵张手法联合靳氏肩三针针刺对SIS患者疼痛的缓解及肩关节功能的改善均产生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 按摩 针刺疗 理筋牵张 靳三针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 视觉模拟量表 肩关节功能
原文传递
运动生理学
16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00年第9期2-5,共4页
G804.2 20003357形体练习对幼儿心肺功能的实验研究=An experiment on the relationship of figure exercises with the functions of children’s heart and lung〔刊,中,I〕/郑伟,杨永亮,
关键词 电刺激 骨骼肌 运动生理学 静力牵张法 小负荷 运动 北京体育大学 肌纤维 力竭运动 肌球蛋白
下载PDF
肌筋膜疼痛触发点在运动损伤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丁晨莉 黄强民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第13期11-12,14,共3页
运动与生活息息相关,与运动相伴的损伤不仅会导致运动能力下降,在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因关节活动受限、肌力减弱和慢性疼痛等因素影响日常生活。该文旨在介绍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的概念、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及治疗手段在运动损伤领域的应用,... 运动与生活息息相关,与运动相伴的损伤不仅会导致运动能力下降,在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因关节活动受限、肌力减弱和慢性疼痛等因素影响日常生活。该文旨在介绍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的概念、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及治疗手段在运动损伤领域的应用,帮助运动人士在运动损伤后找出病因,了解治疗急慢性疼痛,消除肌肉疲劳和提升运动能力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筋膜疼痛触发点 运动损伤 结合牵张
下载PDF
延时皮肤牵拉器在皮肤软组织缺损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宋文吉 苑博 +2 位作者 赵正南 童致虹 梁海东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281-1285,共5页
目的总结延时皮肤牵拉器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4年12月—2016年12月,采用延时皮肤牵拉器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42~64岁,平均53岁。急性创伤致皮肤软组织缺损6例,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开后切口无法闭合3... 目的总结延时皮肤牵拉器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4年12月—2016年12月,采用延时皮肤牵拉器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42~64岁,平均53岁。急性创伤致皮肤软组织缺损6例,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开后切口无法闭合3例,巨大痈切开引流后皮肤软组织缺损1例。缺损部位:大腿4例,小腿3例,上臂2例,背部1例。缺损范围为10 cm×4 cm^22 cm×12 cm。创缘行Pinch试验,确认创面均无法直接闭合。结果牵拉过程中,3例出现张力性水疱;无创缘血运不畅、皮肤坏死等并发症发生。10例患者创面经过7~18 d持续牵拉后明显缩小,均直接拉拢缝合;无植皮或游离皮瓣手术者。术后创口愈合良好。1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8个月,平均6.5个月。创缘周围均无坏死,瘢痕呈线性,感觉及功能不受影响。结论采用延时皮肤牵拉器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操作简便、手术风险低、并发症少,可获得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软组织缺损 延时皮肤牵拉器 皮肤牵张法
原文传递
Effect of An-pressing manipulation on post-stroke muscle spasticity in rats and its mechanism study 被引量:4
19
作者 Chu Xiao Li Jiang-shan +3 位作者 Chen Heng Li Wu Liu Xiao-wei Yang Yan-ping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 CSCD 2020年第2期90-95,共6页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mechanism of An-pressing manipulation in improving post-stroke muscle spasticity,by observing the changes of γ-aminobutyric acid(GABA)and glycine(GIy)in plasma and gray matter of L1-L3 spinal...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mechanism of An-pressing manipulation in improving post-stroke muscle spasticity,by observing the changes of γ-aminobutyric acid(GABA)and glycine(GIy)in plasma and gray matter of L1-L3 spinal cord anterior horn in post-stroke rats with muscle spasticity after An-pressing manipulation intervention.Methods:Ten of 80 adult male Sprague-Dawley(SD)rat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the blank group,and the remaining 70 were used for modeling.The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rat model was established by insertion suture occlusion method in the left external carotid artery.Thirty rats with a Longa neurological score of 2-3 points and a modified Ashworth spasticity scale score of 1,1+,or 2 were included in the experiment.Using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the 30 successfully modeled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model group,an An-pressing tendon group and an An-pressing muscle belly group.Two days after modeling,rats in the An-pressing tendon group and An-pressing muscle belly group received An-pressing manipulation on the tendon and belly of quadriceps femoris muscle respectively,with the pressure of(350±50)g and the frequency of 5 s/time,15 min per session,once a day for 5 continuous days.After the 5th treatment,the tension of the rat quadriceps femoris muscle was evaluated using the modified Ashworth spasticity scale.The Gly levels in rat plasma and L1-L3 segments of spinal cord were determined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The GABA levels in rat plasma and L1-L3 segments of spinal cord were measured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Results:The decrease in rat muscle tension scored by the modified Ashworth spasticity scale in the An-pressing tendon group was more significant than that in the An-pressing muscle belly group(P<0.01);the increases in Gly and GABA levels in the rat plasma and L1-L3Segments of spinal cord were more significant in the An-pressing tendon group than those in the An-pressing muscle belly group(all 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INA Massage An-pressing Manipulation Muscle Spasticity Reflex Stretch Gamma-aminobutyric Acid Glycine RAT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