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发性黄斑裂孔术后黄斑中心凹外层显微结构变化与视力的相关性
1
作者 卢凤丽 赵芃芃 +2 位作者 秦梅 张琴 张信哲 《眼科学》 2023年第1期1-10,共10页
目的:通过OCT观察特发性全层黄斑裂孔(IFTMH)患眼术后的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外层显微结构变化,并分析其与视力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10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就诊诊断为IFTMH的患者,共37例,37眼,均成功行手术... 目的:通过OCT观察特发性全层黄斑裂孔(IFTMH)患眼术后的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外层显微结构变化,并分析其与视力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10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就诊诊断为IFTMH的患者,共37例,37眼,均成功行手术修复。比较患眼在术前和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和24个月检查中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及OCT中黄斑中心凹外层显微结构变化。根据24个月末次随访的外界膜(ELM)、椭圆体带(EZ)、嵌合体带(IZ)愈合情况,将其分为3组:A组为ELM完整,EZ和IZ连接中断,共有11眼;B组为ELM、EZ完整,IZ连接中断,共有15眼;C组为ELM、EZ、IZ完全恢复,共有11眼。分析视力与黄斑中心凹ELM、EZ、IZ的连续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37例37眼中,三组患者年龄、性别、眼别、症状持续时间、术前BCVA、术前裂孔最小径、基底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最后一次随访时,三组患眼BCVA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24.257, P < 0.01),其中C组视力恢复最佳,C组LogMAR BCVA从0.80 ± 0.12改善至0.08 ± 0.09。在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和24个月的随访中黄斑中心凹显微结构持续重建,ELM、EZ和IZ的缺损直径持续减少,BCVA持续好转,较术前具有统计学差异(P < 0.05)。重建过程由ELM先开始,依次为EZ、IZ。术后24个月BCVA与术前裂孔最小径、基底径、症状持续时间、术前BCVA、术前ELM缺损直径、术前EZ缺损直径、术前IZ缺损直径均呈正相关(r = 0.798, 0.601, 0.683, 0.732, 0.682, 0.695, 0.702, P < 0.01)。结论:IFTMH患眼术后黄斑中心凹光感受器持续重建,重建顺序依次为ELM、EZ、IZ,视力持续提高。同时,外层显微结构的重建程度与术后视力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全层黄斑裂孔 显微结构变化 光学相干断扫描 最佳矫正视力
下载PDF
特发性全层黄斑裂孔手术治疗解剖学和视功能恢复效果的评价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少冲 冷云霞 佘洁婷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037-1039,共3页
目的评价特发性全层黄斑裂孔内界膜剥除手术治疗的效果及视功能的预后。方法特发性全层黄斑裂孔31例共35眼,均采用常规玻璃体切割和C3F8填充,同时在不经任何辅助剂染色的情况下使用自制钩针辅助下进行内界膜剥离治疗,术前术后采用OCT及... 目的评价特发性全层黄斑裂孔内界膜剥除手术治疗的效果及视功能的预后。方法特发性全层黄斑裂孔31例共35眼,均采用常规玻璃体切割和C3F8填充,同时在不经任何辅助剂染色的情况下使用自制钩针辅助下进行内界膜剥离治疗,术前术后采用OCT及标准对数视力表等对患眼进行检查和随访。结果术后裂孔闭合率达93.7%,视力提高率达91.4%;视物变形等症状也有明显改善。并发症:术中7眼出现毛细血管性出血,术后1d~7d8眼患者出现眼压升高(均<40mmHg),5眼出现后囊下混浊性白内障及老年性白内障进展。结论内界膜剥离可使特发性层黄斑裂孔获得较高的闭合率,视功能亦可得到较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全层黄斑裂孔/FTIMH 内界膜剥离/ILMP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