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6篇文章
< 1 2 6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治疗特发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50例 被引量:1
1
作者 贾跃进 《山西中医》 2009年第11期39-39,共1页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按摩等综合治疗特发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采用针刺为主,配合按摩及经络电冲击疗法治疗特发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50例。结果:痊愈33例,显效14例,好转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结论:针刺配合按摩、经络电冲...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按摩等综合治疗特发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采用针刺为主,配合按摩及经络电冲击疗法治疗特发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50例。结果:痊愈33例,显效14例,好转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结论:针刺配合按摩、经络电冲击疗法综合治疗特发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针刺疗法 按摩疗法 经络电冲击疗法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急性特发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严重程度和恢复时间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秀娟 高喜松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1期1529-1531,共3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急性特发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严重程度和恢复时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急性特发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102例。根据House-Brackmann分级标准(H-B等级)将所有患者分为轻中度组(H-BⅡ~Ⅳ级)和重度组(...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急性特发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严重程度和恢复时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急性特发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102例。根据House-Brackmann分级标准(H-B等级)将所有患者分为轻中度组(H-BⅡ~Ⅳ级)和重度组(H-BⅤ~Ⅵ级),比较两组患者的高血压、糖尿病、BMI和NLR水平。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抗病毒和类固醇药物治疗),随访记录并分析疾病恢复时间。结果:与轻中度组相比,重度组患者的NLR更高,恢复时间更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严重程度与NLR(r=0.422,P<0.05)呈正相关;患者恢复时间与NLR(r=0.349,P<0.05)呈正相关。相较于低NLR组,高NLR组患者的H-B等级明显更高、恢复时间明显更长(均P<0.05)。结论:急性特发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NLR越高,患者疾病严重程度越重,恢复时间越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严重程度 恢复时间 抗病毒治疗 类固醇药物
下载PDF
中医针灸推拿治疗特发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效果评价
3
作者 吴冰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6期242-244,共3页
给予特发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实施中医针灸推拿治疗,观察其治疗疗效。方法:选取100例特发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病人,按照抽签先后顺序对分两组,研究组给予患者中医针灸推拿,对照组给予患者西医药物注射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和FDI... 给予特发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实施中医针灸推拿治疗,观察其治疗疗效。方法:选取100例特发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病人,按照抽签先后顺序对分两组,研究组给予患者中医针灸推拿,对照组给予患者西医药物注射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和FDI评分。结果:研究组有效共4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有效共35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70%。区别明显(P0.05),治疗前,两组FDI评分区别不显著,两组治疗后的FDI躯体社会指数FDI社会功能指数进行对比,研究组患者评分分别减少11.27±0.20分、2.31±0.19分,对照组患者评分分别降低7.04±0.12分、1.53±0.35分。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针灸推拿对于特发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治疗效果显著,可以进行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推拿 特发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治疗效果
下载PDF
麦通钠替代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特发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0例
4
作者 朱凤梅 《吉林医学信息》 2004年第6期4-5,共2页
自2001年以来,笔者用麦通钠替代肾上腺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治疗特发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0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周围面神经麻痹 皮质激素治疗 特发性 肾上腺皮质激素 2001年
下载PDF
电针结合化风丹综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临床观察
5
作者 严佳 唐晓斌 +4 位作者 顾金花 曾怡 吕虹宇 邱瑾铭 孙德利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2期298-301,共4页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化风丹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7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与观察组49例。两组均采用基础治疗及电针疗法,观察组加用化风丹口服。在治疗前、治疗4周、8周时,通过House-Brackman(H-B)...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化风丹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7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与观察组49例。两组均采用基础治疗及电针疗法,观察组加用化风丹口服。在治疗前、治疗4周、8周时,通过House-Brackman(H-B)面神经功能分级系统和改良后的面神经功能评分系统评价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在治疗各时间点的H-B面神经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时间点面神经功能评分均较上一时间点有所降低,相邻两时间点之间的面神经功能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面神经功能的评分方面,治疗后各时间点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及8周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显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结合化风丹综合治疗和单纯电针治疗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恢复都有显著的疗效,电针与化风丹的联合应用能使患者的面神经功能更快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周围型面瘫 电针 化风丹 针药结合
