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浓度吸氧及胸穿抽气治疗大学生特发性稳定型小量气胸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央 梁宗安 陈军 《西部医学》 2017年第4期484-488,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高浓度间断吸氧方法结合胸穿抽气治疗特发性稳定型小量气胸的疗效。方法 129例大学生特发性稳定型小量气胸患者按先后时间段分为三组,每组给予不同高浓度氧流量间断吸氧,并对肺压缩>30%者入院后立即予胸穿抽气治疗,胸片... 目的探讨不同高浓度间断吸氧方法结合胸穿抽气治疗特发性稳定型小量气胸的疗效。方法 129例大学生特发性稳定型小量气胸患者按先后时间段分为三组,每组给予不同高浓度氧流量间断吸氧,并对肺压缩>30%者入院后立即予胸穿抽气治疗,胸片证实肺压缩<30%后,按相对应时间段分别进入上述三组,比较其疗效。A组:40例,吸氧流量5~6L/min,每次2小时,每天3次;B组:44例,吸氧流量7~8L/min,每次1小时,每天2次;C组:45例,吸氧流量8~10L/min,每次30分钟,每天2次。结果三组高浓度间断吸氧方法联合胸穿抽气治疗前后肺压缩程度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01);B、C两组在肺压缩程度、肺复张天数和住院天数上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B、C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脉搏(P次/分)、血氧饱和度(Sa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患者的呼吸频率(R次/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比较(根据SAS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特发性稳定型小量气胸,面罩间断吸入7~10L/min的氧流量配合胸穿抽气治疗可达到比较满意的疗效并缩短住院时间。对特发性稳定型小量气胸患者,予以心电监护,有利监测病情,指导治疗;入院后应及时对患者进行病情宣教、心理疏导,可减少患者焦虑情绪,使其配合治疗,加快气胸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稳定型小量气胸 高浓度氧疗 胸穿抽气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