下载PDF
应用经皮神经低频电刺激治疗早期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孙强 郝文莉 +2 位作者 郭丽莎 邢惠娟 刘晓阳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43-944,共2页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idiopathicfacialparalysis,IFP)亦称面神经炎或Bell麻痹,是因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关键词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低频电刺激 治疗早期 神经 周围面神经麻痹 应用 Bell麻痹 非特异炎症
下载PDF
近十年中药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综述 被引量:13
7
作者 于金栋 张静 +2 位作者 曹世强 魏德发 李学童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8年第9期1064-1066,共3页
关键词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中药治疗 周围面瘫 综述 非化脓炎症 “口眼歪斜” 脉络空虚 面神经
下载PDF
中药外治法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于金栋 张静 +2 位作者 曹世强 魏德发 李学童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9年第11期1335-1337,共3页
关键词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治疗不当 中药外治法 周围面瘫 非化脓炎症 “口眼歪斜” 脉络空虚 面神经
下载PDF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综合康复治疗疗效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桂荣 吴杰 +1 位作者 孙冬 李秀香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709-709,共1页
关键词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治疗疗效观察 综合康复 功能评价标准 BELLS麻痹 周围神经麻痹 HUNT 神经病学 患者
下载PDF
认知治疗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斌 王世凤 汪健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7年第7期624-624,共1页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也称Bell麻痹,是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周围性面瘫。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以焦虑、人际关系、躯体化为突出表现。临床上,人们常常重点关注其药物治疗,而往往忽视或轻视伴随该病出现...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也称Bell麻痹,是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周围性面瘫。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以焦虑、人际关系、躯体化为突出表现。临床上,人们常常重点关注其药物治疗,而往往忽视或轻视伴随该病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因此,认知治疗对周围性面瘫患者近期临床疗效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近期临床疗效 认知治疗 心理健康问题 周围面瘫 Bell麻痹 非特异炎症 人际关系
下载PDF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63例诊治体会 被引量:2
11
作者 韩燕 潘守丽 +1 位作者 武鹏宏 陈琦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年第8期72-72,共1页
关键词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中西医结合方法 诊治 非特异炎症 周围面瘫 2009年 茎乳孔
下载PDF
推拿、PNF结合针刺在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娜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1年第27期3440-3441,共2页
目的探讨推拿、PNF技术与针刺并用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将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5例给予推拿、PNF技术与针刺疗法,对照组25例仅予针刺疗法,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对照组72%,2组比较... 目的探讨推拿、PNF技术与针刺并用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将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5例给予推拿、PNF技术与针刺疗法,对照组25例仅予针刺疗法,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对照组72%,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推拿、PNF技术与针刺并用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本体感受神经肌术促进技术 推拿 针刺 康复
下载PDF
伴有眩晕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分析
13
作者 龚晓慧 赵珉珉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06年第4期254-254,共1页
关键词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临床分析 眩晕症状 周围面瘫 常见疾病 神经内科 临床表现 住院治疗
下载PDF
论述蒙医拔罐放血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特点
14
作者 娜日苏 阿拉腾其木格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69-0072,共4页
面部周围性神经瘫痪,通常称为面瘫,主要是由于茎乳突孔内的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导致。其他可能引起面神经主干或分支受压的原因包括肿瘤、颅脑外伤等,导致面神经水肿和神经髓鞘肿胀。此外,局部血液循环不畅也可能导致面神经瘫痪。许多... 面部周围性神经瘫痪,通常称为面瘫,主要是由于茎乳突孔内的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导致。其他可能引起面神经主干或分支受压的原因包括肿瘤、颅脑外伤等,导致面神经水肿和神经髓鞘肿胀。此外,局部血液循环不畅也可能导致面神经瘫痪。许多患者在发病前曾出现上呼吸道感染或感冒,而疾病通常是单侧发作。其主要症状包括口角歪斜、流口水、言语不清、呼哨声或大笑。在发作前,可能会出现同侧耳后、耳内及面部轻微疼痛等症状。本病属蒙医“面萨”范畴, 是蒙医常见的神经内科病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在国内的平均患者率为百分之四点二六,占据所有神经系统疾病的百分之十,国外报道发病率在11.5/10万人~3.3/10万人,任何年龄都可发病。此疾病给患者的身心造成了巨大冲击,不仅会影响外观,还会严重影响生活品质。目前有许多治疗外周面瘫的方法,但由于不良反应和个体差异,导致其临床疗效受到一定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面神经麻痹 蒙医拔罐放血 治疗
下载PDF
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58例疗效观察
15
作者 刘向东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12年第6期462-463,共2页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是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引起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由于面神经管仅能容纳面神经通过,因此面神经一旦发生缺血,水肿,即可导致面神经受压。临床表现为口角歪斜、患侧口角下垂、眼睑闭合不全,不能鼓腮、吹哨子,...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是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引起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由于面神经管仅能容纳面神经通过,因此面神经一旦发生缺血,水肿,即可导致面神经受压。临床表现为口角歪斜、患侧口角下垂、眼睑闭合不全,不能鼓腮、吹哨子,常伴有味觉及听力障碍等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神经生长因子 疗效观察 周围面神经麻痹 治疗 非特异炎症 眼睑闭合不全 口角歪斜
下载PDF
分期综合康复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320例报告
16
作者 金凌民 《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0年第4期342-343,共2页
关键词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分期综合康复治疗 周围面神经 多发病
下载PDF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综合康复治疗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秋霞 李黄彤 《东南国防医药》 2004年第5期362-363,共2页
关键词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综合康复治疗 肌功能 穴位按压 表情肌 茎乳孔 按摩面部 周围面神经麻痹 面神经
下载PDF
杜元灏分期运用针刺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经验 被引量:8
18
作者 邸嘉玮 祝昌昊 +2 位作者 秦懿囡 李泽鑫 杜元灏(指导) 《江苏中医药》 CAS 2022年第8期37-40,共4页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IFP)是面神经麻痹中最为典型的一种,杜元灏教授根据其生理病理特点,提出三期两治的针刺治疗原则。急性期使用针刺星状神经节、迷走神经耳支、听宫穴及翳风穴放血以散邪消肿、通络活血,解决局部水肿,促进循环,降低面神...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IFP)是面神经麻痹中最为典型的一种,杜元灏教授根据其生理病理特点,提出三期两治的针刺治疗原则。急性期使用针刺星状神经节、迷走神经耳支、听宫穴及翳风穴放血以散邪消肿、通络活血,解决局部水肿,促进循环,降低面神经损伤程度;非急性期(静止期、恢复期)通过电针刺激表情肌、面神经干及相关分支以舒筋顺气、调经通络,尽快恢复肌肉功能,降低后遗症可能。附验案1则以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周围面瘫 针刺治疗 分期 杜元灏 名医经验
下载PDF
鼓室乳突术后迟发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诊治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永奇 陈愈彬 +2 位作者 尹根蒂 李鹏 曾祥丽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29-633,共5页
目的:分析和探讨鼓室-乳突手术后迟发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0年3月~2014年12月接受鼓室-乳突手术术后出现迟发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共7例患者的临床诊治过程,包括其病史、专科查体、影... 目的:分析和探讨鼓室-乳突手术后迟发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0年3月~2014年12月接受鼓室-乳突手术术后出现迟发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共7例患者的临床诊治过程,包括其病史、专科查体、影像学及听力学检查、手术经过、面神经麻痹发生的时间、治疗用药及随访情况等。结果664例鼓室-乳突手术的患者中,有7例在术后出现了迟发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发生率为1.05%,面神经麻痹的发生时间是术后5~14天,平均11天,面神经功能情况:HBⅣ级4例,Ⅲ级2例,Ⅱ级1例,6例术前颞骨CT检查显示面神经水平段裸露,3例伴有耳周疼痛,3例有面部受冷风刺激史,3例进行了疱疹病毒抗体检测,其中3例阳性;经抗病毒、糖皮质激素、营养神经等治疗,10天后所有患者的面神经麻痹症状明显好转,其中1例恢复正常,1月后5例恢复正常,余1例在2月后也恢复正常。结论迟发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鼓室-乳突术后少见的并发症之一,多发生在术后10天左右,其发生的具体病因不明,可能与局部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鼓室内填塞物刺激或鼓索神经牵拉肿胀等因素有关。经积极药物治疗,大部分患者的面瘫症状可在10天内得到明显改善,2月后均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性周围面神经麻痹 鼓室-乳突手术 并发症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红外线辅助诊断和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忠林 黄明勇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7期761-764,共4页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颅神经最常见的功能障碍,其中60%~75%的病例是特发的[1]。特发性面神经麻痹(idiopathic facial palsy),又称贝尔麻痹(Bell palsy),是茎乳孔内面神经的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周围性面瘫[2]。红外线是一种肉眼无法辨识的...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颅神经最常见的功能障碍,其中60%~75%的病例是特发的[1]。特发性面神经麻痹(idiopathic facial palsy),又称贝尔麻痹(Bell palsy),是茎乳孔内面神经的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周围性面瘫[2]。红外线是一种肉眼无法辨识的电磁辐射,是临床常用的物理因子之一,拥有生物学效应和非生物学效应双重有利作用,既可以用于物理诊断,又可以用于物理治疗。现阶段临床多应用红外线治疗仪用于疾病治疗方面,同时,基于人体是红外线辐射源,能够持续向周围发射和吸收红外辐射而发明了医用红外线热成像仪,红外线热成像技术的发展为疾病诊断提供了新的方法,但是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方面开展明显不足,因此深入探究红外线的性质并积极应用于临床,特别是在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意义重大。本文以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为例,收集红外线用于辅助诊断和治疗该病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期对红外线的诊断和治疗功能产生一定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非特异炎症 周围面瘫 神经 茎乳孔 疾病诊断 红外线 物理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